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哲学史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印度哲学史纲
  • 黄忏华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978755380236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哲学史-印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度哲学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弁言 1

绪论 1

一 印度哲学底特质 1

二 印度文化概观 3

第一篇 古代婆罗门哲学 13

第一章《赞诵明论》底神话的宇宙观 13

第一节 吠陀底意义和种类 13

第二节 《赞诵明论》底哲学思想 15

第一 彼一 17

第二 生主神 18

第三 造一切神 18

第四 祈祷主神 19

第五 原人 19

第二章《净行书》底祭坛哲学 21

第一节《净行书》兴起底时代和他底特质 21

第二节《净行书》底内容 23

第三节《净行书》底哲学思想 24

第一 生主 25

第二 梵 25

第三 自我 27

第四 轮回说 业说 27

第三章《奥义书》底自我哲学 29

第一节《奥义书》思想兴起底原动力和他底特质 29

第二节《奥义书》底名义和内容 30

第三节《奥义书》底哲学思想 31

第一 梵我不二 31

第二 梵底现象化 37

第三 轮回 解脱 40

第二篇 诸派哲学 46

第一章 数论派 46

第一节 学统 46

第二节 本典 47

第三节 名义 47

第四节 哲理 48

第一 所因 48

第二 量论 48

第三 因中有果论 49

第四 二元二十五谛 49

第五 世界观 有情观 53

第六 轮回 解脱 56

附录 数论义 58

第二章 瑜伽派 61

第一节 目的 开祖 名义 61

第二节 本典 62

第三节 哲理 62

第一 第二十六谛——神 62

第二 心理说 63

第三 八支行法 神通 解脱 63

附录 瑜伽外道 65

第三章 胜论派 66

第一节 名义 学统 66

第二节 本典 67

第三节 哲理 67

第一 六句义 十句义 67

第二 极微论 73

第三 因中无果论 74

第四 有情观 解脱观 75

附录 胜论义 76

第四章 正理派 82

第一节 名义 开祖 82

第二节 本典 82

第三节 哲理 83

第一 本派底人生观和十六句义 83

第二 论式 87

附录 十六谛义 88

第五章 弥曼差派 89

第一节 名义 开祖 起源 89

第二节 本典 90

第三节 哲理 90

第一 声常住论 90

第二 量论 92

第三 论究法 93

第四 本派底理想 神观 业观 93

附录 声论义 94

第六章 吠檀多派 95

第一节 名义 学统 95

第二节 本典 97

第三节 哲理 97

第一 跋达罗衍那底学说 97

第二 乔陀婆陀底学说 99

第三 商羯罗底学说——纯粹一元论 102

第四 罗摩?阇底学说——局限一元论 106

第五 摩达婆底学说 108

第六 婆罗跋底学说 109

第七 萨陀难陀底学说 109

第七章 佛世底哲学诸派 113

第一节 《摩诃婆罗多》叙事诗底哲学 113

第二节 顺世派 114

第三节 耆那教 115

第四节 六师外道 117

第三篇 佛教哲学 121

第一章 根本佛教底哲学 121

第一节 佛教兴起底时代和他底使命 121

第二节 佛教底开祖释迦牟尼佛 122

第三节 佛教圣典 126

第一 结集 126

第二 内容 128

第四节 哲理 133

第一 四谛 133

一 苦谛 134

二 集谛 141

三 灭谛 143

四 道谛 144

第二 十二因缘 146

第二章 部派佛教底哲学 150

第一节 部派分裂底年代 原因 部名 部数 150

第二节 哲理 153

第一 有部底学说 153

一 万有论 154

二 修道 得果 161

三 涅槃 佛身 162

第二 大众部底学说 163

一 万有论 163

二 心性论 164

三 佛身 165

第三 大众部系底学说 165

第四 犊子部系底学说 166

第五 折衷系底学说 167

第六 经量部系底学说 168

附录 南传小乘部执 170

第三章 开发佛教底哲学(一)——龙树系底中观哲学 175

第一节 龙树略传 175

第二节 龙树底学统 176

第三节 哲理 177

第一 二谛 177

第二 八不 180

第三 涅槃 佛身 181

第四 提婆、罗睺罗多底学说 182

第五 佛护、清辨底学说 182

第四章 开发佛教底哲学(二)——无著世亲系底唯识哲学 183

第一节 无著、世亲略传 183

第二节 无著、世亲底学统 184

第三节 哲理 185

第一 万法唯识论 185

第二 唯识的宇宙人生观 188

一 宇宙万有底缘起 188

二 宇宙万有底实相 189

三 宇宙万有底种类 190

第三 唯智的宇宙人生观 195

一 唯智的宇宙人生底展现 195

二 菩提 196

三 涅槃 197

四 佛身 佛土 197

第四 陈那底学说 198

第五 护法底学说 199

一 本新合用说 199

二 四分说 199

后记 20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