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通信网与组网技术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宽带通信网与组网技术
  • 翟禹,唐宝民,彭木根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38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宽带通信网与组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宽带通信网的现状与发展 1

5.2.2 CLIP(Classical IP over ATM)技术 15 1

目 录 1

第1章宽带通信网概述 1

1.1.1宽带通信的概念 2

1.1.2现有通信网络 2

1.1.3 “三网合一” 8

1.1.4数据宽带网络发展 10

1.1.5 电信宽带网络发展 11

1.1.6下一代网络 13

1.2宽带通信网关键技术 15

1.2.1宽带接入技术 15

1.2.2数据网技术 15

1.2.3传送网技术 19

1.2.4交换网技术 19

1.3 小结 20

2.1铜线接入技术 21

第2章宽带通信网接入技术 21

2.1.2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 22

2.1.1 高速数字用户线(HDSL)技术 22

2.1.3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技术 23

2.1.4其他技术 25

2.2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技术 25

2.3同步数字系列(SDH)接入技术 27

2.4 HomePNA接入技术 29

2.4.1 HomePNA接入技术优点 29

2.4.2 HomePNA标准化 30

2.5 DDN数字专线接入技术 30

2.6 帧中继接入技术 32

2.7.2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接入 33

2.7.1无线本地线路(WLL) 33

2.7无线接入技术 33

2.7.3 数字直播卫星(DBS)接入 34

2.7.5通用分组无线接入 35

2.7.4微波无线接入 35

2.8 电力线接入方案 36

2.8.1 电力线通信环境分析 36

2.8.2 电力线通信技术发展 37

2.9光纤接入技术 37

2.9.1 光纤接入网(OAN)的网络结构 37

2.9.2 OAN和FITL的设计目标 38

2.9.3 FITL系统接入方式 39

2.9.4应用类型 39

2.10 以太网宽带接入技术 41

2.10.1 以太网接入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42

2.10.2发展以太网接入技术的主要原则 43

2.11 小结 43

2.10.3 以太网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43

第3章 宽带业务网和ATM技术 45

3.1 宽带业务网基本概念 45

3.1.1 ISDN基本思想 45

3.1.2 ISDN协议栈 49

3.1.3 ISDN与其他网络的互通 54

3.1.4 ISDN在语音业务方面的应用 55

3.1.5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55

3.2 ATM技术原理 56

3.2.1ATM产生背景 57

3.2.2 ATM网络功能 58

3.2.3 ATM信元传输和格式 59

3.2.4基于ATM的B-ISDN协议参考模型 61

3.2.5 ATM QoS技术 68

3.2.6 ATM地址 69

3.2.7 ATM地址注册 70

3.2.8 ATM的虚连接(Virtual Connection) 70

3.2.9 ATM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71

3.2.10动态负载平衡 73

3.3 ATM交换机技术 74

3.3.1 宽带业务对ATM交换机的要求 74

3.3.2 ATM交换机分类 75

3.3.3 ATM交换机的任务 76

3.3.4 ATM交换机模块 77

3.3.5 ATM交换机结构 79

3.4 ATM网络接口 80

3.4.2 ATM网络接口结构 81

3.4.1 ATM网络接口概念 81

3.4.3典型ATM物理层接口介绍 83

3.5 ATM网络信令 84

3.5.1 ATM信令基本概念 84

3.5.2基于ATM的B-ISDN信令体系 86

3.5.3 ATM信令信息格式 86

3.6 ATM现状及技术展望 87

3.6.1 ATM面临的若干问题 87

3.6.2 ATM网与吉比特以太网技术比较 88

3.6.3 ATM网络与Internet融合 89

3.6.4 ATM网络展望 90

3.7 小结 91

4.1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 93

4.1.1 网络体系结构 93

第4章宽带Ip网络技术 93

4.1.2网际协议(IP) 96

4.1.3传输控制协议(TCP) 96

4.1.4其他层协议 99

4.2 IP层协议 101

4.2.1 IP分组 102

4.2.2 IP层的差错处理与控制功能 104

4.2.3选路(Routing) 107

4.2.4路由数据库的管理 109

4.2.5域内路由协议 112

4.2.6域间路由协议 116

4.3局域网技术 117

4.3.1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18

4.3.2局域网的类型 120

4.3.3局域网互连设备 124

4.4新一代网际协议IPv6 127

4.4.1 IPv4概述 128

4.4.2 IPv6结构 130

4.4.3 IPv6的地址 131

4.5多媒体通信网络协议 132

4.5.1 实时传输协议(RTP) 132

4.5.2资源预留协议(RSVP) 134

4.5.3流协议ST2+ 136

4.6高速IP交换 138

4.6.1 IP交换 139

4.6.2标记交换 140

4.7小结 144

第5章 宽带IP组网技术 145

5.1传统IP网络及其改进 145

5.1.1 ATM与IP相结合的两种模型 146

5.1.2基于SDH的IP传输(IPover SDH) 147

5.1.3基于WDM的IP传输(IPover WDM) 148

5.2 IP和ATM组网技术概述 149

5.2.1 LANE技术 150

5.2.3 MPOA技术 152

5.2.4 IP交换 153

5.2.5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154

5.3 LANE技术 155

5.3.1 LANE业务和协议结构 157

5.3.2 LANE的体系结构及组成 158

5.3.3 LANE的实现过程 159

5.3.5 ATM数字图书馆网络实例 161

5.3.4 LANE特点 161

5.4 IP over ATM 164

5.4.1 IPOA概述 164

5.4.2 IPOA的协议结构 165

5.4.3 IP分组的封装 167

5.4.4地址解析 167

5.4.5 IPOA的工作过程 168

5.4.6 IPOA的优缺点 169

5.5基于ATM的多协议传输(MPOA) 170

5.5.1 MPOA概述 170

5.5.2 MPOA的模型结构 171

5.5.3 NHRP 172

5.5.4MPOA的工作过程 173

5.6 IP over SDH技术 173

5.6.2 支持IP over SDH技术的协议 174

5.6.1 IP over SDH基本原理 174

5.6.3支持IP over SDH技术的链路协议 175

5.7 IP over WDM技术 175

5.7.1 WDM/DWDM技术概述 175

5.7.2 IP over WDM基本原理 176

5.8 小结 178

第6章MPLS网络技术 179

6.1 MPLS简介 179

6.1.1 MPLS协议的发展过程 179

6.1.2 MPLS的基本概念 180

6.1.3 MPLS技术发展背景 181

6.1.4 MPLS的优越性 182

6.1.5 MPLS的标准化现状 183

6.1.6 MPLS研究状况 184

6.1.7 MPLS研究热点 185

6.2MPLS基本原理 187

6.2.1 MPLS工作流程 188

6.2.2 MPLS技术实现细节 190

6.3 MPLS VPN技术 194

6.3.1 VPN技术概述 195

6.3.2 MPLS和VPN结合 196

6.3.3 MPLS VPN体系结构 197

6.3.4 MPLS VPN配置实例 199

6.4 GMPLS技术 202

6.4.1 GMPLS的标记和标记交换路径 203

6.4.2路由与寻址 204

6.4.3链路绑定和无编号链路 204

6.4.5链路管理 205

6.4.4 GMPLS的信令 205

6.5 小结 206

第7章ATM技术应用和网络解决方案 207

7.1ATM解决方案概述 207

7.1.1各大厂商ATM解决方案比较 207

7.1.2 ATM网络升级到吉比特网络实例 209

7.1.3 改造ATM校园网实例 211

7.2VoATM技术应用详解 213

7.2.1传统话音传送技术 213

7.2.2VoATM简介 214

7.2.3 VoATM协议 215

7.2.4 VoATM特点 217

7.2.5 VoIP、VoDSL与VoATM的关系 217

7.2.6VoATM的应用实例 217

7.3.1 网络设计 219

7.3 ATM城域网的设计与应用实例 219

7.3.2网络性能分析 220

7.3.3 网络应用 221

7.4 B-ISDN实验网络实例 223

7.5小结 224

第8章IP网络技术应用和网络解决方案 225

8.1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解决方案 225

8.1.1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概述 225

8.1.2省级多媒体通信网技术规范 227

8.1.3省级多媒体通信网互联 236

8.2 ××市宽带多媒体IP网络解决方案 239

8.2.1需求分析 239

8.2.2网络总体结构 242

8.2.3 网络总体方案 244

8.2.4功能层次的方案设计 248

8.2.5主干传输网络详细设计 250

8.2.6编解码设备方案建议 252

8.2.7 网络接入及多业务开发设计方案 253

8.2.8 网络服务方式及实现 257

8.3小结 259

第9章下一代网络(NGN) 260

9.1 NGN技术 260

9.1.1 NGN的提出 261

9.1.2理解NGN 261

9.1.3 NGN的特点 262

9.1.4 ITU-T定义的NGN主要研究领域 263

9.1.5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 265

9.2.1 NGN协议 267

9.2 NGN网络结构和协议 267

9.2.2NGN网络框架 268

9.3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组网技术 269

9.3.1 组网原则与应该考虑的问题 269

9.3.2 软交换网络的组网方案 270

9.3.3软交换网络的组网方式 271

9.4 NGN的发展 273

9.4.1 NGN的两种演进策略 273

9.4.2下一代的服务 274

9.4.3 NGN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274

9.5小结 276

缩略语 277

参考文献 28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