图书介绍

历史文献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历史文献学
  • 张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0357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史籍-文献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文献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3

第一章 文献学理论与研究资料 3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学 3

一、文献 3

二、文献一词的来源 5

三、文献的特性 6

四、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 7

五、学习文献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9

第二节 文献学研究资料 11

一、电子文献 12

二、文献学基本资料 13

第三节 西方新书籍史对文献学研究的启示 18

一、西方的新书籍史 18

二、西方关于中国书籍史的研究 21

三、新书籍史对文献学研究的启示 23

第二章 文献的生产 25

第一节 文献的载体 25

一、甲骨 26

二、金属 27

三、石 28

四、竹木 28

五、帛 30

六、纸 31

七、其他 31

第二节 文献记录的符号 33

一、文字 33

二、图画 37

三、标点符号 38

四、其他 40

第三节 文献的编纂 41

一、文献编纂者 41

二、文献的编纂方法 45

第四节 文献的复制 48

一、传抄 48

二、传拓 50

三、临摹 50

四、印刷 50

第五节 文献的形制 58

一、书籍的装帧 59

二、函套 64

第三章 文献的流通 66

第一节 古代图书流通总论 67

一、影响书籍流通的主要因素 68

二、图书流通史研究需注意的几点 78

第二节 流通方式 81

一、一般的流通 81

二、特殊的流通 87

第三节 国内图书流通 88

一、南方 89

二、北方 94

第四节 图书对外流通 106

一、概述 107

二、外交赐书——以明朝为例 119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 123

第一节 藏书总论 123

一、藏书 123

二、藏书家 124

三、藏书史研究需注意的几点 124

第二节 历代官府藏书 128

一、元以前朝廷藏书 128

二、元代朝廷藏书 140

三、明代宫廷藏书 149

四、清代宫廷藏书 157

第三节 私家藏书 168

一、私家藏书之特点 169

二、藏书方法 173

三、藏书楼 178

四、藏书印 182

五、藏书观 184

六、藏书习俗——祭书 187

第五章 文献的整理 192

第一节 目录学 192

一、什么是目录 192

二、目录的功用 193

三、目录与分类 193

四、分类法的演进 195

五、关于新分类 201

六、目录的种类与内容 202

七、目录举要 205

第二节 版本学 210

一、版本与版本学 210

二、版本术语 213

三、版本类型 216

四、版本系统 221

五、版本鉴定 222

六、善本 224

第三节 校勘学 226

一、校勘与校勘学 226

二、校勘的作用 229

三、校勘的起源与发展 229

四、校勘方法、校勘记与校勘原则 235

第四节 辨伪学 239

一、辨伪与辨伪学 239

二、伪书 245

三、伪书的价值 250

四、伪书产生的原因 251

五、辨伪方法 253

第五节 辑佚学 256

一、辑佚与辑佚学 257

二、古籍的散佚与保存 258

三、辑佚的产生与发展 263

四、清代辑佚 267

下编 277

第六章 方志 277

第一节 方志与方志学 277

一、方志 277

二、方志学 278

三、方志的价值 280

第二节 方志的编修 282

一、缘起 282

二、设局 283

三、人选 283

四、经费来源 284

五、资料来源 285

六、编写 286

七、审稿 289

八、刊行 290

第三节 方志的类别 291

一、通志 291

二、府志 292

三、州志 292

四、厅志 292

五、县志 293

六、军志 293

七、路志 293

八、道志 294

九、都司志 294

十、卫所志 294

十一、都邑志 295

十二、关镇志 295

十三、土司志 295

十四、盐井志 296

十五、乡镇志 296

十六、乡土志 296

第四节 方志的特点 297

一、地方性 297

二、连续性 298

三、综合性 299

四、资料性 299

第七章 家谱 301

第一节 家谱概述 301

一、定义与题名 301

二、体例与内容 303

三、起源与发展 307

四、家谱的价值 308

第二节 现存家谱概况 309

一、公藏家谱简介 310

二、家谱目录 314

第三节 方志与家谱之比较 316

一、方志、家谱皆可称史 316

二、盛世修志、修谱 318

三、方志与家谱互为资料来源 318

四、内容与体例 319

五、连续性 320

六、书善不书恶 320

七、攀援附会 321

八、印行与收藏 321

第八章 类书 323

第一节 类书概述 323

一、什么是类书 323

二、类书的类型 327

三、类书的作用 329

第二节 类书的起源与发展 334

一、类书的起源 334

二、类书的发展 336

第三节 类书举要 340

一、《初学记》 340

二、《太平御览》 341

三、《事类赋》 342

四、《事林广记》 342

五、《万宝全书》 343

六、《古今图书集成》 344

第九章 《永乐大典》 346

第一节 《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346

一、一部大书 346

二、一部类书 348

三、一部很有价值的书 349

四、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书 349

第二节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成的 349

一、为什么要编《永乐大典》 349

二、编修经过 351

第三节 《永乐大典》正本的流传 352

一、《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 352

二、再解正本下落之谜 355

第四节 《永乐大典》副本的流传 360

第十章 丛书 366

第一节 丛书概述 366

一、什么是丛书 366

二、丛书的起源与发展 367

三、丛书的编纂与出版 370

四、丛书的作用与检索 371

第二节 丛书举要 373

一、《说郛》 373

二、《宝颜堂秘笈》 374

三、《四库全书荟要》与《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375

四、《连筠簃丛书》 376

五、《海山仙馆丛书》 378

六、《文学山房丛书》 380

第十一章 《四库全书》 382

第一节 《四库全书》之编修 382

一、编修起因 382

二、编修过程 384

第二节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与《四库全书考证》 387

一、《四库全书》 387

二、《四库全书总目》 388

三、《四库全书考证》 390

第三节 《四库全书》之流传 390

第四节 《四库全书》系列丛书之出版 392

一、《四库全书》 393

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补编》 393

三、《四库禁毁书丛刊》及《补编》 394

四、《续修四库全书》 395

五、《四库未收书辑刊》 395

六、《四库提要著录丛书》 396

第十二章 明清文集 397

第一节 明清文集的检索 398

一、历史上的文集 398

二、现存的文集 399

第二节 明清文集的编刻与内容 401

一、如何编刻 402

二、文集的命名 403

三、序文 404

四、正文 404

五、附录 409

第三节 明清文集的利用 409

一、文献学价值 409

二、阅读文集时需注意的问题 410

后记 41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