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代宫廷教育史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明代宫廷教育史  上
  • 谢贵安,谢盛著 著
  •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 ISBN:751340812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代宫廷教育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9

一 明代宫廷教育史的概念、对象和研究方法 19

二 明代宫廷教育史的研究现状 22

三 明代宫廷教育史研究的意义与本书的价值 29

第二章 正心格非:明代宫廷教育思想 32

第一节 关于宫廷教育目的与意义的思想 33

一 格正君心,懋修圣德:宫廷教育的目的 33

二 虽云天笃其资,实由学得其大:宫廷教育的意义 39

第二节 关于宫廷教育途径的思想 44

一 隆师好问者,君道之所当尽:尊师重道和重视经筵的思想 44

二 知行合一,学体治用:实现宫廷教育与政治实践统一的思想 50

第三节 关于豫教太子的思想 59

一 对豫教太子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59

二 对太子教育形式与内容的探讨 62

三 选择东宫师傅、隔离邪佞之人的主张 66

第四节 讲学与游乐对立的观念 68

第三章 绵延不绝:明代宫廷教育的发展历程 78

第一节 太祖至宣宗:明前期宫廷教育及其特点 79

一 太祖时从自我教育到宗室子弟教育制度的初建 79

二 太宗时宫廷教育中心的南北分离 84

三 仁宣时经筵日讲制度开始奠基 92

第二节 英宗至世宗:明中期宫廷教育及其特点 95

一 英宗、代宗与宪宗时经筵日讲和宦官教育的制度化 95

二 孝宗时经筵日讲制度达到明前中期的高峰 100

三 武宗与世宗时经筵日讲的先兴后废 105

第三节 穆宗至思宗:明后期宫廷教育及其特点 115

一 穆宗时经筵日讲和东宫讲学的被迫举行 115

二 神宗时宫廷教育的盛极而衰 120

三 光宗、熹宗时宫廷教育的局限性和程式化 124

四 崇祯时期宫廷教育的回光返照 127

第四章 启沃君心:明代皇帝的教育 131

第一节 明代皇帝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132

第二节 成年皇帝的继续教育 138

一 开国皇帝的自我教育 139

二 成年嗣君的继续教育 143

第三节 冲龄皇帝的启蒙教育 150

一 幼君经筵日讲概览 150

二 未成年皇帝的教育特点 154

第五章 制度确立:明代经筵日讲的演变与定型 163

第一节 经筵与日讲的界定与异同 164

第二节 明代经筵、日讲制度的起源与建立 171

一 经筵、日讲制度的起源 171

二 明代经筵日讲制度的建立 180

三 明代经筵日讲中的师道与君道之争 186

第三节 明代经筵制度及其仪注 192

一 英、孝、武宗时期经筵制度及其仪注 193

二 嘉靖时期经筵制度及其仪注变化 199

三 隆万以后的经筵制度及其仪注变化 203

四 明代经筵的基本制度 212

第四节 明代日讲制度及其仪注 231

一 日讲制度及其仪注的变化 232

二 进讲《大学衍义》仪及午讲仪 240

三 明代日讲的基本制度 243

第六章 经筵实践:明代诸帝的经筵日讲 254

第一节 经筵日讲制度形成前的教学探索 254

第二节 经筵日讲制度形成后英宗迄武宗的教学实践 260

第三节 世宗和穆宗经筵日讲的实践 266

一 世宗的经筵日讲实践 266

二 穆宗经筵日讲的教学实践 284

第四节 神宗经筵日讲的教学实践 292

一 神宗经筵日讲的两个阶段 293

二 神宗勤学后的怠学 309

第五节 明末二帝经筵日讲的教学实践 314

一 熹宗的经筵日讲实践 314

二 思宗的经筵日讲实践 323

第七章 帝王之师:经筵与日讲讲官的选用 336

第一节 经筵日讲官的地位 337

第二节 经筵日讲官的兼容 347

一 经筵或日讲官与东宫讲读官之间的兼容 347

二 经筵或日讲官与内书堂教习之间的兼容 351

三 皇帝讲官与东宫讲读官和内书堂教习之间的兼容 354

第三节 经筵日讲官的选择 355

一 资格与资历 357

二 德行与修养 361

三 才学和识见 365

四 外貌与声音 369

五 教学经验 377

六 综合条件 379

七 条件的抉择 390

第四节 经筵日讲的态度与效果 393

一 讲官对待经筵日讲的态度 393

二 讲官讲课的正面效果 395

三 讲官讲课的负面效果 403

第五节 经筵日讲官员的典范 410

一 顾鼎臣在经筵上的表现 410

二 陆深在经筵和日讲上的努力 414

三 张居正在经筵教育上的贡献 42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