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 雷广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15074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洋务派的衰世挽歌 3

第一章“师长论”及其发展 3

第一节“师长论” 3

第二节“中体西用”是“师夷长技”的进步 5

第二章 论恶的作用及洋务运动 7

第一节 恩格斯论恶 7

第二节 恶与洋务运动 10

第三章 洋务派的伦理思想 14

第一节 扶持名教,敦叙人伦 15

第二节 会通“心”、“智”,维护“圣道”、“纲常” 16

第三节 洋务派的“道器”、“性命”、“仁义”观点 18

第四章 洋务派的事功和修身思想 23

第一节“敬恕二字”,“立身要旨” 23

第二节“名节廉耻”等规范和要求 24

第三节 曾国藩的事功、修养思想 25

第四节 修身养性方法 27

第五节 洋务派代表人物伦理思想的共性与特性 29

第五章 张之洞《劝学篇》的理论构架与思想倾向 31

第一节心、智是《劝学篇》理论构架的支柱 31

第二节“同心”的途径和目标 32

第三节“益智”的方法和目的 34

第四节《劝学篇》的骨架 37

第五节 从新角度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0

第六节 旧者攻其新,新者攻其旧 42

第二篇 太平天国的思想体系 47

第六章 洪秀全的思想体系 47

第一节 洪秀全的民主、宗教与皇权思想 47

第二节 洪秀全平等、平均思想的宗教体系与社会根源 50

第七章 洪仁玕的“民主”设想 55

第一节 新主张 55

第二节 发展社会事业 56

第三篇 维新派的大海潮音 59

第八章 维新派的哲学思想 59

第一节 世界起源和世界本体观念 60

第二节“变易”运动观 63

第三节 社会历史观 67

第四节 维新派的认识论 77

第九章 维新派的伦理思想 87

第一节 维新派对人性的认识 87

第二节 维新派对封建道德的继承和批判 91

第三节 中西伦理比较的视角 99

第四节 道德实践与道德理想 106

第十章 戊戌社会思潮中的功利主义色彩 115

第一节 严复、梁启超的桥梁作用 115

第二节“积垛”法与“合成说” 116

第三节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翻版 119

第四节 本土的功利主义思想 121

第五节 东方的带有佛教色彩的功利主义 123

第四篇 维新与革命派之间的梁启超思想 129

第十一章 梁启超伦理思想的总纲 129

第一节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129

第二节 梁启超伦理思想的总结构 133

第三节 梁启超伦理思想特色 141

第十二章 梁启超的民权和“中国魂”思想 145

第一节 梁启超的民权观 145

第二节“中国魂”与“少年中国” 147

第五篇 旧民主主义思潮 157

第十三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早期对民主的探索 157

第一节 早期改良者的政治向往 157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想 162

第三节 新旧民主革命更替时期与科学并称的民主 172

第四节 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初步运用 180

第六篇 中国近代社会及研究方法 185

第十四章 中国近代社会 185

第一节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 185

第二节 没有变成现实的历史可能性 188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民主化历程 189

第四节 中国近代社会走向开放历程 193

第十五章 中国近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因 19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97

第二节 研究西方文明中的积极因素 199

第三节 什么是“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202

第十六章 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比较方法 204

第一节 顺向研究方法和顺向比较方法 205

第二节 逆向研究方法和逆向比较方法 205

第三节 横向研究和横向比较方法 206

第四节 展望方法 207

后记 20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