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金瑜,王建勇,杨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515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工程实验 1
1.1 双绞线电缆的制作 1
1.1.1 实验目的 1
1.1.2 实验内容 1
1.1.3 实验原理 1
1.1.4 实验环境 1
1.1.5 实验步骤 1
1.1.6 实验小结与思考 2
1.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
1.2.1 实验目的 2
1.2.2 实验内容 2
1.2.3 实验原理 2
1.2.4 实验环境 2
1.2.5 实验步骤 2
1.2.6 实验小结与思考 5
1.3 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 6
1.3.1 实验目的 6
1.3.2 实验内容 6
1.3.3 实验原理 6
1.3.4 实验环境 6
1.3.5 实验步骤 6
1.3.6 实验小结与思考 8
1.4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8
1.4.1 实验目的 8
1.4.2 实验内容 9
1.4.3 实验原理 9
1.4.4 实验环境 9
1.4.5 实验步骤 9
1.4.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0
1.5 3层交换实现VLAN间路由 10
1.5.1 实验目的 10
1.5.2 实验内容 11
1.5.3 实验原理 11
1.5.4 实验环境 11
1.5.5 实验步骤 11
1.5.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2
1.6 静态路由的配置 13
1.6.1 实验目的 13
1.6.2 实验内容 13
1.6.3 实验原理 13
1.6.4 实验环境 13
1.6.5 实验步骤 13
1.6.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6
1.7 动态路由RIP配置 16
1.7.1 实验目的 16
1.7.2 实验内容 16
1.7.3 实验原理 16
1.7.4 实验环境 16
1.7.5 实验步骤 17
1.7.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8
1.8 动态路由OSPF的配置 18
1.8.1 实验目的 18
1.8.2 实验内容 18
1.8.3 实验原理 18
1.8.4 实验环境 18
1.8.5 实验步骤 19
1.8.6 实验小结与思考 20
1.9 PPP协议的配置——PAP认证 20
1.9.1 实验目的 20
1.9.2 实验内容 20
1.9.3 实验原理 20
1.9.4 实验环境 21
1.9.5 实验步骤 21
1.9.6 实验小结与思考 22
1.10 PPP协议的配置——CHAP认证 23
1.10.1 实验目的 23
1.10.2 实验内容 23
1.10.3 实验原理 23
1.10.4 实验环境 23
1.10.5 实验步骤 23
1.10.6 实验小结与思考 25
1.11 标准ACL配置 25
1.11.1 实验目的 25
1.11.2 实验内容 25
1.11.3 实验原理 25
1.11.4 实验环境 25
1.11.5 实验步骤 25
1.11.6 实验小结与思考 27
1.12 扩展ACL配置 28
1.12.1 实验目的 28
1.12.2 实验内容 28
1.12.3 实验原理 28
1.12.4 实验环境 28
1.12.5 实验步骤 29
1.12.6 实验小结与思考 30
1.13 NAT配置 30
1.13.1 实验目的 30
1.13.2 实验内容 31
1.13.3 实验原理 31
1.13.4 实验环境 31
1.13.5 实验步骤 31
1.13.6 实验小结与思考 33
1.14 网络故障排除 34
1.14.1 实验目的 34
1.14.2 实验内容 34
1.14.3 实验原理 34
1.14.4 实验环境 34
1.14.5 实验步骤 34
1.14.6 实验小结与思考 34
1.15 中小企业园区网建设 34
1.15.1 实验目的 34
1.15.2 实验内容 35
1.15.3 实验原理 35
1.15.4 实验环境 35
1.15.5 实验步骤 35
1.15.6 实验小结与思考 35
第2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36
2.1 以太网链路帧格式分析 36
2.1.1 实验目的 36
2.1.2 实验内容 36
2.1.3 实验原理 36
2.1.4 实验环境 36
2.1.5 实验过程 37
2.1.6 实验小结与思考 39
2.2 地址解析协议分析 39
2.2.1 实验目的 39
2.2.2 实验内容 39
2.2.3 实验原理 39
2.2.4 实验环境 40
2.2.5 实验过程 40
2.2.6 实验小结与思考 45
2.3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分析 45
2.3.1 实验目的 45
2.3.2 实验内容 45
2.3.3 实验原理 45
2.3.4 实验环境 46
2.3.5 实验过程 46
2.3.6 实验小结与思考 52
2.4 IP包分片分析 53
2.4.1 实验目的 53
2.4.2 实验内容 53
2.4.3 实验原理 53
2.4.4 实验环境 54
2.4.5 实验过程 54
2.4.6 实验小结与思考 57
2.5 路由信息协议分析 57
2.5.1 实验目的 57
2.5.2 实验内容 57
2.5.3 实验原理 57
2.5.4 实验环境 60
2.5.5 实验过程 61
2.5.6 实验小结与思考 67
2.6 OSPF邻接关系建立过程分析 68
2.6.1 实验目的 68
2.6.2 实验内容 68
2.6.3 实验原理 68
2.6.4 实验环境 72
2.6.5 实验过程 73
2.6.6 实验小结与思考 80
2.7 OSPF协议中LSA及LSDB分析 80
2.7.1 实验目的 80
2.7.2 实验内容 80
2.7.3 实验原理 80
2.7.4 实验环境 84
2.7.5 实验过程 84
2.7.6 实验小结与思考 90
2.8 用户数据报协议分析 91
2.8.1 实验目的 91
2.8.2 实验内容 91
2.8.3 实验原理 91
2.8.4 实验环境 91
2.8.5 实验过程 92
2.8.6 实验小结与思考 94
2.9 传输控制协议分析 94
2.9.1 实验目的 94
2.9.2 实验内容 94
2.9.3 实验原理 94
2.9.4 实验环境 97
2.9.5 实验过程 97
2.9.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01
2.10 域名系统协议分析 101
2.10.1 实验目的 101
2.10.2 实验内容 101
2.10.3 实验原理 101
2.10.4 实验环境 103
2.10.5 实验过程 104
2.10.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08
2.11 文件传输协议分析 108
2.11.1 实验目的 108
2.11.2 实验内容 108
2.11.3 实验原理 108
2.11.4 实验环境 109
2.11.5 实验过程 109
2.11.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11
2.12 超文本传输协议分析 111
2.12.1 实验目的 111
2.12.2 实验内容 111
2.12.3 实验原理 111
2.12.4 实验环境 113
2.12.5 实验过程 114
2.12.6 实验小结与思考 118
第3章 网络协议编程实验 119
3.1 基本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119
3.1.1 实验目的 119
3.1.2 实验内容 119
3.1.3 实验原理 119
3.1.4 关键代码及注释 121
3.2 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126
3.2.1 实验目的 126
3.2.2 实验内容 126
3.2.3 实验原理 126
3.2.4 关键代码及注释 126
3.3 基于TCP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设计 129
3.3.1 实验目的 129
3.3.2 实验内容 129
3.3.3 实验原理 129
3.3.4 关键代码及注释 129
3.4 基于UDP的点对点聊天程序设计 135
3.4.1 实验目的 135
3.4.2 实验内容 135
3.4.3 实验原理 135
3.4.4 关键代码及注释 136
3.5 Ping和Tracert程序设计 141
3.5.1 实验目的 141
3.5.2 实验内容 141
3.5.3 实验原理 141
3.5.4 关键代码及注释 142
3.6 域名解析客户端程序设计 147
3.6.1 实验目的 147
3.6.2 实验内容 147
3.6.3 实验原理 148
3.6.4 关键代码及注释 149
3.7 FTP服务器程序设计 154
3.7.1 实验目的 154
3.7.2 实验内容 155
3.7.3 实验原理 155
3.7.4 关键代码及注释 159
第4章 网络安全实验 166
4.1 网络攻防中的常用命令 166
4.1.1 实验目的 166
4.1.2 实验要求 166
4.1.3 实验工具与软件 166
4.1.4 实验内容 166
4.2 信息收集及扫描工具的使用 174
4.2.1 实验目的 174
4.2.2 实验要求 174
4.2.3 实验工具与软件 174
4.2.4 实验原理 174
4.2.5 实验内容 174
4.2.6 实验报告 183
4.3 ARP欺骗攻击 183
4.3.1 实验目的 183
4.3.2 实验要求 183
4.3.3 实验工具与软件 183
4.3.4 实验原理 183
4.3.5 实验内容 184
4.3.6 实验报告 189
4.4 木马攻击及防范 190
4.4.1 实验目的 190
4.4.2 实验要求 190
4.4.3 实验工具与软件 190
4.4.4 实验原理 190
4.4.5 实验内容 190
4.4.6 实验报告 203
4.5 恶意代码攻防 203
4.5.1 实验目的 203
4.5.2 实验要求 203
4.5.3 实验工具与软件 203
4.5.4 实验原理 203
4.5.5 实验内容 203
4.5.6 实验报告 208
4.6 密码技术应用 208
4.6.1 实验目的 208
4.6.2 实验要求 208
4.6.3 实验工具与软件 209
4.6.4 实验原理 209
4.6.5 实验内容 209
4.6.6 实验报告 216
4.7 无线网络安全 217
4.7.1 实验目的 217
4.7.2 实验要求 217
4.7.3 实验工具与软件 217
4.7.4 实验原理 217
4.7.5 实验内容 217
4.7.6 实验报告 221
第5章 网络管理实验 222
5.1 网络管理软件SNMPc的使用 222
5.1.1 实验目的 222
5.1.2 实验环境 222
5.1.3 实验过程 222
5.2 网络管理软件OidView的使用 230
5.2.1 实验目的 230
5.2.2 实验环境 230
5.2.3 实验过程 231
5.3 编程实现SNMP MIB Browser 235
5.3.1 实验目的 235
5.3.2 实验内容 235
5.3.3 实验环境 235
5.3.4 实验步骤 235
5.4 编程实现SNMP Trap Receiver 238
5.4.1 实验目的 238
5.4.2 实验内容 238
5.4.3 实验环境 238
5.4.4 实验步骤 238
5.5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 241
5.5.1 实验目的 241
5.5.2 实验内容 241
5.5.3 实验原理 242
5.5.4 实验步骤 242
5.6 基于地址的IP数据流量统计 244
5.6.1 实验目的 244
5.6.2 实验内容 244
5.6.3 实验步骤 245
5.7 网络设备性能监控 249
5.7.1 实验目的 249
5.7.2 实验内容 249
5.7.3 实验步骤 250
5.8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 258
5.8.1 实验目的 258
5.8.2 实验环境 258
5.8.3 实验内容 258
参考文献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