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社区形态与再生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城市社区形态与再生
  • 张纯,柴彦威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4643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社区形态与再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城市社区研究在中国 3

1.3 社区形态与再生研究的缘起 4

1.3.1 社区 5

1.3.2 社区形态 6

1.3.3 社区规划与再生 7

1.4 本书的结构 8

2 多样化的社区形态研究 13

2.1 转型期城市空间的转变 14

2.1.1 社会主义城市的空间特征 14

2.1.2 转型期和转型理论 15

2.1.3 转型期的城市重构 16

2.2 城市形态及其度量 17

2.2.1 景观生态形态 18

2.2.2 土地利用形态 19

2.2.3 城市交通形态 20

2.2.4 城市社区形态 20

2.2.5 城市设计形态 21

2.3 全球视角的社区形态以及演变 22

2.3.1 典型西方城市的社区形态 22

2.3.2 城市社区演变的研究视角 24

2.3.3 中东欧城市的社区衰退 25

2.3.4 门禁社区在全球范围的出现 26

2.3.5 美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兴起 28

2.4 中国城市的社区形态及演变 30

2.4.1 中国传统街坊社区形态 30

2.4.2 中国单位社区的形态 31

2.4.3 中国城市社区的演变趋向 33

3 研究案例的特殊性 37

3.1 交道口街道下属的南锣、菊儿和交东社区 38

3.2 同仁堂二厂下属的同仁堂社区 41

4 城市社区再生的国际经验 43

4.1 中东欧城市中的社区演变与再生 43

4.1.1 莫斯科内城奥斯托任卡的社区绅士化 44

4.1.2 布拉格瓦茨拉斯的内城街区复兴 46

4.1.3 波兹南维尔达区的工人阶级社区衰败 48

4.2 西方欧美城市中的社区演变与再生 50

4.2.1 纽约市曼哈顿下城东区的重振 51

4.2.2 洛丽的内城低收入社区再生 53

4.2.3 夏洛特伯克戴尔村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再生 56

4.3 国外社区形态演变与再生案例的小结 58

5 转型期传统街坊社区的形态演变 60

5.1 城市社区形态的测度 61

5.1.1 社区物质环境形态 61

5.1.2 社区社会环境形态 64

5.1.3 社区居民活动与感知形态 66

5.2 三种类型的内城典型社区形态 68

5.3 社区物质环境形态:更新后可能的改善 70

5.3.1 土地利用密度强化 70

5.3.2 用地功能分隔化 72

5.3.3 社区门禁化和连通性弱化 73

5.4 社区社会环境形态:更新不可替代的缺失 76

5.4.1 社区服务设施单一化和完备化 76

5.4.2 社区公共空间私有化和公共化 77

5.4.3 收入阶层隔离化 79

5.5 社区居民活动与感知形态 80

5.5.1 日常活动居家化 80

5.5.2 邻里交往淡薄化 82

5.5.3 邻里满意度弱化 83

6 转型期单位社区的形态演变 87

6.1 四个时期的单位社区变化 87

6.2 社区物质环境形态:生产氛围的退却 91

6.2.1 土地利用密集化 91

6.2.2 用地功能混合化 93

6.2.3 社区边界模糊化 93

6.3 社区社会环境形态:生活氛围的增强 95

6.3.1 社区服务设施多样化 95

6.3.2 社区公共空间绿色化 96

6.3.3 社会多阶层融合化 98

6.4 社区居民活动与感知形态:去单位化 99

6.4.1 日常活动范围扩大化 100

6.4.2 邻里交往组织自发化 101

6.4.3 邻里满意度差异化 102

7 社区再生的理念与依据 106

7.1 社区满意度评价与问题识别 106

7.1.1 社区满意度评价结果 107

7.1.2 社区问题识别 110

7.2 社区规划的目标确定 112

7.3 社区规划的工具选择 115

7.3.1 邻里层次变量的影响 116

7.3.2 居民个体层次变量的影响 118

7.3.3 两层次变量的综合影响 120

8 社区再生的实践 122

8.1 社区再生的规划背景介绍 123

8.2 多元参与的合作机制与合作过程模型 124

8.3 合作方式作为社区之本 127

8.4 参与过程作为社区之器 129

8.5 实施评价作为社区之基 131

9 面向中国社区的未来 133

附录: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139

参考文献 145

图片来源 157

表格来源 158

后记 15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