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岩石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岩石学
  • 徐永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3038·教223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岩石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岩石及岩石学 1

绪言 1

二、岩石学的发展概况 2

三、岩石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

四、岩石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

五、岩石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4

第一篇 晶体光学 6

第一章 晶体光学基础 6

一、折射 7

第一节 自然光与偏光 7

第二节 折射与双折射 7

二、双折射 8

第三节 光率体 9

一、均质体的光率体 9

二、非均质体的光率体 10

第四节 光性方位 15

一、一轴晶光率体在晶体中的方位 15

二、二轴晶光率体在晶体中的方位 16

第一节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18

第二章 偏光显微镜 18

第二节 偏光显微镜的调节 20

一、装卸镜头 20

二、调节照明 20

三、调节焦距 20

四、校正中心 20

五、目镜十字丝的正交检验 21

六、偏光镜的校正 21

第三节 偏光显微镜的保养及使用守则 22

第四节 薄片磨制法简介 22

第二节 解理及解理夹角的测定 24

一、解理 24

第三章 单偏光镜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24

第一节 晶体形态 24

二、解理夹角的测定 25

第三节 颜色、多色性和吸收性 26

一、颜色 26

二、多色性和吸收性 26

第四节 薄片中矿物的贝克线、糙面及突起 28

一、矿物的边缘与贝克线 28

三、矿物的突起 29

二、矿物的糙面 29

第一节 正交偏光镜的装置及视域特点 32

第二节 消光和消光位 32

第四章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32

第三节 正交偏光镜间光波的干涉现象 33

第四节 干涉色及干涉色色谱表 35

一、干涉色及其成因 35

二、干涉色级序及各级序的特征 36

第五节 补色法则和常用的补色器 37

一、补色法则 37

三、干涉色色谱表 37

二、几种常用的补色器 38

第六节 干涉色级序的测定 39

一、边缘色圈法 39

二、利用石英楔子测定干涉色级序 39

第七节 消光类型及消光角的测定 40

一、消光类型 40

二、消光角的测定 40

第八节 延性和延性符号的测定 42

第九节 双晶的观察 42

二、复式双晶 43

一、简单双晶 43

第五章 锥光镜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44

第一节 锥光镜的装置及特点 44

第二节 一轴晶干涉图及光性正负的测定 45

一、垂直光轴切片的干涉图 45

二、斜交光轴切片的干涉图 47

第三节 二轴晶干涉图及光性正负的测定 50

一、垂直锐角等分线(⊥Bxa)切片的干涉图 50

二、垂直一个光轴(⊥OA)切片干涉图 54

第四节 二轴晶光轴角的测定 55

第六章 主要造岩矿物的光性特征 57

第一节 透明矿物的鉴定步骤 57

一、薄片中造岩矿物的鉴定内容 57

二、造岩矿物的光性特征 57

三、关于矿物的计量分析 59

四、矿物颗粒大小的测定 59

第二节 常见矿物的光性描述 59

石榴石 59

霞石 60

萤石 60

石英 60

磷灰石 61

电气石 61

方解石 62

锆石 63

长石族 63

正长石 65

微斜长石 66

透长石 67

斜长石 68

蛇纹石 72

白云母 72

黑云母 72

绿泥石 73

角闪石族 73

普通角闪石 74

透闪石一阳起石 75

辉石族 76

紫苏辉石 76

普通辉石 77

透辉石 78

橄榄石 78

?石 79

第二篇 岩浆岩 80

第一章 岩浆岩及其物质成分 80

第一节 岩浆与岩浆岩的概念 80

一、岩浆 80

二、岩浆岩中主要氧化物的变化规律 83

一、岩浆岩的主要氧化物 83

第二节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83

二、岩浆岩 83

三、微量元素 85

第三节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85

一、岩浆岩主要矿物成分 85

二、岩浆岩矿物的分类 85

第四节 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规律 86

一、各类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的共生组合规律 86

二、鲍文反应原理 88

一、结晶程度 91

第一节 岩浆岩的结构 91

第二章 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91

二、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 93

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 93

四、矿物的自形程度 94

五、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95

第二节 岩浆岩的构造 96

一、块状构造(均一构造) 96

二、条带状构造 96

三、斑杂构造 96

五、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97

四、流纹构造 97

第三章 岩浆岩的产状 99

第一节 侵入岩的产状 99

一、整合侵入体 99

二、不整合侵入体 101

第二节 次火山岩的产状 102

第三节 喷出岩的产状 102

一、中心式喷发(点状喷发) 102

二、裂隙式喷发(线状喷发) 104

一、化学分类法 106

第四章 岩浆岩的分类 106

第一节 岩浆岩分类的基础及其分类 106

二、矿物分类法 107

三、结构和构造分类法 107

四、产状分类法 107

第二节 国际地科联分类简介 107

第三节 本书采用的分类 108

二、侵入岩 111

一、概述 111

第一节 橄榄岩—苦橄岩类(超基性岩类) 111

第五章 岩浆岩各论 111

三、喷出岩 116

第二节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 118

一、概述 118

二、侵入岩 119

三、喷出岩 123

第三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类) 126

一、概述 126

二、侵入岩 126

三、喷出岩 128

一、概述 130

二、侵入岩 130

第四节 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过渡性岩类) 130

三、喷出岩 133

第五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及花岗闪长岩—流纹英安岩类(酸性岩类)和中酸性岩类 135

一、概述 135

二、侵入岩 136

三、喷出岩 140

一、概述 144

第六节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碱性岩类) 144

二、侵入岩 145

三、喷出岩 147

第七节 碳酸岩类 148

一、概述 148

二、侵入岩 149

三、喷出岩 150

四、产状、分布、矿产及其成因 150

二、主要岩石类型 151

一、概述 151

第八节 脉岩类 151

第九节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154

一、侵入岩的肉眼鉴定 154

二、喷出岩的肉眼鉴定 158

三、岩浆岩标本的描述 159

第六章 岩浆岩的成因 161

第一节 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161

一、原始岩浆的多样性 161

二、岩浆的分异作用 162

三、同化作用 163

第二节 主要岩浆岩的成因概述 164

一、超基性岩的成因 164

二、基性岩的成因 164

三、中性岩的成因 164

四、花岗岩的成因 165

五、碱性岩的成因 167

第七章 岩浆岩岩石化学计算法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一、查瓦里茨基岩石化学计算原理 169

第二节 查瓦里茨基岩石化学计算法 169

二、计算程序 170

三、作图法及图解分析 177

第三节 CIPW标准矿物计算法 180

一、计算原理 180

二、计算程序 180

三、计算实例 184

附录:由氧化物重量百分数换算原子数表 187

一、沉积岩的基本概念 195

二、研究沉积岩的意义 195

第三篇 沉积岩 195

第一节 沉积岩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95

第一章 沉积岩概论 195

第二节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196

一、母岩的风化作用 196

二、风化产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201

三、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沉积岩的后生作用 207

一、沉积岩的化学成分 208

二、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208

第三节 沉积岩的物质成分 208

第四节 沉积岩的结构、构造与颜色 210

一、沉积岩的结构 210

二、沉积岩的构造 210

三、沉积岩的颜色 217

第五节 沉积岩的分类 218

一、概述 218

二、沉积岩的成因分类 218

二、陆源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220

一、概述 220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类 220

第二章 沉积岩各论 220

三、陆源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 224

四、陆源碎屑岩的主要类型 224

五、陆源碎屑岩的研究意义 229

第二节 火山碎屑岩类 229

一、概述 229

二、火山碎屑岩的结构和构造 231

三、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 233

四、火山碎屑岩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234

二、粘土岩的矿物成分 236

三、粘土岩的结构和构造 236

一、概述 236

第三节 粘土岩类 236

四、粘土岩的分类和主要类型描述 237

五、粘土岩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 239

第四节 碳酸盐岩类 239

一、概述 239

二、碳酸盐岩的物质成分 240

三、碳酸盐岩的结构 240

四、碳酸盐岩的分类和命名 243

五、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描述 246

第五节 其它沉积岩类 248

一、概述 248

二、硅质岩类 249

第六节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及鉴定表 250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250

二、主要沉积岩肉眼鉴定表 253

一、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的概念 254

第一节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254

二、变质岩的分布及其与矿产的关系 254

第四篇 变质岩 254

第一章 变质岩概论 254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因素 255

一、温度 255

二、压力 256

三、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258

第三节 变质作用的方式 259

一、重结晶作用 259

三、变形及破碎作用 260

四、变质分异作用 260

二、变质结晶作用 260

五、交代作用 261

第四节 变质作用的类型 261

一、接触变质作用 261

二、气成热液变质作用 261

三、动力变质作用 262

四、区域变质作用 262

五、混合岩化作用 262

第五节 变质岩的物质成分 263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263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264

一、概述 267

第六节 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267

二、变质岩的结构 268

三、变质岩的构造 274

第二章 变质岩各论 279

第一节 接触变质岩类 279

一、热变质岩类 279

二、接触交代变质岩——矽卡岩 284

第二节 气成热液变质岩类 286

一、气成热液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 286

二、气成热液蚀变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287

二、动力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289

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类 289

一、概述 289

三、动力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 290

四、动力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290

第四节 区域变质岩类 293

一、概述 293

二、区域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 294

三、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295

二、混合岩的结构构造 303

一、概述 303

第五节 混合岩类 303

三、混合岩的分类与命名 306

四、混合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307

第六节 变质岩肉眼鉴定 308

一、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308

二、变质岩的命名根据及命名方法 312

三、变质岩肉眼鉴定表 312

一、概述 313

二、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313

第七节 变质岩原岩的恢复 313

三、副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314

第三章 变质相概述 317

第一节 变质相的概念 317

一、变质相的概念 317

二、变质相的表示方法 317

第二节 变质相的分类 318

第三节 主要变质相特征简述 320

一、接触变质相 320

二、区域变质相 321

主要参考书 32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