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无神论史 上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牙含章,王友三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0755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28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无神论史 上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 1
导言 1
先秦编 30
第一章 绪论 30
第一节 先秦社会的发展及统治思想的演变 30
第二节 先秦时期无神论思想的酝酿与发展 34
第二章 商周至春秋时期无神论的萌芽与发展 40
第一节 对上帝信仰的动摇 40
第二节 从探索自然界自身变化的原因中排斥神秘主义 41
第三节 “执无鬼论者”的出现 42
第四节 子产论天道与人道无干 43
第五节 对巫术与卜筮迷信的否定 45
第六节 重人思想的发展 46
第三章 管仲与“管仲学派”的无神论倾向 48
第一节 管仲的天道观 48
第二节 管仲的“人本”思想 51
第三节 管仲的鬼神观 53
第四节 “管仲学派”的天地观与形神论 54
第四章 晏婴 59
第一节 论祝无益、诅无损 59
第二节 生死观 60
第三节 论祠无益而占梦乃占者的编造 62
第五章 孔子与公孟子 64
第一节 孔子的鬼神观——重人事轻鬼神 65
第二节 公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无鬼论 70
第三节 孔子的天命观——略于天道而详于人道 72
第四节 孔子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81
第六章 范蠡与孙武 88
第一节 范蠡的天道观 88
第二节 孙武兵法思想的无神论倾向 94
第七章 董无心与西门豹 97
第一节 董无心的无鬼神思想 97
第二节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实践 98
第八章 老子 101
第一节 “道”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原动力 101
第二节 天道自然无为论 106
第三节 天道无为与人道无为 111
第九章 庄子 115
第一节 “天道自然”与“通天下一气”的自然观 116
第二节 “生死自然”的生死观 122
第三节 “蔽于天而不知人”的天人关系论 124
第十章 孟子 133
第一节 孟子论天与天命 133
第二节 孟子入世主义的人事为本论 139
第十一章 孙膑与尉缭子 146
第一节 两部兵书及其作者 146
第二节 两部兵书中的无神论思想倾向 147
第十二章 荀子 152
第一节 天即自然物质之天 154
第二节 “制天命而用之”的戡天思想 159
第三节 对世俗迷信的批判 164
第四节 荀子无神论的历史地位 170
第十三章 韩非 173
第一节 批天神观念,破卜筮迷信 173
第二节 无神论的生死、鬼神与祸福观 175
第三节 韩非无神论思想的渊源与历史地位 178
第十四章 《吕氏春秋》一书的无神论倾向 181
第一节 生死观与养生论 181
第二节 论吉凶祸福维人所召 183
第三节 论天时与天道 185
两汉编 190
第一章 绪论 190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封建统治思想的确立 190
第二节 两汉官方的封建神学和世俗迷信 192
第三节 两汉无神论同有神论斗争的中心及其发展的趋势 208
第四节 两汉无神论的贡献与局限 212
第二章 《内经》医理的无神论思想 217
第一节 非鬼神之说 217
第二节 论形神关系 219
第三节 对后世的影响 223
第一节 《淮南子》的无神论倾向 226
第三章 《淮南子》和杨王孙 226
第二节 杨王孙的裸葬论 235
第四章 司马迁 238
第一节 司马迁无神论的思想渊源 238
第二节 “究天人之际”,反对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241
第三节 “通古今之变”,批判传统的神学历史观 246
第五章 桓谭 249
第一节 桓谭斥“?之非经” 250
第二节 桓谭的养生观与形神论 254
第六章 郑兴和尹敏 257
第一节 经学内部反?纬的思潮 257
第二节 郑兴排斥图? 261
第三节 尹敏讥嘲图? 262
第七章 王充 265
第一节 天道自然无为论 267
第二节 天道自然无为与自然命定论 277
第三节 无无体独知之精的形神论与无鬼论 281
第四节 驳道家神仙方术 284
第五节 辨世俗术数与巫术迷信 287
第六节 王充无神论的理论贡献 290
第八章 张衡 297
第一节 论天体、灾异和人事 297
第二节 论图?为虚妄 301
第九章 第五伦、宋均、赵咨与《风俗通义》中的反迷信思想 305
第一节 第五伦破除世俗迷信 305
第二节 宋均智惩巫神 307
第三节 赵咨论薄葬 308
第四节 《风俗通义》中反迷信资料的意义 310
第十章 王符 315
第一节 论天道和人道 315
第二节 辨卜筮和巫术 319
第三节 辨相术和占梦 321
第四节 王符批判神学的特色 324
第十一章 荀悦和仲长统 327
第一节 荀悦《申鉴》的无神论倾向 327
第二节 仲长统的人道为本论 33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概况 342
第一章 绪论 342
魏晋南北朝编 34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有神论与世俗迷信 344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无神论的发展 357
第四节 无神论发展的贡献与局限 360
第二章 曹植 363
第一节 否定道教神仙方术的《辨道论》 363
第二节 辨世俗迷信 366
第三章 嵇康 370
第一节 嵇康对古代迷信传说的批判 370
第二节 嵇康对占卜和相命的批判 372
第三节 嵇康思想的缺陷 375
第一节 杨泉“天无体唯气”的反天命学说 377
第四章 杨泉与傅玄 377
第二节 傅玄反对世俗迷信的思想 380
第五章 阮侃、郭象、鲁褒、鲍敬言 386
第一节 阮侃的宅无吉凶论 386
第二节 郭象“天道自然”的无神论思想 390
第三节 鲁褒的《钱神论》 393
第四节 鲍敬言对君权神授说的否定 395
第六章 阮瞻、阮修、宗岱、乐广、谢鲲 398
第一节 阮瞻、阮修的无鬼论 398
第二节 宗岱、乐广、谢鲲的无鬼论 401
第七章 孙盛、戴逵 404
第一节 孙盛驳“更生论”及其它迷信 404
第二节 戴逵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 410
第八章 何承天 414
第一节 何承天反佛斗争的背景 414
第二节 何承天对佛教神不灭论与报应论的诘难 418
第三节 何承天无神论思想的局限 424
第九章 范缜 427
第一节 范缜坚定的反佛立场 428
第二节 范缜的《神灭论》思想 433
第三节 范缜神灭论思想在中国无神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440
第四节 范缜神灭论思想中的不足与失误 443
第十章 刘峻和朱世卿 446
第一节 刘峻《辨命论》的无神论思想倾向 446
第二节 朱世卿《法性自然论》的无神论思想倾向 451
第十一章 樊逊与邢邵 455
第一节 樊逊排佛斥道的思想 455
第二节 邢邵与杜弼辨形神 458
第十二章 祖冲之与贾思勰 460
第一节 祖冲之的反?纬思想 460
第二节 贾思勰人定胜天的思想 463
隋唐编 468
第一章 绪论 468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矛盾与儒、佛、道的并立 468
第二节 隋唐(五代)宗教神学与世俗迷信 471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无神论的发展 485
第四节 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与天人关系方面的理论贡献 488
第二章 傅奕 491
第一节 四次上疏排佛 491
第二节 论佛教教义的虚妄与危害 493
第三章 吕才 498
第一节 关于《叙宅经》 499
第二节 关于《叙葬书》 500
第三节 关于《叙禄命》 502
第四章 刘知几 505
第一节 天道不预乎人事 506
第二节 祥瑞之出,非关理乱 507
第三节 五行灾异说与人事常理违 508
第四节 推命而言成败其理悖 510
第五章 卢藏用和李华 513
第一节 卢藏用论得丧兴亡、吉凶悔咎在人不在天 513
第二节 李华论龟卜可废 515
第六章 柳宗元 518
第一节 天地不仁,万物自功、自祸 518
第二节 坚持人定史观,反对神定史观 521
第三节 非难道教 523
第四节 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 524
第七章 刘禹锡 527
第一节 “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无神论命题 528
第二节 无神论的“数”“势”必然论与神学天命论的根本对立 532
第三节 揭露有神论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 533
第八章 李藩、牛僧孺、李德裕 537
第一节 李藩评神仙长生、禳灾祈福 537
第二节 牛僧孺论兴衰由人、善恶无余 539
第三节 李德裕排佛非道与斥冥数有报论 542
第九章 皮日休 547
第一节 否定有意志的天和鬼神 548
第二节 论“相面”与“相心”的对立,否定相面术 550
第三节 斥卜筮吉凶的佞与伪 551
第十章 《无能子》与沈颜 554
第一节 《无能子》论自然之理与天地无心 554
第二节 沈颜论“吉凶由人,焉系时日” 556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熔儒、佛、道为一炉的理学 560
第一章 绪论 560
下册 560
宋元明编 560
第二节 宋元明时期的宗教与世俗迷信 561
第三节 宋元明时期无神论的发展 574
第四节 无神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576
第二章 欧阳修 579
第一节 “于经术勇断不惑”,斥?纬为“非圣之书” 579
第二节 生死观与薄葬论 585
第三章 张载 588
第一节 张载反佛、道宗教神学的贡献 589
第二节 论天人之道与世俗迷信 596
第一节 余靖的“正瑞论” 601
第四章 余靖和王安石 601
第二节 王安石论“天变不足畏” 604
第五章 沈括和郑樵 613
第一节 沈括对神学迷信的批判 613
第二节 郑樵对“欺天之学”的批判 618
第六章 储泳 623
第一节 储泳的生死观与鬼神观 624
第二节 论道教方术“非药则术” 626
第三节 储泳批判方术迷信的特点 630
第一节 论人死无鬼,批判各种丧葬迷信 631
第七章 谢应芳 634
第二节 破淫祠,“息妖妄” 637
第三节 斥巫观为“假龟策而售妖诞” 639
第四节 论相法禄命“尤不足信” 642
第五节 斥“老庄仙佛”是“惑世尤甚”的“异端邪说” 644
第六节 谢应芳的贡献和《辨惑编》的历史影响 648
第八章 刘基 651
第一节 从有神论向无神论倾向的过渡 652
第二节 《郁离子》中的无神论 655
第九章 曹端 664
第一节 曹端无神论思想的渊源 664
第二节 以反对佛、道宗教迷信为己任 665
第三节 破除世俗迷信的斗士 670
第一节 辨析儒、佛之别 675
第十章 罗钦顺 675
第二节 论道教神仙方术与老子殊不相干 681
第十一章 王廷相 684
第一节 论元气之上无神秘的主宰 685
第二节 五行辩 688
第三节 论佛、道二教的宗旨,斥“出世”的说教 692
第四节 无鬼论 693
第五节 王廷相无神论思想的优点、贡献与局限 696
第十二章 吕坤 700
第一节 论“灾祥无定名,治乱有定象” 701
第二节 论“人事就是天命” 704
第三节 斥世俗迷信“荒诞而不情” 706
第四节 论“鬼神幻诞”与“世间无物号长生” 709
第五节 神道设教思想的局限 712
第十三章 李时珍 714
第一节 “一气生人”,上帝神鬼安在? 715
第二节 “道书之说,皆谬谈也” 717
第三节 “穷究物理”,破除迷信 721
第十四章 张居正 725
第一节 “天道无心”的天道自然论 725
第二节 不信“阴阳选择之说”与方术迷信 727
清代编 732
第一章 绪论 732
第一节 清代的社会矛盾与理学的终结,启蒙思潮的兴起 732
第二节 清代的宗教神学与世俗迷信 735
第三节 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无神论的发展 744
第四节 古代无神论发展的高峰与终结 748
第二章 陈确 751
第一节 “佛、老之祸至今弥炽” 751
第二节 反对“妄言祸福”的风水迷信 753
第三章 黄宗羲 757
第一节 论“投巫驱佛” 758
第二节 谓佛教之“神异”,道教之“神仙”为“世俗自欺欺人之说” 759
第三节 “念天人之际”,破诸等邪说 762
第四章 王夫之 770
第一节 排佛斥道论 771
第二节 生死观与鬼神论 777
第三节 天人关系论 781
第四节 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784
第五章 熊伯龙 786
第一节 反神学所依据的思想武器 787
第二节 对以往无神论批判继承的态度 789
第三节 “天不故意造作”的自然论 791
第四节 生死自然的无鬼论 792
第五节 辨析传统的神秘主义及世俗迷信 795
第六节 论宗教的危害以佛、道为甚 798
第七节 贡献及其局限 801
第六章 颜元 805
第一节 论“佛之空,老之无” 806
第二节 论“佛氏之害弥天漫地” 807
第三节 “唤人于迷途而返” 809
第七章 冯景和袁枚 815
第一节 冯景《山公九原》的无神论倾向 815
第二节 袁枚的无神论倾向 819
第八章 洪亮吉 824
第一节 天地无神,百物自生 824
第二节 有生必有死,无仙亦无鬼 828
第三节 无命无报,祸福由人 832
第九章 周树槐 835
第一节 生死观与河神辨 836
第二节 辨选日和禄命说 837
第三节 驳堪舆(风水)迷信 840
近代编 846
第一章 绪论 846
第一节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经济与政治 846
第二节 有神论思想的种种表现 847
第三节 近代无神论的兴起 855
第四节 近代无神论的分期和思潮 865
第五节 近代中国无神论的性质、特点与贡献 868
第二章 严复 872
第一节 以自然科学反对宗教迷信 873
第二节 强调人为、反对天命 876
第三节 以科学的实证反对宗教虚妄 878
第四节 要民智国强,必须清除宗教的祸害 882
第五节 严复无神论思想的局限性 884
第三章 章炳麟 889
第一节 前期的无神论思想 890
第二节 1900年至辛亥革命前的无神论思想 899
第四章 《革天》和《续无鬼论》 914
第一节 《革天》的“人定代天”思想 914
第二节 《续无鬼论》 919
第五章 《新世纪》 928
第一节 人格神的“天”是不存在的 929
第二节 论科学与迷信的对立 931
第三节 鬼神是宗教的要素 934
第四节 论有神论思想的根源 938
第五节 《新世纪》无神论的特点 941
第六章 朱执信 944
第一节 批驳上帝造人说 945
第二节 否定灵魂不死说 949
第三节 相信科学,反对宗教信条 953
第四节 要从神和上帝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955
第五节 朱执信无神论思想的历史价值 959
第七章 蔡元培 961
第一节 以科学批驳宗教神学 962
第二节 神仙鬼怪“不足信” 966
第三节 以美育代宗教说 968
第四节 蔡元培无神论思想的特点及其缺陷 977
第八章 胡适 980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和“科学方法” 981
第二节 对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灭说的批判 983
第三节 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991
第四节 信任天不如信任人,靠上帝不如靠自己 997
第五节 胡适无神论思想的局限性 1000
第九章 陈独秀 1004
第一节 否定一切宗教 1004
第二节 对佛教和基督教的批判 1011
第三节 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1016
第四节 破除世俗迷信 1019
第十章 李大钊 1023
第一节 早期对神权政治的批判 1024
第二节 对孔子及儒教的批判 1028
第三节 后期对“神权史观”的批判 1031
第四节 宗教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1035
第五节 宗教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动 1040
少数民族编 1048
第一章 绪论 1048
第一节 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简况 1048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贡献 1049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无神论思想的萌芽和形成 1051
第四节 几点说明 1056
第一节 蒙古族社会历史概况 1059
第二章 蒙古族 1059
第二节 蒙古族古代的有神论与无神论思想 1063
第三节 近代蒙古族的有神论与无神论思想 1075
第四节 尹湛纳希 1083
第五节 罗布桑却丹 1088
第六节 民间文学中的无神论思想 1097
第三章 苗族 1101
第一节 苗族社会历史概况 1101
第二节 远古时期苗族的无神意识的萌芽 1106
第三节 古代时期苗族的无神意识的发展 1124
第四节 近代苗族的无神意识的停滞 1141
第五节 关于苗族无神论思想的评价 1143
第一节 彝族社会历史概况 1145
第四章 彝族 1145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宗教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1149
第三节 阶级社会的宗教与无神论思想的斗争 1162
第四节 近代彝族无神论思想的发展 1180
第五章 壮族 1182
第一节 壮族社会历史概况 1182
第二节 壮族历史上的宗教与迷信 1187
第三节 远古神话中的无神论思想成分 1191
第四节 古代民间故事中对世俗迷信的批判 1199
第五节 近代的无神论思潮 1210
第六节 郑献甫和曾鸿?的无神论思想 1218
第七节 韦拔群领导群众破除迷信 1224
第八节 对壮族无神论的评价 1227
第六章 满族 1229
第一节 满族社会历史概况 1229
第二节 满族的有神论思想 1231
第三节 满族的人本思想 1235
第四节 阿克敦的无神论思想倾向 1245
第五节 满族无神论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1250
第七章 白族 1253
第一节 白族社会历史概况 1253
第二节 原始社会白族宗教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1256
第三节 阶级社会中的白族宗教和无神论思想的斗争 1260
第四节 清初白族无神论者高?映 1264
第五节 近代白族无神论者赵式铭 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