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实验教程 第2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尹海伟,孔繁花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6359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实验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实验1 主要软件简介与基本操作 1
1.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1
1.1.1 实验目的 1
1.1.2 实验准备 1
1.2 ArcGIS 10.1 中文桌面版简介与基本操作 2
1.2.1 ArcGIS 10.1 中文桌面版简介 2
1.2.2 ArcMap基础操作 3
1.2.3 ArcCatalog基础操作 24
1.2.4 ArcToolbox基础操作 31
1.3 ERDAS IMAGINE 9.2 简介 34
1.3.1 ERDAS IMAGINE 9.2 简介 34
1.3.2 ERDAS IMAGINE 9.2 窗口简介 37
1.4 PASW Statistics 18简介 39
1.4.1 PASW Statistics 18概述 39
1.4.2 PASW Statistics 18窗口简介 40
1.5 实验总结 42
实验2 地理数据获取与数据库构建 43
2.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43
2.1.1 实验目的 43
2.1.2 实验准备 43
2.2 TM/ETM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4
2.2.1 TM/ETM数据获取 44
2.2.2 TM/ETM数据预处理 51
2.3 地图数据的配准 67
2.3.1 影像图的配准 69
2.3.2 CAD图的配准 74
2.3.3 扫描图件的配准 80
2.4 DEM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81
2.4.1 DEM数据获取 81
2.4.2 DEM数据预处理 87
2.5 地图数据的数字化 90
2.5.1 要素分层数字化 90
2.5.2 区域整体数字化 96
2.6 TM/ETM数据的解译 99
2.6.1 TM/ETM遥感数据增强处理 100
2.6.2 TM/ETM遥感数据解译 107
2.7 地理数据库构建 124
2.8 实验总结 126
实验3 地形制图与分析 128
3.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128
3.1.1 实验目的 128
3.1.2 实验准备 128
3.2 基于DEM的基础地形分析 128
3.2.1 高程分析与分类 129
3.2.2 坡度计算与分类 132
3.2.3 坡向计算与分类 133
3.3 基于DEM的延伸地形分析 135
3.3.1 地形起伏度分析 135
3.3.2 地表粗糙度计算 137
3.3.3 表面曲率分析 138
3.3.4 山脊线与山谷线的提取 139
3.3.5 地形鞍部点的提取 144
3.3.6 沟谷网络提取与沟壑密度计算 145
3.3.7 水文分析与流域划分 148
3.3.8 可视性分析 156
3.4 基于ArcScene的三维地形可视化 160
3.4.1 三维可视化分析 160
3.4.2 三维飞行动画制作 163
3.5 实验总结 165
实验4 综合竞争力评价与经济地理格局专题制图 167
4.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167
4.1.1 实验目的 167
4.1.2 实验准备 167
4.2 城市与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 167
4.2.1 基于聚类分析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168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179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188
4.3 经济地理空间格局专题制图 193
4.3.1 GIS中的主要插值方法 194
4.3.2 GIS中的密度分析方法 200
4.3.3 经济地理格局专题制图 203
4.4 实验总结 207
实验5 基于相互作用模型的经济区划分 208
5.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208
5.1.1 实验目的 208
5.1.2 实验准备 208
5.2 可达性分析 208
5.3 城镇之间联系强度评价 215
5.4 上杭县域经济区划分 220
5.5 实验总结 221
实验6 基于最小费用路径的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222
6.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222
6.1.1 实验目的 222
6.1.2 实验准备 222
6.2 潜在生态网络构建 222
6.3 重要生态廊道的提取 229
6.4 区域绿廊规划 230
6.5 实验总结 232
实验7 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233
7.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233
7.1.1 实验目的 233
7.1.2 实验准备 233
7.2 关键生态资源辨识 233
7.3 生态环境敏感性因子选取 237
7.4 生态环境敏感性单因子分析 239
7.5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 241
7.6 实验总结 243
实验8 基于潜力约束模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45
8.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245
8.1.1 实验目的 245
8.1.2 实验准备 245
8.2 建设用地发展潜力评价 245
8.2.1 区域各县市综合实力评价 246
8.2.2 区域经济增长引擎择定 246
8.2.3 区域交通可达性分析 247
8.2.4 区域空间发展潜力分析 248
8.3 区域发展约束力分析 250
8.4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50
8.4.1 生态优先,兼顾发展:高生态安全格局 253
8.4.2 发展为主,生态底线:低生态安全格局 254
8.4.3 生态与经济发展并重:中生态安全格局 255
8.5 实验总结 256
实验9 基于SLEUTH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模拟 257
9.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257
9.1.1 实验目的 257
9.1.2 实验准备 257
9.2 运行环境设置与模型调试 257
9.2.1 运行环境设置 257
9.2.2 模型测试 259
9.3 数据准备与模型校正 260
9.3.1 输入数据准备 260
9.3.2 模型参数校正 261
9.3.3 模拟精度评价 265
9.4 情景设置与模型模拟 268
9.4.1 情景设置 268
9.4.2 模型模拟 269
9.4.3 结果分析 270
9.5 实验总结 270
实验10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 271
10.1 实验目的与实验准备 271
10.1.1 实验目的 271
10.1.2 实验准备 271
10.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71
10.2.1 数据获取 271
10.2.2 数据处理 274
10.3 地表温度反演所需相关参数计算 278
10.3.1 基于MODIS数据的表观反射率计算 278
10.3.2 基于MODIS数据的大气透过率计算 281
10.3.3 基于MODIS数据的大气水汽含量计算 282
10.3.4 TM6数据中的大气透过率估算 282
10.3.5 TM6数据中的地表辐射率估算 283
10.4 基于单窗算法的地表温度反演 284
10.4.1 地表温度反演模型工具构建 284
10.4.2 基于自建模型工具的地表温度反演 284
10.5 实验总结 287
主要参考文献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