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犯罪学 从传统犯罪到现代犯罪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发展犯罪学  从传统犯罪到现代犯罪
  • 周长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3652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犯罪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发展犯罪学 从传统犯罪到现代犯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发展犯罪学的由来 1

一、发展犯罪学的由来 1

二、发展犯罪学的创建与发展 4

三、发展犯罪学的犯罪概念辨析 7

第二节 发展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9

一、犯罪现象发展研究 10

二、犯罪原因发展研究 10

三、犯罪主体发展研究 10

四、被害对象发展研究 10

五、犯罪发展预测研究 11

六、犯罪发展新动向研究 11

七、犯罪发展对策研究 11

第三节 发展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12

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2

二、借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13

三、日常运用的各种研究方法 13

第四节 发展犯罪学的研究价值 14

一、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对策的依据 15

二、发现与掌握社会转型时期犯罪活动的新特点与新规律 15

三、丰富与促进犯罪学理论的新发展 15

四、指导刑事政策的调整和促进刑法的发展 15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犯罪发展 16

第一节 犯罪发展概述 16

一、犯罪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16

二、犯罪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特殊因素 19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犯罪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 22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新发展 22

二、社会转型时期犯罪发展的新特点 27

三、社会转型时期犯罪发展的新规律 30

第三章 犯罪数量的发展 33

第一节 我国犯罪数量发展基本特征 33

一、犯罪数量的发展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冲突的结果 34

二、我国是世界上中等偏下的立案率国家 34

三、我国犯罪数量发展呈波浪式上升 34

第二节 我国犯罪数量的发展 35

一、我国刑事案件立案情况 35

二、我国较长时间保持较低的立案率,近十几年立案率上升较快 40

三、改革开放以来抓获的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上升较快 42

四、我国曾经是一个刑事案件作案成员占总人口比例很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较快 43

第三节 部分省市犯罪数量的发展 43

一、浙江省犯罪数量的发展 44

二、重庆市犯罪数量的发展 49

三、海南省犯罪数量的发展 51

四、上海市犯罪数量的发展 52

第四章 犯罪类型的发展 57

第一节 我国犯罪类型发展的基本特征 57

一、犯罪类型以侵财型向多元化转变 57

二、暴力犯罪迅速上升 58

三、技术犯罪不断涌现 58

四、毒品犯罪发展势头凶猛 59

五、犯罪类型的发展,受社会文明进步及法律政策调整等制约 59

第二节 我国暴力犯罪的发展 60

一、全国暴力犯罪的发展 60

二、部分省市改革开放以来暴力犯罪的发展 62

第三节 我国侵财型犯罪的发展 71

一、全国侵财型犯罪的发展 71

二、部分省市侵财型犯罪的发展 73

第四节 我国性犯罪的发展 80

一、全国性犯罪的发展 80

二、部分省市性犯罪的发展 83

第五节 我国毒品犯罪的发展 89

一、全国毒品犯罪的发展 89

二、浙江省毒品犯罪的发展 95

第六节 恐怖活动犯罪的发展 96

一、恐怖活动犯罪的特点和含义 96

二、恐怖活动犯罪的标准和类型 98

三、恐怖活动犯罪发展变化趋势 100

第五章 犯罪主体的发展 103

第一节 我国犯罪主体发展的基本特征 103

一、从主体职业看,农民是最基本的犯罪主体 103

二、从主体年龄看,青少年是最基本的犯罪主体 104

三、从主体文化程度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犯罪居大多数 105

四、从主体性别看,男性犯罪始终占犯罪的绝对多数 105

五、从主体违法经历看,重新犯罪增多 106

六、犯罪主体的素质决定着犯罪的性质、方式、手段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而犯罪主体的发展变化又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发展条件所决定 107

第二节 犯罪主体职业的发展 108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犯罪主体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发展 108

二、部分省市犯罪主体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发展 112

第三节 犯罪主体年龄的发展 115

一、我国犯罪主体年龄发展变化趋势 115

二、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犯罪主体年龄的发展 116

三、改革开放以来部分省市犯罪主体年龄的发展 118

第四节 犯罪主体文化程度的发展 122

一、改革开放以来,犯罪主体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但高文化犯罪主体呈逐渐增多趋势 123

二、改革开放以来部分省市犯罪主体文化程度的发展 125

第五节 犯罪主体性别的发展 127

一、建国后男性犯罪一直占据犯罪的绝对多数,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及社会开放文明进步,女性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增多,也带来了女性犯罪的增多 128

二、改革开放以来部分省市犯罪主体性别的发展 129

三、香港与内地犯罪主体性别发展对比 132

第六节 犯罪主体违法经历的发展 133

一、犯罪主体违法经历的一般特征 133

二、部分省市犯罪主体违法经历的发展 135

第六章 犯罪形态的发展 139

第一节 流窜犯罪的发展 139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窜犯罪的发展 140

二、改革开放以来部分省市流窜犯罪的发展 143

第二节 犯罪团伙(集团)的发展 146

一、我国犯罪团伙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向犯罪集团和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趋势 147

二、改革开放以来部分省市犯罪团伙(集团)的发展 152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 157

一、我国有没有黑社会性质组织 158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义 159

三、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现状与特征 160

第七章 犯罪技术的发展 164

第一节 犯罪技术发展的一般特征 164

一、犯罪技术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165

二、犯罪技术发展城市高于农村 165

三、犯罪技术发展的多元性 166

四、各种类型的犯罪技术发展不匀称 167

第二节 犯罪技术类型和特征的发展 167

一、建国后低层次犯罪技术始终是占据我国犯罪技术的绝对多数,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高新技术实施犯罪的开始明显增多 168

二、犯罪技术类型的发展 169

三、犯罪技术主体特征的发展 172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的发展 173

一、计算机犯罪概念 173

二、计算机犯罪主要表现形式 174

三、计算机网络犯罪发展的主要特征 178

第八章 犯罪思维与犯罪心理的发展 180

第一节 犯罪思维的发展 180

一、犯罪思维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形态,有着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180

二、犯罪思维由简单向复杂多元方向发展 181

三、犯罪预谋越来越隐蔽、诡诈、周密,犯罪方式多元化,犯罪既遂率趋高 182

第二节 我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犯罪心理的发展 183

一、建国初期犯罪心理特征(1949年10月~1956年) 183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罪心理特征(1956~1966年) 183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犯罪心理特征(1966~1976年) 183

四、改革开放后犯罪心理特征(1979年至今) 184

第三节 不同年龄段人犯罪心理的发展 184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及发展 184

二、青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及发展 185

三、中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及发展 186

四、老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及发展 187

五、犯罪动机的发展 188

第四节 变态心理犯罪的发展 190

一、变态心理的标准 190

二、因变态心理而犯罪的呈增多趋势,变态心理犯罪已成为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治安问题 191

第九章 犯罪侵害对象的发展 194

第一节 犯罪侵害对象发展的一般特征 194

一、犯罪侵害对象发展的时代特征 194

二、犯罪侵害对象发展的区域性特征 195

三、犯罪侵害对象的受害严重程度受犯罪发生率及犯罪手段、方式的影响 195

四、犯罪侵害向严重化趋势发展 196

第二节 犯罪侵害的场所、部位及物品的发展 198

一、居民住宅犯罪侵害较为集中 198

二、犯罪侵害物品的发展 200

第三节 被害人的发展 202

一、被害人的发展 202

二、被害单位的发展 206

第十章 青少年犯罪的发展 208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发展的基本特征 208

一、青少年犯罪数量不断增加,占全部犯罪比例近十多年来呈下降趋势 209

二、青少年暴力犯罪突出并呈上升趋势 212

三、青少年新的犯罪类型不断出现,青少年犯罪团伙呈向犯罪集团和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趋势 215

四、青少年犯罪初始年龄或第一次作案年龄提前 218

第二节 学生犯罪的发展 221

一、学生犯罪呈增多趋势 221

二、学生犯罪的暴力倾向趋重,新型犯罪增多 224

第三节 女性青少年犯罪的发展 226

一、女性青少年犯罪近十多年发展较快 226

二、女性青少年犯罪类型呈多元化趋势 228

三、女性青少年犯罪具有顽固性、腐蚀性和危害性特征 230

第四节 流动青少年犯罪的发展 230

一、流动青少年是青少年犯罪的主体部分 231

二、流动青少年犯罪特征及其发展 232

第十一章 犯罪发展的预测 234

第一节 犯罪发展预测的重要意义 234

一、犯罪发展的预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34

二、犯罪发展的预测为提高预防和控制犯罪效果、增强打击犯罪的精确性提供重要依据 235

三、犯罪发展的预测是犯罪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35

第二节 犯罪发展预测的方法 236

一、专家评估法 236

二、趋势外推法 236

三、特尔斐法 237

四、因素分析法 237

第三节 影响犯罪发展趋势的因素分析 239

一、经济发展对犯罪发展的影响 239

二、就业状况对犯罪发展的影响 241

三、社会腐败对犯罪发展的影响 243

四、贫富差距对犯罪发展的影响 246

五、教育对犯罪发展的影响 248

六、社会控制力对犯罪发展的影响 252

第四节 我国21世纪初叶犯罪发展的预测 253

一、21世纪初叶我国犯罪发展预测的基础 254

二、21世纪初叶我国常态性犯罪预测 255

第十二章 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对策 265

第一节 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概念 265

一、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概念 265

二、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外延 266

三、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期性和层次性 267

第二节 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应正确处理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辩证关系 267

一、打击犯罪能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 267

二、预防犯罪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268

三、预防和打击犯罪各有优势和作用 268

第三节 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理论依据 269

一、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269

二、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270

三、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 271

第四节 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工作体系、层次和原则 271

一、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工作体系 271

二、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层次 272

三、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272

第五节 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 273

一、全面、系统、周密地进行调查研究 273

二、从分析犯罪现象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剖析犯罪活动,从现象深入本质 273

三、根据犯罪活动的特点、规律,结合预测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宏观上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 273

四、实施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必须建立预防和控制犯罪工作体系 273

第六节 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必须重新强调几个观念 274

一、全局观念 274

二、信息观念 274

三、系统观念 274

四、法治观念 274

五、求实观念 275

六、群众观念 275

第七节 社区是实施预防和控制犯罪发展战略的前沿和基础 275

一、社区的概念 275

二、社区犯罪的差异性及其特点 276

三、社区犯罪控制 277

四、按照社区犯罪的结构和形态进行控制 278

主要参考文献 282

后记 28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