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计算机网络
  • 谢希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2454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

1.1.1 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

1.1.2 分组交换网的出现 4

1.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8

1.2 关于资源共享 9

1.2.1 资源共享的两个基本原理 9

1.2.2 共计点到点信道 10

1.2.3 共享用点到点链路构成的网络 11

1.2.4 共享广播信道 13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1.4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若干术语 16

1.5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7

练习题 18

第二章 网络拓扑设计 19

2.1 网络拓扑设计概述 19

2.2.1 客户场地的分配 21

2.2 本地接入网的设计 21

2.2.2 集中器的选址 23

2.2.3 终端的布局 24

2.3 主干网的设计 26

2.3.1 主干网设计过程 26

2.3.2 主干网的平均时延 27

2.3.3 网络链路容量的分配 29

2.3.4 网络拓扑的修改 29

练习题 3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33

3.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3

3.1.1 分层次的体系结构 33

3.1.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制定 34

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若干重要概念 37

3.2.1 各层的主要功能 37

3.2.2 开放系统互连环境 40

3.2.3 服务、协议和服务访问点 43

3.2.4 信息传送单元 46

3.2.5 服务原语 48

3.2.6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50

3.3 其他著名体系结构简介 51

3.3.1 ARM的主要特点 51

3.3.2 SNA的主要特点 53

3.3.3 DNA的主要特点 56

练习题 57

4.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59

第四章 物理层 59

4.2 信道的极限容量 60

4.2.1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60

4.2.2 信道上的最高码传输速率 61

4.2.3 信道的极限信息无传输速率 62

4.3 传输媒体 62

4.3.1 双绞线 62

4.3.2 同轴电缆 63

4.3.3 光缆 65

4.3.4 自由空间 66

4.3.5 其他 68

4.4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69

4.4.1 模拟传输系统 69

4.4.2 调制解调器 70

4.4.3 数字传输系统 72

4.5 几种常用的物理层标准 74

4.5.1 EIA-232-D和RS-449 74

4.5.2 X.21建议书 80

练习题 81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 83

5.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83

5.2 停止等待协议 84

5.2.1 不需要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输 84

5.2.2 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85

5.2.3 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 86

5.2.4 停止等待协议的算法 88

5.2.5 停止等待协议的定量分析 89

5.3.1 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90

5.3 连续ARQ协议 90

5.3.2 连续ARQ协议的吞吐量 91

5.3.3 滑动窗口的概念 92

5.3.4 信道利用率与最佳帧长 96

5.4 选择重传ARQ协议 98

5.5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99

5.5.1 HDLC的产生背景 99

5.5.2 两种配置和三种方式 99

5.5.3 HDLC的帧结构 100

5.6 数据链路服务原语与协议数据单元的关系 107

练习题 109

第六章 网络层 111

6.1 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 111

6.1.1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 111

6.1.2 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 114

6.1.3 网络层的服务原语 114

6.2.2 最短通路路由选择 117

6.2 路由选择 117

6.2.1 理想的路由算法 117

6.2.3 路由选择的不同策略 120

6.3 流量控制 126

6.3.1 流量控制的意义 126

6.3.2 按级进行流量控制 129

6.3.3 窗口流量控制的定量分析 134

6.4 X.25建议书 138

6.4.1 X.25简介 138

6.4.2 X.25 的分组格式与流量控制 142

6.4.3 X.25网络与字符方式终端的连接 148

练习题 150

第七章 信道共享技术 152

7.1 信道共享技术概述 152

7.2 固定分配信道: 使用复用器 154

7.2.1 时分复用器的性能分析 154

7.2.2 频分复用器的性能分析 155

7.3.1 轮叫轮询的性能分析 157

7.3 受控多点接入: 轮询 157

7.3.2 传递轮询的性能分析 160

7.4 随机接入技术: ALOHA 162

7.4.1 纯ALOHA 162

7.4.2 时隙ALOHA(S-ALOHA) 166

7.4.3 轮询与随机接入的比较 168

7.4.4 预约ALOHA 169

7.5.1 CSMA的几种类型 171

7.5 随机接入技术: CSMA和CSMA/CD 171

7.5.2 时隙非坚持CSMA的性能分析 173

7.5.3 CSMA/CD的工作原理 175

7.5.4 CSMA/CD的性能分析 178

练习题 182

第八章 局域网 184

8.1 网域网概述 184

8.2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187

8.2.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187

8.2.2 IEEE 802标准 188

8.2.3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190

8.2.4 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 195

8.3 IEEE 802.3 标准: 以太网 196

8.3.1 以太网的组成 196

8.3.2 802.3的MAC子层 200

8.3.3 802.3的几种常用传输媒体 200

8.4 IEEE 802.5标准: 令牌环 203

8.4.1 令牌环的组成 203

8.4.2 802.5 的MAC子层协议 204

8.4.3 令牌环的管理 206

8.4.4 令牌环的平均时延 208

8.5 IEEE 802.4 标准: 令牌总线局域网 209

8.5.1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组成 209

8.5.3 三种局域网的比较 211

8.6 局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 213

8.6.1 局域网操作系统概述 213

8.6.2 Novell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 214

8.6.3 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LAN Manager 216

练习题 217

9.1 网络互连概述 219

第九章 网络互连 219

9.2 局域网的互连 221

9.2.1 局域网互连中的网关 221

9.2.2 局域网互连中的网桥 223

9.2.3 两种不同的网桥 226

9.3 在网络层进行互连 230

9.3.1 OSI网络层的内部构造 230

9.3.2 网络层的寻址 234

9.3.3 互连网协议 239

9.3.4 公用分组交换网的互连 246

9.4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 248

练习题 251

第十章 运输层 252

10.1 OSI运输协议 252

10.1.1 运输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252

10.1.2 运输协议的分类 254

10.1.3 运输服务 257

10.1.4 运输协议的机制 261

10.2 运输协议中的差错检测和差错恢复机制 269

10.3 第4类运输协议的差错检测和差错恢复机制 272

10.3.1 TPDU的重传 272

10.3.2 放弃定时器 274

10.3.3 静止定时器 275

10.3.4 参照时间 275

10.3.5 流量控制 276

10.3.6 网络连接保持时间 277

10.4.1 TCP/IP体系结构 279

10.4 传输控制协议TCP 279

10.4.2 TCP的要点 280

10.4.3 TCP与OSI的第4类运输协议TP4的对比 282

练习题 283

第十一章 高层协议 285

11.1 会话层 285

11.1.1 会话层的基本概念与会话服务 285

11.1.2 会话层的协议机制 291

11.2.1 表示层的若干重要概念 294

11.2 表示层 294

11.2.2 ASN.1及其编码规则简介 300

11.3 应用层 306

11.3.1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306

11.3.2 应用实体的内部结构 310

11.3.3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 312

11.3.4 可靠传送服务元素RTSE 314

11.3.5 远地操作服务元素ROSE 318

11.3.6 托付、并发和恢复CCR 320

练习题 323

第十二章 应用层: 特定的应用服务元素 324

12.1 报文处理系统MHS 324

12.1.1 概述 324

12.1.2 MHS的体系 327

12.1.3 用户代理UA与报文传送代理MTA的主要功能 331

12.1.4 MHS的应用服务元素 334

12.2 文件传送、存取和管理FTAM 336

12.2.1 文件传送协议的一般原理 336

12.2.2 FTAM标准的要点 340

12.3 虚终端协议VT 344

12.3.1 概述 344

12.3.2 ISO虚终端标准的要点 347

12.4 目录服务(号码簿服务)DS 351

12.4.1 目录服务的基本概念 351

12.4.2 目录服务及其协议 353

练习题 355

13.1.1 协议形式描述的意义 356

13.1 协议的形式描述 356

第十三章 协议工程与OSI功能标准 356

13.1.2 有穷状态自动机模型 357

13.1.3 Petri网模型 360

13.2 协议形式描述的标准化 363

13.2.1 SDL简介 364

13.2.2 ESTELLE简介 366

13.2.3 LOTOS简介 367

13.3.2 用Petri网进行协议验证 369

13.3.1 协议验证的内容 369

13.3 协议的验证 369

13.4 OSI标准协议的一致性测试 371

13.4.1 一致性测试的目的 371

13.4.2 一致性测试的基本种类与测试过程 372

13.5 OSI功能标准 374

13.5.1 OSI功能标准 374

13.5.2 几种著名的功能标准 376

练习题 378

14.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379

第十四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79

14.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380

14.2.1 保密性 380

14.2.2 安全协议的设计 380

14.2.3 接入控制 381

14.3 数据加密的若干基本概念 381

14.3.1 数据加密概述 381

14.3.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382

14.3.3 数据加密标准DES 383

14.3.4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387

14.3.5 数字签名 390

14.3.6 密钥分配协议 390

14.4 OSI环境下的威胁和安全措施 393

14.4.1 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393

14.4.2 实现通信安全的加密策略 394

14.4.3 在端到端加密下的若干措施 396

14.5.1 安全服务 397

14.5 OSI安全体系结构 397

14.5.2 安全机制 398

14.5.3 安全服务与层次的关系 399

练习题 399

第十五章 网络管理 401

15.1 网络管理概述 401

15.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401

15.1.2 网络管理的构件 405

15.2 OSI的网络管理标准 407

15.2.1 OSI的网络管理结构 408

15.2.2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 411

15.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416

15.3.1 SNMP的特点 416

15.3.2 SNMP的操作与层次 418

练习题 419

第十六章 网络新技术 420

16.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420

16.1.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概述 420

16.1.2 ISDN的演变 422

16.1.3 ISDN的体系结构 423

16.1.4 ISDN的信令--7号信令系统 426

16.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427

16.2.1 B-ISDN的基本概念 427

16.2.2 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体系SDH 429

16.2.3 异步转移模式ATM的基本概念 431

16.2.4 B-ISDN的协议参考模型 432

16.2.5 ATM信元结构 434

16.3 城域网MAN 435

16.3.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436

16.3.2 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 443

16.3.3 交换的多兆比数据服务SMDS 448

16.4 帧中继FR 452

16.4.1帧中继概述 452

16.4.2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与帧格式 455

16.4.3 帧中继的应用 457

16.5 结束语 458

Ⅰ.1.1 李特尔(Little)定律 459

附录Ⅰ 最基本的排队系统 459

Ⅰ.1 稳定状态下的数据流 459

Ⅰ.1.2 通信量强度 460

Ⅰ.2 几种排队模型 462

Ⅰ.2.1 M/G/1模型 462

Ⅰ.2.2 M/M/1模型 465

Ⅰ.2.3 M/D.1模型 465

附录Ⅱ 若干重要英汉词汇对照表 467

参考书和文献 47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