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持续建筑的理论与技术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可持续建筑的理论与技术
  • 郭飞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50648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建筑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可持续建筑的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从建筑的起源谈起 1

1.2最出色的建筑师 2

1.2.1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

1.2.2穴居与巢居 3

1.2.3世界民居 4

(1)因纽特人冰屋 4

(2)捕风塔 6

(3)马鞍形屋顶民居 7

1.2.4中国民居 8

(1)蒙古包 8

(2)窑居 10

(3)其他民居 10

1.3地球的挑战 12

1.3.1通天塔理想 12

1.3.2增长的极限 14

1.3.3气候变化 15

1.4建筑界的行动 17

1.4.1可持续发展理念 17

1.4.2可持续建筑 17

1.4.3绿色建筑 18

1.5绿色建筑的原则 18

1.5.1因地制宜 19

1.5.2适宜技术 19

1.5.3适当需求 20

1.5.4全生命周期理念 22

(1)3R理念 22

(2)生命周期评估 23

第二章 气候、建筑、人 25

2.1温室效应 25

2.1.1地球的温室效应 25

2.1.2建筑业减排途径 26

2.1.3玻璃的温室效应 29

2.2城市热岛效应 32

2.2.1形成机理 32

2.2.2热岛强度 34

2.2.3城市热岛的危害 35

2.2.4评价指标 36

(1)湿球黑球温度WBGT 36

(2)标准有效温度SET* 37

2.2.5透水地面 38

(1)透水地面的作用 38

(2)透水地面的主要形式 39

(3)透水路面砖 40

(4)透水性混凝土 41

(5)雨水贮集 42

2.2.6城市绿化 42

(1)绿化对改善热环境的作用 42

(2)立体绿化 43

(3)都市农业 46

(4)屋顶绿化的构造技术 48

2.3生物气候学 53

2.3.1生物气候学 53

2.3.2生物气候图 54

2.4建筑适应气候 55

2.4.1建筑形态 55

(1)强调保温防寒的形态 55

(2)强调防热的形态 55

2.4.2气候梯度与气候缓冲区 57

2.4.3可控性与可变性 59

2.5人体热舒适 60

2.5.1人体的热平衡 60

(1)热平衡方程 60

(2)平均辐射温度 62

2.5.2稳态模型 63

2.5.3动态模型 65

(1)PMV修正模型 65

(2)适应模型 66

第三章 自然降温与通风 69

3.1长波辐射 69

3.1.1长波辐射降温原理 69

3.1.2蓄水屋面 70

3.2蒸发降温 71

3.2.1蒸发降温原理 72

3.2.2影响因素 72

3.3土壤供冷 73

3.3.1土壤供冷的原理 73

3.3.2地源热泵技术 74

3.4建筑外部的风环境 75

3.4.1自然通风的动力 75

3.4.2风影效应 75

3.4.3风速梯度 77

3.4.4文丘里效应 78

3.4.5建筑布局与风环境 80

3.4.6建筑体形与风环境 82

3.4.7季风条件下的通风设计 85

3.5过渡空间与通风 88

3.5.1巷道与厅井 88

3.5.2空中花园 89

3.5.3外廊 91

3.5.4阳台 94

3.6平面布置与通风 98

3.7门窗通风技术 98

3.7.1房间开口 99

(1)开口的大小 99

(2)开口的位置 100

(3)外窗的可开启面积 101

3.7.2开启方式与通风效果 101

(1)通风量与通风路线 102

(2)开启方式 103

3.8自然通风的控制 106

3.8.1诱导风向 106

3.8.2控制风量 107

(1)百叶格栅窗 107

(2)通风器外窗一体化技术 112

3.9自然通风的强化 114

3.9.1捕风装置 115

3.9.2无动力风帽 116

3.9.3太阳能烟囱 116

3.10全面通风策略 116

3.10.1全面通风的意义 116

(1)全面通风与自然通风 117

(2)全面通风的空气品质 117

3.10.2全面通风的技术类型 120

3.11通风的模拟技术 120

第四章 太阳能利用 125

4.1太阳辐射 125

4.2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127

4.3被动式太阳能光热的利用 128

4.3.1建筑布局和朝向 128

4.3.2阳光与通风综合设计 129

4.3.3建筑体形 132

4.3.4平面布置 132

4.3.5被动式太阳能采暖 134

(1)直接受益式 136

(2)特隆布墙 137

(3)附加日光间 139

(4)对流环路式 139

4.3.6太阳墙采暖 140

4.4太阳能热水器 142

4.4.1集热器 142

4.4.2建筑一体化 143

4.5太阳能光电利用 145

4.5.1光热发电 145

4.5.2太阳能电池 147

4.5.3光伏发电系统 148

4.5.4光伏建筑一体化(BIVP) 149

第五章 建筑遮阳 157

5.1遮阳的历史 157

5.2遮阳的节能作用 159

5.3遮阳分析与计算 159

5.3.1遮阳分析 160

(1)模型法(照灯法Helidons) 160

(2)日照棒影图分析 160

(3)计算机模拟 160

5.3.2遮阳构件的计算 161

5.4遮阳系数 162

5.5构件遮阳 163

5.6绿化遮阳 166

5.7外窗遮阳 166

5.7.1按照基本形式分类 167

(1)内遮阳 167

(2)外遮阳 168

(3)中间遮阳 168

5.7.2按照构件类型分类 169

5.7.3按照活动方式分类 169

(1)固定式遮阳 169

(2)活动式遮阳 169

5.8玻璃材料遮阳 171

(1)着色玻璃 171

(2)低辐射(Low-E)玻璃 171

(3)阳光控制镀膜(热反射镀膜)玻璃 172

(4)智能化调光玻璃 172

5.9装置外遮阳 173

5.9.1铝合金格栅 173

5.9.2卷帘(卷闸窗帘) 175

5.9.3推拉式遮阳百叶(板) 176

5.9.4折叠式遮阳板(百叶) 178

第六章 围护结构 187

6.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187

6.2节能规范 188

6.2.1体形系数 188

6.2.2窗墙比 189

(1)住宅建筑 189

(2)公共建筑 190

6.2.3传热系数 190

6.2.4蓄热系数与热惰性 191

6.3保温材料 192

6.3.1矿棉(玻璃棉和岩棉) 193

6.3.2泡沫玻璃 193

6.3.3硅酸钙板 193

6.3.4膨胀珍珠岩(EPB) 194

6.3.5膨胀聚苯乙烯泡沫(EPS) 194

6.3.6挤压聚苯乙烯泡沫(XPS) 194

6.3.7膨胀聚氨酯泡沫(PUR) 194

6.3.8刨花板(WW) 195

6.3.9真空保温隔热板(VIP) 195

6.4墙体 195

6.4.1墙体材料 195

6.4.2技术类型 196

6.4.3安全性能 197

(1)饰面砖的应用 198

(2)防火 198

(3)使用年限 200

6.4.4外墙外保温 200

(1)技术特点 200

(2)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201

(3)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系统 203

(4)XPS(挤塑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205

(5)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 205

(6)矿(岩)棉板外保温系统 206

(7)外保温系统装饰一体化技术 206

(8)外保温与通风一体化技术 207

6.4.5外墙内保温 207

(1)内保温技术特点 207

(2)常见内保温技术体系 209

(3)内保温技术应用案例 210

6.4.6外墙自保温 212

6.4.7外墙内外组合保温 213

6.5楼地面 214

6.5.1楼地面设计要求 214

6.5.2地板辐射采暖 215

6.6屋面 216

6.6.1平屋面 216

(1)保温技术 216

(2)架空隔热屋面 218

6.6.2坡屋面 219

6.6.3金属板屋面 220

6.7外窗 228

6.7.1降低窗能耗的途径 228

6.7.2玻璃材料 228

(1)中空玻璃 229

(2)阳光控制镀膜(热反射镀膜)玻璃 230

(3)低辐射(Low-E)玻璃 230

(4)真空玻璃 230

6.7.3窗构造 230

(1)窗框材料与构造 230

(2)密封材料 233

第七章 建筑幕墙 239

7.1幕墙热工设计 239

7.1.1气密性 240

7.1.2保温隔热性能 240

7.2金属板幕墙 241

7.2.1铝合金幕墙 241

7.2.2耐候钢(锈钢)板幕墙 243

7.3陶土板幕墙 246

7.4 U形玻璃幕墙 248

7.5百叶中空玻璃 251

7.5.1传热性能 251

7.5.2遮阳系数 251

7.6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252

7.6.1双层幕墙的原理 254

7.6.2双层幕墙的分类 255

(1)外循环式双层幕墙 255

(2)内循环式双层幕墙 258

(3)综合内外循环的双层幕墙 259

7.6.3双层幕墙的构造要求 259

7.6.4双层幕墙的保温性能 259

第八章 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实践 261

8.1勒·柯布西耶 261

8.2路易·康 263

8.3查尔斯·科里亚 263

8.4杨经文 266

8.5保罗·索拉里与生态建筑 267

8.6生土(覆土)建筑 268

8.7自维持住宅(Autonomous House) 268

8.8贝丁顿零能耗社区 269

8.9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 274

8.10大连滨海度假宾馆竞赛方案 278

8.10.1环境与方案总体概述 278

8.10.2设计策略的确定 278

8.10.3太阳能光热利用 279

8.10.4自然采光 282

8.10.5节水设计 283

8.10.6围护结构节能 283

8.10.7可再生能源利用 284

8.10.8自然通风 284

参考文献 28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