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青年》周刊研究 1923-1927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青年》周刊研究  1923-1927
  • 王鹏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733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青年-期刊-研究-中国-1923~192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青年》周刊研究 1923-192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一、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研究意义 3

二、主要观点及内容 4

(一)主要观点 4

(二)主要内容 4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概念界定 9

(一)基本思路 9

(二)研究方法 10

(三)概念界定 11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12

(一)重点难点 12

(二)创新之处 13

第一章 《中国青年》周刊评介 14

一、《中国青年》的缘起 15

二、《中国青年》的宗旨 17

三、《中国青年》的编辑 19

四、《中国青年》的稿源 24

五、《中国青年》的栏目 26

六、《中国青年》的编排设计 29

七、《中国青年》的出版发行 30

八、《中国青年》的作者与读者 39

九、《中国青年》的风格 43

十、《中国青年》的停刊 44

第二章 《中国青年》与早期青年运动 48

一、《中国青年》与工人运动 49

(一)回顾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成败,总结经验 49

(二)宣传介绍不同时期各地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 54

(三)总结工人运动新经验,指明工人运动方向 60

二、《中国青年》与农民运动 66

(一)分析农民运动特点,明确农民运动的方针和目标 66

(二)介绍各地农民生活状况,宣传农民运动情况 69

(三)总结农民运动的经验方法,指导农民运动实践 76

三、《中国青年》与学生运动 83

(一)介绍各地学生受压迫与反抗的实际状况 83

(二)引导学生开展“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的斗争 87

(三)宣传并指导学生投入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 93

四、《中国青年》与妇女运动 99

(一)从讨论“恋爱”入手,宣传正确的婚恋观 100

(二)深入解析“妇女解放”的内涵与外延 103

(三)介绍、分析、引导并指导妇女运动 105

五、《中国青年》与兵士运动及劳动童子团运动 112

(一)关于兵士运动 112

(二)关于劳动童子团运动 116

第三章 《中国青年》与早期革命宣传家群体 120

一、革命宣传家群体代表简介 120

(一)恽代英 121

(二)萧楚女 123

(三)邓中夏 125

(四)林育南 127

(五)李求实 128

(六)任弼时 130

二、革命宣传家群体的共性宣传 132

(一)宣传党的主义及革命纲领 133

(二)批判国家主义 152

(三)批判戴季陶主义 166

三、革命宣传家群体的差异性宣传 173

(一)恽代英关于党的建设等内容的宣传 173

(二)萧楚女关于革命信仰等内容的宣传 178

(三)邓中夏关于思想文化等内容的宣传 183

(四)林育南关于革命修养等内容的宣传 186

(五)李求实关于革命团结等内容的宣传 190

(六)任弼时关于苏俄、团的活动等内容的宣传 193

第四章 《中国青年》与早期党团思想政治工作 200

一、传播马列主义 200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

(二)关于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205

(三)关于列宁主义 208

二、宣传党、团决议 216

(一)围绕党的各种有关宣传问题议决案进行宣传 216

(二)围绕团的决议及其活动进行宣传 234

三、答疑解惑 239

(一)帮助青年树立科学的婚恋家庭观 239

(二)引导青年做一个清醒明白的人 243

(三)教育青年做一个有益于革命的人 252

第五章 《中国青年》与早期党团文化 260

一、诗歌和散文 261

二、小说 266

三、歌曲 276

四、戏剧 279

五、寓言和童话 282

六、杂文 285

(一)萧楚女的杂文 285

(二)刘仁静的杂文 287

(三)恽代英的杂文 289

(四)纯生的杂文 289

(五)卓恺泽的杂文 290

(六)陆定一的杂文 292

七、文艺评论与文艺理论 293

(一)关于作诗 293

(二)关于文艺运动 295

(三)关于泰戈尔 296

(四)关于做革命的文学家 298

(五)批判反动文化 299

(六)关于文艺理论 301

第六章 《中国青年》创办的历史经验 306

一、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307

(一)政治领导 307

(二)思想领导 309

(三)组织领导 312

二、重视思想文化队伍建设 314

(一)重视队伍的政治思想道德培育 315

(二)重视队伍的知识层次构成 316

(三)重视队伍的年轻化和梯层结构 317

三、宣传大众与提高大众 320

(一)发现并利用作者才能,宣传大众与提高大众 321

(二)激发并挖掘编辑才能,宣传大众与提高大众 323

四、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思想文化 326

(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326

(二)批判吸收外来思想文化 328

结语 331

附录 336

《中国青年》刊发文章目录 336

参考文献 386

后记 3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