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原理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数字通信原理  第3版
  • 毛京丽,石方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6618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原理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

1.1.1 信息、信号及分类 1

1.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4

1.1.3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8

1.2 数字通信的特点 10

1.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1

1.3.1 有效性指标 11

1.3.2 可靠性指标 12

1.4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小结 14

习题 15

第2章 语音信号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 16

2.1 语音信号编码的基本概念 16

2.2 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系统的构成 17

2.3 抽样 18

2.3.1 抽样的概念及分类 18

2.3.2 低通型信号的抽样 19

2.3.3 带通型信号的抽样 22

2.3.4 与抽样有关的误差 24

2.4 量化 27

2.4.1 均匀量化 27

2.4.2 非均匀量化 30

2.4.3 量化信噪比 31

2.5 编码与解码 39

2.5.1 二进制码组及编码的基本概念 39

2.5.2 线性编码与解码 42

2.5.3 非线性编码与解码 45

2.6 单片集成PCM编解码器 54

2.6.1 单片集成PCM编解码器的分类 54

2.6.2 2941PCM单路编解码器 54

小结 57

习题 59

第3章 语音信号压缩编码 61

3.1 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 61

3.2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 63

3.2.1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原理和子带编码 63

3.2.2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的原理 68

3.2.3 波形编码压缩标准 70

3.2.4 单片集成ADPCM编解码器 72

3.3 参量编码 75

3.3.1 参量编码的基本原理 75

3.3.2 线性预测编码(LPC)基本概念 78

3.3.3 参量编码的声码器 79

3.3.4 线性预测编码标准LPC-10 81

3.4 混合编码 83

3.4.1 混合编码的基本概念 83

3.4.2 混合编码的编码方法 84

3.4.3 混合编码国际标准 87

3.5 低速率语音压缩编码的应用 92

3.5.1 IP电话系统技术简介 92

3.5.2 移动通信GSM中的语音压缩编码 94

3.5.3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语音压缩编码 96

3.5.4 语音压缩编码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97

小结 97

习题 98

第4章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 99

4.1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 99

4.1.1 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 99

4.1.2 PC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的构成 100

4.1.3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位同步 101

4.1.4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 102

4.2 PCM30/32路系统 106

4.2.1 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 106

4.2.2 PCM30/32路定时系统 108

4.2.3 PCM30/32路帧同步系统 112

4.2.4 PCM30/32路系统的构成 119

小结 120

习题 121

第5章 数字信号复接——PDH与SDH 122

5.1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122

5.1.1 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 122

5.1.2 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 127

5.1.3 PCM零次群和PCM高次群 135

5.1.4 PDH的网络结构 138

5.1.5 PDH的弱点 138

5.2 同步数字体系(SDH) 140

5.2.1 SDH的基本概念 140

5.2.2 SDH的速率体系 141

5.2.3 SDH的基本网络单元 142

5.2.4 SDH的帧结构 146

5.2.5 SDH的复用映射结构 152

5.2.6 映射 155

5.2.7 定位 162

5.2.8 复用 166

5.2.9 SDH光接口、电接口技术标准 170

小结 178

习题 180

第6章 数字信号传输 181

6.1 数字信号传输基本理论 181

6.1.1 数字信号传输方式 181

6.1.2 数字信号波形与功率谱 181

6.1.3 基带传输系统的构成 184

6.1.4 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准则(无码间干扰的条件) 185

6.2 传输码型 189

6.2.1 对传输码型的要求 189

6.2.2 常见的传输码型 190

6.2.3 传输码型的误码增殖 194

6.2.4 传输码型特性的分析比较 194

6.3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95

6.3.1 基带传输信道特性 195

6.3.2 再生中继系统 197

6.3.3 再生中继系统的误码性能 198

6.4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200

6.4.1 频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201

6.4.2 数字调制 201

6.4.3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 213

6.4.4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218

6.4.5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219

6.5 SDH传输网 220

6.5.1 SDH传输网的拓扑结构 220

6.5.2 SDH自愈网 222

6.5.3 SDH传输网的分层结构 229

6.5.4 SDH传输网的网同步 231

6.5.5 SDH传输网的规划设计 234

6.5.6 基于SDH的MSTP技术 240

6.5.7 SDH传输网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247

6.5.8 SDH传输网在ATM网中的应用 252

6.5.9 SDH传输网在宽带IP网络中的应用 259

小结 263

习题 265

参考文献 26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