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瓷添加剂 配方·性能·应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陶瓷添加剂  配方·性能·应用
  • 李文旭,宋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9498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陶瓷-助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陶瓷添加剂 配方·性能·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0.1陶瓷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1

0.1.1陶瓷添加剂的定义 1

0.1.2陶瓷添加剂的分类 2

0.2陶瓷添加剂的功能与作用机理 3

0.2.1分散作用 3

0.2.2悬浮稳定作用 6

0.2.3助磨作用 7

0.2.4增强作用 9

0.2.5黏结作用 9

0.2.6助烧作用 9

0.2.7减水作用 11

0.2.8消泡作用 13

0.2.9着色作用 14

0.2.10偶联作用 16

0.2.11润滑作用 17

0.3陶瓷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19

0.4陶瓷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和主要产品 20

0.4.1陶瓷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20

0.4.2陶瓷添加剂主要产品 21

0.5陶瓷添加剂的发展前景 23

第一篇传统陶瓷添加剂 26

第1章分散剂 26

1.1概述 26

1.2分散剂的分类 26

1.2.1按分散介质分 26

1.2.2按荷电性质分类 27

1.2.3按化学组成分类 28

1.3分散剂的作用 29

1.3.1分散纳米粉体的作用 30

1.3.2在坯体制备中的作用 34

1.3.3在喷雾干燥泥浆中的应用 34

1.3.4在釉料制备中的应用 35

1.4分散剂分散效果的影响因素 35

1.4.1分散剂的种类 36

1.4.2聚合物分子量 37

1.4.3分散剂的用量 38

1.4.4料浆的pH值 39

1.4.5其他影响因素 40

1.5分散剂分散效果的评价方法 41

1.5.1沉降法 41

1.5.2粒度观测法 41

1.5.3Zeta电位法 42

1.5.4透光率法 42

1.5.5分散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及展望 42

1.6分散剂选择和使用原则 43

1.6.1不同料浆选择不同的分散剂 43

1.6.2使用水化能力大且能与有害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散剂 43

1.6.3选择合适分子量的高分子分散剂 43

1.6.4适当加入助溶剂 44

1.6.5使用复配型分散剂 44

1.7典型分散剂简介及配方 44

1.7.1传统陶瓷分散剂 45

1.7.2新型陶瓷分散剂——高分子分散剂 48

1.7.3新型陶瓷分散剂的高性能化 55

1.7.4新型分散剂的合成 57

1.8陶瓷分散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60

第2章助滤剂 62

2.1概述 62

2.2助滤剂的分类 63

2.2.1按物质种类分类 63

2.2.2按作用性质分类 63

2.3助滤剂助滤效果的影响因素 65

2.3.1黏土的组分与性质的影响 65

2.3.2杂质离子的影响 67

2.3.3固相颗粒形状与大小的影响 67

2.3.4泥浆pH值的影响 67

2.4陶瓷常用助滤剂 67

2.4.1聚丙烯酰胺 67

2.4.2聚乙烯亚胺 68

2.4.3阳离子丙烯酸树脂 68

2.4.4聚氧化乙烯 69

2.4.5胶体二氧化硅加阳离子聚合物 69

2.4.6减水剂UFN-2 69

2.4.7减水剂AF 70

2.4.8减水剂MY 70

2.4.9木质素磺酸钙 70

2.4.10单宁酸钠 70

2.5助滤剂配方 70

2.5.1轻度交联壳聚糖改性聚丙烯酰胺助滤剂 70

2.5.2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改性聚丙烯酰胺助滤剂 71

2.5.3阳离子淀粉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助滤剂 71

2.6新型助滤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71

2.6.1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71

2.6.2腐殖酸钠-丙烯酸铵-丙烯酸钠复合减水剂的合成 72

2.6.3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复合减水剂的合成 72

2.6.4水玻璃-三聚磷酸钠复合型陶瓷减水剂的合成 72

2.6.5高效能减水剂的减水机理 73

2.7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73

第3章助磨剂 74

3.1概述 74

3.2助磨剂的分类 75

3.2.1按成分组成分类 75

3.2.2按物理状态分类 75

3.2.3按助磨剂的性能分类 76

3.3助磨剂助磨效果的影响因素 77

3.3.1助磨剂种类的影响 77

3.3.2助磨剂用量的影响 79

3.3.3被粉磨物料的性质的影响 79

3.3.4粉磨设备的工艺条件的影响 80

3.4使用助磨剂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81

3.4.1明确加入助磨剂的目的 81

3.4.2选择合适的掺加量 81

3.4.3准确计量,稳定加入 82

3.4.4采用必要的配套工艺措施,合理调节工艺参数 82

3.4.5选择优质高效的助磨剂,严把质量关 82

3.5常用助磨剂主要品种 82

3.5.1低级醇 82

3.5.2烷基醇胺类 83

3.5.3脂肪酸及其酯类 83

3.5.4长链脂肪酸乙醇酰胺 83

3.5.5羊毛脂 83

3.5.6高分子助磨剂 83

3.5.7腐殖酸钠 83

3.5.8其他 84

3.6新型助磨剂的开发与研究 84

3.6.1助磨剂发展近况 84

3.6.2新型助磨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85

第4章塑化剂 87

4.1概述 87

4.2塑化剂的分类 87

4.2.1无机塑化剂 87

4.2.2有机塑化剂 88

4.3塑化剂在陶瓷成型工艺中的应用 92

4.3.1塑化剂在干压成型中的应用 92

4.3.2塑化剂在注射成型中的应用 93

4.3.3塑化剂在挤制成型中的应用 96

4.3.4塑化剂在热压铸成型中的应用 97

4.3.5塑化剂在轧膜成型中的应用 98

4.3.6塑化剂在流延成型中的应用 98

第5章助烧剂 103

5.1概述 103

5.2助烧剂的分类 104

5.2.1锂盐 104

5.2.2氧化物 105

5.2.3低熔点玻璃 106

5.3烧结助剂的加入方式 107

5.4助烧剂在新型陶瓷中的应用 108

5.4.1助烧剂在多层陶瓷电容器基材料中的应用 108

5.4.2助烧剂在微波介质陶瓷中的应用 109

5.4.3助烧剂在高温陶瓷中的应用 112

5.5助烧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120

第6章着色剂 121

6.1概述 121

6.2颜色的测试与控制方法 122

6.2.11931CIEXYZ表色系 122

6.2.2CIE1976(1L*a*b*)Lab表色系 122

6.2.3陶瓷颜色测定方法 123

6.3常用陶瓷着色剂的分类 124

6.3.1按着色方法分类 124

6.3.2按着色机理分类 124

6.3.3按照所呈颜色分类 124

6.4陶瓷色料的性质 127

6.4.1陶瓷色料的共性 127

6.4.2陶瓷色料的特性 128

6.5陶瓷着色剂配方 128

6.6氧化铝瓷的着色 129

6.6.1黑色氧化铝瓷 129

6.6.2紫红色氧化铝瓷 130

6.7羟基磷灰石牙科陶瓷的着色 131

6.7.1着色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 131

6.7.2着色羟基磷灰石陶瓷的颜色表征 131

6.8氧化锆纳米牙科陶瓷的着色 133

6.8.1着色氧化锆纳米陶瓷的制备 133

6.8.2着色氧化锆纳米陶瓷的颜色表征 134

6.9陶瓷着色剂的发展趋势 136

第7章消泡剂 137

7.1概述 137

7.2消泡剂的分类 137

7.2.1按来源分类 137

7.2.2按作用分类 138

7.2.3按物质种类分类 138

7.3消泡剂消泡效果的评价方法 139

7.3.1消泡速度 139

7.3.2抑泡性能 140

7.3.3贮藏稳定性 140

7.3.4动态稳定性 140

7.4常用消泡剂 140

7.5使用消泡剂的注意事项 142

7.6消泡剂的应用 142

7.7消泡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143

第8章其他坯釉料添加剂 145

8.1概述 145

8.2防腐剂 146

8.3杀菌剂 147

8.4釉料黏结剂 147

8.5解凝剂 148

8.6悬浮稳定剂 148

8.7润湿剂 150

8.8釉浆保护剂 150

8.9有机染料 150

8.10负离子陶瓷添加剂 150

8.11脱模剂 151

8.11.1油、石蜡系列脱模剂 152

8.11.2乳化硅油脱模剂 152

第二篇新型陶瓷添加剂 154

第9章稀土添加剂 154

9.1概述 154

9.2氧化钇稀土添加剂 155

9.2.1氧化钇对氧化锆纳米粉物相的影响 157

9.2.2氧化钇对氧化锆纳米粉粒径的影响 158

9.3氧化铈稀土添加剂 158

9.3.1氧化铈对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158

9.3.2氧化铈对陶瓷物相的影响 160

9.3.3氧化铈对陶瓷晶胞参数的影响 162

9.3.4氧化铈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163

9.4氧化镧稀土添加剂 163

9.4.1氧化镧对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164

9.4.2氧化镧对陶瓷物相的影响 164

9.4.3氧化镧对陶瓷晶胞参数的影响 164

9.4.4氧化镧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165

9.5稀土添加剂的应用 166

9.5.1稀土添加剂在电子陶瓷领域中的应用 166

9.5.2稀土添加剂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169

9.5.3稀土添加剂在激光材料中的应用 174

9.5.4稀土添加剂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175

9.5.5稀土添加剂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 177

第10章纳米添加剂 178

10.1概述 178

10.2纳米添加剂的特殊物理效应 178

10.2.1体积效应 178

10.2.2表面效应 179

10.2.3量子尺寸效应 179

10.2.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80

10.3纳米添加剂的奇异特性 180

10.3.1纳米材料特殊的热学性质 181

10.3.2纳米微粒奇异的磁特性 181

10.3.3纳米粒子特殊的光学特性 181

10.3.4纳米材料优异的力学特性 182

10.3.5纳米材料特殊的电性能 182

10.4纳米添加剂在氧化锆陶瓷中的应用 182

10.4.1氧化锆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 182

10.4.2纳米添加剂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183

10.4.3纳米添加剂对陶瓷晶粒尺寸的影响 184

10.4.4纳米添加剂对氧化锆复合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184

10.4.5纳米添加剂对陶瓷烧结温度的影响 185

10.4.6纳米添加剂对陶瓷物相组成和晶胞参数的影响 186

10.4.7纳米添加剂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187

10.5纳米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发展前景 190

第11章偶联剂 192

11.1概述 192

11.2偶联剂的主要类型和化学结构 192

11.2.1硅烷偶联剂 193

11.2.2钛酸酯偶联剂 195

11.2.3其他类型偶联剂 196

11.3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196

11.3.1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197

11.3.2钛酸酯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198

11.4偶联效果的评价方法和常用的测试手段 198

11.4.1偶联效果的评价方法 198

11.4.2分析和测试手段 199

11.5偶联剂偶联效果的影响因素 199

11.5.1偶联剂种类的影响 199

11.5.2反应介质的影响 200

11.5.3偶联剂添加量的影响 200

11.5.4反应时间的影响 202

11.5.5表面改性氧化锆的表征 203

11.5.6选用硅烷偶联剂的一般原则 203

11.6偶联剂的合成 205

11.6.1硅烷偶联剂的合成 205

11.6.2钛酸酯偶联剂的合成 207

11.7偶联剂的应用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 207

第12章增韧剂 209

12.1概述 209

12.2氧化锆增韧剂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209

12.2.1四方多晶氧化锆 210

12.2.2部分稳定氧化锆 210

12.3氧化锆增韧剂的制备 210

12.4氧化锆增韧剂的增韧原理 211

12.4.1微裂纹增韧机理 211

12.4.2应力引发相转变机理 212

12.4.3表面层压缩机理 212

12.5ZrO2增韧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212

12.5.1ZrO2增韧Al2O3复合陶瓷 212

12.5.2ZrO2增韧效果的影响因素 213

12.5.3氧化锆增韧陶瓷的应用 214

12.6氧化锆增韧磷酸钙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 214

12.6.1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 215

12.6.2氧化锆增韧剂对复合陶瓷显微形貌的影响 216

12.6.3氧化锆增韧剂对复合陶瓷物相组成的影响 218

12.6.4氧化锆增韧剂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221

第13章造孔剂 226

13.1概述 226

13.2多孔陶瓷性能的表征 228

13.2.1气孔率 228

13.2.2平均孔径、最大孔径和孔道长度 228

13.2.3渗透能力 228

13.3造孔剂的分类 229

13.3.1按物质种类分类 229

13.3.2按造孔机理分类 229

13.3.3按来源分类 230

13.4添加造孔剂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 230

13.4.1多孔陶瓷的配方设计 231

13.4.2造孔剂的用量 231

13.4.3造孔剂的形状和大小 231

13.4.4造孔剂与原料的混合方式 231

13.4.5烧结制度 232

13.4.6造孔剂梯度排列法 232

13.5造孔剂在制备多孔陶瓷方面的应用 232

13.5.1多孔氧化铝陶瓷管 232

13.5.2耐碱多孔陶瓷 233

13.5.3羟基磷灰石多孔生物陶瓷 234

13.5.4添加造孔剂法的其他应用 235

参考文献 23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