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概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传播学概论
  • 胡正荣主编;周亭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771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传播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播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播学史 1

第一节 传播学的诞生 1

一、早期的传播研究 1

二、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 2

三、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5

第二节 传播学的先驱者 14

一、沃尔特·李普曼 14

二、哈罗德·拉斯韦尔 14

三、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15

四、库尔特·卢因 15

五、卡尔·霍夫兰 15

六、威尔伯·施拉姆 16

思考题 17

第二章 传播 18

第一节 什么是传播 18

一、传播的定义 18

二、对“传播”的溯源 19

三、对“传播”的理解 20

第二节 传播演进的历史阶段 21

一、符号和信号时代 21

二、口语时代 22

三、文字时代 25

四、印刷时代 26

五、大众传播时代 29

六、网络传播时代 31

第三节 传播演进的历史规律 32

一、人类传播的五次飞跃 32

二、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 33

三、对人类传播演进规律的反思 34

思考题 35

第三章 传播的材料 36

第一节 信息 36

一、理解信息 36

二、信息的特点 39

三、与信息相关的重要概念 40

四、信息理论 43

第二节 符号 45

一、理解符号 45

二、符号的结构 45

三、符号的特征 47

四、符号的分类 48

五、符号的传播功能 52

思考题 53

第四章 传播类型 54

第一节 类型思维与传播类型的划分 54

一、类型思维 54

二、划分人类传播类型的四个标准 56

三、人类传播现象的六种类型 58

第二节 自我传播 59

一、自我传播的概念 59

二、自我传播的形式 59

第三节 人际传播 62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 62

二、人际传播的特征 64

三、人际传播的社会理论 64

四、人际传播的动机 64

五、人际传播的基础 66

六、人际传播的过程 68

第四节 群体传播 70

一、群体的概念 71

二、群体传播及其特征 73

三、群体动力论 74

四、群体事件与群体传播 75

第五节 组织传播 78

一、组织的定义和特征 78

二、组织研究的基本学派 79

三、组织传播的概念、形式、手段和功能 82

四、组织传播与公共关系 83

第六节 大众传播 84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及其发展 85

二、大众传播的特征 86

三、网络传播 89

四、大众传播的功能与目的 91

思考题 97

第五章 传播过程 98

第一节 理解传播过程的本体 98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98

二、传播过程模式 101

第二节 线性传播模式 102

一、拉斯韦尔模式 102

二、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103

三、线性传播模式的缺点 103

第三节 控制论传播模式 104

一、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104

二、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105

三、梅尔文-德弗勒的环形模式 106

四、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07

第四节 系统传播模式 108

一、赖利夫妇模式 108

二、马莱兹克模式 109

三、梅尔文·德弗勒的大众传播模式与媒介系统依赖模式 109

四、大众传播系统 112

五、其他模式 113

思考题 113

第六章 传播者 114

第一节 传播者与把关 114

一、发现把关人:库尔特·卢因与胰脏研究 117

二、把关过程研究 118

三、影响把关人的因素 121

第二节 媒介专业主义 124

一、媒介专业主义的定义 124

二、客观性原则 124

三、媒介伦理 125

第三节 媒介制度 127

一、《报刊的四种理论》 127

二、媒介所有权 130

三、比较媒介制度范式 130

思考题 132

第七章 传播内容 133

第一节 传播内容概述 133

一、传播内容的内涵 133

二、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134

第二节 大众传播内容的类型与趋势 142

一、大众传播内容的类型 142

二、大众传播内容的娱乐化倾向 146

三、传播内容发展的趋势 156

第三节 理解大众文化 157

一、大众文化及其特征 157

二、大众文化的理论 160

第四节 文本分析法 166

一、符号分析 167

二、再现分析 167

三、叙事分析 168

四、类型分析 168

五、互文性分析 169

六、意识形态分析 169

思考题 170

第八章 传播媒介 171

第一节 理解大众媒介 171

一、什么是媒介 171

二、什么是大众传播媒介 174

三、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176

第二节 大众媒介的本体特征 189

一、报纸的本体特征 189

二、广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192

三、电视的本体特征 195

四、网络媒介的本体特征 198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 200

一、哈罗德·英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 201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诸论 204

第四节 媒介机构和媒介产业 217

一、研究媒介产业的两个理论框架 217

二、媒介机构——公共媒体和商业媒体 219

三、跨国媒介集团 221

思考题 224

第九章 受众 226

第一节 理解受众 226

一、受众的概念 226

二、受众的类型 227

三、受众的特点 227

四、受众的变迁 228

第二节 受众的行为 230

一、受众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230

二、传受关系 231

三、受众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32

四、受众的权利 236

第三节 研究受众 237

一、国内外对受众价值的认识 237

二、受众理论 240

三、受众调查 247

思考题 248

第十章 传播效果 249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249

一、恐惧传承 249

二、从枪弹论到强效果论 251

三、寓教于乐 256

第二节 宣传研究和宣传教育 256

一、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257

二、宣传教育 261

第三节 两级传播与创新扩散 262

一、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262

二、创新扩散理论 265

第四节 议程设置 269

一、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 269

二、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271

三、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271

第五节 知识沟 273

一、知识沟理论的提出 273

二、知识沟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产生原因 274

三、知识沟理论的相关拓展 275

四、知识沟理论的现实意义 277

第六节 涵化理论 278

一、电视暴力假说 278

二、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 279

三、涵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280

四、涵化理论的发展与修正 281

第七节 沉默的螺旋 283

一、“沉默的螺旋”研究缘起 283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 284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批评与修正 285

第八节 第三者效果 287

一、第三者效果理论的缘起 287

二、第三者效果的基本假设与影响因素 288

三、第三者效果的相关评价 289

第九节 对传播效果的整合认识 290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拓展 290

二、不同学派视域下的传播效果研究 290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特征和趋势 291

思考题 292

阅读文献 294

人名译名对照表 29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