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历史、理论与现实 卷3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历史、理论与现实  卷3
  • (美)黄宗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30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民法-法制史-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历史、理论与现实 卷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1

相对理论而言的实践:美国法律形式主义与其法律实践历史 2

相对表达而言的实践:清代法律 3

相对制度而言的实践:男女继承权与其实际运作 5

不同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实践历史 6

离婚法实践与法庭调解制度 10

第三领域和集权的简约治理 12

简约治理下的社区调解制度 15

第二章 社区调解的过去和现在 18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社区调解 20

来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另一例 29

集体时代的社区调解 30

改革后期的社区调解 45

民间调解的可能前景 51

第三章 集权的简约治理——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 56

历史证据 57

集权的简约治理 67

儒法合一的治理 71

当代中国的科层制化和简约治理 73

第四章 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 79

毛泽东时代民事法律制度 81

历史起源 97

离婚法实践与整体的民事法律制度 108

第五章 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 112

从实地调查到庭审调查 113

历史环境的变迁 115

取证制度在离婚法中的实际运作 118

纯形式化的取证运作 122

实质性调解的延续 124

新形式正义以及形式、实质正义的合并 125

两不是的司法权力滥用 127

总论 128

第六章 民事判决的过去和现在 130

大陆形式主义与清代司法 132

儒家的表达与清代的法律实践 138

大陆形式主义与民国民法的中国式原则及实践 140

法律形式主义与当代中国的法庭实践 142

法律变革和中国当代立法 167

第七章 法庭调解的过去和现在 171

清代的调解观念 173

清代的法庭实践 175

民国时期的调解 177

1949年后中国的调解意识形态 180

1949年后中国的法庭调解实践 183

调解与判决之间 192

当代中国法庭调解的性质 198

清代、民国和1949年后的中国调解 202

中国法庭调解的逻辑 204

第八章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 207

美国法律的现代性 208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问题 210

中国法律的现代性? 212

前瞻 230

第九章 结论:历史与现实 232

引用材料 240

附录进一步的探索:简介 258

附录一 中西法律如何融合? 260

道德、权利与实用的三维体系 260

调解制度 261

离婚法 263

赡养—继承法 265

侵权法 266

刑讯逼供问题 268

刑事和解 272

结论 279

参考文献 281

附录二 历史社会法学:以继承法中的历史延续与法理创新为例 285

一、赡养 286

二、继承法 287

三、家庭一体与夫妻一体 290

四、中西法律的并存与融合 291

五、家庭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张力 292

结语:历史社会法学 294

参考文献 296

建立“历史社会法学”新学科的初步设想 297

附录三 重新认识中国劳动人民——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的非正规经济 301

一、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 302

二、全球视野下的非正规经济 308

三、中国的农民工 309

四、城镇的正规与非正规就业人员 313

五、乡村的就业人员 317

六、中国的正规经济 322

结论 323

参考文献 325

索引 3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