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五大轶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共五大轶事
  • 李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357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中共五大(1927)-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五大轶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 子 1

风云际会,武汉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4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6

武汉临时联席会议的成立 11

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至武汉 13

谁最早提出召开中共五大? 15

酝酿中共五大召开的几个时间点 20

《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 23

任命大会代表团成员 30

共产国际给代表团、代表团成员的指示 33

中共五大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 37

为何要召开中共五大? 39

确定大会召开日期 42

陈独秀抵达武汉,提出推延会期 48

大会议程的调整 53

共产国际与国民党互派代表的酝酿 55

共产国际代表与蒋介石 57

上海特别委员会的应急措施 65

汪精卫回国抵达武汉 68

共产国际代表团同鲍罗廷的分歧 73

考察湖南农民运动 79

国民党土地委员会的讨论 82

三份解决农民问题的决议案 86

黄鹤楼前的情思 88

大会代表的产生 90

从上海到武汉 95

有多少代表出席中共五大? 98

与会代表并非天天出席大会 107

出席中共五大的是否只有正式代表? 109

各代表团的形成 114

11个地区代表团 122

出席中共五大的外国人 128

国民党代表团出席开幕式 136

大会开幕式在武昌第一小学举行 138

开幕式的空前盛况 143

大会开幕是哪一天? 149

第一次设立了大会主席团 151

会场的选择和场地的布置 155

有关大会的新闻报道 160

见证历史的两张照片 162

陈独秀作四大以来的工作报告 165

四大以来党的策略 170

五卅运动时期党的政策 174

怎样看待北伐和继续北伐? 177

如何认识资产阶级的作用? 181

对土地问题怎么看? 185

陈独秀对领导权问题的分析 187

如何评估全国的军事力量? 189

如何认识中国国民党? 190

陈独秀论革命民主政权 192

关于财政经济政策 194

陈独秀报告党的组织状况 196

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199

筹建中央党校——大会的一个亮点 200

群众运动的开展 207

代表们对大会报告的态度 210

瞿秋白散发反“孟雪维克”的小册子 212

大会上最活跃的罗易 216

罗易强调要继续北伐 219

如何在党内合作框架中开展工作? 223

大会的发言和讨论 225

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悼念李大钊 229

独一无二的两份文告 232

字迹潦草的会议记录 234

应对大会代表的批评 238

同“右倾危险”作斗争 24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独立问题 243

汪精卫的演说 246

中国革命发展的前途是什么? 248

关于“国民革命纲领” 253

一个热门话题 256

大会接近尾声 259

最为重要的一份决议案 261

中共第一个土地问题决议 264

《职工运动决议案》文字最多 267

党的组织建设从何着手? 270

指明青年运动的方向 272

大会的宣言 274

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276

陈独秀再次当选总书记 280

共产国际代表对新中央的态度 285

罗易:中共五大解决了若干疑问 287

口号:大会精神的集中体现 289

大会闭幕:新的工作开始 290

新的中央机构 291

后续工作:党章的修订 295

重新设计党的组织系统 300

调整地方组织机构 303

首次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 306

在群众团体中设置党团的制度 309

党和团组织关系的明确规定 316

对共青团四大的期望 318

两个劳动大会的召开 322

大会结束后的地方工作 326

应对夏斗寅叛变 332

处理长沙马日事变 335

两名共产国际代表之间的争论 338

五月紧急指示 341

应对郑州会议和宁汉合流 346

武昌会议 350

中央领导层的更迭 352

蔡和森:20世纪20年代的记忆之一 355

瞿秋白:20世纪20年代的记忆之二 356

李立三:20世纪30年代的记忆之一 358

毛泽东:20世纪30年代的记忆之二 359

张国焘:20世纪60年代的记忆 361

李维汉: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 363

结束语:故事其实还没有结束 366

后记 36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