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茶陵历史 第3卷 1978-2009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共产党茶陵历史  第3卷  1978-2009
  • 茶陵县档案史志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80199852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炎陵县-1949~197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茶陵历史 第3卷 1978-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1992.10) 3

第一章 拨乱反正与工作重点转移。 3

第一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落实政策 3

一、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3

二、“真理标准”讨论补课 7

三、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各项政策 10

第二节 贯彻“八字”方针,调整发展国民经济 19

一、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20

二、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地方工业 22

三、编制农业区划 25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27

一、加强党员思想教育 27

二、贯彻实施《准则》,加强党风建设 29

三、坚持“四化”标准,提高干部素质 30

第二章 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城乡经济 32

第一节 实行农村改革 32

一、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

二、推行“林业三定” 36

三、人民公社体制终结与村级组织的建立 40

四、农村经济配套部门改革 44

第二节 “六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9

一、“六五”计划的制定 49

二、“六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51

第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和全面整党 54

第一节 加强人大、政协制度建设 54

一、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4

二、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58

三、恢复和加强统战工作 60

第二节 县直机构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 61

一、县直机构改革 61

二、干部制度改革 64

第三节 政企分开和党政职能分开 67

一、政企分开 67

二、党政职能分开 67

第四节 中共茶陵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和整党 68

一、中共茶陵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68

二、全面整党 71

第四章 经济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75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 75

一、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75

二、国有工交企业改革 77

三、计划物价体制改革 84

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87

五、农村第二步改革 90

六、流通体制改革 97

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08

第二节 教科文卫体体制改革 110

一、教育体制改革 110

二、科技体制改革 113

三、文化体制改革 116

四、卫生体制改革 118

五、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 119

第三节 “七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20

一、“七五”计划的制定 120

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122

三、“七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126

第五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 129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29

一、开展“文明礼貌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129

二、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 133

三、建立“双文明”竞赛活动长效机制 135

第二节 加强法制建设 137

一、完善政法机制和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137

二、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 142

三、开展“严打”斗争 146

四、建立治安群防组织 151

第六章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153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共茶陵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153

一、学习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54

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 157

三、开展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161

四、中共茶陵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164

第二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68

一、健全纪检机构,充实纪检队伍 168

二、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169

三、严肃党纪,狠刹不正之风 171

第二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茶陵发展时期(1992.10—2000.12) 175

第七章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 175

第一节 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 175

一、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175

二、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确立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177

三、建立茶陵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180

四、中共茶陵县第七次代表大会 182

第二节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高效农业 185

一、巩固家庭联产承包,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185

二、发展规模农业和建设高效农业 188

第三节 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194

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194

二、财政体制改革 198

三、价格体制改革 200

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203

五、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206

六、住房制度改革 209

第四节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215

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15

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221

第五节 教科文卫体事业协调发展 225

一、改善办学条件 225

二、普及义务教育 226

三、争创科技工作先进县 229

四、乡镇文化站建设 229

五、实施农村改水工程 231

六、县直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233

七、体育事业的发展 235

八、计划生育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236

第六节 “八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37

一、“八五”计划的制定 237

二、“八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238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富民强县”战略 241

第一节 中共茶陵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和“富民强县”战略的确立 241

一、中共茶陵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241

二、“富民强县”战略的确立 244

第二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46

一、道路和桥梁建设 246

二、电力建设 249

三、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252

四、发展电信事业 256

五、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259

六、中央储备粮库建设 260

第三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 262

一、扶贫开发 262

二、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264

三、消灭荒山,绿化茶陵 268

第四节 推进依法治县和开展行风建设 273

一、推进依法治县 273

二、开展行风建设 275

第五节 “九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77

一、“九五”计划的制定 277

二、“九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279

第九章 加强改革开放新阶段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281

第一节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81

一、实施“先导工程” 281

二、开展基层干部增强“四个观念”教育活动 282

三、开展领导干部“三讲”教育 285

第二节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287

一、干部队伍建设 287

二、实施“先锋工程” 289

三、开展农村党组织建整 290

四、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 291

第三节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294

一、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 294

二、加大反腐败力度和查处大案要案 296

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297

第四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98

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298

二、干部监督制度改革 300

三、逐步实施公务员过渡 301

第五节 加强人大、政协工作 302

一、认真履行人大职权 303

二、政协工作进一步加强 307

第六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308

一、开展“三义三观三德”教育 308

二、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10

第三编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1.1—2009.12) 315

第十章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计划的制定 315

第一节 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15

一、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315

二、中共茶陵县第九次代表大会 319

第二节 “十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23

一、“十五”计划的制定 323

二、“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324

三、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库 325

第十一章 深化经济社会事业改革 328

第一节 农村的改革发展 328

一、山塘、水库经营管理权体制改革 328

二、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贯彻惠农政策 331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 335

四、大力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44

五、农村光荣院、敬老院建设 346

六、农村集镇、村庄建设 347

第二节 深入开展国企、国土、国资、招标投标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 350

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350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352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352

四、招标投标管理体制改革 357

五、城镇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358

六、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360

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364

八、采取应急措施,处理突发事件 370

第十二章 加强交通建设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372

第一节 交通事业的发展 372

一、106国道、320省道茶陵境段改建工程 372

二、衡炎高速公路茶陵境段建设 374

三、实施“三三五”工程 375

四、横跨洣水的桥梁建设 376

五、构筑“3211”交通大框架 377

第二节 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 378

一、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378

二、大力发展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 380

三、发展文化事业 382

四、档案史志事业全面发展 385

五、群众体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387

第三节 卫生事业的发展 389

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389

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91

三、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393

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省先进 396

第四节 科技、广电、电信事业的发展 399

一、科技事业的发展 399

二、加强电视网络建设 401

三、电信事业的发展 404

第十三章 实施“办电强工、拓城兴旅”战略,推进茶陵科学发展 405

第一节 “办电强工、拓城兴旅”战略的确立 405

一、“四三二一”发展思路 405

二、中共茶陵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406

三、“十一五”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411

第二节 “办电强工”战略的实施 414

一、洮水水库工程建设 414

二、积极引资大办“小水电” 417

三、电网建设和“户户通电”工程 418

四、招商引资兴办工业 420

五、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 422

六、工业小区的建设发展 425

第三节 “拓城兴旅”打造湘南历史文化名城 427

一、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 427

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430

三、云阳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 431

四、修复南宋古城墙 433

五、修复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434

六、革命纪念馆及历史文化景点的修复建设 435

第十四章 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436

第一节 加强党的建设 436

一、开展“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思想作风教育活动 436

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443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447

第二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450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450

二、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455

第三节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县乡机构改革 456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56

二、县乡机构改革 459

三、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的普选 461

四、推行政务公开和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62

第四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465

一、支持人大依法行使权力 465

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 469

三、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作用 474

第五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 483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83

二、开展普法教育 485

三、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88

附录 495

一、中国共产党茶陵县委员会 495

二、中共茶陵县委历任主要负责人一览表 516

后记 51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