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邝士元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4614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205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学术思想-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学术思想之比较 1
第一节 先秦思想学说流变与盛衰 1
诸子与王官的学术渊源 1
孔子与儒家 3
诸子十家要略 5
诸子的流变及其衰替原因 12
第二节 儒道思想学说之比较 14
儒道之论道 14
政治观点之比较 15
思想方法之比较 16
两者相同要点 16
第三节 儒墨思想学术之比较 18
对于命与鬼神观念之比较 19
对于丧葬礼乐态度之比较 20
对于爱与义利观念之比较 21
两者相同之处 22
第四节 儒法思想学说之比较 22
政治历史观之比较 22
自然思想与认识论之比较 24
教育思想与人性之比较 25
儒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6
第五节 名法思想学说之比较 28
名、法二家概略 28
思想渊源之共通处 28
名家思想学说简介 30
法家思想学说简介 32
第二章 先秦诸子思想学说比较 35
第一节 孔孟思想学说的比较 35
两者政治学说的比较 35
孔孟哲学理论方面之比较 36
两者对教育政策之主张 37
两者对后世影响及评价 38
第二节孟、荀思想学说之比较 39
孟、荀政治哲理学说之比较 39
孟、荀教育主张之比较 41
孟、荀思想学说相异之要论 42
孟、荀学说对后世之影响 43
第三节老、庄思想学说之比较 47
老子思想学说概论 47
庄子思想学说概论 48
老、庄思想的共通处 49
老、庄思想之相异处 50
第四节杨、墨思想学说之比较 51
杨、墨思想渊源之比较 51
两家思想学说之比较 52
杨、墨思想学说相同处 54
两家思想总论 55
第五节 荀子与韩非学术思想之比较 56
两者对人性的看法 56
两者对礼法刑赏的态度 57
荀、韩对君主态度之异同 58
荀、韩政治思想之比较 59
荀、韩之功利主义 59
第六节法、术、势三派之比较 60
法派之渊源与代表 61
术派之渊源与代表 63
势派之渊源与代表 64
法、术、势三派主张之比较 65
第三章 两汉的学术思想 67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对当时、后世之影响 67
阴阳五行学说之渊源与发展 67
阴阳五行学说之政治原理 68
阴阳五行学说兴盛之原因与流变 69
阴阳五行对于两汉政治及社会之影响 70
五行学说与禅让理论的关系 71
王充学术思想的成就与评价 72
第二节 武帝立五经博士及其影响 75
立五经博士之经过与原因 76
五经博士之内容 76
影响方面 77
第三节 两汉经学异同与今古文学派之别 79
两汉经学异同略论 79
两汉经学相同之处 80
从政治、经济看今古文派之别 81
从文化、学术看今古文派之别 82
第四节 今古文派相争与调和 87
今古文派相争之经过 87
今古文派之调和 88
两派相争的影响 89
得失评论 90
第四章 汉魏时代的经学 92
第一节 师法、家法及五经之传授 92
师法与家法之起源 92
师法与家法之区别 93
五经之传授渊源 95
第二节 马融与东汉经学 98
马融生平 98
马融对东汉经学的贡献 98
马融对经学的影响 101
第三节 郑玄经学的贡献与评价 102
郑玄在经学上的贡献 102
郑玄治经的得失 103
对经学的影响 105
郑玄的贡献与评价 106
第四节 许慎之生平及其对学术之贡献 107
许慎之生平 107
许慎对文字学之贡献 108
许慎对经学之贡献 110
第五节 王肃经学及其得失评价 112
生平略历及著作 112
王肃之注经与成就 112
王肃的贡献与评价 113
王郑之争及其比较 114
第五章 宗教传播与其思想的影响 118
第一节 道教之传播及其影响 118
道教之渊源 118
道教之内容、特征与派别 120
道教对当代、后世的影响 121
五斗米道与太平道的关系 122
道教在魏晋南北朝大盛原因与影响 125
第二节 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27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经过与路线 127
佛教能立足中国的原因 128
佛教大盛于魏晋南北朝之原因 130
佛教对南北朝之影响 132
佛教对中国社会之影响 133
佛教对中国学术的影响 134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佛道之争 135
文化方面之争 135
地域不同之争 136
种族不同之争 137
利害之争 138
北朝道佛之争 138
魏晋南北朝佛道之争的影响 140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传入中国与影响 141
伊斯兰教起源与发展 141
伊斯兰教之信仰 142
伊斯兰教之特征与传入时间 143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路线 144
伊斯兰教传入对中国之影响 145
第五节 唐时传入中国之景教 149
大秦景教传入中国的经过 149
传入的路线与教义 150
大秦景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形 150
景教传入的影响 151
唐时大秦景教与明清天主教 151
第六节 基督教(新教)的传入与影响 154
基督教传入中国之经过 155
传教的方式 157
基督教对近代中国教育、文化、社会的影响 158
第七节 摩尼教的传入与影响 162
摩尼教之传入及其活动 162
摩尼教之教义 164
明教与大明帝国的建立 164
第八节 白莲教的兴起及其与元明政权的关系 166
元末白莲教的活动 166
白莲教与明帝国的建立 167
明初对白莲教的禁止 168
明成祖至武宗时期白莲教的活动 169
明中叶以后的白莲教 170
第九节 明清禁教与中国科学盛衰的分析 171
明末天主教徒对中西文化之影响 171
明清宗教与科学输入及其不振原因 174
清代民间仇教与朝廷禁教之原因 175
雍正后天主教失势之原因及其检讨 179
第六章 中外教士对交通及文化的贡献 181
第一节 法显西行对中印交通文化的贡献 181
生平略历 181
西行时间与路线 182
归途之路线 182
贡献 182
第二节 玄奘与中印交通、文化的影响及贡献 184
生平略历 184
贡献与影响 185
玄奘、法显西行之比较 187
第三节 义净于中印交通、文化的贡献 189
旅程与经过 189
贡献与影响 190
第四节 王玄策使印度及其贡献 192
出使印度之动机与经过 192
对中印交通之贡献 194
第五节 利玛窦对中西文化的贡献 195
生平略历 195
来华原因与动机 196
利玛窦的传教方法 197
传播的内容 199
利玛窦的儒教观 201
利玛窦的贡献与影响 202
第六节 徐光启在宗教、农业、科学上之影响与贡献 204
生平略历 204
与利玛窦谈道 205
上海开教与护教 206
贡献与影响 207
第七节 李之藻在宗教、科学上之贡献 209
生平事略 209
李之藻与天主教之关系及贡献 210
李之藻在科学上之贡献 210
第八节 马礼逊来华传教之经过 212
马礼逊在我国传教之经过 212
马礼进来华传教之影响及贡献 213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思想 214
第一节 魏晋之清谈 214
清谈的含义 214
清谈之起因 215
清谈之内容 218
第二节 魏晋之玄学 219
玄学的含义 219
玄学的内容与人物 220
第三节 清谈与玄学之影响 221
玄论派清谈之影响 221
才性名理派清谈之影响 222
清谈对学术之影响 223
谈辩对史学之影响 224
谈辩对政治制度之影响 225
第四节 南北朝经学的统一与异同 227
南北经学的异同 227
南学统一北学原因之分析 228
南学统一北学之影响 229
第五节 唐代纂修的《五经正义》 230
《五经正义》纂修的动机 230
《五经正义》编撰经过与内容 231
《五经正义》之得失 233
《五经正义》的影响 233
第八章 隋唐佛学 235
第一节 隋唐与南北朝佛学发展比较 235
国际性之佛学时期 236
独立自主性时期 236
佛学之统一时期 237
理论与修行并重 237
佛教宗派系统化时期 238
第二节 隋唐的四大佛教宗派 239
天台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239
华严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242
法相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245
禅宗的盛衰及其影响 248
第三节 佛学式微原因的分析 255
隋唐帝皇与佛教之互相利用 255
唐皇室与佛道之争 257
唐毁佛教之后果与影响 259
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 261
第四节 唐代儒释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263
儒佛之争的分析 264
儒佛调和的表现 265
儒佛在唐融和原因的分析 266
第九章 宋明理学发展与影响 268
第一节 宋代理学发达原因之分析 268
第二节 宋代理学四大派思想学说概述 271
周敦颐学说 272
张载学说 273
二程学说 274
朱熹学说 276
第三节 鹅湖之会与朱陵异同 277
鹅湖集会的起因 277
鹅湖集会的经过 279
鹅湖会后对各人的影响 279
朱陆异同的分析 281
朱陆对当代、后世的影响 286
第四节 陈白沙学说 289
静中养出端倪 289
随处体认天理 290
以自然为宗 291
宇宙论 292
认识论 293
第五节 王阳明的学说(姚江学派) 293
阳明事略与学说特质 293
阳明学说之大要 294
阳明学说之评论 296
阳明学说盛行之原因 297
白沙与阳明学说之比较 298
第六节 宋明理学衰落及其对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301
理学衰落原因的分析 301
理学对中外学术思想演变之影响 303
理学与儒表佛里的分析 305
第十章 清代学术得失与转变 309
第一节 清代学术的分期 309
启蒙时期的经学 310
全盛期的学术 310
蜕分期的学术 311
衰落期的学术 312
第二节 清代学风转变的分析 312
清代学风转变的分析 312
经世致用转为乾嘉朴学的原因 313
朴学转移到今文经学之原因 315
第三节 汉宋学术之争 316
宋学之主张 317
宋学之评论 318
汉学得失之评论 319
汉宋学说比较 320
汉宋是非的评论 322
第四节 清代考据学盛行之背景与重要人物 324
政治背景方面 324
学术背景方面 325
清代考据学之特质 326
清代考据学之派别 327
清代考据学家之成就 329
第五节 公羊学派与康有为 331
公羊学派的历史渊源 331
康有为的生平与著述 332
康有为的学术成就 334
康有为的大同学说 336
第十一章 历代史学论说 338
第一节 廿五史概说 338
两汉南北朝的正史著作 339
唐五代的正史著作 342
宋元的正史著作 343
明清的正史著作 345
第二节 隋唐公府搜藏的图书与贡献 346
隋代公府搜藏图书之背景 346
隋代公府搜藏图书之经过 346
唐代公府搜藏图书之背景与经过 347
公府搜藏图书对学术文化发展之影响 348
第三节 唐代重要史学著作与贡献 349
关于唐代历史的著作 349
官修当代国史 351
关于典章制度的著作 351
关于史学方法的著作 352
关于地理方面的著作 352
唐代史学贡献略论 353
第四节 宋代的重要著作与史学贡献 354
关于断代史的著作 355
关于通史的著作 356
关于典志的著作 356
关于国史方面的著作 357
宋代的史学贡献 358
第十二章 汉至宋的通史 361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 361
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361
《史记》的体制与内容 363
得失的评论 366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372
第二节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374
司马光生平简介与著作动机 374
《资治通鉴》成书经过与体例内容 375
学术大要与写作书法 376
得失评价 379
《通鉴》的影响 382
第三节 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383
袁枢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383
缺点方面 387
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389
各种纪事本末体简介 389
第十三章 汉至宋的断代史 391
第一节 班固及其《汉书》 391
《汉书》的内容与体例 391
《汉书》得失之评价 392
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394
《史记》、《汉书》异同比较 396
第二节 南北史的体制及其比较 401
李延寿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401
著述经过与体例 402
南北史之讨论 403
南北史之比较 404
南北史之评价 405
第三节《旧唐书》的得失与评价 406
作者生平与著作动机 406
体例与内容 407
《旧唐书》之优点 408
《旧唐书》的缺点 409
第四节《新唐书》的得失与评价 411
作者生平略历与体例内容 411
得失之评论 414
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417
新旧《唐书》比较 418
新旧《唐书》得失之比较 420
第五节《旧五代史》得失与评价 422
作者生平 422
《旧五代史》之优劣点 423
影响与评价 426
第六节《新五代史》得失与评价 427
作者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427
内容与体例 428
《新五代史》之优劣点 428
各家对新五代史之评 432
新旧《五代史》比较 434
第十四章 典志得失与应用 441
第一节 杜佑及其《通典》 441
杜佑生平与撰作动机 441
著作内容及体制 443
通典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得失评价 444
《通典》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447
第二节 郑樵及其《通志》 447
郑樵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447
体制与内容 448
郑樵的史学主张 449
得失之评论 449
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451
第三节《文献通考》及“三通”比较 452
作者生平略历与著作动机 452
体制内容与评价 453
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455
“三通”的比较 456
“三通”对史学的影响 457
第四节 敦煌资料与宋代的类书 461
敦煌资料介绍 461
《太平御览》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463
《太平广记》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465
《文苑英华》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467
《册府元龟》的体例内容与贡献 468
第十五章 史学方法与清儒论史 471
第一节 刘知几与《史通》 471
作者生平与成书经过 471
《史通》之内容与体例 473
《史通》之评价 474
《史通》对后世的贡献及影响 477
第二节 浙西学派与顾亭林(炎武) 480
浙西学术渊源 480
顾亭林论学宗旨 480
顾亭林学术评论 481
顾亭林的经济思想 483
第三节 浙东学派与黄梨洲(宗羲) 484
浙东之地理沿革 484
浙东学派的历史渊源 485
黄宗羲的生平与著作 487
黄宗羲之论学 488
黄宗羲之史学 489
对史学之影响 491
第四节 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492
作者生平与著作动机 492
章学诚学术之渊源 492
体例与主张 493
章学诚的方志学 495
章学诚之评价 496
刘、章史论之比较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