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地质手册 第2版 2012最新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水文地质手册  第2版  2012最新版
  • 中国地质调查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7785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74页
  • 文件大小:220MB
  • 文件页数:900页
  • 主题词:水文地质-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文地质手册 第2版 2012最新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开篇 中国水文地质发展史及水文地质分区 2

一、中国水文地质的历史发展 2

二、中国水文地质分区 8

参考文献 13

第一篇 地质-水文地质基础 15

第一章 地质基础 15

第一节 地形地貌 15

一、中国地形特征 15

二、地貌类型划分 16

三、河谷地貌形态类型 19

四、黄土地区地貌形态类型 20

五、干旱地区荒漠类型与地貌形态类型 21

六、冰川地貌形态类型 22

七、岩溶地貌形态类型 23

第二节 第四纪地质 24

一、第四纪分期 24

二、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分类和命名 24

三、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分类与标志 26

四、黄土 30

五、中国第四纪地层基本特征与分区 32

六、新构造运动 35

第三节 矿物和岩石 40

一、矿物 40

二、沉积岩 44

三、火成岩 51

四、变质岩 59

第四节 地质构造 59

一、劈理 59

二、裂隙(节理) 60

三、褶皱 62

四、断层 68

五、区域断裂 75

第二章 水文地质基础 78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水 78

一、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78

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与均衡 78

三、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与特征 79

四、水的物理性质的有关数据 80

第二节 气象、水文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应用 82

一、气象资料 82

二、水文资料 86

本节参考资料 主要气象要素的释义及探讨 87

第三节 岩石的主要物理和水理性质 88

一、岩石的空隙性 88

二、松散岩石水理性质的参考数值 91

三、岩石的热性质 92

第四节 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 93

一、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93

二、泉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98

第五节 地下水水质 101

一、地下水物质组分与水质指标 101

二、地下水按物理化学特征的分类 102

三、地下水某些物理性质的定性表示方法 105

四、水分析成果的表示方法 106

五、水化学分析结果的审查 108

六、地下水的水化学分类方法 109

七、水化学中常用资料和数据 111

第六节 地下水的运动 118

一、地下水渗流的形态 118

二、地下水渗流运动的基本定律 118

三、地下水流态的判定方法 119

第七节 地下水的循环 120

一、地下水的补给 120

二、地下水的排泄 122

三、地下水径流 124

四、三水转化及其关系 125

第八节 地下水系统 128

一、地下水系统的含义 128

二、地下水系统的划分 129

三、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与边界 131

四、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 133

参考文献与参考资料 134

第二篇 水文地质调查 138

第三章 水文地质调查 138

第一节 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 138

一、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准则 138

二、调查区选择和范围确定 139

三、调查区地质地貌类型 139

四、水文地质条件分级 140

五、不同分级条件的工作重点 140

第二节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阶段与步骤 141

一、阶段划分 141

二、目的方法 141

三、调查工作步骤 142

第三节 不同类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容 142

一、平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2

二、戈壁沙漠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3

三、黄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4

四、丘陵山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5

五、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6

六、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7

七、海岸带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8

八、多年冻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49

第四节 野外地质-水文地质调查 150

一、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150

二、水点的观察与描述 153

第五节 找水工作程序与途径 156

一、找水工作程序 156

二、基岩蓄水构造的基本类型和富水特征 159

三、基岩山区找水途径 162

四、民谚与地下水 171

五、地植物法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173

六、岩溶地区洞穴调查 177

第四章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178

第一节 地下水污染区域调查评价 178

一、目的与任务 178

二、基本要求 178

三、调查内容 179

四、调查技术方法 181

五、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要求 184

六、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与要求 185

第二节 污染场地调查 188

一、目的 188

二、任务 188

三、一般要求 188

四、工作内容及要求 189

第三节 城市垃圾填埋场场地污染调查 202

一、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调查 202

二、垃圾场对土壤污染的调查方法 204

三、垃圾场对地表水的污染调查方法 205

第四节 饮水型地方病水文地质调查 205

一、调查内容 205

二、调查方法 209

第五节 生态水文地质调查 212

一、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分类 212

二、生态水文地质调查 213

三、典型区域生态水文地质调查 216

第六节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和灾害调查 217

一、主要调查内容 217

二、调查方法 220

三、技术要求 222

四、地质灾害评价 230

第五章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 232

第一节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内容 232

一、矿山水文地质分类 232

二、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分类 233

三、地面水文地质调查 234

四、井下水文地质调查 237

五、矿山充水条件调查 239

六、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灾害调查 241

七、矿区排水、供水现状调查 241

八、矿山环境地质调查 242

第二节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242

一、矿山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242

二、矿山水文地质动态观测 243

三、试验方法 243

四、矿山水文地质勘探新技术方法 244

第三节 矿山水文地质评价 245

一、在建和生产矿山 245

二、关闭矿山(尾矿) 246

三、矿山排水、供水综合水文地质评价 246

第六章 农业水文地质调查 248

第一节 农业水文地质调查内容 248

一、农田供水水文地质调查 248

二、缺水区人畜饮用供水水文地质调查 252

三、土壤改良水文地质调查 253

第二节 农业水文地质调查基本技术要求 256

一、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256

二、主要技术指标 256

三、综合勘查技术要求 258

四、专门水文地质试验 258

第三节 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60

一、微咸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 260

二、土壤水的利用技术 261

三、节水技术的推广 261

四、与农业开发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262

第七章 地热、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264

第一节 地热能调查与评价 264

一、地热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任务 264

二、地热资源主要调查内容 264

三、地热资源调查方法 265

四、地热资源评价 270

五、地热能资源梯级综合利用 276

第二节 浅层地热资源调查 278

一、区域浅层地热资源调查 278

二、地源热泵工程浅层地热能勘查 279

三、浅层地热资源评价 280

四、浅层地热资源环境评价 283

第三节 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 285

一、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内容 285

二、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方法 286

三、天然矿泉水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 288

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289

第三篇 技术方法与测试 292

第八章 水文地质遥感 292

第一节 水文地质遥感方法 292

一、水文地质遥感工作流程 292

二、常用水文地质遥感方法 292

第二节 遥感数据类型及特征 296

一、遥感数据类型 297

二、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 298

第三节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300

一、地貌及第四纪沉积物标志 301

二、基岩特征与标志 304

三、构造类型及其富水性标志 305

四、水文地质环境要素标志 308

五、含水岩组标志 310

六、水文地质遥感典型影像 312

第四节 水文地质遥感解译 318

一、遥感数据选取与基础资料收集 318

二、野外踏勘 320

三、遥感数据预处理 320

四、遥感数据的增强与变换 320

五、水文地质遥感解译 323

六、野外调查与验证 325

第五节 水文地质遥感制图 325

一、遥感影像图制作 326

二、水文地质遥感解译图编制 328

第六节 遥感调查仪器设备与软件 330

一、遥感调查仪器设备 330

二、常用遥感处理软件 330

本章参考资料 333

第九章 水文地质物探 337

第一节 部署原则与工作流程 337

一、部署原则 337

二、工作流程 338

第二节 地面物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38

一、直流电法 338

二、电磁法 353

三、地震法 361

四、放射性法 365

第三节 测井方法原理与应用 369

一、电阻率测井法 370

二、电化学测井法 377

三、声波测井 379

四、放射性测井 382

五、流量测井 385

六、扩散法测井 386

七、其他测井法 387

第四节 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组合方案 389

一、水文地质地面物探方法组合方案 389

二、水文地质测井方法组合方案 392

第十章 水文地质钻探 394

第一节 水文地质钻孔类型与结构 394

一、水文地质钻孔类型 394

二、水文地质钻孔结构 394

第二节 钻进方法及常用钻探设备 396

一、钻进方法 396

二、常用钻探设备及机具 398

第三节 水文地质钻探及成井管材 401

一、水文地质钻探用管材 401

二、水文地质钻探用套管、岩心管、取粉管螺纹(GB9809—88) 404

三、常用井管的特性及规格 407

四、常用过滤器类型及规格 414

五、过滤器设计参考资料 424

第四节 成井工艺 431

一、井管安装 431

二、填砾 432

三、止水 434

四、洗井 438

第五节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岩心编录 441

一、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项目及要求 441

二、岩心编录 442

第十一章 水文地质试验 445

第一节 抽水试验 445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及其类型 445

二、抽水试验的方法与要求 446

三、抽水试验设备与配套 452

四、抽水试验现场工作 456

五、抽水试验资料的室内综合整理 458

本节参考资料 抽水试验资料处理软件Aquifer Test简介 460

第二节 压水试验 461

一、压水试验的目的任务 461

二、压水试验的方法与要求 461

三、压水试验的设备 463

四、资料整理 463

第三节 钻孔注水试验 465

一、注水试验的目的任务 465

二、注水试验的方法与方案 465

三、注水试验的设备 466

四、注水试验的资料整理 467

第四节 渗水试验 468

一、渗水试验的目的任务 468

二、渗水试验的方法 468

三、渗水试验流量观测需符合的规定 470

四、根据渗水试验资料计算岩层渗透系数 470

第五节 地下水流速测定、连通试验 470

一、地下水流向的测定 471

二、地下水实际流速的测定 471

三、地下水野外连通试验 473

第六节 地下水野外弥散试验 480

一、准备工作 480

二、选取示踪剂 481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481

四、地下水弥散试验及流速测试仪器 482

五、试验资料分析 483

第十二章 环境同位素技术 485

第一节 环境同位素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 485

一、稳定同位素 485

二、放射性同位素 485

三、环境同位素通常可以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 486

第二节 同位素方法的采样与测试 487

一、同位素方法选择 487

二、采样点布设方法与要求 487

三、样品的采集、保存与测试 489

第三节 同位素数据处理及解释 490

一、数据解释的基本要求 490

二、大气降水环境同位素监测数据整理 490

三、常见水文地质问题的同位素解释方法 491

本章参考资料 501

第十三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 504

第一节 水样采集与保管、运输 504

一、水样采集 504

二、样品保存与运输 516

第二节 样品测试 522

一、现场分析项目及常用分析方法 522

二、水质简分析、全分析项目及常用分析方法 523

三、水常规专项分析项目及常用分析方法 526

四、土壤样品测试分析 533

五、水文地质工作涉及的岩矿样品分析 534

第十四章 地下水动态监测 536

第一节 地下水动态的一般概念 536

一、地下水动态的基本含义 536

二、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536

三、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 537

四、地下水动态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537

五、监测网、点分类 538

第二节 区域地下水动态监测网 538

一、监测网的布设 538

二、监测点的设置 539

三、监测项目及要求 540

四、地下水水位统一测量 542

第三节 专门性地下水监测网 542

一、专门性监测的目的任务 542

二、专门性监测网点的布设及监测 543

第四节 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法 546

一、地下水监测井 546

二、地下水监测方法 547

第五节 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47

一、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548

二、地下水水量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548

三、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549

四、地下水水温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549

第六节 观测仪器与设备 550

一、水位(水头)、水温观测仪器与设备 550

二、孔(井)泉涌水量观测仪器与设备 552

三、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测定仪器与设备 564

四、潜水基本均衡要素的观测仪器 566

五、包气带温度和湿度动态的观测仪器 566

第十五章 地下水模拟技术和管理模型 568

第一节 引言 568

第二节 数理统计方法 569

一、地下水要素的随机特征 569

二、主要方法及适用条件 569

三、常用的一些国外软件 572

第三节 地质统计学方法 572

一、基本概念 572

二、克里格空间估计技术 574

三、地质统计学方法分类 575

四、常用地质统计学模型 575

五、常用地质统计学软件 577

第四节 数值模拟方法 578

一、建模的基本信息 578

二、模型的选择与空间、时间的离散 579

三、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581

四、模型应用 582

五、国内外常用的地下水模拟软件 582

第五节 现代新技术方法简介 588

一、系统理论方法 588

二、模糊数学方法 589

三、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590

第六节 地下水管理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591

一、地下水管理模型及分类 591

二、分布参数管理模型的嵌入法和相应矩阵法 593

三、地下水管理模型的求解 595

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596

第四篇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 601

第十六章 水文地质计算 601

第一节 地下水计算的解析解 601

一、井流计算的解析解 601

二、关于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解析解的求解问题 611

第二节 地下水计算的数值方法 612

一、概要 612

二、有限差分法 613

三、有限元法 620

四、土壤水分运移的数值模拟 625

第三节 地下水溶质运移与热量运移计算 627

一、地下水溶质运移的计算 627

二、地下水热量运移的计算 633

第十七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636

第一节 利用室内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636

一、渗透系数的实验室测定 636

二、给水度的实验室测定 639

三、孔隙度的实验室测定 640

四、纵向弥散度的实验室测定 640

第二节 利用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642

一、利用单井抽水试验资料求参数 642

二、利用多孔抽水试验资料求参数 648

三、利用群孔抽水试验资料求参数 667

四、利用数值法反求水文地质参数 668

五、抽水试验求参数的影响因素 671

第三节 利用冲击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672

一、适用于承压含水层的冲击试验求参数 672

二、适用于承压(潜水)含水层的冲击试验求参数 674

三、适用于潜水含水层的冲击试验求参数 676

第四节 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677

一、降水入渗系数的确定 677

二、给水度值的确定 678

第五节 水文地质参数的经验数值 680

一、常用水文地质参数的经验值 680

二、我国部分地区水文地质参数的经验数值 683

第十八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686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内容、原则与要求 686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内容 686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686

三、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要求 687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流程 689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目的和分类 689

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方法的选用 689

三、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步骤流程 690

第三节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692

一、水量均衡法 692

二、水文分析法 694

三、数值法 699

四、水文地质比拟法 701

第四节 水源地可开采量评价 701

一、开采试验法 701

二、解析法 705

三、数值法 709

四、相关分析法 709

五、水文地质比拟法 709

第五节 地下水质量评价 709

一、地下水质量评价内容及部分评价标准 709

二、评价原则 710

三、评价方法 710

第六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供水潜力分析 712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712

二、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71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713

四、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714

五、城镇水资源需求分析 714

六、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 717

第十九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 720

第一节 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区划 720

一、地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720

二、地下水资源保护区的划分 720

三、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措施 722

四、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措施 727

五、水资源管理的行政、法律措施 728

第二节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729

一、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依据和原则 730

二、地下水水源地的分类 730

三、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 730

四、保护区最终定界 734

五、保护区保护措施 735

第三节 地下水防污性能(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738

一、地下水防污性能(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 738

二、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因素 738

三、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739

第四节 地下水回灌 745

一、人工地下水回灌方法 746

二、场地调查与选址 749

三、地下水回灌的源水 749

四、地下水回灌水质标准及预处理 751

五、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 755

第五节 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 756

一、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 756

二、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 759

第六节 地下水的取水建筑物 760

一、地下水取水建筑物的适用范围与常见形式 760

二、取水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764

三、井淤防治与井管防腐 774

参考文献 776

第五篇 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果编制 779

第二十章 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779

第一节 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综述 779

一、水文地质信息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 779

二、水文地质信息系统框架结构 779

三、水文地质信息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 781

第二节 水文地质数据库建设 781

一、数据库的组织与结构 781

二、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流程与质量监控 785

三、数据库质量检查与评价 787

第三节 水文地质信息系统构建与开发 790

一、水文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791

二、数据整理与数据录入系统 791

三、地下水资源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系统 792

四、地下水三维可视化系统 793

五、综合成果管理系统 795

六、水文地质成果的共享与服务系统 795

第二十一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798

第一节 水文地质图编制 798

一、水文地质图分类 798

二、水文地质图编制的基本要求 799

三、综合性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800

四、水文地质系列图主要图件编图方法 808

五、计算机数字制图系统的应用 812

第二节 文字报告 818

一、序言 819

二、区域自然地理 819

三、区域地质条件 819

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820

五、地下水资源评价 821

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821

七、工程地质条件 822

八、专题研究 822

九、信息系统建设 822

十、结论与建议 822

参考文献 822

附录 823

一、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823

二、单位换算 825

三、面积、体积计算表 826

四、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829

五、地层(地质年代)表 836

六、地质观测有关数据计算表 842

七、水文地质图常用典型图例 845

八、水质标准 858

九、海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存在形式 870

十、化学元素周期表 871

十一、国外地学领域部分相关网站 87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