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比较宪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比较宪法
  • 王世杰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1711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宪法-比较法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比较宪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 3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3

第一节 宪法的特性 3

一 形式上之特性 3

二 实质上之特性 4

第二节 宪法的种类 8

一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8

二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10

三 民造宪法、协定宪法与钦定宪法 13

第三节 宪法观念的沿革 16

一 希腊罗马时代 17

二 欧洲中世纪时代 18

三 自欧洲宗教革命至美法革命时代 18

四 18世纪美法革命时代 21

五 19世纪以来之变迁 23

第二章 国家的概念 25

第一节 国家的名称 26

第二节 国家的要素 27

第三节 主权问题 30

第一目 主权的限制问题 31

一 事实上之限制 32

二 道理上之限制 32

三 法律上之无限性 37

第二目 主权的分割问题 39

第三目 主权的所在 41

一 法律上主权之所在 41

二 政治主权说 41

三 国民主权说 43

第四节 国家的起源与根据 46

一 神意说 47

二 契约说 47

三 强力说 52

四 结论 53

第二编 个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61

第一章 个人的基本权利 61

第一节 消极的基本权利——个人自由 62

第一目 个人自由说的由来与论据 62

一 个人自由说的由来 62

二 个人自由说的论据 63

第二目 个人自由的范围与种类 66

一 个人自由的范围 66

二 个人自由的种类 67

第三目 人民平等的原则 67

一 人民平等的意义 67

二 人民平等之论据及其批评 70

第四目 人身自由 71

一 人身自由的意义 71

二 人身自由的保障 73

第五目 居住及迁徙自由 75

一 居住自由 75

二 迁徙自由 76

第六目 工作自由 77

一 工作自由的意义 77

二 工作自由的范围 78

第七目 财产自由 82

一 财产自由的意义 82

二 财产自由的范围 84

第八目 信教自由 87

一 信教自由的意义 87

二 信教自由的范围 88

第九目 意见自由 91

一 意见自由的意义 91

二 意见自由的种类 92

三 刊行自由 92

四 教授与学习自由 102

五 请愿权 103

六 书信秘密自由 104

第十目 集会自由 105

一 集会自由的意义 105

二 集会自由的范围 106

第十一目 结社自由 108

一 结社自由的意义 108

二 结社自由的范围 110

第十二目 个人自由与戒严 114

一 戒严与法国法 114

二 戒严与德奥诸国法律 116

三 戒严与英国法 117

四 戒严与美国宪法 119

五 戒严与吾国法律 119

第二节 积极的基本权利 120

第二章 人民的基本义务 123

第三编 公民团体 129

第一章 公民选举权 129

第一节 选举权的性质 129

一 选举权为国民的固有权利说 129

二 选举权为社会职务说 130

三 选举权兼具权利与职务两性说 130

第二节 选举团体的组成 131

第一目 限制选权与选权普及 131

一 限制选权与选权普及的区别 131

二 限制选权与选权普及的理论 133

三 女子选举权及被选举权问题 134

四 民国元年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中之选举权资格 140

第二目 地域代表与职业代表 141

一 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之别 141

二 职业代表制之一般理论与批评 141

三 职业代表制的诸种形式 147

第三节 选举区划 149

一 大选举区制与单选举区制 149

二 大选举区制与单选举区制的理论 150

第四节 选民权利的范围 150

第一目 复数选权与选权平等 150

一 复数选权与选权平等的区别 150

二 复数选权制的批评 152

第二目 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 153

一 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的区别 153

二 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的理论 153

第三目 多数选举与比例选举 154

一 多数选举与比例选举之别 154

二 比例选举制之诸种形式 155

三 比例选举制的理论 168

第四目 强制投票 170

一 强制投票制的意义及其形式 170

二 强制投票制的理论 170

第五节 选举程序 172

第一目 秘密投票 172

第二目 选举舞弊与选举诉讼 173

一 选举舞弊 173

二 选举诉讼 175

第二章 公民直接造法权 177

第一节 复决权 177

一 复决的意义及其形式 177

二 复决制的理论 180

第二节 创制权 183

一 创制的意义及其形式 183

二 创制制的理论 185

第三章 公民的直接罢免权 186

一 直接罢免的意义及其形式 186

二 直接罢免制的理论 187

第四编 国家机关及其职权 191

第一章 议会 191

第一节 议会的性质与渊源 191

第一目 议会的性质 191

一 委托说 191

二 代表说 192

三 国家机关说 194

四 诸说之批评 194

第二目 议会制度的渊源 196

一 议会制度的诞生 196

二 英格兰议会制度的沿革 196

第二节 议会的组成 200

第一目 两院制的起源 200

第二目 两院制与一院制的理论 201

一 主张两院制者之理论 201

二 主张一院制者之理论 202

第三目 两院的组成问题 203

一 第一院的组成 204

二 第二院的组成 208

第三节 议会的职权 213

第一目 两院职权的分配 213

第二目 议会的立法权 216

第一款 立法权的意义 216

第二款 立法程序 218

一 法律案之提出 219

二 法律案之讨议 219

三 两院之协议 221

第三目 议会的监督权 222

一 质问权 222

二 审查权 223

三 受理请愿权 224

四 建议权 224

五 弹劾权 225

六 不信任投票权 228

七 设立议会委员会之权 229

第四目 议会的财政权 229

一 预算案 230

二 决算案 232

第四节 议员的特殊保障 232

一 议员言论的保障 233

二 议员人身的保障 233

第二章 行政机关 236

第一节 行政机关的组成 236

第一目 行政合议制 237

一 行政合议制的意义 237

二 行政合议制的理论 237

三 行政合议制的实例 239

第二目 行政元首与国务员 245

第一款 行政元首 245

一 行政元首的产生 245

二 行政元首的任期 249

三 行政元首的缺职 250

第二款 元首与国务员的关系 252

一 总统制 252

二 责任内阁制 254

第三款 国务会议 258

一 国务会议的组成 258

二 国务会议与元首 259

三 国务会议的职权 260

第四款 国务总理与国务员 261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职权 262

第一目 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262

一 瑞士制 262

二 总统制 263

三 责任内阁制 264

四 诸制之批评 265

第二目 行政机关的职权 267

第一款 关于执行法律之权 267

一 公布法律权 267

二 颁发命令权 269

第二款 关于制定法律之权 270

一 法律提案权 270

二 要求复议权 270

第三款 任免权 272

一 国务员的任免 273

二 一般官吏的任免 273

第四款 海陆军权 274

第五款 外务权 275

一 使节权 275

二 缔约权 276

三 宣战权 278

第六款 颁给荣誉权 279

第七款 赦免权 280

一 赦免权的意义 280

二 关于赦免权之理论 281

第八款 关于议会集会开会停会闭会及解散之权 283

一 议会之集会开会停会及闭会 283

二 议会的解散 286

第三章 法院 290

第一节 法院职务的性质 290

第二节 法院的独立 291

一 法官的任用 292

二 法官的保障 293

三 法院独立之其他条件 295

第三节 法院司法权的范围 296

第一目 宪法解释权 296

一 何谓违宪 296

二 “否认”与“撤销”之别 297

三 法院应否有否认或撤销违宪的法律之权 299

第二目 行政诉讼裁判权 303

一 行政诉讼的意义 303

二 英美制与欧洲大陆制 304

第四章 联邦制度 306

第一节 联邦制的特性 306

第一目 联邦制与邦联制的差别 307

第二目 联邦制与单一制的差别 311

第二节 联邦制的派别 314

第一目 美制与坎拿大制的差别 314

第二目 美制与欧洲大陆制的差别 316

第五编 宪法的修改 321

第一章 宪法的修改 321

第一节 宪法的固定性 321

一 契约与法律 321

二 宪法修改的限制 322

第二节 宪法修改的程序 325

第一目 提案程序 326

一 提案权 326

二 原则之决定 327

三 草案之决定 328

第二目 议决程序 328

一 由议会议决 328

二 由特别制宪会议议决 329

三 由地方团体复决 330

四 由公民复决 330

第三目 公布程序 331

第二章 中国制宪问题的经过 335

第一节 清季之预备立宪 335

一 立宪运动 335

二 清廷之措施 338

第二节 辛亥革命迄国会成立 345

一 辛亥十月十三日《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345

二 元年三月十一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48

三 关于制宪机关之法律 350

第三节 国会成立迄国会解散 351

一 国会之政党 351

二 宪法起草委员会之组织与程序 352

三 二年十月四日《大总统选举法》 353

四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之完成 355

五 袁氏干预制宪暨国会解散 356

第四节 国会解散迄袁氏殂落 358

一 民国三年五月一日《中华民国约法》 358

二 民国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及其他 360

三 君宪运动之失败 361

第五节 国会恢复迄宣统复辟 362

一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之续议 362

二 国会解散与复辟 367

第六节 西南护法迄国会二次恢复 369

一 西南国会之议宪 369

二 《国会组织法》及参众两院选举法之修改 370

三 省宪运动 371

第七节 国会二次恢复迄临时执政制消灭 374

一 民国十二年十月十日《中华民国宪法》 374

二 民国十四年《国民代表会议条例》与《中华民国宪法案》 378

第八节 国民革命迄中国统一 379

一 宪法问题与国民党的主张 380

二 《国民政府组织法》的变迁 384

附录 389

参考书籍 43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