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地理学原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自然地理学原理
  • 陈效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80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自然地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然地理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1节 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 1

1.图1-1 地理学学科体系示意图(据Christopherson,1994) 3

图目 3

第2节 自然地理学的前沿领域 4

第3节 自然地理学的系统方法 5

3.图1-3 系统的反馈-响应机制(据White等,1992) 11

2.图1-2 系统的反馈与演化(据White等,1992) 11

4.图1-4 地球表层的能量流动(据Skinner等,1999) 15

5.图1-5 人类对地球表层物质的移动与占用(据Schmidt-Bleek Tischner,1995) 16

第2章 地球表层的能量收支 19

第1节 太阳辐射 19

6.图2-1 太阳内部结构模型(据Skinner等,1999) 20

7.图2-2 太阳和地球能量随波长的分布(据Christopherson,2003) 22

8.图2-3 苏黎世太阳相对黑子数的变化曲线(据布莱恩特,2004) 23

9.图2-4 太阳黑子数与太阳辐射的关系(据Ahrens,1998) 24

10.图2-5 大气圈顶接受天文辐射日总量的时空分布(据Christopherson,2003) 25

11.图2-6 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年进程(据Christopherson,2003) 27

第2节 地球大气 28

12.图2-7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31

13.图2-8 现代大气圈的垂直分层(据Martens Rotmans,1999) 32

14.图2-9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大气吸收谱(据佩索托和奥特,1995) 37

第3节 辐射平衡 38

15.图2-10 地球表面年平均净辐射分布(据佩索托和奥特,1995) 42

16.图2-11 大气圈顶年平均净辐射分布(据佩索托和奥特,1995) 44

17.图2-12 全球年平均辐射平衡(据Houghton等,2001) 45

第4节 气温分布 46

18.图2-13 全球海平面1月气温分布(℃)(据McKnight,1999) 49

19.图2-14 全球海平面7月气温分布(℃)(据McKnight,1999) 50

20.图2-15 全球海平面气温年较差分布(℃)(据佩索托和奥特,1995) 51

第1节 大气运动的驱动力 54

第3章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 54

21.图3-1 气压梯度力单独作用下的空气水平和垂直运动(据Christopherson,2003) 56

22.图3-2 高、低气压区的形成与海陆热力环流(据哈维,1982) 56

23.图3-3 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转风的形成(据Christopherson,2003) 57

24.图3-4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地面风的形成(据Christopherson,2003) 58

第2节 大气环流的特征 59

25.图3-5 1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形势(据Christopherson,2003) 60

26.图3-6 7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形势(据Christopherson,2003) 61

27.图3-7 地球表面附近的气压带和风带模式(据哈维,1982) 62

28.图3-8 北半球1月和7月500 hPa等压面图(据高国栋等,1996) 63

29.图3-9 北半球冬、夏季各经度的平均纬向风速(据朱乾根等,1981) 64

30.图3-10 1950年北半球冬季和夏季平均经圈环流(据高国栋等,1996) 65

31.图3-11 对流层大气环流系统图解模型(据Kump等,1999) 66

32.图3-12 亚洲东南部的季风环流(据Christopherson,2003) 68

第3节 表层大洋环流 71

33.图3-13 简化的表层洋流模式(据Kump等,1999) 72

34.图3-14 世界1月份主要表层洋流分布(据Christopherson,2003) 74

35.图3-15 埃克曼螺线结构(据Kump等,1999) 75

36.图3-16 地转流的形成(据Kump等,1999) 77

37.图3-17 相对涡度变化与不对称副热带涡旋的形成(据Kump等,1999) 79

38.图3-18 表层大洋环流系统的图解模型(据Kump等,1999) 79

第4节 深层大洋环流 80

39.图3-19 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据Kump等,1999) 83

40.图3-20 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据Kump等,1999) 84

41.图3-21 深层大洋环流系统的图解模型(据Kump等,1999) 84

42.图3-22 海面以下4 000 m北大西洋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的流动路线(据Kump等,1999) 85

43.图3-23 全球温盐输送带的理想化图示(据Mackenzie,1998) 86

44.图3-24 北半球向极地的热量输送(据Open University,1989) 87

第5节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88

45.图3-25 南方涛动形势图(据格兰茨,1998) 89

46.图3-26 南方涛动指数月均值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发生的关系(据格兰茨,1998) 90

47.图3-27 正常情况和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大气与海水运动特征剖面(据Christopherson,2003) 92

第4章 地球表层的水分循环 94

第1节 地球上水圈的结构 94

48.图4-1 全球海陆分布和海洋的划分 99

第2节 蒸发过程与凝结过程 100

49.图4-2 全球年平均蒸发量的分布(据佩索托和奥特,1995) 102

50.图4-3 大气稳定度的判定 106

51.图4-4 中纬地区各高度等级的主要云属(据哈维,1982) 107

第3节 降水过程与入渗过程 107

52.图4-5 全球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据佩索托和奥特,1995) 111

53.图4-6 不同地表覆被的入渗率曲线(据中野秀章,1983) 113

54.图4-7 坡度与终期入渗率的关系(据中野秀章,1983) 113

55.图4-8 土壤水分的形态(据斯蒂拉,1983) 114

第4节 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 115

56.图4-9 径流形成过程示意 116

57.图4-10 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121

第5节 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123

58.图4-11 水分循环的图解模型(据黄秉维等,1999) 124

第5章 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 130

第1节 气候的概念 130

第2节 气候成因与气候类型 131

59.图5-1 柯本分类系统的全球气候类型分布(据Ahrens,1998) 135

第3节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136

60.图5-2 气候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据Houghton等,2001) 137

61.图5-3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示意(据龚高法等,1983) 138

第4节 近百年气温变化趋势 139

62.图5-4 1860—1992年全球逐年平均温度相对于1951—1980年平均值的距平(据Houghton,1998) 140

第1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 142

第6章 固体地球的物质循环 142

63.图6-1 地震体波的运动 143

64.图6-2 地球内部的结构(据Christopherson,2003) 145

第2节 地球表面的形态 146

65.图6-3 海陆起伏曲线及地表各高程间的面积分配(据李叔达,1983) 147

66.图6-4 海岸带的组成部分(据冯士笮等,1999) 148

67.图6-5 大陆边缘地形示意(据李叔达,1983) 149

68.图6-6 全球洋脊体系(据冯士笮等,1999) 151

第3节 内力地质作用 152

69.图6-7 地壳均衡原理示意(据金性春,1980) 152

70.图6-8 褶皱与断裂构造的形成 153

71.图6-9 岩浆侵入体与喷出体示意 155

第4节 外力地质作用 157

72.图6-10 北半球赤道到极地风化作用的分带性(据李叔达,1983) 159

73.图6-11 负荷地质作用及其造成的地貌形态(据北京大学等,1978) 160

74.图6-12 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据斯特拉勒和斯特拉勒,1981) 161

75.图6-13 河谷及其横剖面形态要素(据李叔达,1983) 162

76.图6-14 石灰岩溶洞的形成和洞穴沉积的产物(据任美锷和刘振中,1983) 164

77.图6-15 山岳冰川侵蚀地貌的发育(据李叔达,1983) 166

78.图6-16 大陆冰川堆积地貌(据李叔达,1983) 167

79.图6-17 海蚀地貌形态(据北京大学等,1978) 168

80.图6-18 滨海带堆积地貌形态(据李叔达,1983) 169

第5节 岩石圈地质循环 171

81.图6-19 沙堆发育成新月形沙丘的过程 171

82.图6-20 地质循环的图解模型(据Christopherson,2003) 172

83.图6-21 岩石循环模式(据Kump等,1999) 173

84.图6-22 全球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据李学伦,1997) 174

85.图6-23 海底扩张模式(据怀利,1980) 176

86.图6-24 泛大陆聚合与分离的威尔逊旋回(据Kump等,1999) 177

第7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80

第1节 土壤的组成 180

87.图7-1 土壤中生活的重要生物类群(据斯蒂拉,1983) 183

第2节 土壤的性质 184

88.图7-2 土壤单体和土壤剖面(据Strahler Strahler,1992) 185

89.图7-3 土壤质地三角形(据福斯,1984) 187

90.图7-4 孔隙与土壤密度的关系示意(据斯蒂拉,1983) 189

91.图7-5 近地表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据Christopherson,2003) 191

92.图7-6 土壤胶体通过吸收作用对阳离子的保存(据内贝尔,1987) 193

93.图7-7 土壤酸碱度分级及其pH变化范围(据布雷迪,1982) 195

94.图7-8 土壤pH与微生物活动和植物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关系(据布雷迪,1982) 196

第3节 物质循环与土壤形成 199

95.图7-9 土壤养分系统的概念模型(据特鲁吉尔,1985) 200

第4节 土壤分类与土壤类型 204

96.图7-10 世界土壤分布(据Christopherson,2003) 206

97.图7-11 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组分(据Mackenzie,1998) 208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208

98.图7-12 Holdridge植被-气候分类三角形(据Huggett,1991) 212

99.图7-13 简单食物链的例子(据内贝尔,1987) 213

第6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14

100.图7-14 美国银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据蔡晓明和尚玉昌,1995) 218

第7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19

101.图7-1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示意(据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管理局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1992) 220

102.图7-16 全球氧循环简化图示(据Thompson,1986) 222

103.图7-17 全球碳循环简化图示(据Thompson,1986) 224

104.图7-18 夏威夷冒纳罗亚观象台大气CO2浓度的测量结果(据Kump等,1999) 226

105.图7-19 全球氮循环简化图示(据Thompson,1986) 227

106.图7-20 全球磷循环简化图示(据Thompson,1986) 229

第8节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232

107.图7-21 植物的生长率和覆盖面积与温度的关系(据赵凯华和罗蔚茵,1998) 232

108.图7-22 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丧失过程(据威尔逊,2004) 234

109.图7-23 全球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据Christopherson,2003) 236

110.图7-24 湖泊生态系统沿岸的植物群落分带(据伍光和等,2000) 244

111.图7-25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据祝廷成和董厚德,1983) 245

第8章 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 250

第1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250

112.图8-1 地球表层系统的五大自然圈层(据伍光和等,2000) 251

113.图8-2 地球生物圈的演化模式(据Press Siever,1974) 255

114.图8-3 西藏高原自然地带的三维空间变化(据张荣祖等,1982) 262

115.图8-4 地球表层系统中事件与过程的时空尺度(据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管理局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1992) 263

第2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267

116.图8-5 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据霍顿,1986) 268

117.图8-6 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据Bringezu,2000) 271

118.图8-7 全球非生物资源和原材料的产量及其生态包袱比值(据Schmidt-Bleek,1998) 272

第3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概念模型 273

119.图8-8 地球表层系统的概念模型(据The Royal Swidish Academy of Sciences,1992) 274

中英文名词对照 27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