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丛著 民法物权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学丛著  民法物权  上
  • 刘志易 著
  • 出版社: 上海大东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36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学丛著 民法物权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 1

第一章 弁言 1

第二章 通则 5

第一节 物权之本质 5

第一项 物权之定义 7

第二项 物权之要素 15

第二节 物权之种类 24

第三节 物权之效力 40

第四节 物权之变动 65

第一项 物权变动之原因 68

第二项 物权变动之安全问题 68

第三项 关於物权变动之立法主义 73

第四项 现行民法关於物权变动所取主义 79

第五项 物权行为 87

第五节 物权之得丧 103

第一项 不动产物权之得丧 103

第二项 动产物权之得丧 111

第六节 保留所有权之移转情形 114

各论—所有权 117

第一章 通论 117

第一节 所有权之本质 117

第二节 所有权之保护 129

第二章 不动产所有权 133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之范围 134

第二节 房屋所有权之范围 136

第三节 不动产所有人间之相邻关系 139

第一项 关於不动产上之安全事项 140

第一款 禁止有妨害邻地安全之动作或设置 140

第二款 禁止他人侵入地内 147

第三款 疏通水管或为预防工事 149

第二项 关於疆界线事项 151

第三项 关於通行事项 169

第四项 关於使用邻地事项 177

第五项 关於用水事项 182

第六项 关於排水事项 193

第四节 不动产所有权之取得 199

第一项 不动产之恢复或回复原状 200

第二项 不动产上之附合 202

第三项 承垦及价领 202

第四项 取得时效之准用 203

第三章 动产所有权 203

第一节 动产所有权之范围及拘束 203

第一款 沿革及意义 204

第一项 取得时效 204

第二节 动产所有权之取得 204

第二款 承认取得时效之理由及其援用 206

第三款 取得时效之适用 207

第四款 取得时效之条款 211

第五款 取得时效之中断 223

第六款 取得时效之效力 229

第二项 先占 233

第一款 意义及沿革 234

第二款 先占之要件 238

第三款 先占之效果 246

第三项 拾得遗失物 247

第一款 遗失物之意义 247

第二款 拾得遗失物之效力 253

第一款 发见埋藏物之意义 257

第四项 发见埋藏物 257

第二款 发见埋藏物之效力 262

第五项 添附 264

第一款 附合 266

第二款 混合 275

第三款 加工 277

第四款 添附之结果 283

第六项 善意受让 286

第三节 所有权之消灭 295

第四章 共有 297

第一节 共有之意义及种类 299

第二节 通常共有(即分别共有) 301

第一项 通常共有之性质 301

第二项 应有部分之性质 303

第三项 分别共有之内部关系 306

第四项 分别共有人之外部关系 311

第五项 分别共有之消灭 314

第六项 推定之分别共有物 328

第三节 公同共有 332

第一项 公同共有之意义 332

第二项 公同共有人之对内对外关系 333

第三项 公同共有关系之完毕 335

第四节 准共有 336

各论—定限物权 339

第一章 地上权 339

第一节 地上权之意义 340

第二节 设定地上权之程序 349

第三节 地上权之存续期间 355

第一项 地租之意义 362

第四节 地租 362

第二项 地租之给付 364

第五节 地上权人之权利及义务 367

第一项 地上权人之权利 367

第二项 地上权人之义务 369

第六节 地上权之消灭原因 370

第七节 地上权消灭之效果 372

第二章 永佃权 373

第一节 永佃权之意义 374

第二节 设定永佃权之程序 382

第三节 永佃权人之权利及义务 384

第一项 永佃权人之权利 384

第二项 永佃权人之义务 392

第四节 永佃权之消灭 397

第三章 典权 399

第一节 典权之意义 400

第二节 设定典权之程序 404

第三节 典权之存续年限 406

第四节 典权之效力 409

第一项 典权人之权利 409

第二项 典权人之义务 424

第五节 典权之消灭 433

第四章 地役权 436

第一节 地役权之意义 436

第二节 地役权之种类 459

第三节 设定地役权之程序 463

第四节 地役权之效力 470

第五节 地役权之消灭 47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