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现代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203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59页
- 文件大小:288MB
- 文件页数:1299页
- 主题词:电工技术-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 1317
第九篇 电网工程 1317
第一章 电网概述 1317
第一节 输电网络 1317
一、输电网络的拓扑结构 1317
二、大型输电网络 1317
三、建设坚强电网 1317
第二节 输电与输电电压 1318
一、电压等级 1318
二、输电电压与配电电压划分 1318
三、电网的电压系列 1318
第三节 输电容量 1319
一、决定输电容量的条件 1319
二、确定输电容量的技术约束条件 1319
三、自然功率 1319
四、线路的经济输送容量 1319
五、提高线路输电容量的措施 1320
第四节 变电所简介 1320
一、变电所的构成与分类 1320
二、变电所的主接线简介 1320
第五节 高压直流输电 1321
一、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缺点 1321
二、高压直流输变电系统的构成 1321
第六节 电缆输电 1322
一、电缆输电线路适用的场合 1322
二、电缆输电线路的优缺点 1322
三、电力电缆的品种及型号 1322
四、电力电缆的选用 1323
第二章 输电线路的路径和杆塔设计 1323
第一节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和定位 1323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要求 1323
二、定位目的和内容 1324
第二节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 1324
一、输电线路杆塔基础 1324
二、杆塔基础设计 1325
三、基础本体强度计算 1325
第三节 输电线路杆塔设计 1326
一、输电线路杆塔类型 1326
二、输电线路杆塔设计 1327
第四节 架空输电线路金具 1330
一、悬垂线夹 1330
二、耐张线夹 1330
三、连接金具 1330
四、接续金具 1331
五、保护金具 1331
六、拉线金具 1332
第三章 架空线路电气设计 1333
第一节 架空线路导线设计 1333
一、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333
二、分裂导线 1335
第二节 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设计 1336
一、决定塔头绝缘配合的原则 1336
二、工频电压作用下的塔头设计 1337
三、操作过电压作用下塔头绝缘设计 1338
四、雷电过电压作用下的塔头绝缘配合设计 1340
五、导线相间最小距离的确定 1340
第三节 架空输电线络的换位 1341
一、换位和换位循环 1341
二、换位方式 1342
三、换位循环长度 1342
第四章 架空导线弧垂应力计算 1343
第一节 导线悬挂曲线方程式 1343
第二节 导线的状态方程式 1344
一、常用的导线状态方程式及解法 1344
二、悬挂点不等高的导线状态方程式 1345
第三节 连续档的代表档距 1345
一、常用的代表档距 1345
二、考虑高差影响的代表档距与代表温度伸长系数 1345
第四节 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 1345
第五节 极大档距和极限档距 1345
第六节 导线弧垂应力曲线计算 1346
一、控制应力的选定 1346
二、临界档距和有效临界档距 1347
三、临界比载和临界温度 1347
第五章 电缆线路设计和敷设 1348
第一节 电缆线路路径选择 1348
一、路径与安装方式 1348
二、路径与电缆类型 1348
三、道路结构与路径 1348
第二节 电缆选型 1348
一、导体材料和截面的选择 1348
二、绝缘种类的选择 1349
三、护层种类的选择 1349
第三节 充油电缆油路分段 1349
第四节 电缆供油装置允许供油压力计算 1349
一、静态压力计算 1349
二、暂态压力计算 1350
第五节 电缆线路电气参数的计算 1350
一、交直流电阻 1350
二、电缆电容 1351
三、电缆阻抗 1351
四、波阻抗 1351
第六节 电缆输电线路的载流量计算 1351
一、持续容许电流计算 1351
二、短时间容许电流计算 1351
三、短路容许电流计算 1351
四、充电电流和临界长度 1352
第七节 电缆敷设 1352
一、电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 1352
二、电缆的数设方式 1352
第六章 高压直流输电 1353
第一节 系统构成与机理 1353
一、直流系统构成 1353
二、两端直流输电系统 1354
三、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1355
四、工作机理 1356
第二节 直流输电的特点及研究 1356
一、直流输电的特点 1356
二、待研究课题 1357
第三节 直流输电线路 1357
一、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对比 1357
二、直流架空线路 1358
三、直流电缆线路 1359
第四节 直流输电接地相的回流方式 1359
一、直流输电接地电极 1359
二、回流方式 1360
第五节 直流输电线路电参数 1361
一、单极架空直流输电线路的参数 1361
二、双极架空直流输电线路的参数 1361
三、单极电缆直流输电线路的参数 1362
四、双极电缆直流输电线路的参数 1362
第七章 架空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 1363
第一节 带电作业的优点和分类 1363
第二节 带电作业方法 1363
一、间接作业法 1363
二、等电位作业法 1363
三、中间电位作业法 1363
四、分相接地作业法 1364
五、全绝缘作业法 1364
六、带电水冲洗 1364
第三节 带电作业工具和安全技术 1364
一、绝缘材料和工具 1364
二、安全技术 1364
第四节 带电作业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365
第八章 变电所 1365
第一节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1365
一、电气主接线设计应明确的问题 1365
二、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 1365
三、系统枢纽变电所接线 1366
第二节 变电所的主要电气设备 1366
一、主变压器 1366
二、高压断路器 1366
三、隔离开关 1366
四、电流互感器 1367
五、电压互感器 1368
六、电抗器 1370
七、电力电容器 1371
八、调相机 1371
九、母线 1371
十、绝缘子 1371
十一、消弧线圈 1372
第三节 变电所的配电装置 1372
一、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 1372
二、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和适用范围 1372
三、屋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1372
四、屋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1372
第九章 配电网络 1375
第一节 配电网络的构成 1375
第二节 配电所 1376
一、配电所概述 1376
二、配电变压器 1376
三、配电设备的选择及布置 1376
第十章 中性点接地方式 1377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377
第二节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1377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1378
第四节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综合比较 1378
第十一章 计算机在变电站的应用 1378
第一节 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1378
一、分布式监控系统 1378
二、串接式监控系统 1379
三、全微机化监控系统 1380
第二节 微机远动装置 1381
一、模块结构 1381
二、交流采样 1381
第三节 微机保护装置 1382
一、微机保护装置的特点和硬件组成 1382
二、超高压线路成套微机保护装置 1382
三、中低压变电站成套微机保护装置 1383
第四节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 1384
一、工频负荷控制系统 1384
二、音频负荷控制系统 1384
三、载波负荷控制系统 1385
四、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 1385
五、四种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适用性 1387
第五节 电力系统数据传输 1387
一、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 1387
二、调制解调器(Modem) 1387
三、通信控制设备 1387
四、数据终端设备 1388
五、CCITT有关数据通信的V建议 1388
第六节 变电站仿真系统 1389
一、功能设计 1389
二、硬件配置 1390
三、应用软件开发 1390
第十二章 主要电网公司简介 1392
第一节 国家电网公司 1392
一、概况 1392
二、国家电网公司标识 1392
三、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机构 1392
四、国家电网公司经营业绩 1393
第二节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1393
一、概述 1393
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识 1393
三、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组织机构 1393
四、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经营业绩 1393
第三节 中国电网网架 1394
一、国家电网主网架 1394
二、区域电网 1395
第四节 电网建设 1395
一、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1395
二、向家坝—上海±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1396
三、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396
四、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工程 1397
五、云南—广东±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 1397
六、500kV海南联网工程 1397
第十篇 配电工程 1401
第一章 配电网概述 1401
第一节 配电网的功能和要求 1401
第二节 配电网类别 1401
一、高压配电网 1401
二、中压配电网 1401
三、低压配电网 1401
四、电缆配电网 1402
第三节 配电网络结构 1402
一、放射式配电网 1402
二、多回线式配电网 1402
三、环式配电网 1402
四、网络式配电网 1402
第四节 配电网供电方式 1403
一、电源特性 1403
二、供电方式类型 1403
第五节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1404
一、有效接地 1404
二、非有效接地 1404
三、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1404
第六节 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和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 1404
一、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1404
二、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 1404
第二章 配电网电气性能 1406
第一节 配电网电压等级 1406
一、电压等级的正确选择 1406
二、电压等级标准化 1406
三、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和电压等级 1406
第二节 配电网负荷 1406
一、负荷特性 1406
二、负荷曲线 1407
三、负荷同时率 1407
四、日负荷率 1408
五、负荷预测 1408
六、负荷密度 1408
第三节 配电网容载比 1408
一、变电容载比 1409
二、线路容载比 1409
第四节 配电网电压调整 1409
一、电压调整和电压偏差 1409
二、电压偏差标准 1409
三、电压调整措施 1409
第五节 配电网无功补偿 1410
一、无功功率补偿 1410
二、降低无功功率消耗 1410
第六节 城市配电网供电分区和供电可靠性 1410
一、供电分区 1410
二、供电可靠性 1410
三、短路电流控制 1410
第七节 城市配电网网络接线 1411
一、网络接线应遵守的基本规定 1411
二、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1411
三、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1412
四、低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1414
第三章 配电网管理、运行及规划 1414
第一节 配电网调度运行 1414
第二节 配电网调度所 1414
第三节 配电网调度自动化 1415
第四节 配电网电能损耗 1415
一、配电网线损和线损率的统计计算 1415
二、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措施 1415
第五节 配电网计算机辅助管理 1415
第六节 配电自动化中的继电保护 1415
第七节 配电网规划 1416
一、规划年限 1416
二、规划编制 1416
三、经济分析 1417
四、规划实施 1417
第四章 配电线路 1417
第一节 配电线路概况 1417
一、架空配电线路与电缆配电线路 1417
二、城市配电线路与农村配电线路 1417
三、配电线路发展趋向 1417
第二节 配电线路类型 1418
一、高压架空配电线路 1418
二、中压架空配电线路 1418
三、低压架空配电线路 1419
第三节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施工 1420
一、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施工特点 1420
二、架空配电线路设计 1420
三、架空配电线路施工 1422
第四节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 1423
一、配电线路巡视检查 1423
二、配电线路预防性试验 1423
三、配电线路检修 1423
四、配电线路事故处理 1423
五、技术资料管理 1423
第五章 配电变电所 1424
第一节 配电变电所功能及分类 1424
一、配电变电所功能和设备 1424
二、配电方式和配电电压 1424
三、配电变电所分类及特点 1424
四、发展趋势 1425
第二节 配电变电所防雷 1425
一、直击雷防护 1425
二、侵入波防护 1425
第三节 配电变压器防雷 1426
一、配电变压器三点联合接地方式 1426
二、正变换过电压 1427
三、反变换过电压 1427
四、Z形变压器 1427
第四节 配电变电所运行检修 1427
一、正常运行工作 1427
二、异常情况处理 1427
三、设备检修 1428
四、技术资料管理 1428
第五节 箱式变电站 1428
一、箱式变电站结构类型 1428
二、箱式变电站内主变压器类型 1428
三、发展趋势 1429
第六章 中压配电网工程 1429
第一节 10kV配电网工程 1429
一、线路工程 1429
二、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 1432
三、防雷和接地 1432
四、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433
五、接户线 1434
第二节 20kV配电网工程 1436
一、20kV配电网概述 1436
二、20kV电力线路设计 1436
三、防雷和接地 1439
四、高压变电所内20kV设备选型及布置 1439
五、20kV配电设施 1440
六、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1442
七、环保与节能 1442
第十一篇 电力系统工程 1447
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 1447
第一节 电力网络的构成 1447
一、电力系统及电力网 1447
二、电网接线 1447
三、电压等级和额定电压 1448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负荷 1448
一、电力系统负荷的构成 1448
二、负荷曲线 1448
三、负荷预测 1449
第三节 联网效益与电网规划 1449
一、联网效益 1449
二、电力规划 1449
第四节 对电力网的要求 1449
一、供电可靠性 1449
二、合格的电能质量 1449
三、运行经济性 1450
第二章 电力系统解析 1450
第一节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1450
一、电力线路上的电压降落与功率损耗 1450
二、电力线路的运行特性 1450
三、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与功率损耗 1451
四、开式网的潮流计算 1452
五、闭式网的潮流计算 1452
六、电力网络简化 1452
第二节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 1453
一、有功功率平衡 1453
二、频率调整及有功功率最优分配 1455
第三节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1456
一、无功功率平衡 1456
二、电网调压方式 1456
三、调压措施 1456
四、无功功率电源最优分配 1456
第四节 短路电流计算 1456
一、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456
二、对称短路计算 1456
三、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1457
四、复故障计算 1458
五、短路电流的影响和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1459
第五节 电力系统稳定性 1460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及其分类 1460
二、静态稳定计算及判据 1460
三、提高静态稳定的措施 1461
四、暂态稳定计算及判据 1461
五、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1462
第三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 1462
第一节 保护继电器 1462
一、保护继电器的用途 1462
二、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的条件 1462
三、继电保护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1462
四、保护继电器的分类 1463
五、继电器的结构原理 1463
第二节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 1464
一、1~10kV配电线路保护装置 1464
二、35~66kV输电线路保护装置 1464
三、110~220kV输电线路保护装置 1468
四、330~500kV输电线路保护装置 1468
第三节 母线保护 1481
一、专用母线保护设置原则 1481
二、母线保护的基本要求 1481
三、母线保护类型 1482
四、母线差动保护的整定 1484
第四节 发电机保护 1484
一、发电机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保护动作方式 1484
二、发电机的保护方式 1484
三、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 1485
四、纵联差动保护 1485
五、匝间短路保护 1486
六、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1487
七、过负荷保护 1487
八、定子绕组的接地保护 1488
九、过电压保护 1489
十、转子回路接地保护 1490
第五节 变压器保护 1491
一、变压器的保护方式 1491
二、变压器励磁涌流 1492
三、气体保护 1492
四、纵联差动保护 1493
第六节 电动机保护 1496
一、电动机保护方式 1496
二、纵联差动保护 1496
三、电流速断保护 1496
四、单相接地保护 1496
五、过负荷保护 1496
六、低电压保护 1497
七、失步保护 1498
第七节 电力电容器保护 1498
一、电力电容器保护方式 1498
二、单台电容器熔丝保护 1498
三、电容器组过电流保护 1498
四、不平衡电压保护和不平衡电流保护 1499
五、过电压保护 1500
六、低电压保护 1500
第八节 35/10kV和63/10kV变电所集成电路的保护 1500
一、变电所集成电路保护装置的优点 1500
二、10kV集成电路线路保护元件 1501
三、线路保护逻辑框图 1503
四、保护电路的功能分析 1503
五、10kV线路保护接线原理 1505
第九节 城市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1507
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满足的要求 1507
二、高压配电设施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 1507
三、中、低压配电设施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 1507
第四章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保护 1508
第一节 绝缘水平和过电压分类 1508
一、过电压与电力系统设备的绝缘水平 1508
二、过电压分类 1508
第二节 内部过电压保护的一般规定 1509
一、计算用内部过电压倍数的规定 1509
二、内部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1509
第三节 绝缘配合 1509
一、绝缘配合的概念 1509
二、雷电、操作过电压下绝缘配合方法 1509
三、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 1509
四、变电所的绝缘配合 1510
第四节 变电所的大气过电压保护 1512
一、直击雷的防护 1512
二、对侵入雷电波的防护 1513
第五节 大气过电压保护设备 1515
一、避雷针和避雷线 1515
二、阀型避雷器 1515
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1516
四、各型避雷器的应用范围 1517
第六节 接地装置 1517
一、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网 1517
二、避雷针、避雷线的独立接地装置 1517
第七节 城市配电网配电设施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1518
一、基本要求 1518
二、过电压保护和接地应符合的规定 1518
三、接地 1519
第五章 电力系统调度与通信 1520
第一节 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问题 1520
一、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和优越性 1520
二、我国已进入超大规模电力系统时代 1520
三、电力系统互联带来的新问题 1520
第二节 现代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目标 1520
一、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水平 1520
二、保证供电质量 1520
三、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521
四、保证提供有效的事故后的恢复措施 1521
第三节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目标的手段 1521
一、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分类 1521
二、正常安全状态下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 1521
三、非正常安全状态下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目标的手段 1522
第四节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和分层调度 1522
一、电力系统运行管理 1522
二、我国电力系统分层设置的调度机构 1522
第五节 电网调度自动化 1523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1523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要求 1523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 1523
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1524
第六节 通信基础知识 1525
一、调制技术 1525
二、编码技术 1526
三、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527
四、复用和多址技术 1527
五、同步原理 1528
第七节 光纤通信技术 1528
一、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1528
二、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1528
三、光纤通信的优点和不足 1529
第八节 无线通信技术 1529
一、数字微波通信 1529
二、卫星通信 1530
三、移动通信 1531
第九节 电力载波通信技术 1531
一、电网结构与电力线信道 1531
二、载波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531
三、电力载波通信使用的调制方式 1532
四、电力线载波技术发展情况 1532
第十节 交换技术 1532
一、电话交换技术 1532
二、数据交换技术 1532
第十一节 接入技术 1533
一、接入网概念 1533
二、接入网的定义 1533
三、接入网的定界 1533
四、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1533
第十二节 电力通信网络三大支撑系统 1533
一、电力通信网支撑系统的作用 1533
二、电力通信网的信令系统 1534
三、电力通信网的同步系统 1535
四、电力通信网的管理 1536
第十三节 城市配电网的配电自动化 1537
一、变电站自动化 1537
二、配电自动化的结构和功能 1537
三、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和实施 1537
四、配电网通信 1538
五、电量自动采集系统 1538
第六章 计算机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1538
第一节 电力系统监控的几种类型 1538
一、一般微机调度监控系统 1538
二、分布式SCADA/EMS调度监控系统 1539
三、开放式EMS调度监控系统 1539
第二节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540
一、数据信息收集及显示系统(SCADA系统) 1540
二、计算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和在线经济调度系统(AGC/EDC) 1541
三、网络分析 1542
四、经济运行计划 1546
第三节 电力系统的离线计算 1546
一、在线计算与离线计算的区别 1546
二、常规的电力系统计算包括的计算程序 1546
三、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离线计算 1548
四、电力系统检修计划安排计算 1549
五、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计算程序 1549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1550
第一节 系统开发方法 1550
一、基本方法 1550
二、开发方法论的发展 1551
第二节 开发技术的应用 1552
一、资源生命周期法 1552
二、模型法 1555
三、综合查询系统 1556
四、层次分析方法(AHP) 1557
五、数据字典 1559
第三节 管理信息的分类编码 1559
第八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1561
第一节 计算机绘图系统 1561
一、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 1561
二、计算机绘图系统的功能 1561
第二节 AutoCAD 1561
一、主要功能 1561
二、要求的软硬件配置 1562
三、实用命令 1562
四、几种文件 1562
第三节 电力系统优秀CAD软件 1563
第九章 几种硬件在电气领域里的应用 1572
第一节 可编程阵列逻辑器件(PAL) 1572
一、数字逻辑器件的分类 1572
二、PAL器件的类型 1573
三、PAL器件产品 1574
四、PAL器件应用举例 1577
第二节 单片微型计算机 1578
一、单片机的结构 1578
二、单片机的产品及特性 1578
三、单片机应用举例 1580
第三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 1581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和组成 1581
二、可编程控制器产品 1582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梯形图设计 1582
四、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应用举例 1584
第十章 几种软件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1585
第一节 模糊逻辑的应用 1585
一、模糊数学常用的符号 1585
二、模糊概念和隶属函数 1586
三、产生式规则用于模糊控制 1586
四、模糊集合的表示及运算 1587
五、模糊控制举例 1587
第二节 专家系统的应用 1588
一、专家系统(ES)的定义 1588
二、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1588
三、建立专家系统的步骤和开发工具 1588
四、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589
五、专家系统应用举例 1589
第三节 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应用 1591
一、人工神经元网络的特征及算法 1591
二、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适用的问题 1591
三、人工神经元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592
四、人工神经元网络应用举例 1592
第十一章 智能电网 1593
第一节 智能电网概念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1593
一、智能电网的定义 1593
二、智能电网概念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1593
三、智能电网概念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1593
四、智能电网概念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1593
第二节 智能电网发展大事记 1594
第三节 智能电网的目标和主要特征 1595
一、智能电网的目标 1595
二、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1596
第四节 实施智能电网的原动力和关键技术 1597
一、实施智能电网的原动力 1597
二、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1599
第五节 智能电网标准体系 1600
一、国际上制定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情况 1600
二、我国制定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情况 1600
第六节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 1601
一、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601
二、建设中国智能电网的可能性 1601
三、将建设中国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 1602
四、中国智能电网建设供用电系统变革是重点 1603
五、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应用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是难点 1603
第七节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任重道远 1605
一、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智能电网的两个规划 1605
二、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进电力光纤入户 1606
第十二篇 移动式独立电力系统工程 1611
第一章 汽车电气工程 1611
第一节 汽车电气工程概述 1611
一、汽车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 1611
二、汽车电力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611
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612
四、汽车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613
五、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613
六、汽车车上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1613
七、汽车电机系统和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 1615
八、汽车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 1616
九、新型汽车及相关电气电子技术 1616
第二节 汽车电源与起动机 1617
一、蓄电池 1617
二、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 1621
三、起动机 1628
四、汽车配线和电路图 1631
第三节 汽车动力传动电气控制 1641
一、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 1641
二、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1646
三、汽车悬架控制系统 1648
四、汽车转向控制系统 1648
第四节 汽车安全电气控制 1650
一、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 1650
二、汽车防抱死制动和防滑转控制 1654
三、安全气囊系统和座椅安全带控制 1658
第五节 汽车辅助电气系统 1661
一、汽车灯具与汽车照明系统 1661
二、汽车仪表与报警指示装置 1663
三、汽车空调系统 1665
四、辅助汽车电器 1668
五、汽车音响 1673
第二章 船舶电气工程 1676
第一节 船舶电气工程概述 1676
一、船舶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 1676
二、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1677
三、船舶电气设备的使用条件 1680
四、船舶电能品质 1683
第二节 船舶电站 1686
一、船舶电站概述 1686
二、常规电源装置 1688
三、特种电源装置 1697
四、船舶用电池 1702
五、船舶用配电板 1703
六、船舶电站的监测与控制 1709
第三节 船舶用电机与电器 1710
一、船舶用电机 1710
二、船舶用变压器 1715
三、船舶用电缆 1717
四、船舶用低压电器 1718
五、船舶用灯具和日用电器 1720
第四节 船舶电力系统 1721
一、船舶电力网络 1721
二、船舶电力系统保护 1727
三、船舶电能品质分析 1729
四、船舶电力系统分析 1731
第五节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1732
一、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1732
二、船舶电气设备安装阶段划分 1732
三、船舶电气设备安装方法 1735
四、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1740
五、电气设备接线方法 1748
六、蓄电池安装 1749
七、船舶电磁兼容工艺 1749
第六节 船舶电力推进 1758
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 1758
二、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1758
三、船舶电力推进对设备的要求 1759
第七节 综合船桥系统 1760
一、综合船桥系统的基本概念 1760
二、船舶主机遥控 1762
三、船舶机舱自动化 1767
四、船舶导航与通信 1768
五、船舶操纵及控制 1772
六、船舶安全监控系统 1774
第三章 飞机电气工程 1777
第一节 飞机电气工程概述 1777
一、飞机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 1777
二、飞机电源的类型 1777
三、多电飞机和全电飞机 1777
四、飞机电力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779
五、飞机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1780
六、航空技术发展对飞机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1781
第二节 飞机电源 1782
一、飞机低压直流电源系统 1782
二、恒速恒频交流电源系统 1789
三、变速恒频交流电源系统 1793
四、应急、辅助和二次电源 1794
第三节 飞机供电系统 1803
一、飞机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1803
二、飞机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1807
三、飞机交流供电系统 1808
四、飞机混合供电系统 1812
第四节 飞机配电系统 1814
一、飞机配电系统的构成和配电方式 1814
二、飞机配电系统的控制与保护 1824
三、先进飞机配电系统 1827
第五节 飞机电力系统计算机仿真 1829
一、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 1829
二、飞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基础 1830
第六节 飞机供电系统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1831
一、检测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 1831
二、飞机供电系统特性参数测试方法 1834
三、飞机供电系统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1835
第四章 航天器电气工程 1836
第一节 航天器概述 1836
一、航天器的用途和分类 1836
二、航天器的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 1837
三、航天器的特点 1837
第二节 航天系统工程 1838
一、航天系统工程的组成和特点 1838
二、航天运载器 1838
三、航天器 1838
四、航天发射场 1839
五、航天测控网 1839
六、航天应用 1839
第三节 航天器电源系统 1839
一、航天器电源系统的作用 1839
二、航天器电源系统有关名词术语 1840
三、航天器主电源 1840
四、航天器一次电源 1840
五、航天器二次电源设计 1841
第四节 载人飞船电气系统 1842
一、飞船的测控与通信 1842
二、飞船的制导导航控制(GNC) 1842
三、飞船的照明和仪表 1843
四、飞船的电源系统 1843
五、航天技术推动电子技术发展 1846
第十三篇 电气传动和自动控制系统 1851
第一章 电气传动概述 1851
第一节 负载与电气传动设备之间的关系 1851
第二节 电气传动方式 1851
一、电源方式 1851
二、传动方式 1851
三、控制方式 1851
第三节 负载的特性 1851
第四节 稳定运转 1852
第五节 惯性体的影响 1852
一、起动、加速和转动惯量 1852
二、制动、停车、正转、反转 1853
第六节 电动机的发热与冷却 1853
第七节 传动机构 1853
第二章 传动电动机的选择 1854
第一节 选择电动机的原则和步骤 1854
一、选择电动机的原则 1854
二、选择电动机的步骤 1854
第二节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1854
一、按使用环境条件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1854
二、按传动特性选择电动机类型 1855
第三节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1856
第四节 传动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1856
一、电动机工作制分类 1856
二、电动机允许的转矩过载倍数 1858
三、交流电动机的平均起动转矩 1858
四、连续工作制电动机功率选择 1858
五、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功率选择 1859
六、重复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功率选择 1859
第五节 电动机结构形式的选择 1860
一、开启式 1860
二、防护式 1860
三、封闭式 1860
四、防爆式 1860
第六节 电动机电压等级选择 1860
第三章 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1860
第一节 操作控制设备作用和操作控制方式 1860
一、操作、控制设备的作用 1860
二、操作、控制方式 1860
第二节 控制电器和控制柜 1861
一、控制电器 1861
二、控制柜 1861
第三节 电动机的起动 1861
一、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式 1861
二、交流电动机的起动方式 1861
第四节 电动机的制动 1863
一、制动目的分类 1863
二、制动方式分类 1863
第五节 电动机的调速 1863
一、电动机调速方式比较 1863
二、调速系统的静态指标 1865
三、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1865
四、晶闸管变流装置供电的可逆传动 1866
五、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867
六、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 1868
七、交流整流子电动机调速 1868
第六节 电动机转速的自动控制 1868
一、转速自动控制的一般情况 1868
二、电动机的转速检测 1868
三、直流电动机的自动控制 1868
四、异步电动机的自动控制 1868
五、无换向器电动机的自动控制 1869
六、交流整流子电动机的自动控制 1869
七、转速协调控制 1869
第七节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1869
一、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构成要点 1869
二、主要电器元件的选择 1869
三、常用的电动机保护线路 1870
四、控制线路设计 1870
五、电动机控制中心(MCC) 1870
第八节 无触点控制 1870
第九节 计算机控制 1870
一、直接数字控制(DDC) 1870
二、生产过程的监控 1870
三、多级计算机控制 1870
第四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871
第一节 控制常用术语 1871
第二节 顺序控制 1871
第三节 连续量的自动控制 1872
第五章 顺序控制 1873
第一节 顺序控制系统的构成 1873
一、执行机构与控制对象 1873
二、顺序控制器 1873
三、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 1873
四、检测部分 1873
五、显示与报警 1873
第二节 顺序控制系统的电器元件和线路图 1874
一、顺序控制的电器元件及符号 1874
二、顺序控制系统线路图 1875
第三节 组成顺序控制系统的基本规律 1875
一、按联锁控制的规律 1875
二、按控制过程的变化参量进行控制的规律 1876
第四节 顺序控制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1877
第五节 顺序控制线路的逻辑设计方法 1877
一、逻辑代数 1877
二、逻辑运算 1877
三、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律 1878
四、一些典型顺序控制环节的逻辑关系 1878
五、以行程原则组成的控制系统 1879
第六节 可编程序顺序控制器 1880
第六章 反馈控制基础 1880
第一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1880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分类 1880
一、按结构特点分类 1880
二、按控制作用分类 1880
三、按给定信号的特点分类 1880
第三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 1881
第四节 传递函数与结构图 1881
一、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 1881
二、结构图 1881
三、积分、微分单元的传递函数及结构图 1882
第五节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1882
一、环节的合并 1882
二、信号相加点和分支点的移动 1883
第六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1883
一、给定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1883
二、扰动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1884
三、给定输入与扰动输入同时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1884
第七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 1884
一、系统分析的内容 1884
二、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1884
三、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1885
第七章 伺服机构 1885
第一节 气动薄膜调节阀 1885
一、固有流量特性 1885
二、工作流量特性 1885
三、流通能力Cv的计算和阀口径的选择 1886
第二节 液压伺服控制 1886
一、液压伺服系统举例 1886
二、液压控制阀 1887
三、液压伺服系统的分析 1889
四、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 1893
第三节 电液伺服控制 1894
一、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1894
二、电液伺服阀的原理和工作框图 1894
三、电液伺服阀的基本特性 1895
四、电液伺服阀的选择 1896
第八章 过程控制 1897
第一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897
第二节 调节器 1897
一、位式调节的规律 1897
二、连续调节的规律 1897
第三节 执行机构 1899
一、执行机构的作用和分类 1899
二、气动执行机构 1899
三、液压执行机构 1899
四、电动执行机构 1900
第四节 变送器 1900
一、气动变送器 1900
二、力平衡式压差变送器 1900
第五节 检测仪表 1900
一、自动控制用检测仪表的作用 1900
二、温度检测仪表 1901
三、压力检测仪表 1901
四、流量检测仪表 1901
五、液位检测仪表 1901
第九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与校正 1901
第一节 频率响应 1901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1901
二、频率特性的传递函数 1902
第二节 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 1902
一、根轨迹法 1902
二、对数频率特性 1902
三、基本环节串联时对数频率特性图的绘制 1905
第三节 反馈系统的稳定性 1905
一、对数频率判据 1905
二、奈奎斯特判据 1905
三、控制裕量 1906
第四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校正 1907
一、典型的过渡过程曲线 1907
二、相位滞后环节 1908
三、相位超前环节 1908
四、相位滞后—超前环节 1908
第五节 同步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 1909
第六节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1909
一、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1909
二、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1909
第十章 几种常用变频装置技术规格 1910
第一节 SANKEN MF系列和SANKEN LF系列 1910
一、SANKEN MF系列 1910
二、SANKEN LF系列 1910
第二节 FUJI FVR—G7S系列和FUJI FRN—G7/P7系列 1912
一、FUJI FVR—G7S系列 1912
二、FUJI FRN—G7/P7技术规格 1914
第十四篇 厂矿企业用电工程 1919
第一章 静申技术应用 1919
第一节 静电现象 1919
一、带电过程 1919
二、静电力及其力学现象 1919
第二节 静电除尘 1919
一、静电除尘的原理 1919
二、静电除尘装置 1919
三、除尘效率 1920
第三节 静电喷漆和粉末喷涂 1920
一、静电喷漆及其应用 1920
二、静电粉末喷涂及其应用 1920
第四节 静电纺织 1921
一、静电植绒 1921
二、静电纺纱 1921
第五节 静电分选 1921
第六节 静电成像 1922
一、静电复印 1922
二、静电打印 1922
第二章 电动工具 1922
第一节 电动工具的组成和品种类别 1922
第二节 电动工具产品型号 1923
第三节 常用电动工具的性能参数 1924
一、电钻 1924
二、磁座钻 1925
三、电剪刀 1925
四、型材切割机 1925
五、直线砂轮机 1925
六、电动角向磨光机 1926
七、模具电磨 1926
八、平板砂光机 1926
九、电动扳手 1926
十、电动螺丝刀 1927
十一、电动胀管机 1927
十二、电动拉铆枪 1927
十三、电锤 1927
十四、冲击电钻 1927
十五、电圆锯 1927
十六、电动曲线锯 1928
十七、电刨 1928
十八、电动雕刻机 1928
第四节 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和安全使用 1928
一、电动工具的电气安全防护 1928
二、电动工具的机械安全保护 1929
三、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1929
四、电动工具常见故障检查 1929
五、电动工具的修理 1929
第五节 电动工具的电磁干扰及其抑制 1930
第三章 电加工 1930
第一节 电加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930
一、电加工的特点 1930
二、电加工的分类 1930
三、电加工的适用范围 1930
四、电加工方法的对比 1930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 1931
一、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特点 1931
二、电火花成形加工 1932
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1932
四、其他形式的电火花加工 1933
第三节 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 1933
一、电解加工的原理和特点 1933
二、电解加工的应用 1934
三、电解抛光 1934
四、电解磨削 1935
五、电解超精加工 1935
第四节 电铸 1935
第五节 超声波加工 1936
第六节 激光加工 1936
一、激光加工的原理 1936
二、激光加工的特点 1937
三、激光加工的工艺参数 1937
第七节 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加工 1938
一、电子束加工 1938
二、离子束加工 1938
第四章 电的其他应用实例 1939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 1939
一、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1939
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1939
三、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主要方法 1940
第二节 电钟表 1940
一、电钟表的特点和分类 1940
二、石英电子钟表 1940
三、原子钟 1941
四、电钟表技术的应用 1941
第三节 电子加速器 1941
一、电子加速器的分类 1941
二、常用电子加速器的原理及特点 1941
三、电子加速器的应用 1943
第五章 起重运输机械 1944
第一节 起重机 1944
一、起重机的种类 1944
二、起重机所需功率 1945
三、起重机用电动机 1945
、起重机控制方式 1946
五、电动机的调速 1946
第二节 提升机 1946
一、提升机分类 1946
二、提升机所需功率 1947
三、提升机用电动机 1947
四、控制方式 1947
五、安全保护 1947
第三节 输送机 1948
一、输送机的种类 1948
二、所需功率 1948
三、传动方式及电动机 1948
四、附属装置 1948
第六章 泵 1949
第一节 泵的种类和选择 1949
第二节 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1949
一、恒定转速特性 1949
二、转速变化时的特性工作点 1950
三、泵的起动转矩 1950
第三节 所需功率 1950
第四节 电动机及调速 1951
第七章 压缩机和风机 1951
第一节 压缩机和风机的电气传动设备选择程序 1951
第二节 压缩机和风机的种类 1951
一、轴流式风机 1951
二、轴流式压缩机 1951
三、多叶式通风机 1951
四、径流式风机、压缩机 1951
五、透平式通风机 1952
六、透平式鼓风机、压缩机 1952
七、往复式压缩机 1952
第三节 压缩机和风机所需功率及特性 1952
一、风机所需功率 1952
二、压缩机和风机的特性 1952
第四节 压缩机和风机用传动电机及控制方式 1953
一、压缩机和风机用传动电机 1953
二、压缩机和风机用控制方式 1953
第八章 冶金机械 1953
第一节 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 1953
第二节 轧机的种类及其电气设备 1954
一、热连轧设备 1954
二、冷轧设备 1954
三、电气设备概况 1954
第三节 轧机用电动机 1954
一、直流电动机 1954
二、交流电动机 1955
第四节 轧机的电气传动与控制 1955
一、可逆热轧机 1955
二、热连轧机 1955
三、带钢冷连轧机 1956
四、可逆冷轧机 1956
第九章 造纸工业 1957
第一节 造纸机的电气传动 1957
一、造纸机的种类 1957
二、总轴传动方式 1957
三、分部传动方式 1957
第二节 长网多缸新闻纸电气传动实例 1957
第十章 纺织工业 1958
第一节 棉纺生产工序和机械 1958
一、开清棉机 1958
二、梳棉机 1958
三、并条机 1958
四、条卷机、精梳机 1958
五、粗纱机 1958
六、环锭细纱机 1959
第二节 毛纺 1959
一、梳毛机 1959
二、针梳机 1959
第三节 合成纤维纺丝 1959
一、挤压机 1959
二、纺丝泵 1959
三、卷绕机 1959
第四节 织机 1959
一、有梭织机 1959
二、无梭织机 1959
第五节 染整机械 1959
一、印花机 1959
二、织物连续整理设备 1959
第十一章 各种电动机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 1960
第一节 水泥生产工业 1960
一、生产过程 1960
二、粉磨机 1960
三、回转窑 1960
第二节 机械工业 1960
一、机械的种类和动力 1960
二、对电气传动的要求 1960
三、数控机床 1962
第三节 其他工业 1962
一、食品加工 1962
二、石油机械 1962
三、化学工业 1963
四、船舶 1963
第十五篇 交通用电工程 1967
第一章 铁路线路和牵引动力 1967
第一节 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1967
一、铁路线路 1967
二、铁路的等级 1967
三、最小曲线半径 1967
四、限制坡度 1968
第二节 铁路限界 1968
一、铁路线路分类 1968
二、建筑接近限界 1968
三、机车车辆限界 1969
四、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 1970
第三节 路基 1970
一、路基的断面形式 1970
二、路基排水设备 1970
三、防护加固设施 1971
第四节 轨道构造 1971
一、轨道类型 1971
二、钢轨及配件 1971
三、轨枕 1972
四、道床 1973
五、轨道加强设备 1973
六、道岔 1974
第五节 铁路牵引动力 1975
一、铁路牵引动力分类 1975
二、电气化铁路的分类 1976
三、我国的电气化铁路 1976
四、世界电气化铁路 1979
五、铁路电气化的经济技术效果 1982
第二章 列车运行理论 1983
第一节 电力机车运行速度与机车牵引力 1983
一、粘着牵引力 1983
二、持续速度和持续牵引力 1983
三、计算速度和计算牵引力 1983
四、起动牵引力 1984
第二节 列车运行阻力 1984
一、列车阻力构成 1984
二、列车阻力计算 1985
第三节 列车制动力 1985
一、列车制动方法 1985
二、闸瓦摩擦制动 1985
三、闸瓦摩擦制动力的计算 1986
四、电阻制动 1987
第四节 列车运行 1988
一、电力机车牵引特性 1988
二、列车运行计算 1988
三、列车运行图及机车交路 1990
四、机车运用工作指标 1992
五、电力机车耗电量 1993
第三章 电力机车 1994
第一节 电力机车的组成和分类 1994
一、电力机车的组成 1994
二、电力机车的分类 1995
第二节 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1995
一、直流电力机车和地下铁道电动客车的工作原理 1995
二、工频单相交流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1995
第三节 电力机车的主要电气设备 1997
一、受流器 1997
二、主变压器(牵引变压器) 1998
三、平波电抗器 1999
四、牵引电动机 1999
五、硅整流装置 2000
六、劈相机 2000
七、电力机车的起动 2001
第四节 电力机车主要型式和参数 2001
第五节 电力机车的机械部分 2002
一、转向架 2002
二、车体 2003
第六节 和谐号动车组 2003
一、各型动车组概况 2003
二、和谐号动车组内部构造 2004
三、车厢型号 2004
四、和谐号动车组技术数据 2004
第四章 牵引变电所 2004
…第一节 牵引变电所的功能 2004
一、铁路电力牵引的负荷性质 2004
二、电网向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式 2005
三、牵引变电所分类和设备 2005
第二节 牵引变电所所址的选择 2006
第三节 牵引变电所类型 2006
第四节 交流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 2007
一、交流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特点 2007
二、交流牵引变电所主接线方式 2007
三、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原理 2007
四、牵引变压器容量确定 2008
第五章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2009
第一节 接触网的组成和接触悬挂的类型 2009
一、接触网的组成 2009
二、接触悬挂的类型 2009
第二节 接触网的线索和结构 2010
一、接触网的线索 2010
二、接触网的结构 2011
三、接触网的分段 2012
四、锚段关节和张力自动补偿器 2013
五、绝缘器和绝缘子 2014
六、支柱与基础 2015
第六章 铁路信号及通信 2017
第一节 铁路信号 2017
一、信号及其分类 2017
二、信号机类型 2017
三、信号表示器类型 2018
第二节 联锁和闭塞 2018
一、联锁 2018
二、闭塞 2018
第三节 灯信号机的机构及灯光配列方式 2019
一、透镜式色灯信号机 2019
二、探照式色灯信号机 2019
第四节 道口信号 2022
一、道口的四种类型 2022
二、轨道电路的三种形式 2022
第五节 轨道电路 2023
一、轨道电路的组成 2023
二、轨道电路的作用 2023
三、轨道电路的分类 2024
四、交流电气化铁路区段的轨道电路 2024
第六节 铁路通信 2025
一、铁路通信种类 2025
二、通信电源 2025
三、通信线路 2026
第七章 电气化铁路对通信广播线路及其他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2028
第一节 危险影响 2028
第二节 杂音干扰影响 2029
一、杂音干扰电压 2029
二、杂音干扰影响的容许值 2029
第三节 减少对通信线路影响的措施 2029
一、通信线路方面的防干扰措施 2029
二、电气化铁路方面的减轻干扰影响措施 2030
第八章 城市轨道交通 2030
第一节 概述 2030
一、地铁和轻轨 2030
二、磁悬浮列车 2031
三、立体快速巴士 2031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2031
一、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2031
二、城市轨道交通负荷分类 2032
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式 2032
四、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方式 2033
五、主变电所 2033
六、牵引变电所 2035
七、牵引网 2037
八、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 2037
九、杂散电流腐蚀防护与接地 2037
十、电力监控系统 2038
第三节 磁浮交通牵引供电 2038
一、概述 2038
二、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041
三、高速磁浮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特点 2041
四、主变电所供电系统 2041
五、牵引系统 2042
六、轨旁设备 2043
第九章 电动汽车 2043
第一节 概述 2043
一、电动汽车分类 2043
二、电动汽车涉及的领域和关键技术 2043
三、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成果 2044
四、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2044
五、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2044
第二节 纯电动汽车 2045
一、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2045
二、行驶性能 2045
三、特征技术 2045
四、研发进程 2047
第三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048
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2048
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策略 2049
三、发展态势 2052
第四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054
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2054
二、燃料电池系统 2054
三、发展态势 2056
第五节 电动机驱动系统 2058
一、电动机驱动系统概述 2058
二、功率电子器件 2059
三、微电子器件 2060
四、适用于电动机驱动的控制策略 2060
五、直流电动机 2060
六、感应电动机 2061
七、永磁电动机 2063
八、开关磁阻电动机 2065
第六节 能量源 2067
一、能量源概述 2067
二、蓄电池 2067
三、高速飞轮 2070
四、超级电容器 2073
第七节 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 2073
一、能量管理系统(EMS) 2073
二、蓄电池的充电技术 2073
三、蓄电池充电器 2077
四、蓄电池的监测和管理 2079
五、蓄电池的均衡管理 2081
六、温度控制单元 2082
七、动力转向系统 2083
八、辅助动力源 2084
九、导航系统 2085
十、再生制动系统 2085
第十六篇 建筑用电工程 2089
第一章 建筑电气概述 2089
第一节 建筑电气设施的组成及作用 2089
第二节 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的原则和依据 2089
第三节 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步骤 2093
第四节 建筑电气工程图 2093
一、建筑电气工程图的组成和特点 2093
二、建筑电气工程图的阅读 2093
第二章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监理和验收 2094
第一节 电气工程设计程序技术规则 2094
一、设计工作技术管理 2094
二、设计单位组织设计程序 2094
三、现场勘察 2094
四、项目设计过程控制及管理 2094
五、项目设计的实施及管理 2095
六、电气工程设计人员职业操守 2095
第二节 所址路径选择 2096
一、变电所所址的选择 2096
二、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 2096
第三节 测量仪器、器具使用技能 2096
一、测量仪器、器具种类 2096
二、经纬仪使用方法 2096
三、经纬仪使用注意事项 2098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2099
第四节 线路测量及杆塔定位 2099
一、有设计资料的测量定位 2099
二、测量定位的方法 2099
三、转角杆塔的测量定位 2100
四、无设计资料的测量定位 2100
五、人工测量定位 2100
第五节 电气工程监理技能 2100
一、电气工程监理规划编制 2100
二、电气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2102
第六节 建筑电气工程竣工验收 2102
一、一般规定 2102
二、竣工验收准备 2102
三、竣工资料 2102
四、竣工验收管理 2102
五、竣工结算 2103
第三章 建筑电气工程图阅读 2103
第一节 读懂图纸的知识储备 2103
一、电气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 2103
二、土建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 2103
三、工业管道和采暖通风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 2104
四、设备安装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 2104
第二节 读成套图纸顺序 2104
第三节 怎样阅读设计总说明 2104
一、读图重点 2104
二、其他应搞清楚的问题 2104
第四节 怎样阅读平面图 2104
一、总电气平面图 2104
二、户外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2104
三、户外变台平面布置图 2105
四、户内变配电所平面布置图 2105
五、动力平面图 2105
六、照明平面图 2105
七、通信、广播、音响平面图 2106
八、电缆电视平面布置图 2106
九、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消防平面图 2106
十、保安防盗平面图 2106
十一、微机监控平面图 2106
十二、自动化仪表平面布置图 2106
第五节 怎样阅读系统图 2107
一、变配电装置系统图 2107
二、动力系统图 2107
三、照明系统图 2107
四、通信系统图 2107
五、广播音响系统图 2107
六、电缆电视系统图 2107
七、自动化仪表系统图 2107
八、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系统图 2107
九、保安防盗系统图 2108
十、微机监控系统图 2108
第六节 怎样阅读控制原理图 2108
一、电动机控制原理图 2108
二、断路器及信号回路图 2108
三、接地信号监察装置原理图 2108
四、操作电源原理图 2108
五、微机控制原理图 2108
六、自动化仪表调节控制原理图 2109
七、其他控制、调整原理图 2109
第七节 怎样阅读线路图 2109
第八节 怎样阅读接线图及其他图纸 2109
一、安装接线图 2109
二、电缆清册 2109
三、大样图 2109
四、设备材料表 2109
第九节 读图经验谈 2109
一、读图三步骤 2109
二、读图四忌 2110
三、读图二十要 2110
第四章 低压供配电系统 2111
第一节 电力负荷分级 2111
第二节 负荷计算方法 2113
一、需要系数法 2113
二、单位负荷法 2114
第三节 导线及电缆的选择 2115
第四节 架空配电线路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