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论 邓小平江泽民制度建设思想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邹吉忠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5396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国;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论 邓小平江泽民制度建设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与江泽民政治文明观 1
一、应当全面系统研究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 2
(一)应高度重视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研究 3
(二)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 5
(三)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研究的实践意义 6
二、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制度视角 8
(一)邓小平有一个思考问题的制度视角 8
(二)邓小平为什么要从制度建设角度考虑问题 13
(三)邓小平从制度视角上所看到的主要问题 16
三、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18
(一)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闪耀着实践精神与制度智慧 19
(二)创新是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灵魂 20
(三)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具有方法论的性质 23
(四)邓小平制度思想的中国气派 25
四、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研究方法 27
(一)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思路:专题性综合研究 27
(二)邓小平理论研究应深化到制度建设思想的层次 29
(三)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0
五、从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到江泽民政治文明观 32
(一)从制度建设到政治文明:江泽民政治文明观的提出 33
(二)江泽民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制度建设问题 36
(三)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意义 39
第二章 制度是体现人民意志的社会规范 42
一、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制度” 43
二、制度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50
(一)制度的权力结构与实质内容 50
(二)制度的形式特征 56
(三)制度的构成要件 61
(四)与制度相关的几个概念 63
三、制度的基本类型 67
(一)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体制) 68
(二)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 72
第三章 制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76
一、制度的观念前提 77
(一)任何制度的产生与运行都有观念的前提 77
(二)观念在制度产生与运行中的作用 80
(三)邓小平的制度观对中国制度建设的影响 84
二、制度的实践基础 87
(一)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制度 88
(二)生产实践、交往实践与制度的产生和更新 91
(三)探究制度产生和变迁的实践基础的重要意义 94
三、制度的变迁与演进 96
(一)制度的僵化及问题 97
(二)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条件 100
(三)制度演进的规律性 103
第四章 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107
一、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111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制度作用的凸显 112
(二)生产力发展与制度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 114
(三)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推进机制 116
(四)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119
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121
(一)把社会稳定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 122
(二)制度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125
(三)稳定、发展与制度建设 128
三、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131
(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 131
(二)制度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133
第五章 制度发挥其作用的机制 137
一、扩展自由与权利的空间:竞争机制 139
(一)有规则的竞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 140
(二)自由度与民主权利的竞争性扩展 144
(三)建构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 148
二、实现合作:预期机制 149
(一)社会交往、发展风险与预期的需要 150
(二)制度作为预期机制 151
(三)通过制度建立社会预期网络 154
三、落实责任: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调节机制 15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158
(二)制度作为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调节机制 160
(三)个人努力与社会进步 164
四、理想的制度模式 166
(一)理想制度模式的客观标准与评价尺度 166
(二)社会主义是好制度 169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建设 173
第六章 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76
一、体制改革是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核心 176
(一)我国制度建设的问题及其凸显 176
(二)制度变迁的方式: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180
(三)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途径 183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88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经济体制改革 18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193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因 196
三、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98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 199
(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大思路 202
(三)政治制度创新的长期性与渐进性 206
四、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09
(一)知识增长及转化机制的转变与科教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210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技体制创新 212
(三)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15
第七章 党的领导与群众首创 220
一、制度建设与党的领导 221
(一)中国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21
(二)党的领导在我国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223
(三)党在制度建设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226
二、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29
(一)人民群众在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229
(二)人民群众的制度创新精神与制度创新能力 233
三、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237
(一)克服群众自发性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237
(二)权力下放与拓宽人民群众制度创新的权利与机会 240
(三)构建人民群众制度创新的制度化条件 243
第八章 制度建设的文化之维 248
一、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 249
(一)制度建设中的文化问题 249
(二)应当从文化角度重新审视制度建设 252
(三)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255
二、文化建设对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 259
(一)设定制度创新的文化理念 259
(二)造就制度创新的主体条件: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与素质 265
(三)营造制度创新的文化环境 273
三、文化建设的制度思路 276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意蕴 277
(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问题 280
第九章 从建设到创新:江泽民对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84
一、高举旗帜 284
(一)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285
(二)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286
(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290
二、脚踏实地 291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91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94
(三)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97
三、大胆创新 300
(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与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300
(二)制度建设的方向:深化改革、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 305
(三)江泽民制度建设思想的大框架 308
第十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创新的模式 310
一、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11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312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 318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价值理念的制度架构 322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23
(一)法制与法治: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 324
(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325
(三)依法治国与制度创新 329
三、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33
(一)法治及其边界:治国以德 333
(二)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 336
(三)德治发挥作用的制度框架 339
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343
(一)中国社会的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党的领导 344
(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理由和总体要求 346
(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350
后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