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希腊哲学史 第3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01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065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1113页
- 主题词:古希腊罗马哲学-哲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希腊哲学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亚里士多德——智慧的探索者 1
第一节 希腊城邦的衰落 2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9
一 家庭和少年时期 10
二 柏拉图学园时期 13
三 漫游时期 16
四 吕克昂学院时期 20
五 晚年时期 23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及其历史命运 27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 31
二 中世纪时期 36
三 近代和现代 41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49
一 体系和发展 49
二 “是”和“存在” 54
三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65
四 知识的分类 71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早期著作残篇 75
一 《欧德谟斯篇》或《论灵魂》 77
二 《劝学篇》 81
三 《论哲学》 86
第一编 逻辑和哲学 99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形成 99
第一节 思想渊源 99
一 科学知识趋向系统化 101
二 论辩术、修辞学的发展与演变 104
三 逻辑思想研究已有长期积累 107
第二节 哲学背景 108
第三节 “工具论” 117
第二章 范畴——《范畴篇》 127
第一节 本体是“是”的中心 127
一 范畴分类的原则和本体的中心地位 130
二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135
三 本体思想的演变 137
第二节 次范畴和后范畴 141
一 数量、关系、性质 141
二 对立、运动及其他 147
三 次范畴和后范畴的意义 152
第三节 意义分析和范畴建构 153
第四节 逻辑和形而上学 162
一 逻辑思想和关于“是”的普遍学科 162
二 逻辑的公理和“是”的公理 167
第三章 论题——《论题篇》、《辩谬篇》 174
第一节 四谓词 176
第二节 辩证法 188
第三节 语义分析的逻辑 195
一 从偶性方面考察 196
二 论题的选择 199
三 从种的方面考察 200
四 从特性方面考察 203
五 从定义方面考察 207
六 辩证论证的基础是确立普遍性命题 213
第四节 辩谬 217
一 诡辩的逻辑错误 219
二 虚假推理的谬误的根源 222
三 消除虚假推理的方法 226
第四章 命题与三段论——《解释篇》、《前分析篇》和《修辞学》 228
第一节 命题的解释 229
一 命题的本质 230
二 命题的分类 232
三 命题间的逻辑关系 235
第二节 三段论学说中的哲学问题 239
一 三段论的本质 240
二 三段论的格式与系统 246
三 三段论的构造及其认识意义 251
第三节 模态逻辑的哲学意义 256
一 模态命题及其哲学根据 256
二 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61
三 模态三段论 263
第四节 修辞的论证 266
一 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说服论证 267
二 三种修辞论证的特点 271
三 修辞论证的方式 274
第五章 逻辑与科学知识论——《后分析篇》 278
第一节 证明与科学知识 278
一 证明的意义 280
二 证明的科学知识的特性 283
三 科学知识的构成与辖域 286
第二节 建构科学知识的方法 292
一 证明的方法 292
二 定义 295
三 归纳 301
第三节 科学知识的本原 305
一 科学知识起源于感知和经验 306
二 努斯把握科学知识的基本前提 310
三 全面理解科学知识的本原 313
小结 318
第二编 自然哲学 325
第六章 自然哲学的对象和任务 325
第一节 作为Physeos研究对象的physis 325
第二节 自然哲学的对象和范围 330
第三节 自然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336
第四节 自然哲学的文献资料 343
一 原始资料 343
二 后人的评注和研究 353
第七章 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 358
第一节 本原和原理 360
第二节 原因范畴和四因说 377
第三节 元素 387
一 stoicheion释义 388
二 元素的数目和性质 391
第八章 运动论 399
第一节 运动与自然 400
第二节 连续与无限 413
一 运动是连续的 413
二 运动是无限可分的 416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 419
一 空间 420
二 虚空 426
三 时间 430
第四节 运动的分类 435
一 运动分类的根据 435
二 三种运动 436
三 产生与消灭 441
第五节 关于第一推动者的论证 446
一 运动三要素 446
二 直接的推动者与间接的推动者 447
三 不动的推动者 451
四 不动的推动者的pos esti与ti estin 455
第九章 各类自然本体的运动 460
第一节 天体运动 460
一 天神Ouranos与《论天》 461
二 第五元素“aither” 464
三 圆周运动与世界灵魂 468
第二节 天象与气象 475
一 月轮下世界与《天象学》 475
二 天象与大地变化 478
第三节 动物学与人类学 488
一 动物的合目的性结构 489
二 动物的运动与功能 494
三 人类学与人的定义 499
第四节 灵魂学说 503
一 希腊人的灵魂观 504
二 心理学的先驱 510
三 心灵哲学 515
小结 518
第三编 形而上学 523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 523
第十章 寻求智慧的学问——《形而上学》A、α卷 530
第一节 智慧是研究原因的知识 530
一 感觉(aisthesis) 530
二 记忆(mneme) 531
三 经验(empeiria) 531
四 技艺(techne)和知识(episteme) 531
五 智慧(sophia) 533
第二节 对柏拉图相论的批判 535
第三节 哲学是求“真”的学问 545
第十一章 哲学的问题——《形而上学》B卷 549
第十二章 第一哲学,研究“作为是的是”的学问——《形而上学》Γ、E卷 571
第一节 “是”的普遍性和完善性 573
第二节 “作为是的是” 584
一 什么是“作为是的是” 584
二 研究“作为是的是”包含什么内容 590
第三节 公理 592
一 矛盾律 593
二 排中律 600
第四节 神学是第一哲学 603
第五节 偶性的“是”和真的“是” 608
一 偶性的“是” 608
二 真的“是”和假的“是” 610
第十三章 本体和本质——《形而上学》Z卷 614
第一节 本体是什么 616
一 “是”和本体 616
二 对本体的几种看法 619
三 形式是第一本体 621
第二节 本质是什么 624
一 偶性和特性不是本质 626
二 本质是定义即“种的属” 627
第三节 本质是统一体 631
一 定义的整体和部分 632
二 普遍的复合体 634
三 本质的部分 636
四 本质如何成为统一体 637
第四节 本质和生成 641
一 认识本质和制造事物 641
二 普遍的形式不是生成的 643
第五节 普遍的东西不是本体 648
一 普遍的“种”不是本体 648
二 分离的“相”不是本体 651
三 具体的本体是不能定义的 653
四 “一”和“是”不是本体 655
第十四章 形式和质料——《形而上学》H卷 661
第一节 新的探讨 661
第二节 形式和质料 664
一 质料是什么 665
二 形式是什么 666
三 形式和具体事物 667
第三节 最接近的质料和形式 670
第四节 形式和质料的统一 673
第十五章 潜能和现实——《形而上学》Θ卷 677
第一节 主动的能和被动的能 678
第二节 可能和不可能 681
第三节 潜能和现实 686
一 现实和潜能 686
二 现实先于潜能 690
第四节 真和假 696
〔附〕M卷第10章论潜能和现实 699
第十六章 一和多、对立——形而上学》△、I卷 706
第一节 一和多 707
一 “一”的各种意义 707
二 “一”不是本体 711
三 “一”和“多”的对立 713
第二节 对立 716
一 △卷论对立 716
二 I卷论对立 719
第十七章 神学——《形而上学》Λ卷 729
第一节 本体的本原和原因 731
一 本原和原因 731
二 普遍的和个别的原因 734
第二节 第一动者、神、理性 737
一 永恒的本体——第一动者 737
二 理性、目的、神 739
三 永恒不动的天体 742
四 理性和善 746
小结 形而上学的主题——本体论还是神学 754
第四编 实践哲学 767
实践哲学是人的哲学 767
第一部分 伦理学 771
第十八章 善和品德 775
第一节 最高的善是什么 776
一 伦理学和政治学 776
二 最高的善和“善的相” 779
三 最高的善是幸福 782
第二节 人的arete——伦理品德 786
一 伦理品德是一种品质 786
二 中道 791
三 选择和意志 794
第十九章 各种伦理品德 803
第一节 勇敢 804
一 勇敢应以高尚为目的 805
二 五种勇敢 807
第二节 节制和自制 810
一 节制和不节制 810
二 自制和不自制 812
第三节 正义 817
一 正义和不正义是什么 818
二 城邦的正义 822
三 不正义的内在本性 824
第四节 友爱 828
一 三类友爱 829
二 平等和不平等 831
三 城邦和家庭的友爱 834
四 友爱的内在本性 838
第二十章 伦理和智慧 843
第一节 理性和伦理 844
一 理性和欲望的结合 844
二 理性的几种形式 846
第二节 实践智慧 851
一 实践智慧是什么 852
二 实践智慧的作用 856
第三节 快乐和善 863
一 几种不同的快乐观 864
二 什么是快乐 868
第四节 思辨是最高的幸福 872
一 思辨活动是神的活动 872
二 伦理和教育、法律 878
小结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的历史意义 884
第二部分 政治学 889
第二十一章 国家和公民 893
第一节 人是政治的动物 893
一 国家的起源 893
二 奴隶问题 895
三 经济问题 899
第二节 理想和现实 903
一 批评柏拉图的共产制度 903
二 对现实政治的评述 908
第三节 公民和政制 912
一 什么是公民 912
二 政治制度 915
三 人治和法治 921
第二十二章 现实政制 926
第一节 现实的政制 926
一 民主制和寡头制 928
二 最好的政制——由中产者执政 931
三 政权机构——议事、行政、司法 934
第二节 政治变革的原因及其防止办法 936
一 产生变革的原因 936
二 防止变革的办法 939
第三节 建立民主制和寡头制的原则和方法 942
一 建立民主制的原则 943
二 寡头制的建立 945
第二十三章 理想政制 951
第一节 理想的城邦 952
一 城邦的目的 952
二 城邦的条件 957
第二节 教育思想 961
一 教育的目的 962
二 教育的方法 967
小结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 975
第三部分 艺术哲学 981
第二十四章 诗学 982
第一节 摹仿说 984
一 艺术产生于摹仿 986
二 摹仿是人的本性 989
三 摹仿应表现必然性、或然性和类型 994
第二节 论悲剧 996
一 悲剧的意义、成分和价值 996
二 情节的悲剧效果 999
三 悲剧人物的性格 1003
第三节 净化和艺术的功用 1005
一 “净化”的意义 1006
二 净化和艺术的认知功用 1008
三 净化和艺术的伦理道德功用 1009
四 净化和艺术的审美移情功用 1011
第二十五章 早期漫步学派 1014
第一节 塞奥弗拉斯特 1016
一 形而上学 1017
二 自然哲学 1020
三 植物学 1022
四 灵魂学说 1023
五 伦理政治学说 1025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其他学生 1028
一 欧德谟斯 1028
二 阿里司托森和狄凯亚尔库 1030
第三节 漫步学派的首领 1032
一 斯特拉托 1032
二 斯特拉托以后的早期漫步学派 1036
附录 1041
书目 1041
译名对照表 1051
索引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