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G NX 8.0中文版模具设计高手速成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UG NX 8.0中文版模具设计高手速成
  • 周小辉,韩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8074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UG NX 8.0中文版模具设计高手速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UG NX 8.0概述 1

1.1 UG NX 8.0的应用领域 1

1.1.1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 2

1.1.2 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 2

1.1.3 计算机辅助分析模块 3

1.1.4 “知识融合”应用模块 3

1.2 UG NX 8.0的主界面 4

1.3 UG NX 8.0中文版常用命令与操作 5

1.3.1 UG NX 8.0环境设置 5

1.3.2 UG NX 8.0系统参数设置 7

1.3.3 工作图层的设置 13

1.3.4 常用工具 16

1.3.5 坐标系操作 22

1.4 本章小结 24

第2章 UG NX 8.0模具设计基础 25

2.1 塑料概述 25

2.1.1 塑料的分类 25

2.1.2 塑料的性能 26

2.2 模具设计简介 28

2.2.1 注塑成型工艺原理 28

2.2.2 注塑模的分类 28

2.2.3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29

2.2.4 注塑模具的设计步骤 31

2.3 注塑机在注塑模设计中的影响 33

2.3.1 校核注塑机主要工艺参数 33

2.3.2 校核注塑机相关安装尺寸 34

2.3.3 校核开模行程和顶出装置 34

2.3.4 注塑模安装固定方法 35

2.4 UG模具设计工具 35

2.4.1 UG模具设计的特点 35

2.4.2 UG模具设计菜单 36

2.4.3 UG模具设计流程 39

2.4.4 产品模型的准备 39

2.5 本章小结 40

第3章 结构设计要点与分析 41

3.1 结构设计要点 41

3.1.1 分型面设计 41

3.1.2 零件厚度设计 42

3.1.3 零件拔模斜度 43

3.1.4 加强筋 43

3.1.5 圆角 44

3.1.6 孔 44

3.2 零件厚度分析 45

3.3 零件拔模分析 46

3.4 零件底切分析 48

3.5 零件质量分析 49

3.6 本章小结 50

第4章 UG模具设计初始化 51

4.1 装载产品 51

4.1.1 创建新的模具装配 51

4.1.2 打开一个已有的模具项目 53

4.1.3 Mold Wizard的装配克隆 54

4.1.4 Mold.Vl、ESI和Original模板的简介 54

4.2 模具坐标系 58

4.3 模具收缩率 59

4.3.1 收缩参考 59

4.3.2 设置收缩类型的过程 59

4.4 工件设置 62

4.4.1 工件类型和工件方法 62

4.4.2 不同配置模板中添加工件的方法 63

4.5 UG模具设计项目初始化实例 66

4.5.1 装载产品 66

4.5.2 项目初始化 67

4.5.3 浏览装配结构 68

4.5.4 定位模具坐标系 68

4.5.5 设置模具收缩率 69

4.5.6 创建自定义工件 70

4.6 本章小结 70

第5章 分模前的准备工作 71

5.1 基于修剪的分型过程 71

5.2 工具概述 72

5.3 修补工具 72

5.3.1 创建方块 72

5.3.2 分割实体 74

5.3.3 实体修补 77

5.3.4 边缘修补 79

5.3.5 修剪区域修补 82

5.3.6 扩大曲面补片 85

5.3.7 编辑分型面和曲面补片 86

5.4 辅助修补工具 87

5.4.1 拆分面 87

5.4.2 修剪实体 88

5.4.3 替换实体 89

5.4.4 延伸实体 89

5.4.5 参考圆角 91

5.5 合并腔 91

5.6 型材尺寸 93

5.7 计算面积 94

5.8 线切割起始孔 94

5.9 修补设计实例 95

5.9.1 加载产品模型 95

5.9.2 调整坐标系 96

5.9.3 设置拔模 98

5.9.4 项目初始化 99

5.9.5 定义模具坐标系 99

5.9.6 设置收缩率 100

5.9.7 定义模坯 101

5.9.8 型腔布局 101

5.9.9 模型修补 102

5.10 本章小结 108

第6章 分型设计 109

6.1 分型概述 109

6.1.1 分型面的概念和形式 109

6.1.2 分型面设计原则 110

6.2 分型工具 111

6.2.1 分型管理器 111

6.2.2 分型过程的本质 113

6.3 区域分析 113

6.3.1 “计算”选项卡 114

6.3.2 “面”选项卡 115

6.3.3 “区域”选项卡 117

6.3.4 “信息”选项卡 117

6.4 曲面补片 119

6.5 定义区域 119

6.6 设计分型面 122

6.6.1 “分型线”选项组 122

6.6.2 “创建分型面”选项组 123

6.6.3 “编辑分型线”选项组 130

6.6.4 “编辑分型段”选项组 132

6.6.5 “设置”选项组 135

6.7 编辑分型面和曲面补片 135

6.8 定义型腔和型芯 137

6.9 备份分型/补片片体 138

6.10 交换模型 138

6.11 分型实例 140

6.11.1 分型设计实例一 140

6.11.2 分型设计实例二 153

6.11.3 分型设计实例三 164

6.12 本章小结 176

第7章 多腔模设计 177

7.1 多腔模布局设计 177

7.1.1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177

7.1.2 “型腔布局”对话框 179

7.1.3 矩形布局 180

7.1.4 圆形布局 183

7.1.5 编辑布局 185

7.2 多件模设计 187

7.3 多件模与多腔模设计实例 187

7.3.1 多腔模设计实例 187

7.3.2 多件模设计实例 195

7.3.3 删除产品 203

7.4 本章小结 204

第8章 模架库 205

8.1 模架标准化 205

8.2 模架设计 206

8.3 添加模架实例 211

8.3.1 加载Mold Wizard设计文件 211

8.3.2 添加模架 212

8.4 本章小结 214

第9章 浇注系统设计 215

9.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215

9.1.1 浇注系统主要构成部分 215

9.1.2 浇注系统的设计思路 216

9.1.3 浇注系统组件的设计原则 216

9.2 定位环和浇口衬套设计 221

9.2.1 添加定位环 221

9.2.2 添加浇口衬套 224

9.3 浇口设计 225

9.3.1 添加或修改浇口 225

9.3.2 “浇口设计”对话框 226

9.4 分流道设计 230

9.4.1 “引导线”选项卡 230

9.4.2 “流道”选项卡 231

9.4.3 “截面”选项卡 231

9.4.4 “工具”选项卡 232

9.4.5 “设置”选项卡 232

9.5 流道设计实例 232

9.5.1 添加定位环 232

9.5.2 添加浇口衬套 234

9.5.3 添加浇口 235

9.5.4 分流道设计 239

9.6 本章小结 242

第10章 标准件及标准件工具 243

10.1 标准件系统 243

10.1.1 标准件及修剪工具 243

10.1.2 标准件管理 244

10.2 顶出机构设计 251

10.2.1 顶出机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251

10.2.2 顶出机构 251

10.2.3 顶杆后处理 253

10.2.4 顶杆设计实例 254

10.3 滑块/抽芯设计 263

10.3.1 侧抽机构的基本功能 263

10.3.2 侧抽机构的分类 263

10.3.3 斜导柱侧抽机构 263

10.3.4 斜滑块侧抽机构 267

10.3.5 Mold Wizard滑块/抽芯设计 268

10.3.6 滑块/抽芯设计实例 271

10.4 镶块设计 282

10.4.1 镶块特点及分类 282

10.4.2 插入标准件 283

10.4.3 镶块设计实例 284

10.5 冷却系统设计 290

10.5.1 模具温度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290

10.5.2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291

10.5.3 冷却参数计算 291

10.5.4 Mold Wizard模具冷却工具 292

10.5.5 冷却设计实例 298

10.6 电极设计 307

10.6.1 电极加工特点 308

10.6.2 插入标准件方法 308

10.6.3 插入电极方法 309

10.6.4 电极设计实例 312

10.7 本章小结 319

第11章 模具的其他功能 321

11.1 腔体 321

11.1.1 建腔的概念 321

11.1.2 对话框选项 322

11.1.3 建腔步骤 322

11.2 物料清单 322

11.3 模具图纸 324

11.3.1 装配图纸 324

11.3.2 组件图纸 326

11.3.3 孔表 327

11.4 视图管理 328

11.5 本章小结 329

第12章 2板式注塑模工具典型设计实例 331

12.1 实例分析 331

12.2 主要知识点 332

12.3 设计流程 332

12.3.1 项目初始化 332

12.3.2 注塑模工具坐标系 334

12.3.3 设置收缩率 335

12.3.4 设置工件 335

12.3.5 布局 336

12.3.6 注塑模工具修补 337

12.3.7 分型 338

12.3.8 添加模架 342

12.3.9 添加标准件 343

12.3.10 顶杆后处理 348

12.3.11 添加浇口 349

12.3.12 分流道设计 352

12.3.13 建立腔体 357

12.4 本章小结 358

第13章 多件模典型设计实例 359

13.1 实例分析 359

13.1.1 设计方法分析 359

13.1.2 技术难点分析 360

13.2 主要知识点 360

13.3 设计流程 361

13.3.1 项目初始化 361

13.3.2 模具坐标系 361

13.3.3 设置收缩率 362

13.3.4 设置工件 363

13.3.5 多腔模的设置 363

13.3.6 手机前盖分型前的相关设置 363

13.3.7 布局 365

13.3.8 分型手机后盖 365

13.3.9 添加模架 379

13.3.10 添加标准件 379

13.3.11 顶杆后处理 384

13.3.12 添加浇口 385

13.3.13 添加冷却管道 390

13.3.14 建立腔体 393

13.4 本章小结 394

第14章 曲面产品模具典型设计实例 395

14.1 实例分析 395

14.1.1 设计方法分析 395

14.1.2 技术难点分析 396

14.2 主要知识点 396

14.3 设计流程 397

14.3.1 项目初始化 397

14.3.2 模具坐标系 398

14.3.3 设置收缩率 398

14.3.4 设置工件 398

14.3.5 布局 398

14.3.6 产品修补 400

14.3.7 分型 406

14.3.8 添加模架 412

14.3.9 添加标准件 413

14.3.10 顶杆后处理 418

14.3.11 添加分流道 418

14.3.12 添加浇口 420

14.3.13 添加冷却管道 422

14.3.14 建立腔体 426

14.4 本章小结 427

第15章 侧抽芯模具典型设计实例 429

15.1 实例分析 429

15.1.1 设计方法分析 429

15.1.2 技术难点分析 430

15.2 主要知识点 430

15.3 设计流程 431

15.3.1 项目初始化 431

15.3.2 模具坐标系 432

15.3.3 设置收缩率 433

15.3.4 设置工件 433

15.3.5 布局 433

15.3.6 分型 434

15.3.7 添加模架 438

15.3.8 添加标准件 440

15.3.9 顶杆后处理 444

15.3.10 添加分流道 445

15.3.11 添加浇口 446

15.3.12 添加滑块 450

15.3.13 添加斜滑块 458

15.3.14 添加冷却管路 464

15.3.15 建立腔体 469

15.4 本章小结 47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