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交换原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交换原理
  • 陈建亚,余浩,王振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1190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通信交换-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交换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2

第1章 绪论 2

1.1 通信系统与网络 2

1.2 传统电话通信网的体系结构 5

1.2.1 电话交换网的一般结构 5

1.2.2 电话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6

1.2.3 时分数字方式电路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6

1.2.4 电路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7

1.3 分组数据交换技术 8

1.4 ATM宽带交换和MPLS技术 11

1.4.1 ATM交换技术 11

1.4.2 MPLS交换技术 14

1.5 光交换技术 15

1.6 软交换技术 16

小结 18

习题 18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19

2.1 概述 19

2.1.1 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 19

2.1.2 电路交换机的分类 21

2.1.3 电路交换技术的特点 22

2.2 电路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22

2.2.1 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 22

2.2.2 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 23

2.3 电路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 25

2.3.1 话路子系统 26

2.3.2 控制子系统 32

2.3.3 处理机间通信 36

2.4 数字交换网络 37

2.4.1 基本交换单元 37

2.4.2 CLOS交换网络模型 44

2.4.3 TST交换网络 49

2.4.4 DSN网络 51

2.5 电路交换机呼叫处理过程 54

2.5.1 电话呼叫过程及处理要求 54

2.5.2 呼叫处理过程的规范描述语言 56

2.6 电路交换机控制软件体系结构 61

2.6.1 电路交换机控制软件的基本特点 61

2.6.2 电路交换系统运行软件的一般结构 63

2.6.3 程序的级别划分和调度 67

2.7 呼叫处理程序 74

2.7.1 资源管理程序 74

2.7.2 信令处理程序 77

2.7.3 呼叫控制程序 85

2.8 电路交换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89

2.8.1 性能指标 89

2.8.2 服务质量指标 91

2.8.3 可靠性指标 92

2.8.4 运行维护性指标 92

小结 93

习题 94

3.1 概述 96

3.1.1 信令的概念 96

第3章 信令系统 96

3.1.2 信令的分类 97

3.1.3 信令方式 99

3.2 模拟用户线信令 101

3.2.1 用户话机到交换机的信令 101

3.2.2 交换机发出的信令 101

3.3 中国No.1信令 102

3.3.1 线路信令 103

3.3.2 记发器信令 104

3.4 No.7信令系统 107

3.4.1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 107

3.4.2 我国No.7信令网的组织结构 108

3.4.3 No.7信令的功能结构 111

3.4.4 No.7信令的消息传递部分 117

3.4.5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120

3.4.6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 123

3.4.7 电话用户部分 128

小结 132

习题 133

第4章 分组交换原理 134

4.1 概述 134

4.2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形式 137

4.2.1 面向连接分组交换网 138

4.2.2 无连接分组交换网 140

4.2.3 两种网络的比较 141

4.3 分组网络体系结构 143

4.3.1 功能面 143

4.3.2 分层 144

4.3.3 体系结构 146

4.4 分组网络的路由选择 148

4.5 分组网络的性能指标与服务质量 150

4.5.1 性能指标 151

4.5.2 网络服务质量 152

4.6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153

4.7 分组交换设备的结构 155

4.8 主要的分组交换网 156

小结 157

习题 158

第5章 X.25及帧中继交换技术 159

5.1 X.25概述 159

5.2.1 物理层 161

5.2 X.25的分层结构及协议 161

5.2.2 数据链路层 162

5.2.3 分组层 166

5.3 X.25分组网络的设备 171

5.4 帧中继概述 171

5.5 帧中继的分层结构及协议 173

5.5.1 帧中继的分层结构 173

5.5.2 帧中继协议 174

5.5.3 帧中继的帧格式 175

5.6 帧中继的管理与控制 177

5.6.1 PVC与SVC 177

5.6.2 帧中继的带宽管理 178

5.6.3 帧中继拥塞流量控制技术 179

5.7.1 帧中继用户接入设备 181

5.7 帧中继设备 181

小结 182

5.7.2 帧中继交换机 182

习题 183

第6章 交换式以太网与IP路由技术 184

6.1 交换式以太网 184

6.2 TCP/IP协议 188

6.2.1 异构网络互联原理 189

6.2.2 IP协议 191

6.2.3 IP数据报传送过程 195

6.2.4 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199

6.2.5 路由协议 200

6.2.6 下一代IP协议——IPv6 201

6.3.1 基于传统计算机和软件的路由器 202

6.3 路由器实现技术 202

6.3.2 分布式结构的路由器 203

6.3.3 基于硬件的路由器 204

6.3.4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路由器 205

小结 206

习题 207

第7章 ATM及MPLS交换技术 208

7.1 B-ISDN及ATM的概念 208

7.2 ATM体系结构 211

7.2.1 ATM传送模式 211

7.2.2 ATM信元 213

7.2.3 B-ISDN/ATM协议参考模型 214

7.2.4 ATM的连接 221

7.3 ATM交换 224

7.3.1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224

7.3.2 ATM交换结构 228

7.3.3 ATM排队方式 233

7.4 ATM网络的信令 234

7.4.1 ATM网络信令体系结构 235

7.4.2 信令AAL 236

7.4.3 ATM寻址 237

7.4.4 UNI信令 238

7.4.5 NNI信令 243

7.5 MPLS技术概述 248

7.5.1 MPLS技术的产生 248

7.5.2 MPLS网络体系结构 249

7.5.3 MPLS的有关概念 253

7.6 MPLS交换的基本原理 257

7.6.1 标签分发协议 257

7.6.2 标签分发与管理 259

7.6.3 标签交换路径(LSP) 261

7.6.4 循环控制 264

7.7 ATM上的MPLS综合方案 265

小结 268

习题 269

第8章 光交换技术 271

8.1 概述 271

8.1.1 光交换技术分类 272

8.2.2 耦合波导开关 273

8.2.1 半导体光开关 273

8.2 光交换元件 273

8.1.2 光交换技术的特点 273

8.2.3 硅衬底平面光波导开关 274

8.2.4 波长转换器 275

8.2.5 光存储器 276

8.2.6 空间光调制器 277

8.3 光交换网络结构 277

8.3.1 空分光交换网络 277

8.3.2 波分光交换网络 279

8.3.3 时分光交换网络 280

8.3.4 自由空间光交换网络 282

8.3.5 混合型光交换网络 283

8.4.1 光交叉连接设备 285

8.4 光交换系统 285

8.4.2 光突发交换系统 288

小结 293

习题 293

第9章 软交换技术 294

9.1 下一代网络概述 294

9.2 软交换技术的产生 296

9.3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297

9.4 软交换网络的用户接入方式 299

9.4.1 传统用户的接入方式 300

9.4.2 宽带多媒体用户接入方式 304

9.5 软交换网络的呼叫控制方式 305

9.5.1 软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 305

9.5.3 软交换设备的组网方式 308

9.5.2 软交换设备的分类及组织形式 308

9.6 软交换网络的业务提供方式 310

9.6.1 软交换网络提供的业务 310

9.6.2 软交换网络业务的提供方式 313

9.6.3 软交换网络的业务提供环境 314

9.6.4 应用服务器 315

9.6.5 业务开放API技术 317

9.7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协议 323

9.7.1 媒体控制协议 323

9.7.2 SIGTRAN协议栈 328

9.7.3 SIP协议 329

9.7.4 BICC协议 332

9.8.1 软交换与PSTN/ISDN的互通 334

9.8 软交换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通 334

9.8.2 软交换网络与GSM/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互通 336

9.8.3 软交换网络与H.323网络的互通 337

9.8.4 软交换网络与SIP网络的互通 339

9.9 软交换网络的若干问题 345

9.9.1 承载网的选择 345

9.9.2 软交换网络的QoS问题 346

9.9.3 软交换网络的安全问题 347

9.9.4 软交换网络的私网穿越问题 349

9.9.5 软交换网络的其他问题 351

小结 352

习题 353

英文缩略语 354

参考文献 36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