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方立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254874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佛教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代序) 1
绪论 1
上卷 1
第一编 总论 1
小引 2
第一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4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的界说 4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途径 8
一、翻译经典 8
二、讲习经义 12
三、编撰佛典 14
四、判教创宗 17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根源 17
一、地理环境 20
二、自然经济 20
三、政治结构 22
四、文化环境 23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28
第一节 “格义”式哲学的产生 28
第二节 玄学化哲学的流行 32
第三节 学派哲学的兴起 36
第四节 宗派哲学的繁荣 39
第五节 心性哲学的合流 43
小结 45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47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思想元素 47
一、人生论哲学 47
二、宇宙论哲学 50
三、实践论哲学 51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多重联系 52
一、层次和核心 52
二、内部联系 53
三、外部联系 55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外作用 56
一、内部作用 56
二、外部作用 58
第二编 人生论 61
小引 62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66
第一节 惊世骇俗的新型人生哲学 67
一、“实理”与“根要” 67
二、质疑与挑战 69
第二节 报应说的新论证 72
一、报应的根源 73
二、报应的方式 76
三、报应的主体 79
四、报应的性质 82
第三节 轮回说的新阐发 84
一、六道轮回与魂归泰山 84
二、十界互具与刻刻轮回 87
三、轮回与持戒,轮回与心念 89
四、对儒家反轮回说的回应 91
第四节 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 94
一、因果报应论的哲学内涵 94
二、因果报应论的社会功能 96
三、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思想特色 97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100
第一节 令人困惑的重大哲学问题 100
一、两个问题的对立见解 100
二、中国佛教的一般回应 102
三、形成分歧的深刻原因 103
第二节 神灭和神不灭的论争 104
一、论争的开展 105
二、论争的激化 105
三、论争的高潮 108
第三节 “神”的意蕴与神不灭的论证 110
一、“神”的多重意蕴 110
二、神不灭的系统论证 113
第四节 佛教神不灭论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 118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125
第一节 印度佛教涅槃学说略述 126
一、部派佛教的两种涅槃说 126
二、中观学派的涅槃与世间无差别论 127
三、《大般涅槃经》的涅槃四德说 128
四、唯识学派的涅槃即真如离障说 128
第二节 汉、魏、晋时代的涅槃思想 129
第三节 南北朝的涅槃师说 133
第四节 隋唐佛教宗派的涅槃论 135
第七章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138
第一节 印度佛教佛身论略述 138
一、从一身说到多身说 138
二、从一佛说到多佛说 141
第二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中国化诠释 142
一、体道者是佛 143
二、“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144
三、佛是人格神 144
四、“法即佛”和“理者是佛” 145
五、天台宗的“六即佛”说 146
六、禅宗的“如何是佛”说 149
第三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身的创造性阐述 154
一、隋唐前的法身观 155
二、《大乘起信论》的三身理论 158
三、天台、华严、净土、禅诸宗的佛身说 159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167
第一节 印度佛教净土说略述 167
第二节 弥勒净土信仰的兴衰 170
第三节 弥陀净土思想的歧解 172
第四节 唯心净土观念的流传 176
第五节 人间净土思想的倡导 179
第三编 心性论 183
小引 184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192
第一节 小乘佛教的心性说 193
一、心识说 193
二、心性染净说 196
第二节 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一性皆成”说 201
一、菩提心 202
二、如来藏 203
三、佛性 206
第三节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 212
一、种性与阿赖耶识种子 213
二、五种性说 215
第四节 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的调和 220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225
第一节 “心”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226
第二节 “性”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230
第三节 合论 234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239
第一节 佛性学说的探索与分歧 239
一、佛性的意义 240
二、佛性的有无 243
三、佛性的本有始有 245
第二节 关于阿赖耶识的歧解与争论 247
一、阿赖耶识真妄辨 248
二、阿赖耶识与佛性 249
第三节 真心本觉的提出与阐扬 250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256
第一节 三法无差 257
一、心无差 257
二、众生无差 258
三、佛无差 258
第二节 三因佛性 259
第三节 相对种与同类种 260
第四节 性具善恶 262
一、善性恶性本具不断 263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恶” 265
三、贪欲即是道 266
四、理毒性毒之争 268
第五节 无情有性 269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275
第一节 明佛种性 276
第二节 自性清净圆明 279
第三节 无住心体 282
第四节 真心即性 285
第五节 自心为不动智 288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290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290
一、对以往佛性论的总结和批判 290
二、中道佛性论的提出与开展 293
第二节 法相唯识宗的一分无性说 297
一、三类阐提 297
二、理佛性与行佛性 300
第三节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 303
一、三界无二无别 303
二、本不生即心实际 304
三、心自觉心 306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308
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 308
第二节 达摩、慧可、僧璨的真性与自觉说 311
一、同一真性与安心法门 312
二、自觉圣智与是心是佛 314
三、一心不生与任性合道 315
第三节 道信和弘忍的念佛心与本真心思想 317
一、心心念佛与念佛净心 317
二、明净心与念佛心 319
三、自心与本真心 322
第四节 牛头法融的无心与忘情说 325
一、“无心”合“道” 326
二、丧己忘情 329
三、无情有性 330
第五节 神秀的染净二心说 332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336
第一节 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 337
第二节 性、自性、本性与自本性 339
一、《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 342
二、《坛经》“自性”概念的功能 343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346
第四节 自心是佛与本性顿悟 348
第十七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 351
第一节 灵知 352
第二节 佛性与佛心 357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 361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367
第一节 心灵湛圆 367
第二节 心地自然 374
第三节 性理归宗 379
第四节 无心合道 382
第五节 无情说法 386
第六节 一心为宗 387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393
第一节 平常心是道与触类是道 393
第二节 清净本心与见闻觉知 401
第三节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403
第四节 心即是佛与无心是道 408
第五节 有情无佛性与无情有佛性 415
小结 418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420
第一节 心清净与自信心 421
第二节 见闻觉知与全体大用 424
第三节 “无事”与“无”字 429
第四节 菩提心与忠义心 434
第五节 清净心与一心法界 436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440
第一节 儒家心性思想的历史演变 441
第二节 学术思想重心的共同转轨 444
一、儒家人性论与佛教学术思想重心的转移 444
二、佛教心性论与儒家学术思想重心的定位 444
第三节 自心地位的突出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445
一、重视现实人心与自心地位的突出 445
二、真心本体说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446
第四节 心性思想内涵的调整互补 450
一、性善恶之辩与性有善恶论 451
二、生静心知与性静性觉 453
三、真妄净染与心性二元 456
四、忘心无境与无心无著 457
第五节 心性修养方式方法的吸取容摄 458
一、“极高明而道中庸”与“平常心是道” 458
二、尽心知性与明心见性 459
三、情染性净与灭情复性 461
四、识得本心与发明本心 462
五、顿悟与神悟 462
六、禅定与静坐 463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465
第一节 道家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 465
一、道与禅 467
二、自然与自性 474
三、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修而修 478
四、静观、得意忘言与禅悟 481
第二节 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484
一、轮回果报与形亡性存 485
二、万法皆空与忘身无心 487
三、心生万法与心为道体 490
四、明心见性与修心炼性 495
余论一 心性论: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异点 501
一、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同 501
二、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异 503
余论二 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