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学何为 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徐碧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197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学何为 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历程与反思 1
一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历程 1
(一)20—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酝酿和初创 2
(二)50—60年代前期:美的本质大讨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展开 5
(三)70年代末—80年代:实践美学的诞生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深化 7
二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反思 11
(一)早期:功利主义美学 11
(二)中期:认识论美学 15
(三)成熟期:实践论美学(实践美学) 17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创立——蔡仪的《新美学》和《新艺术论》 20
一《新美学》 21
(一)批判“旧美学”的错误 21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 24
(三)“美是典型” 25
(四)典型就是“本然的种类范畴” 29
(五)认识论美学 34
(六)美的种类 37
二《新艺术论》 49
(一)论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50
(二)艺术与科学 51
(三)论艺术典型 54
第三章 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上)——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二律背反” 61
一 从康德的“先验直观”到“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建立 62
二 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发展历程 67
(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前期:实践美学的萌芽与雏形——“实践论”与“自然的人化”的初步提出 68
(二)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实践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主体性”,与“积淀”说 69
(三)80年代后期以来:实践美学的深入与分化——“情本体”与“人的自然化”的提出 69
三 美学:从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到个体生存论 71
(一)作为哲学美学的“实践美学” 71
(二)从认识论到实践论 76
(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唯物论 80
(四)从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到个体生存论 85
四“主体性”:从人类主体到个体主体 95
(一)《批判哲学的批判》——群体主体性的确立 96
(二)“主体性哲学”系列提纲——个体主体性 100
五“自然的人化”:从“外在自然的人化”到“内在自然的人化” 108
(一)“自然的人化”是个实践过程 108
(二)“狭义自然人化”与“广义自然人化” 110
(三)“外在自然人化”与“内在自然人化” 112
(四)“自然的人化”学说的批判与反思 116
六“实践”: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119
七“积淀”:从“工具本体”到“心理本体” 124
八 余论 130
第四章 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下)——朱光潜、蒋孔阳、刘纲纪 136
一 朱光潜后期:“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136
(一)“物”与“物的形象” 138
(二)对世界的“艺术掌握”与“实践—精神掌握” 140
(三)“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146
(四)“美是一种意识形态” 149
(五)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习与探索 153
二 蒋孔阳:“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 163
(一)“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163
(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67
(三)美的特点:“开放性系统”与“突创性” 170
(四)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自然的人化” 174
(五)美的规定性:“自由的形象” 182
三 刘纲纪:“实践批判的存在论美学” 186
(一)“美是自由的感性表现” 187
(二)“实践本体论”与“实践的人本主义” 195
(三)“实践批判的存在论美学” 201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实践美学的争论 206
一“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206
二“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 213
三对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其他批评 222
(一)对实践美学的其他批评 222
(二)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对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双方批评 225
(三)对实践美学的客观研究 230
四90年代以后的实践美学状况扫描 236
(一)杨恩寰:“美的规律是自由的造形规律” 236
(二)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240
(三)张玉能:“重树实践美学的话语威信” 245
(四)其他学者对实践美学的辩护 249
(五)“实践”概念的辨析 251
(六)从实践美学观点出发对具体美学问题的研究 255
(七)从实践美学观点出发建构新的美学理论 257
第六章 生存、实践、自由与异化——对“后实践美学”所混淆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分析 264
一 人类的“生存方式” 265
二 美学的“逻辑起点” 271
三“实践”与“异化” 278
四“自由”与“超越” 290
第七章 和谐社会的美学解读 308
一 和谐离不开美 308
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美 312
(一)“生态美”的概念 312
(二)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本真化 316
(三)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 325
三 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自然化” 32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 327
(二)生活环境的设计与和谐:走向“自然化” 331
(三)人与人的和谐:情暖人间 334
四 身心和谐:心理本体 337
(一)作为理性积淀的认识、伦理与审美 337
(二)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 341
第八章 美学何为 348
一 哲学:从“认识何以可能”到“人类何以可能” 351
二 美学:从“人活着”到“活得怎样” 358
三 历史: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 368
(一)历史的底蕴——唯物史观的发现 369
(二)历史的基础——工具本体 371
(三)历史的未来——情本体的建立 376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385
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