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刚经》导读 发菩提心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金刚经》导读  发菩提心
  • 释昌莲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585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佛经;金刚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刚经》导读 发菩提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秋爽 1

自序 1

前言 1

悬论第一 1

“思想探微”四篇 2

《金刚经》的主题思想(一) 2

《金刚经》的教育思想(二) 5

《金刚经》的禅宗思想(三) 16

《金刚经》的人生思想(四) 42

“文义会通”三篇 50

《金刚经》的逻辑结构(一) 50

《金刚经》的语言特色(二) 52

依《金刚经》论“中”与“无”(三) 57

“禅净合论”三篇 67

“禅、净双修”辩(一) 67

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二) 77

略论“金刚般若”与“弥陀净土”两门要旨(三) 83

“拈花悟旨”三篇 89

空生窥佛得消息(一) 89

慧能闻经即悟道(二) 90

德山悟道焚疏钞(三) 96

“名相别释”二篇 99

《金刚经》与四相(一) 99

《金刚经》与菩提心(二) 109

“因缘和合”二篇 129

初探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因缘(一) 129

依《金刚经》谈佛教和谐建设的目标与途径(二) 136

“护念付嘱”二篇 145

受持方法(一) 145

念诵仪轨(二) 147

开题第二 159

名题 159

七番共解 159

五重各释 161

释名(一) 162

甲一·总论通别 162

甲二·分释通别 162

乙一·释别名 162

丙一·简定 162

丙二·正说 163

丁一·释“金刚” 163

丁二·释“般若” 164

丁三·释“金刚般若” 165

丁四·释“波罗蜜” 166

乙二·释通名 167

乙三·观心释 167

乙四·立题原由 168

显体(二) 170

甲一·须显体 170

甲二·正出体 170

甲三·会通异名 171

明宗(三) 172

甲一·须明宗 172

甲二·简宗体 172

甲三·正明宗 173

甲四·引文征释 173

甲五·会通本经宗趣 174

论用(四) 174

甲一·简宗用 175

甲二·正论用 175

甲三·会通诸说 175

判教相(五) 176

甲一·明判教 176

甲二·教所被机 176

甲三·部类会处 177

甲四·依天台教法正判此经 177

译题 178

译史 178

《金刚经》的现存译本与注疏(一) 178

甲一·六种原译本 179

甲二·历代论注及疏钞 181

乙一·赞颂 181

乙二·论释 181

乙三·注疏 182

丙一·唐前注疏 182

丙二·盛唐注疏 182

丙三·两宋注疏 182

丙四·晚明注疏 183

丙五·逊清注疏 184

《金刚经》的流传与影响(二) 185

译人 186

简释译题(一) 186

生平事迹(二) 186

科经第三 188

经文(略) 188

科纲 188

正依天台《(金刚般若)疏》之科纲(一) 189

旁通《(金刚般若)心印疏》之科纲(二) 193

入文第四 197

上卷广解之一 198

序分 198

甲一·通序(证信序) 198

乙一·标法会时处 198

乙二·引四众同闻 198

甲二·别序(发起序) 208

总结 218

上卷广解之二 218

正宗分(一) 219

甲一·前周正宣——实智道 219

乙一·当机之问 219

丙一·请益之仪 219

丙二·请益之辞——呈解求印 224

丁一·述赞 224

丁二·正问 230

戊一·蹑述起问 230

戊二·问住 231

戊三·问降伏 231

乙二·如来之答 237

丙一·略许 237

丁一·印赞述许 237

丁二·诫令谛听 239

丁三·领旨愿闻 242

总结 245

正宗分(二) 249

丙二·广答 249

丁一·明般若体空无所有 251

戊一·正明体相空 251

己一·明无相因 251

庚一·愿无所有答降伏其心 251

辛一·广大心 251

辛二·第一心 251

辛三·常心 251

辛四·不颠倒心 251

庚二·行无所有答应住其心 261

辛一·辨行 261

壬一·标无住本 261

壬二·结成住义 261

辛二·举喻格量 261

辛三·结劝 261

己二·明无得果 273

庚一·佛以身相问 273

庚二·须菩提以无相答 273

庚三·佛以“诸相非相”释成 273

总结 282

正宗分(三) 288

戊二·信者行深 288

己一·明行深 288

庚一·问 288

庚二·答 289

总结 294

正宗分(四) 295

己二·举二空释成 295

庚一·标 295

辛一·生空 295

辛二·法空 296

庚二·释 296

辛一·生空 296

辛二·法空 296

庚三·结 296

总结 302

正宗分(五) 303

己三·引证信者行深 303

庚一·举经为证 303

庚二·举菩萨正行为证 306

辛一·佛问有菩提可得、有法可说不 306

壬一·问 306

壬二·答 306

辛二·释菩提无相可取 307

辛三·校量 307

庚三·举罗汉遍行 322

辛一·举四果 322

壬一·须陀洹 322

壬二·斯陀含 323

壬三·阿那含 323

壬四·阿罗汉 323

辛二·须菩提自陈 323

庚四·举往古时事为证 336

庚五·举净佛土 341

庚六·举须弥山王为譬 348

总结 353

正宗分(六) 357

戊三·信受福重明不无所有 358

己一·福多 358

庚一·明财施福多 358

庚二·明法施格量 358

己二·处重 361

己三·人尊 362

己四·总明 362

总结 366

正宗分(七) 366

丁二·辩般若名空无所有 366

戊一·名字空无所有 367

己一·问名问持 367

己二·答名答持 367

庚一·答 367

庚二·释 367

辛一·无所有 367

辛二·亦无所有 367

戊二·持说福多明不无所有 371

己一·明微尘不无所有 371

己二·辩身相不无所有 371

庚一·正示 371

庚二·校量 371

戊三·信受行深 378

己一·须菩提未闻 378

己二·余人能闻 378

己三·须菩提信易 378

己四·余人信难 378

庚一·明信者希有 378

庚二·释信者由 378

庚三·释无相意 378

庚四·释诸佛相尽解极 378

戊四·如来述成 389

总结 392

正宗分(八) 393

丁三·论般若用空无所有 393

戊一·明无所有 393

己一·力用无所有 393

庚一·体无所有 393

庚二·功用 396

辛一·一世忍 396

辛二·多世忍 397

庚三·劝诫 401

辛一·劝发心 401

辛二·诫离相 401

辛三·劝应住 401

辛四·诫莫染心施 401

辛五·劝修行 401

庚四·引证 405

辛一·举佛说 405

辛二·举能说人 405

辛三·举所得法 405

庚五·举譬 410

辛一·举有得为非 410

辛二·譬无得为是 410

己二·能如是解即仰参佛慧 413

己三·明福多 413

庚一·明格量 413

庚二·称叹劝修 413

戊二·明如是有 418

己一·经不思议 418

己二·说不思议 418

己三·人不思议 418

己四·地不思议 418

己五·障不思议 418

己六·记不思议 418

己七·持不思议 418

己八·信不思议 418

己九·义不思议 418

己十·报不思议 418

总结 429

丁一·明受假无所有 431

戊一·约释尊因中明无所有 431

己一·因无所有 431

庚一·明得 431

庚二·明失 431

庚三·双释得失 431

己二·引证 437

庚一·问——引自昔得记之解以证前说 437

庚二·答——无有法得菩提 437

己三·佛述 437

戊二·约如来果明无所有 439

己一·明果人同如 439

己二·证如来无所有 440

己三·譬非果而果 440

戊三·约菩萨化他明无所有 445

己一·明化人 445

己二·引佛说为证 445

己三·明严土 445

丁二·辩名假无所有 447

戊一·通达无我 447

戊二·立真解 447

丁三·论法假无所有 449

戊一·证智慧无 450

戊二·明心无 454

戊三·辩功德无 458

总结 459

正宗分(十) 462

丙二·辩般若经名空无所有 462

丁一·辩名 462

戊一·身相无所有 462

戊二·说法无所有 465

己一·正对上名 465

己二·决疑 466

庚一·当机问 466

庚二·如来答 466

己三·明习应 469

庚一·问 469

庚二·答 469

辛一·应 469

壬一·释 469

壬二·结 469

辛二·习 469

戊三·福多 474

己一·校量福多 474

己二·结归无说 474

丁二·论行 478

戊一·化主正观问 478

戊二·当机邪答 479

戊三·佛难 479

戊四·须菩提领解 479

戊五·如来举正义为释 479

总结 483

正宗分(十一) 484

丙三·明般若功用无所有 484

丁一·正明如是有 484

戊一·果 484

己一·诫 484

己二·明有 484

戊二·因 484

己一·诫 484

己二·明有 484

丁二·结般若成忍 488

戊一·体道成忍行无所有 488

己一·校量 488

己二·成忍行 488

戊二·体道证忍人无所有 490

己一·因人不受 490

庚一·问 490

庚二·答 490

己二·果人不受 490

戊三·体道行忍用无所有 492

己一·碎尘用 492

己二·碎界用 492

己三·碎一合相用 492

己四·碎诸见用 497

总结 502

下卷略说之二 503

流通分 503

甲一·付嘱 503

乙一·正付嘱 503

乙二·校量流通 506

乙三·方法 508

丙一·标 508

丙二·释 508

丁一·止 508

丁二·观 508

甲二·奉行流通 511

总结 515

附录 517

《贤愚经》“须达起精舍品第四十一”(一) 517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二) 522

后记 52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