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孙代尧,薛汉伟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2329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3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3
第一章 空想社会主义的遗产 3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到来和“现代社会主义”的产生 3
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现代社会主义” 3
二、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现象 7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初步设计 16
一、16—17世纪: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最初设想 16
二、18世纪:宁可牺牲经济进步,也要实现社会平等 22
三、19世纪初:同时追求社会主义两大目标 26
第二章 社会主义被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 38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8
一、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38
二、社会主义的两次飞跃 47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49
一、唯物史观的建构与科学社会主义第一块基石的奠定 49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社会主义的经济论证 57
三、《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首次阐述 64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71
一、从伯恩施坦挑起的争论谈起 71
二、假说、空想和科学 75
第四节 马克思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观 85
一、以方法论为精髓的科学体系 85
二、价值目的居首位的价值体系 90
三、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 97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与时俱进中发展 113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和思考 113
一、对股份制和合作社的研究和思考 113
二、对国有化和垄断组织的研究和思考 116
三、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118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123
一、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进程 123
二、马克思提出“跨越”论 127
三、所谓马克思晚年的“困惑” 131
四、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启示 136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发展 141
一、19世纪40—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思想 141
二、恩格斯晚年策略思想的重要突破:对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的新思考 145
三、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进程和策略的新思想 150
中篇 157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157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动乱与社会主义的胜利进军 157
一、第二次技术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57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性危机和社会主义的凯歌行进 16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和实践 166
一、社会主义在俄国首先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 166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创新 169
三、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81
四、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大多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 183
第五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 195
第一节 “直接过渡”的三个设想 195
一、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的最初设想及其实施 195
二、1918年春:国家资本主义高于社会主义 203
三、广泛国有化的战时共产主义 208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与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 211
一、刚刚提出、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新经济政策 211
二、新经济政策的形成 215
三、新经济政策的发展 218
四、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 228
第三节 列宁的遗产 235
一、列宁的思路为什么比较好 235
二、新经济政策的成就和局限 248
第六章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253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形成 253
一、“混合经济”的内在矛盾 253
二、20年代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次论战 259
第二节 如何看待苏联模式 277
一、苏联模式为什么成为“最可能的选择” 277
二、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 282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 285
一、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的差别 285
二、对社会主义特征的不同认识 287
三、差别的原因 302
下篇 311
第七章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311
第一节 毛泽东对落后国家夺取政权之路的理论创新 311
一、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 311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建构 324
第二节 从新民主主义模式走向苏联模式 348
一、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 348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 359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次探索 370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386
第一节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386
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86
二、时代主题的转换和苏联模式由盛转衰 391
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受挫和苏联东欧剧变 402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率先突破苏联模式 413
一、回应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13
二、中国率先成功地突破苏联模式的条件 422
第三节 开辟新道路,形成新理论 431
一、拨乱反正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确立 431
二、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道路 43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462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467
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467
二、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480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491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505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 50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确立 50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理论 51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 542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560
一、两个世纪之交的世情、国情与党情 56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567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575
四、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81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89
一、历史方位的再确定 589
二、把社会目标提到重要地位 591
三、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598
主要参考文献 618
一、基本文献 618
二、著作和论文 620
后记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