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
  • 胡伟主编;朱冬冬,田海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61465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建筑设计-造型设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必修部分 3

第1章 概论 3

1.1 造型与建筑造型 3

1.1.1 造型的定义 3

1.1.2 建筑造型的特征 3

1.2 形态构成 4

1.2.1 形态的定义 4

1.2.2 形态的分类 4

1.2.3 形态与建筑 5

1.2.4 构成的定义 6

1.2.5 构成与建筑 6

1.3 建筑造型与形态构成的关系 7

第2章 建筑形态构成的发展和演变 8

2.1 形态构成发展的第一阶段——走出古典主义建筑的樊笼 8

2.1.1 迪朗的思想和贡献 8

2.1.2 加代及其构成观念 8

2.2 形态构成发展的第二阶段——造型艺术的影响和推动 9

2.2.1 绘画的先驱者 9

2.2.2 立体主义 10

2.2.3 未来主义 10

2.2.4 迪尚的贡献 11

2.2.5 抽象主义 12

2.2.6 风格派 12

2.2.7 至上主义 13

2.2.8 构成主义 14

2.3 形态构成发展的第三阶段——包豪斯与形态构成理论体系的形成 15

2.3.1 包豪斯成立的宗旨 15

2.3.2 包豪斯的教师与构成理论体系的统一和完善 15

2.4 建筑形态构成在我国的发展和意义 18

第3章 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 20

3.1 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20

3.1.1 点 20

3.1.2 线 22

3.1.3 面 24

3.1.4 体 26

3.2 基本形 26

3.2.1 基本形的概念 27

3.2.2 基本形的变形和组合 27

3.3 骨骼 29

3.3.1 骨骼的定义 29

3.3.2 骨骼的种类 29

3.3.3 骨骼的变化 29

第4章 建筑形态构成的审美原理 31

4.1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31

4.1.1 格式塔心理学概述 31

4.1.2 格式塔视知觉的组织原则 31

4.2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心理学原理 32

4.3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3

4.3.1 主与从 33

4.3.2 统一与变化 33

4.3.3 比例与尺度 34

4.3.4 对称与均衡 38

4.3.5 节奏与韵律 39

4.3.6 对比与微差 39

第5章 建筑形态构成的原理和法则 41

5.1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 41

5.1.1 理论和思想的演变 41

5.1.2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 41

5.2 建筑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 42

5.2.1 重复 42

5.2.2 近似 43

5.2.3 渐变 44

5.2.4 特异 44

5.2.5 对比 46

5.2.6 发射 47

5.2.7 密集 48

5.2.8 群化 48

5.2.9 网格框架 50

5.2.10 打散和重构 50

5.2.11 分割和移位 51

5.2.12 矛盾空间 52

5.3 建筑形态的形体变形 52

5.3.1 加法 53

5.3.2 减法 53

5.3.3 拼贴 53

5.3.4 膨胀 53

5.3.5 收缩 54

5.3.6 分割 54

5.3.7 旋转 55

5.3.8 扭曲 55

5.3.9 倾斜 55

5.3.10 波动 55

5.3.11 折合 56

5.3.12 异形 56

5.3.13 拓扑 56

5.3.14 分形 57

5.4 建筑形态的组合原理 58

5.4.1 分离 59

5.4.2 接触 59

5.4.3 相交 59

5.4.4 套匣 60

5.4.5 集中式组合 60

5.4.6 线式组合 61

5.4.7 放射式组合 61

5.4.8 网格式组合 63

5.4.9 垒积式组合 64

5.4.10 轴线式组合 64

第二编 阅读部分 69

第6章 概论 69

6.1 建筑与几何 69

6.1.1 建筑单体的几何性质 69

6.1.2 建筑组合的几何性质 76

6.2 建筑与形态 80

6.3 建筑与构成 82

第7章 建筑形态构成的发展和演变 85

7.1 形态构成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古典主义建筑走出来的先驱者 85

7.1.1 迪朗的思想和贡献 85

7.1.2 加代的构成概念 90

7.2 形态构成发展的第二阶段——造型艺术的活跃及其影响和推动 92

7.2.1 塞尚的贡献和影响 92

7.2.2 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主义 97

7.2.3 未来主义及其雕塑 101

7.2.4 独自战斗的迪尚 107

7.2.5 康定斯基与抽象主义 112

7.2.6 至上主义中的构成思想 116

7.2.7 发展的风格派 119

7.2.8 俄国的构成主义 124

7.3 形态构成发展的第三阶段——包豪斯与形态构成理论体系的形成 128

第8章 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因素 135

8.1 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135

8.1.1 点 136

8.1.2 线 138

8.1.3 面 141

8.1.4 体 145

8.2 基本形 150

8.2.1 基本形的变形 150

8.2.2 基本形的组合 151

8.3 骨骼 151

第9章 建筑形态构成的审美原理 154

9.1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154

9.1.1 格式塔心理学概述 154

9.1.2 格式塔视知觉的组织原则 161

9.2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心理学原理 163

9.3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169

9.3.1 主与从 169

9.3.2 统一与变化 171

9.3.3 比例与尺度 173

9.3.4 对称与均衡 174

9.3.5 节奏与韵律 177

9.3.6 对比与微差 179

第10章 建筑形态的构成原理与法则 183

10.1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 183

10.2 建筑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 183

10.2.1 重复 183

10.2.2 近似 185

10.2.3 渐变 186

10.2.4 特异 187

10.2.5 对比 188

10.2.6 发射 189

10.2.7 密集 190

10.2.8 群化 191

10.2.9 网格框架 192

10.2.10 打散与重构 193

10.2.11 分割与移位 194

10.2.12 矛盾空间 194

10.3 建筑形态的形体变形 195

10.3.1 加法 195

10.3.2 减法 196

10.3.3 拼贴 197

10.3.4 膨胀 197

10.3.5 收缩 198

10.3.6 分割 198

10.3.7 旋转 200

10.3.8 扭曲 202

10.3.9 倾斜 202

10.3.10 波动 204

10.3.11 折合 204

10.3.12 异形 205

10.3.13 拓扑 205

10.3.14 分形 206

10.4 建筑形态的组合原理 206

10.4.1 分离 206

10.4.2 接触 207

10.4.3 相交 207

10.4.4 套匣 209

10.4.5 集中式组合 209

10.4.6 线式组合 209

10.4.7 放射式组合 210

10.4.8 网格式组合 210

10.4.9 垒积式组合 211

10.4.10 轴线式组合 211

参考文献 21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