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学总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建宏,李永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611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学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一、刑法学的概念、对象和体系 1
二、刑法学的功能 2
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4
第一章 刑法概说 6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6
一、刑法的概念 6
二、刑法的性质 7
三、我国刑法的发展概况 9
第二节 刑法的制定根据和任务 11
一、刑法的制定根据 11
二、刑法的任务 12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14
一、刑法的体系 14
二、刑法的解释 15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21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21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21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22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23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23
二、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29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30
第三节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31
一、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含义 31
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33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5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35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 38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39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42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42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 42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43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50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50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51
三、刑法的溯及力 51
第四章 犯罪概念 58
第一节 犯罪的本质 58
一、西方学者关于犯罪本质的观点述评 58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本质的论述 60
第二节 犯罪的一般特征 61
一、犯罪的定义 61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63
第三节 犯罪的分类 69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 69
二、犯罪的立法分类 70
第五章 犯罪构成概述 74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说 74
一、犯罪构成的历史渊源 74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77
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79
四、犯罪构成的意义 79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概说 80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概念 80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81
三、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 84
四、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列 87
第六章 犯罪客体 90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90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特征 90
二、犯罪客体在我国刑法中的立法表现形式 93
三、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94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95
一、犯罪客体的层级分类 96
二、犯罪直接客体的分类 98
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 102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102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特征 102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种类 103
三、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104
第二节 危害行为 106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06
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108
三、危害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114
第三节 犯罪对象 115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115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116
第四节 危害结果 118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特征 118
二、危害结果的种类 119
三、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 121
第五节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122
一、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22
二、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 124
三、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判定 128
四、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129
第六节 犯罪的其他客观条件 129
一、犯罪的时间 129
二、犯罪的地点 130
三、犯罪的方法 130
第八章 犯罪主体要件 135
第一节 犯罪主体与犯罪主体要件 135
一、犯罪主体与犯罪主体要件 135
二、研究犯罪主体要件的意义 137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一般要件 138
一、刑事责任能力 139
二、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140
第三节 自然人犯罪特殊主体要件 147
一、自然人犯罪的特殊主体与特殊主体要件 147
二、自然人犯罪特殊主体要件的分类 148
第四节 单位犯罪主体要件 149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 149
二、单位犯罪主体要件 151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 156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156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156
二、罪过形式及其意义 158
三、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158
第二节 犯罪故意 159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159
二、犯罪故意的法定类型 161
三、犯罪故意的学理分类 164
第三节 犯罪过失 165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165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166
三、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 169
第四节 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 170
一、不可抗力 170
二、意外事件 170
三、期待可能性问题 171
四、严格责任问题 173
第五节 犯罪的动机与目的 175
一、犯罪动机与目的的概念 175
二、犯罪动机与目的的联系与区别 176
三、研究犯罪的动机与目的的意义 177
第六节 认识错误 178
一、认识错误的概念 178
二、对法律认识错误 178
三、对事实认识错误 178
第十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85
第一节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概述 185
一、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85
二、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立法根据和意义 187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类型 188
第二节 正当防卫 189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 189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190
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195
第三节 紧急避险 196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 196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197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199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99
第十一章 犯罪未完成形态 202
第一节 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概述 202
一、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概念 202
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和犯罪构成 203
三、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研究意义 204
四、犯罪既遂的问题 205
第二节 犯罪预备 205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 205
二、犯罪预备的特征 206
三、犯罪预备的类型 207
四、犯罪预备的罚则 207
第三节 犯罪未遂 208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 208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 209
三、犯罪未遂的分类 212
四、犯罪未遂的罚则 214
第四节 犯罪中止 216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 216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 216
三、犯罪中止的分类 220
四、犯罪中止的罚则 221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223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223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223
二、国内外共同犯罪本质的理论论争 224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及认定 225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 225
二、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 226
三、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228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231
一、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及其划分的意义 231
二、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 232
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237
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 237
二、各共同犯罪人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239
第五节 共同犯罪与身份 246
一、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 247
二、共同犯罪与加减身份 247
三、共同犯罪与消极身份 248
第十三章 罪数形态 251
第一节 罪数概述 251
一、罪数形态的概念及意义 251
二、区别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252
三、罪数的类型 253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254
一、实质的一罪 254
二、法定的一罪 259
三、处断的一罪 260
第三节 数罪的种类 266
一、数罪的概念 266
二、数罪的类型 267
第十四章 犯罪的法律后果 270
第一节 刑事责任 270
一、刑事责任概述 270
二、单位的刑事责任 273
三、刑事责任的根据 274
四、刑事责任的实现 276
第二节 刑罚概述 280
一、刑罚与刑罚权 280
二、刑罚的功能 282
三、刑罚的目的 285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289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 289
一、刑罚体系的概念 289
二、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 290
第二节 主刑 291
一、管制 291
二、拘役 292
三、有期徒刑 293
四、无期徒刑 294
五、死刑 295
第三节 附加刑 297
一、罚金 297
二、剥夺政治权利 299
三、没收财产 301
四、驱逐出境 302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303
一、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概念 303
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303
三、附带民事赔偿 304
第十六章 量刑 307
第一节 量刑概述 307
一、量刑的概念 307
二、量刑的意义 308
第二节 量刑的原则 309
一、量刑必须以案件事实为根据 310
二、量刑必须以刑法规定为准绳 312
第三节 量刑情节体系 314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 314
二、量刑情节的体系 315
第四节 量刑情节的适用 318
一、量刑情节的全面适用 318
二、正确适用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318
三、避免量刑情节的重复评价 319
四、多功能量刑情节的适用 319
五、多个量刑情节的适用 320
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制度 322
第一节 累犯 322
一、普通累犯 322
二、特殊累犯 323
三、累犯的处罚 324
第二节 自首和立功 324
一、自首 324
二、立功 329
第三节 数罪并罚 330
一、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征 330
二、数罪并罚制度的意义 331
三、数罪并罚的原则 332
四、适用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 335
第四节 缓刑 336
一、缓刑的概念 336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 337
三、缓刑考验期 338
四、对缓刑犯的考察 338
五、缓刑的法律后果 339
六、缓刑的撤销 339
七、特别缓刑 340
八、缓刑与免予刑事处分、监外执行及死缓的区别 340
第十八章 刑罚执行制度 344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344
一、刑罚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344
二、刑罚执行的意义 345
三、刑罚执行的原则 346
第二节 减刑 349
一、减刑的概念 349
二、减刑的适用条件 350
三、减刑的程序和减刑后的刑期计算 355
第三节 假释 356
一、假释的概念 356
二、假释的适用条件 359
三、假释的程序、考验和撤销 361
第十九章 刑罚的消灭 364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 364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 364
二、刑罚消灭的事由 365
第二节 时效 368
一、时效的概述 368
二、追诉时效期限 369
三、追诉期限的起算 370
四、追诉时效的中断和延长 371
第三节 赦免 372
一、概述 372
二、赦免的种类 373
三、我国现代赦免制度与实践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