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夏村社会 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 1976-2006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夏村社会  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  1976-2006
  • 萧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3562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乡村-社会生活-研究-浙江省-1976~2006;乡村-社会结构-研究-浙江省-1976~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夏村社会 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 1976-200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夏村在中国的位置 1

夏村布局图 1

夏家“小房4分”石板道地主要人物表 1

第1章 绪言:研究进路、理论准备和田野工作 1

1.1 研究进路:问题意识 1

1.2 理论准备:关于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差序场” 10

1.3 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写作 17

1.4 民族志的建构方式和建构策略 24

第2章 大水和1976审判日:村落时间坐标的建立 28

2.1 停滞但未改变的命运:夏家老大的“文革”岁月 29

2.2 大水:没有隐喻的“观点政治” 33

2.3 审判日:夏苏林和夏苏秋 36

2.4 向上还是向下:过活者“不辨西东” 38

2.5 夏村的时间结构:人、事、时 41

2.6 夏村和他者 44

第3章 “村域”中的石板道地村民:向外发力的人生 47

3.1 向外发力的人生:取消心理分层和新的起跑线 49

3.2 小家庭:提前获得决策权和建立新“圈子” 59

3.3 夏村的生熟户:一个总结 67

第4章 “村域”中“谷厂”:公共生活的兴起和消亡 73

4.1 “谷厂”的来历:始于建造大寨屋 75

4.2 “谷厂”生活回忆:集体活动如何可能 80

4.3 被吞噬的“谷厂”:排屋和工厂 90

第5章 纸鸢:副业化村庄中的家和分家关系 95

5.1 副业化村庄:家庭间合作与村口市场的兴起 98

5.2 最初的生意经:家庭和协作 103

5.3 出漂者:生活在别处 106

5.4 出走:少年梦和青年路 113

5.5 家庭的叛变者和维护者 117

第6章 生计的整合:老板、自雇者和雇工 124

6.1 老板、老总、企业家 125

6.2 自由和奋斗的自雇者 134

6.3 雇工和闲人:现代夏村的“牧羊人” 140

第7章 无土之村:聚居已成梦想 147

7.1 征用,征用:村民永失土地 149

7.2 新房,老房:居住的立体化 155

7.3 异托邦,歹托邦:同一个空间 161

第8章 夏村的掌权者和竞争者:犹豫中的暴力 167

8.1 放出话来 168

8.2 老谋深算 171

8.3 毙敌一千,自伤八百 174

8.4 图穷匕首现 177

8.5 夏村的政治空间 180

第9章 拔根状态的“半乡土性”家庭成员:娱乐在场者 182

9.1 少年掌权者和“不显老”的中年人 184

9.2 表演者和闯入者:圈子中的真实和谎言 190

9.3 普通人、老板和家外有家者:平等游戏规则下的不平等 194

9.4 老大和小弟:小麻、冰和灰色人生 197

9.5 玩乐者和满足淑女标准的小姐 201

9.6 拔根状态的生存 204

第10章 夏村性史:未来得及否定的关系史 205

10.1 未被原谅的屈辱 207

10.2 未有慰藉的牺牲 210

10.3 未被记忆的奸情 214

10.4 未经论证的淫乱 218

10.5 未能寻踪的性爱 223

10.6 未被看清的性关系史 227

第11章 信仰的世界:夏村的宗教和仪式 231

11.1 在进入夏村的宗教世界之前 231

11.2 “杨庆堃—李亦园”模式和本章的分析进路 232

11.3 从圆融到直取的“物我”关系 235

11.4 从模糊时间到精准时间的“族我”关系 24o 243

11.5 从地域性到空间性延展的神我关系 243

11.6 从信而畏到远而奉的鬼我关系 248

11.7 余论 252

第12章 亲属制度:变化和重构 255

12.1 祖先祭拜:从超越性回归生物性 257

12.2 行止轨迹:从地缘联系到角色扮演 261

12.3 计划生育:从单系偏重到双系并重 265

12.4 拟亲制度:从层次扩展到功能补充 269

第13章 差序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分析性框架 275

13.1 差序场包含社会变迁的三个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276

13.2 差序场隐含社会秩序的三种状态:有情—无情宇宙、家族—个人主义、交易—沟通策略 281

13.3 差序场包括社会整合的三种形式:扩展的、修复的和复调的 285

13.4 差序场:把两颗石子扔入水中 290

第14章 民族志、夏村和中国 293

14.1 夏村的民族志:历史、过程、结构的互动关系 293

14.2 叙述和阐释:我的位置 298

14.3 中国的夏村:非西非东 300

后记 3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