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药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分离技术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姬志勤,刘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6695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农药-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分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药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分离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农药活性天然产物概述 1
1.1 农药活性天然产物研究的意义 1
1.2 农药活性天然产物与生物农药 3
1.3 农药活性天然产物研究的一般程序 4
参考文献 5
2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7
2.1 活性物质的提取 7
2.1.1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8
2.1.2 超声波提取法 9
2.1.3 微波提取法 10
2.2 活性成分的分离 10
2.2.1 沉淀 11
2.2.2 分馏 12
2.2.3 结晶 12
2.2.4 液-液分配 13
2.2.5 逆流色谱 16
2.2.6 薄层色谱 30
2.2.7 开口柱色谱 39
2.2.8 真空柱色谱 49
2.2.9 高效液相色谱 50
2.2.10 反相离子对色谱的应用 67
2.3 分离工作的一般程序 71
2.4 活性成分分离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72
参考文献 74
3 HPLC-MS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77
3.1 概述 77
3.2 质谱仪 77
3.2.1 离子源 78
3.2.2 质量分析器 89
3.2.3 串接质谱 93
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96
3.3.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于天然产物研究的意义 96
3.3.2 HPLC-MS分析方法的建立 98
3.3.3 HPLC-MS定性分析天然产物 103
参考文献 126
4 农药活性天然产物的筛选 127
4.1 建立生物活性筛选体系的意义 127
4.2 杀虫杀螨活性筛选体系 128
4.2.1 昆虫活体生物筛选模型 128
4.2.2 离体杀虫活性筛选模型 134
4.3 杀菌活性筛选体系 137
4.3.1 微生物活体筛选方法 137
4.3.2 离体抑菌活性筛选方法 143
4.4 除草活性筛选体系 146
4.5 以特定化合物为目标的筛选体系 149
4.6 生物活性的液质联用筛选法 151
4.7 活性植物和微生物的筛选与评价 152
4.7.1 活性植物的筛选 152
4.7.2 活性微生物的筛选 154
4.8 活性生物的评价 164
4.8.1 活性植物的评价 164
4.8.2 活性微生物的评价 165
参考文献 166
5 植物源农药 167
5.1 植物源农药研究概述 167
5.1.1 植物源农药的历史与现状 167
5.1.2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内容 168
5.2 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170
5.2.1 美国扁柏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 171
5.2.2 杠柳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 172
5.2.3 透骨草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 173
5.2.4 苦皮藤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 174
5.2.5 Solanum arundo根皮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 178
5.2.6 芸香中抑菌活性成分分离 178
5.3 植物源杀虫活性化合物 179
5.3.1 产业化的植物源杀虫剂 179
5.3.2 其他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 194
5.4 植物源杀菌活性成分 204
5.4.1 产业化的植物源杀菌剂 204
5.4.2 其他植物源杀菌活性物质 205
5.5 植物源除草活性成分 208
参考文献 213
6 微生物源农药 215
6.1 微生物源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概述 215
6.1.1 研究微生物活性代谢物的意义 215
6.1.2 微生物代谢物研究历程 216
6.1.3 已知微生物活性代谢物的来源 217
6.1.4 微生物代谢物的生物活性类型 218
6.1.5 微生物代谢物的化学结构类型 221
6.2 发现新抗生素的策略 222
6.2.1 扩大微生物的来源 222
6.2.2 组合生物合成 225
6.2.3 抗生素耐药性诱变技术 226
6.3 抗生素的高通量筛选技术 226
6.3.1 基于靶标的高通量筛选 226
6.3.2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开发策略 227
6.4 抗生素分离的一般程序 228
6.4.1 抗生素的早期鉴别 228
6.4.2 发酵液的预处理 232
6.4.3 有效成分的提取 235
6.4.4 有效成分的分离 236
6.5 抗生素分离实例 237
6.5.1 秦岭链霉菌次生代谢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237
6.5.2 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 flavus)313菌株次生代谢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241
6.5.3 苦皮藤内生真菌Hd3菌株次生代谢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244
6.5.4 苦皮藤内生真菌A10菌株次生代谢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247
6.5.5 除草霉素的分离 249
6.5.6 homoalanosine的分离 250
6.5.7 phosphonothrixin的分离 251
6.5.8 maculosin的分离 252
6.6 农用抗生素 254
6.6.1 农用抗生素研究概况 254
6.6.2 商品化的微生物源杀虫剂 254
6.6.3 其他微生物源杀虫活性化合物 260
6.6.4 商品化的微生物源杀菌剂 266
6.6.5 其他微生物源杀菌活性物质 276
6.6.6 商品化的微生物源除草剂 280
6.6.7 其他微生物源除草剂活性物质 281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