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 章仁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2721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卫星轨道的基本特性 1

1.1 二体轨道特性 1

1.1.1 卫星轨道要素 2

1.1 .2 卫星位置和速度公式 7

1.1.3 卫星轨道定轨公式 11

1.2 星地空间几何 13

1.2.1 星下点轨迹 13

1.2.2 可见覆盖区 13

1.2.3 通信波束服务区 15

1.2.4 遥感图像几何定位 16

1.3 发射窗口 17

1.3.1 发射三要素 17

1.3.2 阳光窗口 18

1.3.3 平面窗口 21

1.4 太阳同步轨道 22

1.5 临界和冻结轨道 24

1.6 回归轨道 25

1.7 静止轨道 28

1.8 星座轨道 33

1.8.1 全球连续覆盖卫星群 33

1.8.2 地球同步卫星群 36

第二章 卫星轨道的摄动 39

2.1 卫星轨道摄动方程 39

2.1.1 卫星的球坐标运动方程 39

2.1.2 卫星轨道要素的摄动方程 41

2.2 地球形状摄动 48

2.2.1 地球引力场的位函数 48

2.2.2 近地轨道的地球形状摄动 50

2.3 日、月摄动 58

2.3.1 日、月天文常教 58

2.3.2 日、月摄动引力 60

2.3.3 轨道平面内摄动 62

2.3.4 轨道倾角摄动 63

2.4 太阳光压摄动 67

2.5 大气摄动 70

第三章 卫星轨道的控制 72

3.1 轨道机动的基本关系 72

3.1.1 单脉冲变轨 72

3.1.2 双脉冲——霍曼变轨 75

3.1.3 双脉冲——拱线变轨 77

3.2 近地圆轨道的保持 79

3.3 静止卫星的入轨控制 82

3.3.2 近地点射入 83

3.3.1 上升段 83

3.3.3 远地点射入 84

3.3.4 漂移控制 87

3.3.5 定点置入 89

3.4 静止卫星的入轨最优化 100

3.4.1射入误差的影响 100

3.4.2 远地点射入的最优偏置 102

3.4.3 最优远地点射入参数 105

3.4.4 多次远地点射入 108

3.5 静止卫星的位置保持 110

3.5.1 静止轨道的控制特性 111

3.5.2 东西位置保持 115

3.5.3南北位置保持 118

第四章 卫星轨道的确定 120

4.1 地面站测固 120

4.2 初始轨道的确定 121

4.2.1 单站定轨 121

4.2.2 三站定轨 124

4.3 轨道改进 127

4.4 自主定轨 129

4.4.1 利用星敏感器的自主定轨 129

4.4.2 利用导航星的自主定轨 132

第五章 卫星姿态动力学 137

5.1 参考坐标系 137

5.2 姿态的描述 139

5.2.1方向余弦式 140

5.2.2 欧拉角式 141

5.2.3 欧拉轴/角参数式 143

5.2.4 欧拉四元素式 145

5.3 姿态运动学方程 147

5.4 姿态动力学方程 149

5.5.1 轴对称卫星的自由运动 155

5.5 自旋卫星姿态运动特性 155

5.5.2 非轴对称卫星的自由运动 161

5.5.3 Poinsot运动 162

5.5.4 绕主思旋转的稳定性 166

5.6 双旋卫星姿态稳定性 167

5.6.1 双旋卫星的章动特性 168

5.6.2 能量耗散分析 170

5.7 三轴稳定卫星姿态 运动特性 172

5.7.1 三轴姿态的稳定性 173

5.7.2 动量卫星姿态运动特性 175

5.7.3 动量控制原理 177

5.8.1 太阳光压力矩 180

5.8 空间力矩 180

5.8.2 重力梯度力矩 181

5.8.3 地磁力矩 183

5.8.4 气动力矩 184

第六章 卫星姿态的确定 185

6.1 自然姿态的参考测量 185

6.1.1 太阳方向的测量 186

6.1.2 天底方向的测量 187

6.1.3 陆标和星光方向的测量 189

6.2 自旋姿态的几何确定 191

6.2.1 双矢量确定姿态的算法 191

6.2.2 姿态确定的太阳-地球方式 195

6.2.3 双矢量确定姿态的最优估计 196

6.2.4 姿态测量几何的分析 197

6.3 三轴姿态的参考测量 202

6.3.1 天底方向的测量 202

6.3.2 太阳方向的测量 204

6.3.3 星光方向的测量 207

6.3.4 地磁场方向的测量 208

6.3.5 天线电信标方向的测量 208

6.3.6 惯性参考方向的测量 210

6.4.1 双矢量确定姿态及精度估计 212

6.4 三轴姿态的代数法确定 212

6.4.2 双矢量确定姿态 213

6.5 姿态确定的状态估计 214

6.5.1 状态估计法的应用 214

6.5.2 自旋姿态的估计 216

6.5.3 含陀螺的三轴姿态估计 217

6.5.4 无陀螺的三轴姿态估计 222

第七章 动量卫星的姿态控制 223

7.1 自旋卫星的被动章动阻尼 223

7.1.1 阻尼作用 223

7.1.2 摆式阻尼器 226

7.1.3 液体阻尼器 228

7.2 双旋卫星的主动章动阻尼 230

7.2.1 平台质量特性的阻尼作用 230

7.2.2 章动反馈的阻尼作用 232

7.3 自旋卫星的喷气控制 234

7.3.1 喷气章动控制 234

7.3.2 喷气进动控制 236

7.4 动量轮卫星的喷气控制 239

7.4.1 偏置外力矩控制 243

7.4.2 伪速率喷气控制 244

7.4.3 双脉冲喷气控制 247

7.4.4 极限环 249

7.5 单自由度动量构形 249

7.5.1 单自由度动量构形 249

7.5.2 俯仰控制 250

7.5.3 滚动-偏航控制 250

7.5.4 非最小相位控制 253

7.6 两自由度动量控制 255

7.6.1 双轮动量控制 255

7.6.2 双框架动量控制 255

7.7.1 卫星的平旋运动 258

7.7 失近代和定向恢复 258

7.7.2 常值力矩法 260

7.7.3 脉冲力矩法 261

7.7.4 动量转移法 262

第八章 零动量卫星的姿态控制 265

8.1 重力梯度被动稳定 265

8.1.1 重力梯度卫星的姿态稳定性 265

8.1.2 天平动的捕获 267

8.1.3 天平动的阻尼 268

8.2 全喷气控制 269

8.3 反作用轮动量控制 270

8.3.1 反作用轮的控制模型 271

8.3.2 三正交反作用轮系统 272

8.3.3 四斜装反作用轮系统 273

8.4 力矩陀螺动量控制 278

8.4.1 单框力矩陀螺群的构形 279

8.4.2 单框力矩陀螺群的构形奇异 285

8.4.3 单框力矩陀螺群的控制律 291

8.5 姿态大角度机动控制 293

第九章 找性卫星的姿态控制 297

9.1 带挠性附件的卫星姿态动力学 297

9.1.1 系统动力学方程 298

9.1.2 挠性位移简化模型 300

9.1.3 挠性附件模态分析 302

9.1.4 混合坐标动力学方程 303

9.2 控制模型 306

9.2.1 共位模型 307

9.2.2 非共位模型 311

9.3 控制回路设计分析 312

9.3.1 比例-激分控制 312

9.3.1 模态溢出 312

9.3.3 增益-相位稳定 312

参考文献 31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