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社会学基本问题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社会学基本问题
  • (德)莱塞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6055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法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社会学基本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 1

引言 1

第一部分:法社会学基本问题 11

正义感、正义观、法律知识、法律认同——对认同研究之基础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上的评论 11

Ⅰ.引言 11

Ⅱ.关于正义感 12

Ⅲ.正义观 13

Ⅳ.法律知识 18

Ⅴ.法律认同 20

法律与道德——社会学观察 23

Ⅰ.作为社会学论题的法律与道德 23

Ⅱ.概念辨析 25

Ⅲ.宗教性规范的现实性 27

Ⅳ.法律的社会学概念 28

Ⅴ.对法律与道德共同内容的追问 30

Ⅵ.诱生法律的事实 31

Ⅶ.推论 34

Ⅷ.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共同内容 35

马克斯·韦伯与法律理性 38

Ⅰ.马克斯·韦伯其人及其对社会科学的意义 38

Ⅱ.韦伯的理性概念 39

Ⅲ.韦伯的法社会学 43

Ⅳ.当下的社会科学对理性概念的使用 46

Ⅴ.法律理性的概念于当下的贡献? 50

经济人、社会人、法律人——学术研究的范式? 54

Ⅰ.经济人 54

Ⅱ.社会人 57

Ⅲ.法律人 61

论权力与法律的关系 65

Ⅰ.权力和法律的普遍存在 65

Ⅱ.权力关系的起源 66

Ⅲ.法律的功能:调控权力关系 67

Ⅳ.国家的暴力专属性 70

Ⅴ.法律的任务:避免专属性暴力的滥用 70

Ⅵ.法律对非国家权力的调控 72

Ⅶ.结语 74

第二部分:法社会学理论问题 77

社会学如何为法律所用? 77

Ⅰ.法学向社会科学敞开 77

Ⅱ.法社会学的三个思考向度 78

Ⅲ.社会学经验的意义 79

Ⅳ.社会学对法学查明方法的补充 86

Ⅴ.示例 88

Ⅵ.劳动分工和学科间的切实协作 93

法社会学作为法学分支的任务 95

Ⅰ.法社会学在柏林生根 95

Ⅱ.法学的双重本质 97

Ⅲ.法社会学经验的成果 98

Ⅳ.法律实证主义的难题 100

Ⅴ.法律实证主义与法学 105

论法社会学与法教义学的关系 108

Ⅰ.分离模式与合一模式 108

Ⅱ.欧根·埃尔利希:法社会学作为唯一可能的法律的科学 111

Ⅲ.马克斯·韦伯:社会学作为法律文化和法律革新的科学 113

Ⅳ.尼克拉斯·卢曼:作为彼此分离的可交流系统的法社会学和法教义学 115

Ⅴ.理论模型的含糊性 119

Ⅵ.跨学科研究的范例 121

Ⅶ.结语 124

关于法社会学与法教义学关系的六个命题 125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127

Ⅰ.组织与角色 128

Ⅱ.组织理论和角色理论在法律,尤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可适用性 131

Ⅲ.组织理论和角色理论范式对劳动法的影响 133

Ⅳ.关于法律规定的问题 139

马克斯·韦伯法社会学中的商事公司和政治团体 141

Ⅰ.引言 141

Ⅱ.法律人韦伯 142

Ⅲ.主观权利设置的形式 143

Ⅳ.韦伯分析社会结合体的方法基础 145

Ⅴ.团体的权利能力及内部秩序 147

Ⅵ.法学评鉴 153

Ⅶ.最新的发展 154

经济企业的内部冲突及其化解中法律的角色 159

Ⅰ.社会冲突的日常性 159

Ⅱ.企业中出现的冲突的类型 160

Ⅲ.法律在化解冲突中扮演的角色 162

Ⅳ.针对大型企业内部冲突的法律适用 166

Ⅴ.结语 170

第三部分:法社会学对立法的贡献 173

法律事实研究与法律续造——论立法者科学咨议的政策责任 173

Ⅰ.导引性评论 173

Ⅱ.主题的界定 174

Ⅲ.立法者的咨议需要 175

Ⅳ.法社会学经验的作用范围 178

Ⅴ.立法程序中的法社会学 180

Ⅵ.科学的界限 183

Ⅶ.委托研究的活动空间 184

Ⅷ.结论性评价 185

民法规范的效力与效果 186

Ⅰ.方法上的考虑 186

Ⅱ.侵权行为法规定的效力与效果 191

Ⅲ.合同法规定的效力与效果 196

Ⅳ.结语 202

第四部分:法社会学对司法的贡献 207

论阶级司法的难题 207

Ⅰ.阶级司法概念的现实性 207

Ⅱ.概念的模糊性 209

Ⅲ.情况分组 210

Ⅳ.这一概念的科学效力范围 213

Ⅴ.对这一概念运用于社会学的批判 216

Ⅵ.这一概念背后的正义观念 219

Ⅶ.棘手情况 220

法庭中的社会学 223

Ⅰ.导引 223

Ⅱ.经验社会学 224

Ⅲ.社会学理论 230

Ⅳ.批判社会学 233

Ⅴ.结语 237

当今的法官法——就民法中法官法律续造的法社会学与法政治学评论 238

Ⅰ.法官的法律续造:两则实例 238

Ⅱ.法官法的范围 241

Ⅲ.法官法大行其道的原因 246

Ⅳ.立法者和法官 248

Ⅴ.法官法律续造之边界 253

第五部分:法学教育中的法社会学 257

作为法学教育中基础课程的法社会学 257

Ⅰ.基础课程的教学意义 257

Ⅱ.作为学科专业的法社会学 258

Ⅲ.1985年的框架计划 260

Ⅳ.法社会学在法学教育中的价值 263

Ⅴ.法社会学作为基础性课程的内容 264

Ⅵ.法社会学理论之导引 267

Ⅶ.结语 268

译者的话 27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