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纤通信与光纤信息网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董天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1106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光纤通信-高等学校-教材;光纤通信-通信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光纤通信与光纤信息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1章 绪论 1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 1
1.2 光纤通信的优势 5
1.3 光纤及其制造工艺简介 8
1.4 系统组成 8
1.5 本书内容安排 9
第2章 介质光波导 10
2.1 介质平板光波导 10
2.1.1 几何光学分析 10
2.1.2 波动理论 16
2.2 介质圆柱光波导 21
2.2.1 射线分析 22
2.2.2 光纤的波动理论 26
第3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 36
3.1 光纤的损耗 36
3.1.1 吸收损耗 37
3.1.2 散射损耗 38
3.1.3 其他损耗 39
3.2 光纤的色散特性 39
3.2.1 色散概述 39
3.2.2 材料色散 40
3.2.3 波导色散 41
3.2.4 模式色散 43
3.3 光纤的非线性特性 44
3.3.1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44
3.3.2 非线性折射 45
3.3.3 四波混频(FWM) 47
3.3.4 受激喇曼散射 48
3.3.5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50
3.4 光纤的双折射现象 51
3.4.1 双折射的基本概念 51
3.4.2 光纤中双折射的种类 51
3.4.3 双折射对偏振状态的影响 52
3.5 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播 53
3.5.1 基本传播方程 53
3.5.2 色散和脉冲展宽 54
3.5.3 光纤孤子 55
第4章 光路无源器件 57
4.1 光纤连接器 57
4.1.1 概述 57
4.1.2 光纤连接器的损耗及其原因 57
4.1.3 光纤连接器的构造 59
4.2 光纤定向耦合器 60
4.2.1 光纤定向耦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0
4.2.2 光纤式定向耦合器的主要参数 62
4.3 光衰减器 63
4.3.1 光衰减器的作用和原理 63
4.3.2 光衰减器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63
4.4 光隔离器 64
4.4.1 光隔离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65
4.4.2 光隔离器的主要参数和指标 66
4.5 声光器件 67
第5章 光源和光发送机 69
5.1 半导体中的光电相互作用 69
5.1.1 光的辐射和吸收 69
5.1.2 P-N结及其光电特性 71
5.2 半导体激光器(LD) 72
5.2.1 LD的工作原理 72
5.2.2 LD的结构和工作特性 74
5.3 发光二极管(LED) 78
5.3.1 LED的工作原理 78
5.3.2 LED的工作特性 79
5.4 新型激光器 80
5.4.1 分布反馈(DFB)和分布布拉格反射(DBR)LD 80
5.4.2 耦合腔LD 81
5.4.3 量子阱(QW)LD 82
5.4.4 光纤激光器 83
5.4.5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 86
5.5 光发送机 88
5.5.1 光源的调制方式 90
5.5.2 LD的驱动与控制电路 92
5.5.3 LED的驱动电路 95
第6章 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98
6.1 光检测器 98
6.1.1 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98
6.1.2 PIN光电二极管 99
6.1.3 雪崩光电二极管 100
6.1.4 光检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01
6.1.5 新型光检测器简介 103
6.2 数字光接收机 105
6.2.1 光接收机的原理及组成 106
6.2.2 光接收机的噪声 111
6.2.3 光接收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分析 113
第7章 光放大器 117
7.1 特性、分类与应用方式 118
7.1.1 特性 118
7.1.2 分类 120
7.1.3 应用方式 121
7.2 半导体光放大器 121
7.2.1 工作原理 122
7.2.2 特性分析 123
7.2.3 性能与应用 124
7.3 EDFA 125
7.3.1 工作原理 126
7.3.2 特性分析 129
7.3.3 性能与应用 130
7.4 光纤喇曼放大器 132
7.4.1 工作原理 132
7.4.2 特性分析 133
7.5.1 光纤布里渊放大器 135
7.5 其他光放大器 135
7.4.3 性能与应用 135
7.5.2 掺铒波导光放大器 136
7.6 光放大器的性能比较与发展趋势 136
7.6.1 性能比较 136
7.6.2 发展趋势 138
第8章 光波分复用技术 139
8.1 WDM技术概述 139
8.1.1 基本概述 139
8.1.2 DWDM 141
8.1.3 DWDM的主要技术问题 141
8.2 DWDM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 144
8.2.1 工作原理 144
8.2.2 基本类型 145
8.3 光源波长的稳定与控制 147
8.4 DWDM复用器 148
8.4.2 干涉滤波器型波分复用器 149
8.4.1 熔锥光纤耦合型波分复用器 149
8.4.3 光栅型波分复用器 150
8.4.4 集成光波导波分复用器 152
8.5 光波长转换器(OTU) 152
8.5.1 光电—电光型OTU 153
8.5.2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增益调制特性的OTU 153
8.5.3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交叉相位调制的OTU 154
8.6 DWDM串扰问题 154
8.6.1 非线性串扰 155
8.6.2 线性串扰 156
第9章 光纤通信系统 157
9.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57
9.1.1 概述 157
9.1.2 线路调制码型和线路传输码型 158
9.1.3 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方式 162
9.1.4 光纤通信系统的辅助系统 164
9.2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65
9.2.1 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165
9.2.2 光纤通信系统的抖动 166
9.2.3 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167
9.3 光纤通信系统指标的分析和计算 168
9.3.1 概述 168
9.3.2 光纤通信系统的损耗计算 168
9.3.3 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计算 169
9.4 光纤通信系统的系统噪声 169
第10章 光纤信息网概述 172
10.1 光纤信息网 172
10.1.1 通信网与光纤信息网 172
10.1.2 多波长光纤网络 173
10.1.3 信息的透明性 175
10.2 分层结构 176
10.3 中间节点 177
10.3.1 NAS 177
10.3.2 ONN 180
10.4 WDM网络分类 181
10.4.1 广播选择网 182
10.4.2 波长选路网 183
10.5 拓扑结构 185
10.5.1 物理拓扑 186
10.5.2 逻辑拓扑 187
第11章 网络节点设备 189
11.1 波长变换器 189
11.1.1 原理 189
11.1.2 分类 190
11.1.3 应用 193
11.2 光分插复用器 194
11.2.1 性能参数 194
11.2.2 结构组成 195
11.2.3 发展趋势 197
11.3 光交叉连接器 198
11.3.1 主要功能 199
11.3.2 性能指标 200
11.3.3 结构分析与设计 201
11.3.4 结构的比较与讨论 205
11.4 IP路由器 206
第12章 光纤以太网 210
12.1 光纤局域网概述 210
12.1.1 光纤局域网发展简史 211
12.1.2 光纤局域网标准体系 212
12.2 以太网的重要概念和标准 213
12.2.1 以太网的系统结构 214
12.2.2 CSMA/CD光纤网物理层 214
12.2.3 以太网的帧结构 215
12.2.4 CSMA/CD总线型光纤网中的碰撞检测 216
12.3 器件损耗限制的估算 217
12.3.1 无源光纤总线和环状拓扑 217
12.3.2 无源星状拓扑 219
12.4 千兆以太网 220
12.4.1 协议结构及标准 221
12.4.2 MAC子层 222
12.4.3 介质无关接口 223
12.4.4 物理层 223
12.4.5 对物理介质的有关要求 225
12.4.6 链路功率预算 229
12.4.7 网络设备 229
第13章 路由和波长分配 231
13.1 基本概念 231
13.1.1 通道类型 232
13.1.2 流量类型 233
13.1.3 网络类型 233
13.1.4 保护类型 234
13.2 波长路由网络的RWA问题 236
13.2.1 静态流量操作 236
13.2.2 动态流量操作 238
13.2.3 ADMH算法 240
13.3.1 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 241
13.3 逻辑路由网络的RWA问题 241
13.3.2 逻辑拓扑优化问题 243
13.3.3 优化算法分析 244
第14章 IP over WDM光信息网 246
14.1 IP业务对光网络的要求 246
14.2 IP over WDM的演进 248
14.3 IP over DWDM结构 250
14.4 主要技术问题 253
14.4.1 协议与帧格式 254
14.4.2 保护和恢复 256
14.4.3 组网与路由 257
14.4.4 控制、管理与QoS 260
14.4.5 标准化 262
14.5 国内IP over DWDM试验 263
14.6 其他DWDM方案 264
14.6.1 MPLS over DWDM技术 264
14.6.2 Packet over DWDM技术 265
14.6.3 基于LOBS的IP over DWDM技术 266
第15章 光纤通信和光信息网技术趋势 268
15.1 高速传输 269
15.1.1 WDM 269
15.1.2 混合传输 270
15.1.3 其他 270
15.2 综合型节点 272
15.3 智能联网 273
15.4 光节点技术 275
15.4.1 光子交换 276
15.4.2 新型元器件 277
第16章 光纤通信教学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282
16.1 引言 282
16.2 实验平台 283
16.2.1 基本体制 283
16.2.2 工作原理 285
16.2.3 系统组成及其工作方式 295
16.3.1 虚拟仪器 309
16.3 测试平台 309
16.3.2 基于声卡的虚拟仪器 310
16.4 特殊测量方法和实验技术 312
16.4.1 任意变化信号的测量和数据显示 312
16.4.2 扫描测量光源P-I特性 313
16.4.3 替代法测量光纤损耗 314
16.4.4 光纤色散特性的观测 315
16.4.5 光功率测量 317
16.4.6 多媒体通信 318
附录 实验指导书 322
1.光纤通信教学实验系统简介 322
2.实验装置仪器 323
3.实验内容 323
实验1 光发送、光接收器件、光纤、光纤连接器 323
实验2 音频虚拟数字存储示波器和虚拟信号发生器 325
实验3 微处理器和信号发生电路 330
实验5 光接收电路实验 331
实验4 光发送电路实验 331
实验6 P-I特性测试 332
实验7 模拟信号(方波、脉冲波、三角波、正弦波)传输 336
实验8 扫频信号传输实验 336
实验9 消光比测试 337
实验10 衰减现象的观测 337
实验11 CMI,Manchester,1B1H和PN码型变换和数据收发(单机实验) 337
实验13 双工数据通信和区间通信实验(双机实验) 338
实验12 色散现象的观测 338
实验14 网络通信 339
实验15 光纤IP电话 344
实验16 光纤数字视频 346
实验设计1 光功率计 349
实验设计2 光示波器 349
实验设计3 光纤电话 349
4.实验报告 349
参考文献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