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与特种结构手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与特种结构手册
  • 陈栽赋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1980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31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1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与特种结构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结构的极限状态 1

1.1.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

目录 1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规定 1

1.2.1 伸缩缝 2

1.2 一般规定 2

1.1.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

1.2.3 钢筋的接头 3

1.2.2 混凝土保护层 3

表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 4

1.2.5 最小配筋百分率 4

1.2.4 钢筋的锚固 4

1.3.1 板的厚度 5

1.3 板 5

表1—2 混凝土保护层 5

表1—3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5

表1—4 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 5

表1—5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5

1.3.6 板的有效高度ho 6

1.3.5 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m 6

1.3.2 板的支承长度a和计算跨度l 6

1.3.3 受力钢筋 6

1.3.4 分布钢筋 6

1.4.5 纵向受力钢筋 7

1.4.4 有效高度h0 7

表1—6 现浇板的最小厚度(mm) 7

1.4 梁 7

1.4.1 高跨比? 7

1.4.2 高宽比? 7

1.4.3 计算跨度l 7

1.4.6 弯起钢筋 8

1.4.7 箍筋 9

1.5.3 长细比 10

1.5.2 截面 10

1.4.8 纵向构造钢筋 10

表1—7 梁的高跨比 10

表1—8 箍筋的最大间距Smax 10

1.5 柱 10

1.5.1 常用材料 10

1.5.5 箍筋 11

1.5.4 纵向受力钢筋 11

2.1.1 矩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 12

2.1 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12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 12

2.1.2 T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 15

2.1.3 环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 20

2.1.4 双筋矩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 21

2.1.5 矩形、T形和工字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强度 22

表2—2 T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的翼缘计算宽度b′t(mm) 28

表2—1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 b 28

2.2.1 普通(复合)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29

2.2 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 29

2.2.2 螺旋式或焊环式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30

2.2.3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32

2.2.4 对称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42

2.2.5 环形截面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49

2.2.6 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的计算 52

2.3.1 计算公式 58

2.3 受扭、剪、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58

2.3.2 计算步骤 60

2.3.4 算例 61

2.3.3 构造规定 61

2.4.2 偏心受拉 66

2.4.1 轴心受拉 66

2.4 矩形截面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 66

2.4.3 算例 68

2.5.1 变形计算 69

2.5 变形与裂缝 69

2.5.2 裂缝宽度计算 71

2.5.3 算例 72

2.6.1 不配置抗冲切钢筋的板 76

2.6 冲切计算 76

2.6.2 配置抗冲切钢筋的板 77

2.7.2 预应力损失 78

2.7.1 张拉控制应力σcon 78

2.7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78

2.7.3 构造规定 80

2.7.4 轴心受拉构件 83

2.7.5 受弯构件 89

2.7.6 算例 96

表2—5 系数k及μ 106

表2—4 锚具变形与钢筋回缩值a1(mm) 106

表2—3 张拉控制应力σcon(N/mm2) 106

表2—9a 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γ 107

表2—8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107

表2—6 超张拉工艺 107

表2—7 预应力损失σl? 107

表2—9b 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γm 108

2.8.1 计算方法 109

2.8 钢筋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 109

表2—10 预应力传递长度ltr 109

2.8.3 算例 111

2.8.2 构造规定 111

表8—49 灌注桩施工容许偏差 114

2.9.1 适用条件 114

2.9 深梁 114

2.9.2 构造规定 115

2.9.5 局部承压计算 117

2.9.3 正截面强度计算 117

2.9.4 斜截面计算 117

2.9.6 算例 118

表2—11 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119

表3—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120

第三章 计算图表 120

3.1 一般用表 120

3.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120

3.1.2 允许挠度 120

表3—1a 结构重要性系数γo 120

3.1.3 裂缝控制等级 121

表3—3 裂缝控制等级 121

表3—2 受弯构件的允许挠度[f] 121

表3—4c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122

3.2 材料 122

3.2.1 混凝土的强度 122

3.2.2 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Ec 122

3.2.3 混凝土的疲劳设计强度 122

表3—4a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N/mm2) 122

表3—4b 混凝土的标准强度(N/mm2) 122

3.2.6 钢筋的强度 123

表3—4e 变形模量E?(kN/mm2) 123

3.2.4 混凝土的疲劳变形模量E? 123

表3—4d 修正系数γ? 123

表3—4f 对应于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标准强度(N/mm2) 123

表3—4g 对应于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设计强度(N/mm2) 123

3.2.5 原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混凝土标准强度及设计强度 123

表3—5a 钢筋的设计强度(N/mm2) 124

表3—5b 钢筋的标准强度(N/mm2) 124

3.2.7 钢丝的强度 125

表3—5c 钢丝的设计强度(N/mm2) 125

表3—5d 钢丝的标准强度(N/mm2) 125

3.2.8 钢筋的弹性模量 126

3.2.9 钢筋的疲劳设计强度 126

3.2.10 预应力钢筋的疲劳设计强度 126

表3—6a 钢筋的疲劳设计强度(N/mm2) 126

表3—5e 钢筋的弹性模量E(kN/mm2) 126

3.2.11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 127

表3—7a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127

表3—6b 预应力钢筋的疲劳设计强度f?y 127

3.3.1 矩形和T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的ξ、γ s、αs 128

表3—7b 每米板宽内的钢筋截面面积表 128

3.3 受弯构件计算 128

表3—8 矩形和T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表 129

3.3.2 ma—ρ表 129

表3—9a 配筋率ρ计算表 130

表3—9b ma—ρ表(混凝土等级C15) 131

表3—9c ma—ρ表(混凝土等级C20) 132

表3—9d ma—ρ表(混凝土等级C30) 133

3.3.3 抗剪强度计算的m1、m2及m3 135

表3—10a 系数m1及m3 135

表3—10b 系数m2 135

表3—11 弯起钢筋的抗剪能力[Vw] 136

3.3.5 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136

3.3.6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短期刚度Bs的计算系数kb 136

3.3.7 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 136

3.3.4 弯起钢筋计算的[Vw] 136

表3—12a 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C15混凝土) 137

表3—12b 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C20混凝土) 138

表3—12c 系数kb 139

表3—12d、e 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计算值[d] 140

3.3.8 不需作挠度验算的最大跨高比 146

表3—13 稳定系数? 148

3.4 受压构件计算 148

3.4.1 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148

3.4.2 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0 148

3.4.3 轴心受压构件的Ns及Nh 149

3.4.4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对称配筋的Asm及Ash 149

表3—14c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o 149

表3—14b 山墙柱的计算长度lo 149

表3—14a 排架柱的计算长度lo 149

3.4.5 对称工字形载面偏心受压对称配筋的Afm及Afh 150

表3—15b 轴心受压柱混凝土承载能力Nh 151

表3—15a 轴心受压柱钢筋承载能力Ns 151

表3—16a 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对称配筋ξ′值的计算系数(Ⅰ级钢筋) 152

表3—16b 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对称配筋ξ′值的计算系数(Ⅱ、Ⅲ级钢筋) 153

表3—16d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对称配筋Asm(mm2) 154

表3—16c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对称配筋Asm(mm2) 154

表3—16e 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对称配筋Ash(mm2) 155

表3—17a 对称工字形截面大偏心受压对称配筋Afm(mm2) 156

表3—16f 偏心受压计算系数m?(N/mm) 156

3.5.2 双向板的计算系数 157

表3—17b 对称工字形截面小偏心受压对称配筋Afh(mm2) 157

3.5 内力计算 157

3.5.1 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 157

表3—18a 两跨梁计算系数 158

表3—18b 三跨梁计算系数 158

表3—18c 四跨梁计算系数 160

表3—18d 五跨梁计算系数 161

表3—19b 双向板计算系数② 163

表3—19a 双向板计算系数① 163

16.3.3 强度计算 164

表3—19d 双向板计算系数④ 164

表3—19c 双向板计算系数③ 164

表3—19f 双向板计算系数⑥ 165

表3—19e 双向板计算系数⑤ 165

表3—29 双向板的计算系数 166

3.5.3 单阶柱的柱顶反力与位移 167

表3—21 单阶柱的柱顶反力与位移 172

表3—22 单阶柱位移公式 174

3.5.4 排架计算公式 175

表3—23 单跨排架计算公式 178

表3—24 不等高排架计算公式(一) 179

表3—25 不等高排架计算公式(二) 181

3.5.5 圆形板的内力计算 184

表3—26a 圆形板计算系数(一) 186

表3—29a 圆心有支柱的圆形板计算系数(一) 187

表3—26b 圆形板计算系数(二) 187

表3—27 周边固定的圆形板计算系数 187

表3—28 环形均布弯矩Mo作用下的计算系数 187

表3—29c 圆心有支柱的圆形板计算系数(三) 188

表3—29b 圆心有支柱的圆形板计算系数(二) 188

3.5.6 单位换算 189

表3—30 支柱反力N2的计算系数 189

表3—31 周边承受均布线荷载q的圆形板计算系数 189

表3—32 常用单位换算表 190

3.6 结构计算 190

3.6.1 荷载 190

表3—33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准永久值系数 192

表3—34 活荷载按楼层数的折减系数 192

表3—36 屋面积灰荷载 193

表3—37 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积灰荷载 193

表3—35 屋面均布活荷载 193

3.6.2 砌体结构的材料设计值 194

表3—38 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194

表3—41 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195

表3—4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195

表3—39 一砖厚空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195

表3—43 轴心抗拉、弯曲抗位和抗剪的强度设计值 196

表3—42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196

3.6.3 钢结构的材料设计指标 197

表3—45 摩擦系数 197

表3—44 砌体的弹性模量 197

表3—48 铸钢件的强度设计值 198

表3—46 3号钢钢材分组尺寸 198

表3—47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198

表3—51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199

表3—49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199

表3—50 铆钉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199

3.6.4 地基基础 200

表3—52 钢材和铸钢件的物理性能指标 200

表3—53 建筑物安全等级 202

表3—54 二级建筑物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的范围 203

表3—55 岩石承载力标准值fk 203

表3—56 碎石土承载力标准值fk 203

表3—57 粉土承载力基本值fo 204

表3—58 粘性土承载力基本值fo 204

表3—59 沿海地区淤泥和淤泥质土承载力基本值fo 204

表3—60 红粘土承载力基本值fo 205

表3—61 素填土承载力基本值fo 205

表3—62 砂土承载力标准值fk 205

表3—63 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k(一) 205

表3—64 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k(二) 205

表3—65 素填土承载力标准值fk 205

表3—66 承载力修正系数ηb、ηd 206

第四章 屋盖结构 207

4.1 屋盖支撑 207

4.1.1 支撑类型 207

4.1.2 支撑布置的原则 207

4.1.3 支撑及结点图示例 207

4.2 钢筋混凝土屋架 214

4.2.1 构造规定 214

4.2.2 荷载 215

4.2.3 内力分析 215

4.2.4 截面强度计算 215

4.2.5 算例 216

表4—1 15m跨(图4—8)屋架内力系数 237

表4—2 18m跨(图4—12)屋架内力系数 237

4.3 三铰拱屋架 238

4.3.1 型式 238

4.3.2 荷载 238

4.3.3 内力分析 238

4.3.4 截面强度计算 240

4.3.5 算例 240

4.4 两铰拱屋架 245

4.4.1 型式 245

4.4.2 荷载 246

4.4.3 内力分析 246

4.4.4 截面强度计算 246

4.4.5 算例 246

4.5 檩条 250

4.5.1 型式 250

4.5.2 荷载 250

4.5.3 设计内力计算 250

4.5.4 截面强度计算 250

4.5.5 檩条的挠度 250

4.5.6 檩条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251

4.5.7 算例 251

表4—3 斜放檩条的b1值 253

表4—4 屋面标准荷载 253

表4—5 等效均布荷载 253

4.6 屋面梁 254

4.6.1 构造规定 254

4.6.2 常用材料 254

4.6.3 荷载 254

4.6.4 设计内力 254

4.6.5 截面强度计算 254

4.6.6 算例 255

4.7 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 268

4.7.1 型式 268

4.7.2 常用材料 268

4.7.3 荷载 268

4.7.4 内力分析 268

4.7.5 截面计算要点 268

4.7.6 吊钩计算 269

4.7.7 冲切计算 269

4.7.8 算例 269

表10—32 抗震墙端部暗柱、端柱构造配筋要求 271

4.8 V形折板 276

4.8.2 常用材料 276

4.8.3 荷载 276

4.8.1 型式 276

4.8.4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设计内力 277

4.8.6 截面强度计算 278

4.8.5 折缝处有集中荷载的设计内力 278

4.8.7 构造规定 279

4.8.8 算例 282

表4—6 保护层最小厚度C参考值 290

4.9 预应力混凝土挂瓦板 291

4.9.1 型式 291

表4—7 折板钢筋的配置规定 291

4.9.2 荷载标准值 292

4.9.4 截面强度计算 292

4.9.3 内力分析 292

4.9.5 算例 294

4.10.1 型式 300

4.10.2 构造 300

4.10 圆形平板屋盖 300

4.10.3 设计内力 301

4.10.5 冲切计算 301

4.10.4 挠度f 301

4.10.6 算例 302

5.1 单向板肋梁楼盖 307

5.1.1 按弹性理论计算 307

第五章 楼盖结构 307

5.1.2 按塑性理论计算 312

5.1.3 算例 313

5.2 双向板肋梁楼盖 323

5.2.2 单跨双向板的计算………… ? 323

5.2.3 多跨连续双向板的计算… ………32? 323

5.2.1 适用条件 323

5.2.4 双向板的支承梁计算 325

5.2.5 构造规定 326

5.2.6 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 327

5.2.7 算例 329

表5—1 β值 340

5.3.1 构造规定 340

5.3 无梁楼盖 340

5.3.2 柱帽的冲切计算 342

5.3.3 楼板的设计弯矩 342

5.3.4 截面强度计算 344

5.3.5 算例 345

表5—2 板带弯矩系数(一) 349

5.4 预制装配式楼盖 349

5.4.1 圆孔空心板 349

表5—3 板带弯矩系数(二) 349

5.4.2 槽形板 358

5.4.3 双T板 360

5.4.4 预制板的连接构造 363

5.5.1 楼梯的类型 363

5.5 楼梯 363

5.5.2 整体板式楼梯 364

5.5.3 整体梁板式楼梯 368

5.5.4 装配式梁板楼梯的计算 373

5.5.5 墙承式楼梯 376

5.5.6 悬臂式楼梯 377

5.5.7 板式螺旋楼梯的简化计算 378

5.5.8 T形梁式楼梯 395

5.5.9 三胞楼梯 399

5.5.10 剪刀式楼梯的经验计算法 402

5.6.1 构造规定 409

5.6.2 荷载 409

5.6 过梁计算 409

5.6.3 设计内力 410

5.6.5 算例 410

5.6.4 梁端局部受压计算 410

5.7 雨棚 411

5.7.2 雨棚板的计算 411

5.7.3 雨棚梁的计算 411

5.7.1 型式 411

5.7.4 雨棚的稳定计算 412

5.7.5 算例 413

5.8 阳台 416

5.8.2 荷载 416

5.8.1 型式 416

5.8.3 计算要点 417

5.8.4 算例 418

第六章 排架 423

6.1.1 结构的组成 423

6.1.2 排架的型式 423

6.1 结构的组成和型式 423

6.2 荷载 424

6.2.2 可变荷载 424

6.2.1 永久荷载 424

6.2.3 设计荷载 426

表6—1 6m柱距单层厂房矩形、工字形柱截面尺寸 426

6.2.4 各种荷载作用在柱上的位置 426

表6—2 6m柱距中级工作制吊车单层厂房柱截面型式、尺寸参考表 427

6.3.1 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 427

6.3.2 惯性矩Ⅰ的计算 427

6.3 计算简图 427

6.4 内力分析 428

6.4.1 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排架 428

6.4.2 用力法计算不等高排架 429

6.5 立柱 432

6.5.1 控制截面的位置 432

6.5.2 设计内力的选用 432

6.5.3 矩形、工字形截面柱 432

6.5.4 双肢柱 432

6.4.3 内力的最不利组合 432

6.5.5 抗风柱 441

6.6.1 计算资料 449

6.6.2 计算简图 449

6.6 单层厂房算例 449

6.6.3 荷载 450

6.6.4 内力分析 451

6.6.5 内力的最不利组合 455

6.6.6 柱的截面强度计算 455

6.6.7 其它构件的计算 461

6.7.1 构造规定 461

6.7.2 有效高度ho1 461

6.7 牛腿 461

6.7.3 纵向受拉钢筋As的计算 462

6.7.5 弯起钢筋Asa 462

6.7.6 局部承压的强度验算 462

6.7.7 算例 462

6.7.4 水平箍筋Ak的确定 462

6.8 吊车梁 464

6.8.2 吊车荷载 464

6.8.1 构造规定 464

6.8.3 设计内力 465

6.8.5 疲劳计算 466

6.8.4 双向弯曲的计算 466

6.8.6 算例 469

表6—3 系数k1及k2 478

6.9 构件的连接 479

6.9.2 柱与吊车架的连接 479

6.9.3 柱与外墙的连接 479

6.9.4 柱与圈梁的连接 479

6.9.5 柱与墙梁的连接 479

6.9.1 柱顶与屋架或屋面梁的连接 479

6.10 柱间支撑 480

6.10.2 不设柱间支撑的情形 480

6.10.3 柱间支撑的位置 480

6.10.4 柱间支撑的材料 480

6.10.5 柱间支撑的型式 480

6.10.6 支撑的计算 480

6.10.1 设置柱间支撑的条件 480

6.10.7 柱间支撑施工图示例 482

6.11 基础梁 482

6.11.1 荷载 482

6.11.2 设计内力 482

表6—4 柱间支撑杆件的容许长细比[λ] 482

6.11.3 构造规定 483

6.11.5 算例 484

6.11.4 截面型式及计算要点 484

表6—5 基础梁的荷载 488

7.1 计算简图 489

7.1.1 截面尺寸估算 489

7.1.2 框架的层高H与跨度l 489

7.1.3 计算单元的选取 489

第七章 多层框架 489

7.1.4 线刚度i 490

7.1.5 计算的简化 490

7.2 荷载 491

7.2.2 荷载的取值 491

7.2.3 风荷载w 491

7.2.4 荷载的简化 491

7.2.1 荷载的种类 491

7.3 内力分析 492

7.3.1 力矩二次分配法 492

7.3.2 迭代法 497

7.3.3 D值法 503

7.3.4 竖向活荷载最不利组合的近似计算 508

7.3.5 荷载组合系数 508

表7—1 均布水平荷载下各层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 509

表7—2 倒三角形荷载下各层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 511

表7—4 上、下层高度不同的修正值y2和y3 513

表7—3 上、下梁刚度不同的修正值y1 513

7.4.1 梁 513

7.4.2 柱 513

7.4 截面强度计算 513

7.5.1 柱与基础的联接 514

7.5.2 上、下层柱钢筋的联接 514

7.5 构造规定 514

7.5.3 梁和柱的联接 515

7.6.1 计算资料 515

7.6 框架算例 515

7.6.2 内力分析 517

7.6.3 截面强度计算 532

第八章 基础 541

8.1.1 型式 541

8.1.2 构造规定 541

8.1.3 基础宽度B 541

8.1 墙下条形基础 541

8.1.4 设计内力 542

8.1.6 算例 542

8.1.5 截面强度计算 542

8.2 柱下单独基础 543

8.2.1 构造规定 543

8.2.2 计算基础底面尺寸 544

8.2.3 基础高度h 545

8.2.4 底板受力钢筋As 546

8.2.5 算例 547

8.3 柱下条形基础 550

8.3.2 基础的宽度B 550

8.3.1 构造规定 550

8.3.3 设计内力 551

8.3.4 交叉条形基础 552

8.3.5 算例 553

8.4.1 一般规定 560

8.4.2 基础底面宽度B 560

8.4 刚性基础 560

8.4.3 地基承载力计算 561

8.5 桩基础 561

8.5.1 桩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561

表8—1 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561

表8—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规格及数据 568

8.5.2 单桩垂直承载力的确定 568

表8—3 钢板桩 569

表8—4 轻量薄片式钢板桩 570

表8—5 预制桩桩端土(岩)承载力标准值qp(kPa) 574

表8—6 沉管灌注桩标准端承载力参考值qp(kPa) 575

表8—8 地下水位以下钻、挖、冲孔灌注桩标准端承载力参考值qp(kPa) 575

表8—7 地下水位以上钻、挖、冲孔灌注桩标准端承载力参考值qp(kPa) 575

表8—9 预制桩桩周土摩阻力标准值qs(kPa) 576

表8—10 沉管灌注桩标准摩阻力参考值qs(kPa) 576

表8—11 地下水位以上钻、挖、冲孔灌注桩标准摩阻力参考值qs(kPa) 577

表8—13 ab系数表 577

表8—14 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 577

表8—12 β1系数表 577

表8—15 某工程单桩承载力各式计算结果比较 578

表8—17 土的负摩擦力(kPa) 578

8.5.3 群桩承载力及沉降计算 578

表8—16 湿陷性土桩侧平均负摩擦力 578

表8—18 矩形基础中心沉降系数δ1 584

8.5.4 水平力作用下桩的计算 585

表8—19 圆形基础中心压力系数α2和沉降系数δ2 585

表8—20 桩顶(身)最大弯矩系数vm和桩顶水平位移系数vx 588

表8—22 地基土的m值(MN/m4) 589

表8—23 综合系数β 589

表8—21 基桩的计算长度lo 589

8.5.5 承台设计和计算 590

8.5.6 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596

表8—24 桩的长径比 606

表8—26 预制桩桩长与截面 607

表8—27 吊环钢筋选用表 607

表8—28 硫磺胶泥接桩常用的停歇时间 607

表8—25 桩的最小中心距 607

表8—29 预制桩允许偏差值 608

表8—30 蒸汽锤主要技术性能 608

表8—32a 筒式柴油锤选用表 609

表8—32 国产筒式柴油桩锤主要性能 609

表8—33 国外部分筒式柴油桩锤主要技术性能 609

表8—34 HBM系列液压桩锤主要技术性能 610

表8—35 压桩机主要技术性能 610

表8—36 国产振动桩锤主要技术性能 610

表8—37 锤重与桩重的合理比值 610

表8—38 桩锤选型参考表 611

表8—39 土质条件对锤击应力的影响 611

表8—40 疲劳破坏的数据 611

表8—41 系数n值 611

表8—42 恢复系数ε值 612

表8—43 c1-桩受压的弹性变形值 612

表8—44 c2-桩帽受压的弹性变形值 612

表8—45 c3-土的弹性变形值 612

表8—46 效率系数K 612

表8—47 某工程压桩阻力随停留时间增长统计表 613

表8—48 打(沉)桩时常遇问题的防止与处理方法 613

表8—50 灌注桩施工中常遇问题的防止与处理方法 614

8.5.7 爆扩桩、嵌岩桩、锚杆设计施工要点 615

表8—53 爆扩桩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标准值τi(kN/m2) 619

表8—51 土质影响系数K1 619

表8—52 爆扩桩扩大头支承处土的承载力标准值qd 619

8.5.9 静载试桩与动测 620

表8—54 嵌岩桩计算系数 620

表8—55 砂浆与岩石的粘结强度f设计值(N/mm2) 620

8.5.8 钢桩 620

8.5.10 计算实例 625

表8—56 极差(X3-X1)与均值(μr)关系表 625

表8—57 锤击贯入法测定单桩承载力(锤重25kN、桩30×30cm) 625

9.1.2 剪力墙的分类和受力特点 641

第九章 高层房屋结构 641

9.1 剪力墙结构 641

9.1.1 剪力墙结构的构造布置 641

9.1.3 剪力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643

9.1.4 一般剪力墙的构造要求和截面强度计算 653

9.1.5 剪力墙内力和位移计算例题 659

表10—4 场地土的类型划分 663

9.2 框架—剪力墙结构 664

9.2.1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 664

9.2.2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和位移的简化计算 665

9.2.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 670

9.2.4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位移和内力计算例题 671

表9—1 Z值 676

表9—2 剪力墙的有效翼缘宽度bf 676

表9—3 ψa数值表 677

表9—4 三角形荷载下的φ1(α、ξ)值 678

表9—5 均布荷载下的φ1(α、ξ)值 678

表9—6 顶点集中荷载下的φ1(α、ξ)值 679

表9—7 系数φ2(ξ)的数值 679

表9—8 ?1数值表 680

表9—9 γs的数值 680

表9—10 ac的计算 680

表9—11 墙内竖向钢筋连接做法的选用 680

第十章 结构抗震计算 686

10.1 基本规定 686

10.1.1 设防烈度 686

10.1.2 场地和地基 687

10.1.3 地震作用计算 688

10.1.4 抗震变形验算 690

10.1.5 截面抗震验算 690

表10—1 地震烈度 691

表10—9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691

表10—2 全国主要城市的基本烈度 692

表10—3 各类地段的划分 693

表10—5 土的类型划分 693

表10—6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693

表10—7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ζs 694

表10—8 组合值系数 694

表10—10 特征周期值Tg(s) 694

表10—14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695

表10—11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 695

表10—12 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θe] 695

表10—13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695

10.2.1 一般规定 696

10.2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96

10.2.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697

1.02.3 截面验算 701

10.2.4 构造规定 707

10.2.5 算例 712

表10—15 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 716

表10—18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717

表10—16 高宽比(H/B)的限值 717

表10—17 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 717

表10—22 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 718

表10—19 突出屋面小塔楼地震效应增大系数βn 718

表10—20 βn-1及βn-2值 718

表10—21 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 718

表10—27 箍筋配筋率ρ?v的最小值 719

表10—23 突出部分尺寸B′、L′的限值 719

表10—24 附加锚固长度△la 719

表10—25 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ρmin% 719

表10—26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719

表10—31 抗震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720

表10—28 框架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720

表10—29 框架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720

表10—30 加密区H1范围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百分率 720

10.3 单层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 721

10.3.1 横向计算 721

10.3.2 单跨或等高多跨厂房的纵向计算 725

10.3.3 构造措施 729

10.3.4 算例 730

表10—36 柱列自振周期影响系数ψ0 738

表10—35 吊车桥架引起的内力增大系数ζ3 738

表10—33 钢筋混凝土柱(除高、低跨交接处外)考虑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的效应调整系数ζ1 738

表10—34 高低跨交接处钢筋混凝土上柱空间工作影响系数ζ2 738

表10—40 有檩屋盖的支撑布置 739

表10—39 纵向采用砖围护墙的中柱列柱间支撑影响系数ψ4 739

表10—37 厂房自振周期修正系数ψ? 739

表10—38 围护墙影响系数ψ3 739

表10—43 支撑交叉斜杆的最大长细比 740

表10—42 柱加密区的最小箍筋直径 740

表10—41 无檩屋盖的支撑布置 740

10.4.2 抗震计算 741

10.4.1 一般规定 741

10.4 多层砌体房屋 741

10.4.3 构造规定 744

10.4.4 算例 746

表10—44a 砌体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 752

表10—45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a 753

表10—44d 抗震横墙最大间距 753

表10—44b 房屋最大高宽比 753

表10—44c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 753

表10—48 C1值 754

表10—47 墙的相对侧移刚度Do?(ρ<1) 754

表10—46 墙肢(或无洞墙)的相对侧移刚度Do(1≤ρ≤4) 754

10.5.1 一般规定和构造措施 755

10.5 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 755

表10—49 C2值 755

表10—50 多层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 755

表10—51 多层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 755

表10—52 圈梁配筋要求 755

10.5.2 计算要点 756

10.5.3 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计算 757

10.5.4 多层内框架砖房的抗震计算 759

10.5.5 算例 760

表10—54 抗震墙的最大间距 766

表10—53 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 766

10.6.1 烟囱 767

10.6 烟囱和水塔 767

表10—55 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cz(kN/m3)参考值 767

10.6.2 水塔 771

表10—56 砖烟囱上部的最小配筋要求 775

表10—60 X1i 776

表10—59 振型参与系数γ1 776

表10—57 烟囱底部的剪力修正系数ηc 776

表10—58 砖筒壁配筋要求 776

11.2.3 防渗措施 777

11.2.2 截面尺寸 777

第十一章 贮液池 777

11.1 池的类型 777

11.2 构造规定 777

11.2.1 材料 777

11.2.5 施工缝 778

11.2.4 伸缩缝 778

11.2.6 穿管和开孔 779

11.3.1 标准荷载 780

11.3 荷载 780

11.2.7 钢筋配置 780

表11—1 混凝土抗渗等级的允许值 780

表11—2 矩形构筑物和地下管道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80

11.3.2 设计荷载 781

11.4.3 抗浮稳定计算 782

11.4.2 抗浮标准荷载Gk 782

11.3.3 荷载组合 782

表11—3 混凝土的热工系数 782

11.4 抗浮稳定计算 782

11.4.1 标准浮托力Fk 782

11.5.1 池盖 783

11.5 圆形贮液池 783

11.5.2 池壁及池底 784

11.5.3 预应力混凝土贮液池 787

11.5.4 例 793

表8—31 蒸汽打桩架主要技术性能 808

表11—4 板带的弯矩Mi 830

表11—5a 弹性地基上圆板的弯矩系数 831

11.6.1 圆柱壳 832

表11—5b 弹性地基上圆板的固端弯矩系数 832

表11—6 环向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损失组合 832

11.6 轴对称壳体的计算用表 832

11.6.2 圆锥壳 834

11.6.3 球壳 836

表11—7a ~表11—7u圆柱壳的计算用表 838

表11—8a ~表11—8j圆锥壳的计算用表 859

表11—9a ~表11—9d球壳的计算用表 868

11.7.2 池壁 870

11.7 矩形贮液池 870

11.7.1 池盖 870

11.7.3 池底 876

11.7.5 浅池 878

11.7.4 截面计算 878

11.7.6 双向受力板池 880

11.7.7 深池 883

表11—10 不动铰支座反力Ro 884

表11—11 角隅处最大水平向弯矩系数mj 884

表11—12 温差△t作用下的弯矩系数kx、ky 885

表11—13a 四边支承板弯矩系数mi 886

表11—13b 三边支承板弯矩系数mi 887

表11—14 边缘反力系数 888

表11—17 双向板的刚度系数K和传递系数c 889

表11—16 板带弯矩分配系数ki 889

表11—15 边缘弯矩(Mo)作用下的跨中弯矩系数 889

11.7.8 砖石贮液池 890

11.7.9 例 890

表11—18 封闭框架的内力公式 890

12.1.4 构造规定 924

第十二章 半地下式建筑结构 924

12.1 一般规定 924

12.1.1 概述 924

12.1.2 荷载 924

12.1.3 抗浮稳定计算 924

12.1.6 上部建筑结构的计算原则 925

12.1.5 地基反力 925

12.2.1 无内隔墙的平底圆形结构 926

12.1.7 截面计算 926

12.2 圆形地下结构 926

12.2.2 有内隔墙的平底圆形结构 930

12.2.3 球底圆形结构 936

表12—2 环板的计算系数(二) 939

表12—1 环板的计算系数(一) 939

表12—3 圆弧曲杆的计算系数 940

12.3.1 单向受力板式结构 942

表12—4 直角三角形板的弯矩系数kx、ky 942

12.3 矩形地下结构 942

12.3.2 双向受力板式结构 943

12.3.3 框架式结构 944

12.3.4 底板 946

表12—5b 边缘反力系数(一) 947

表12—5a 弯矩系数 947

表12—6 单跨对称铰接排架的横杆轴力公式 948

表12—5c 边缘反力系数(二) 948

12.4.1 有内隔墙的平底圆形结构算例 950

12.4 例 950

12.4.2 矩形地下结构算例 967

13.2.2 井壁外缘的摩阻力 988

第十三章 沉井 988

13.1 概述 988

13.1.1 采用沉井的条件 988

13.1.2 场地资料 988

13.1.3 常见的平面型式 988

13.1.4 计算特点 988

13.1.5 水平荷载 988

13.2 下沉计算 988

13.2.1 计算式 988

13.2.3 下沉稳定计算 989

13.4.1 竖向弯曲 990

表13—1 单位标准摩阻力qs参考值 990

表13—2 地基土极限承载力fj参考值 990

13.3 抗浮稳定计算 990

13.3.1 使用期的稳定 990

13.4.2 水平向内力的计算 991

13.5 井壁的计算 991

13.5.1 圆形沉井 992

13.5.2 矩形沉井 993

13.6.1 标准弯矩Mk 994

13.6.2 封底混凝土的厚度ht 994

13.6 封底计算 994

13.5.3 竖向拉断计算 994

13.7 构造规定 995

13.7.1 刃脚 995

13.6.3 冲切验算 995

13.7.2 井壁 996

13.7.3 底板 996

13.8 关于沉井的其他问题 997

13.8.1 钢筋混凝土底板 997

13.8.4 截面计算 998

13.8.5 施工要求 998

13.8.3 使用期的内力计算 998

13.8.2 隔墙和底梁 998

13.3.2 施工期的稳定 999

13.4 刃脚计算 999

13.9.1 圆形沉井算例 999

13.9 算例 999

13.9.2 矩形沉井算例 1009

14.1.3 水塔的选型 1017

第十四章 水塔 1017

14.1 水塔的组成 1017

14.1.1 常见型式 1017

14.1.2 水塔的主要部分 1017

14.2.2 塔身 1018

14.2 构造规定 1018

14.2.1 水柜 1018

14.3.1 标准活荷载 1019

14.2.3 基础 1019

14.3 荷载 1019

14.3.2 荷载组合 1020

14.4.1 平底式水柜 1021

14.3.3 荷载分项系数γ 1021

14.4 水柜 1021

14.4.2 英兹式水柜 1023

14.4.3 倒锥壳水柜 1026

表14—1 连续水平圆弧梁的内力 1029

14.4.4 截面计算 1029

14.5.1 砖支筒 1030

14.5 塔身 1030

14.5.2 钢筋混凝土支筒 1031

14.5.3 支架 1034

14.6.1 地基承载力 1035

14.6 基础 1035

14.4.6.2 基础尺寸的确定 1036

14.6.3 设计内力 1038

14.6.4 截面强度计算 1039

14.7.1 英兹式钢筋混凝土支架水塔(环板基础) 1040

14.6.5 水塔的整体稳 1040

表14—2 混凝土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容许值tgα0 1040

14.7 算例 1040

14.7.2 平底式钢筋混凝土支筒保温水塔(圆板基础) 1061

14.7.3 150m3倒锥壳水塔 1074

14.7.4 80m3砖支筒水塔(刚性基础) 1086

15.1.2 计算基本规定 1094

第十五章 烟囱 1094

15.1 概论 1094

15.1.1 一般说明 1094

表15—3 基础倾斜允许值 1095

表15—1 结构重要性系数与设计增大系数 1095

表15—2 基础沉降允许值 1095

15.2.2 混凝土 1096

15.2 材料 1096

15.2.1 砖石 1096

15.2.3 钢筋和钢材 1097

表15—5 混凝土在温度作用下的弹性模量折减系数 1098

15.2.4 隔热材料 1098

表15—4 混凝土在温度作用下的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 1098

15.3.2 筒身受热温度计算 1099

表15—6 钢筋在温度作用下的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 1099

表15—7 材料热工计算指标 1099

15.3 温度计算 1099

15.3.1 计算原则 1099

15.3.3 算例 1100

15.4.1 计算原则 1102

表15—8 内衬内表面的吸热系数α1 1102

表15—9 筒壁外表面放热系数αw 1102

表15—10 修正系数C 1102

15.4 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 1102

15.4.3 筒壁强度计算 1103

15.4.2 筒身附加弯矩计算 1103

15.4.4 筒壁使用阶段应力计算 1110

15.4.5 筒壁裂缝宽度验算 1118

15.4.6 构造要求 1119

15.4.7 算例 1122

15.5.2 地基计算 1144

表15—11 筒壁最小厚度 1144

表15—12 筒壁最小配筋百分率 1144

表15—13 筒壁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 1144

15.5 烟囱基础 1144

15.5.1 基础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1144

15.5.3 刚性基础 1145

15.5.6 算例 1146

15.5.4 板式基础 1146

15.5.5 构造要求 1146

15.6.1 砖烟囱类型选择 1151

表15—14 板式基础的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 1151

表15—15 板式基础底板上部的构造配筋 1151

15.6 砖烟囱筒壁 1151

15.6.2 环箍砖烟囱 1152

15.6.3 环向钢筋砖烟囱 1156

15.6.4 构造要求 1157

15.6.5 烟囱附件 1159

表15—18 环箍预应力值 1160

表15—16 环形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公式 1160

表15—17 修正系数 1160

16.2.3 土荷载 1161

第十六章 管道 1161

16.1 型式 1161

16.2 荷载 1161

16.2.1 圆管自重gk 1161

16.2.2 圆管内的液体重gwk 1161

16.2.6 由地面活荷载产生的水平荷载qk 1162

16.2.4 堆积荷载pdk 1162

16.2.5 车辆荷载 1162

表16—3 给水管道的计算内压力pt 1163

16.2.7 内压力pt 1163

表16—1 汽车荷载主要技术指标 1163

表16—2 动力系数m? 1163

16.3.4 裂缝宽度计算 1164

16.3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 1164

16.3.1 荷载 1164

16.3.2 设计内力 1164

16.3.5 构造规定 1164

16.3.7 例 1166

16.3.6 钢筋混凝土管参考用表 1166

表16—5a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制圆管规格 1168

表16—4b 混凝土管基刚性圆管的弯矩系数 1168

表16—4a 弧形土基刚性圆管的弯矩系数 1168

表16—5b 北京水泥制管厂产品 1169

表16—5d 上海市城建局供应总站水泥制管厂产品 1171

表16—5e 西安市水泥制管厂产品 1171

表16—5f 四川省水泥制品厂产品 1172

表16—5e 辽阳水泥制管厂产品 1172

表16—5h 武汉水泥制品厂产品 1173

表16—5g 北京铁路局铁路顶管通用图 1173

16.4.3 张拉控制应力σcon 1174

16.4.2 内力 1174

16.4 预应力混凝土管 1174

16.4.1 标准荷载 1174

16.4.5 预应力钢筋的确定 1175

16.4.4 预应力损失值σl 1175

16.4.8 预应力混凝土管参考用表 1176

16.4.7 构造规定 1176

16.4.6 开裂压力pkl 1176

16.4.9 例 1178

表16—8c 抗裂检验压力 1183

表16—8b 抗渗检验压力 1183

表16—6a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环向钢筋的预应力损失值σls 1183

表16—6b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纵向钢筋的预应力损失值σls 1183

表16—7 预压应力σhz参考值 1183

表16—8a 预应力混凝土管级别 1183

表16—8d 基本尺寸及参考管重G 1184

16.5.1 混合结构 1185

16.5 矩形管道 1185

表16—8e 堆放层数 1185

16.5.2 钢筋混凝土结构 1190

16.6.3 强度计算 1204

16.6.2 荷载 1204

16.6 铸铁管 1204

16.6.1 规格型式 1204

16.6.5 例 1205

18.6.4 铸铁管允许覆土高度H参考表 1205

表16—11f 铸铁管最小覆土深度 1206

表16—10 连续铸铁直管几何尺寸 1206

表16—9 砂型离心铸铁直管几何尺寸 1206

表16—11a~表16—11e 铸铁管允许覆土深度H 1207

16.7.3 稳定计算 1210

16.7.2 强度计算 1210

16.7 钢管 1210

16.7.1 荷载 1210

16.7.6 施工要求 1211

16.7.5 管壁厚度 1211

16.7.4 刚度计算 1211

16.7.7 例 1212

表16—12a~表16—12b 钢管的计算系数 1215

表16—14 钢管管壁的最小厚度t 1216

表16—13 管壁失稳时的折绉波数n 1216

表16—15 钢管管壁厚度t的参考值 1217

17.2.2 基础埋置深度 1218

17.2.1 材料 1218

第十七章 挡土墙 1218

17.1 型式 1218

17.2 构造规定 1218

17.3.1 主动土压力Ek 1219

17.3 荷载 1219

17.2.3 沉降缝及伸缩缝 1219

17.2.4 排水措施 1219

17.2.5 墙身构造 1219

17.3.2 特殊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 1221

17.4.1 滑移稳定 1223

17.5.1 重力式挡土墙的地基压力p 1224

17.5.2 角式挡土墙的地基压力p 1224

17.5 地基承载力计算 1224

17.4.2 倾覆稳定 1224

17.6.1 重力式挡土墙 1225

17.6.2 角式挡土墙 1225

17.6 挡土墙的内力 1225

17.5.3 地基承载力 1225

17.7.5 常用重力式挡土墙尺寸参考表 1226

17.7.4 等代均布活荷载p? 1226

17.7.3 土的物理性能指标 1226

17.7 计算图表 1226

17.7.1 主动土压力系数K? 1226

17.7.2 主动土压力系数K?曲线图 1226

17.7.6 土(岩)的边坡 1228

表17—1a~表17—1f 主动土压力系数K1 1229

17.4 稳定计算 1229

表17—2c 砂类土的内摩擦角?(度) 1235

表17—2b 粘性土的内摩擦角?及粘聚力C参考值(二) 1235

表17—2a 粘性土的内摩擦角?(度)及粘聚力C(kN/m2)参考值(一) 1235

表17~4 摩擦系数μ 1236

表17~3 等代荷载pk(kN/m2)的近似值 1236

表17—2d 土与挡土面的摩擦角?(度) 1236

表17~2e 土的标准重度γt(kN/m3)参考值 1236

表17~5a~表17—5c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m)参考表 1237

表17—6a~表17—6c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m)参考表 1238

表17—7a~表17—7b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m)参考表 1240

表17—8a~表17—8b 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m)参考表 1241

17.8.1 角式挡土墙 1242

17.8 例 1242

表17—9 岩石边坡坡度允许值 1242

表19—10 土质边坡坡度允许值 1242

17.8.2 重力式挡土墙 1246

18.1 概述 1252

第十八章 筒仓 1252

18.2.1 布置原则 1253

18.2 布置及结构选型 1253

18.2.2 结构选型 1254

18.3.1 荷载和荷载组合 1256

18.3 荷载 1256

18.3.2 贮料压力的计算 1257

表18—2 散料的物理特性参数 1259

表18—1 深仓贮料压力修正系数 1259

表18—3 系数ξ、k 1260

表18—5 冲击系数的最小建议值 1261

表18—4 λ值 1261

18.4.2 钢筋混凝土深仓计算 1262

18.4.1 计算原则 1262

18.4 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计算 1262

18.4.3 钢筋混凝土浅仓计算 1270

18.4.4 钢筋混凝土筒仓支承结构 1280

表18—6 三边固定等腰三角形板弯矩计算 1283

表18—7 等边三角形板弯矩计算 1283

表18—8 环形板内力计算(一) 1284

表18—9 环形板内力计算(二) 1285

表18—10 环形板内力计算(三) 1286

表18—11 环形板内力计算(四) 1287

表18—12 深梁应力计算 1288

表18—13 深梁的应力计算 1289

18.5 构造 1290

18.5.1 材料 1290

18.5.2 钢筋混凝土圆形筒仓仓壁和筒壁 1290

18.5.3 钢筋混凝土矩形筒仓仓壁 1291

18.5.4 钢筋混凝土筒仓的洞口处理 1293

18.5.5 钢筋混凝土圆锥形及角锥形漏斗 1294

18.5.6 钢筋混凝土筒仓的柱和环梁 1294

18.5.8 仓壁的防护 1295

18.5.9 钢筋混凝土筒仓抗震措施 1295

18.5.7 圆形砌体筒仓 1295

附录 结构抗震计算补充例题(多层内框架砖房及截面强度计算) 1296

部分土建单位的通讯录 1311

主要参考书目 131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