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 第1卷 刑法总则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赵秉志主编;陈一榕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504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7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中国;刑法-总则-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 第1卷 刑法总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修订说明 1
【刑法的效力范围】 1
1.刑法属地原则的优先适用 1
2.“浮动领土”刑事管辖权的适用 4
3.运用我国刑法惩治域外公民犯罪适用的条件 7
4.我国刑法保护原则的具体适用 12
5.我国惩治国际犯罪适用的普遍管辖原则 16
6.如何解决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刑事管辖冲突 20
【犯罪的基本特征和罪与非罪的区分】 43
7.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43
8.如何判定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54
9.司法实践中如何看待行为的应受惩罚性 60
10.对“迷信犯”能否以犯罪论处 65
11.罪与非罪的区分 68
【犯罪主体】 76
12.对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76
1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应对哪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81
14.如何认定与处理跨责任年龄段的犯罪 84
15.对危害社会的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如何处置 86
16.如何认定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92
17.如何认定犯罪后患精神病者的刑事责任 94
18.如何确定心神衰弱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96
19.如何确定生理性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104
20.如何确定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112
21.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120
22.如何划清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 125
23.犯罪的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132
24.犯罪故意、犯罪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150
【犯罪主观方面】 150
25.不确定故意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161
26.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分标准 169
27.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177
28.如何确定混合罪过案件中的定性问题 182
29.对违法性认识错误应当如何定性与处理 188
30.犯罪过失中预见能力的判定 195
31.注意义务及其履行 203
32.犯罪过失中应当预见的对象 209
33.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 215
34.无知犯罪问题 219
——兼谈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 219
35.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及其意义 225
36.如何界定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231
【犯罪客观方面】 231
37.怎样划分刑法中的作为和不作为 237
38.构成不作为犯罪应具备哪些客观要件 243
39.如何确认不作为人是否负有特定法律义务 248
40.怎样认识危害结果及其在犯罪客观方面的地位 256
41.应以什么标准来认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266
42.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与量刑有何影响 275
【犯罪客体】 280
43.犯罪客体和定罪之间的关系 280
44.犯罪客体对定罪的影响 284
45.犯罪客体对罪与非罪的影响 289
46.犯罪对象对定罪的影响 293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297
47.如何认定犯罪的预备形态 297
48.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犯罪着手 303
49.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犯罪未得逞 307
50.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把握犯罪未完成 313
51.“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如何理解 319
52.如何确定发生认识错误情况下的犯罪形态 324
53.犯罪中止的认定 328
54.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333
【共同犯罪】 340
55.共同实行犯的构成和认定 340
56.犯罪集团的特征与认定 345
57.主犯与从犯的区分与认定 352
58.胁从犯的构成和认定 355
59.教唆犯的构成和认定 359
60.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 364
61.共同犯罪中的身份问题 368
62.共同犯罪中的共谋行为 372
63.共同犯罪中的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 376
64.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380
【一罪与数罪】 391
65.如何认定继续犯 391
66.想象竞合犯的认定与处断 396
67.惯犯的构成与认定 400
68.连续犯的构成与认定 403
69.牵连犯的认定 408
70.牵连犯处断原则探析与牵连犯存废之争 412
71.吸收犯客观前提与吸收关系的判定 418
72.吸收犯的形式与罪数本质、处断原则 422
【违法性阻却事由】 428
73.正当防卫的限度与防卫过当的认定问题 428
74.具有连续打击特征的正当防卫行为与事后防卫的区别 433
75.假想防卫的认定和处理 438
76.正当防卫中侵害行为的范围 442
77.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446
78.紧急避险的法益衡量问题 450
79.被害人承诺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力 453
【刑种的适用】 461
80.如何正确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 461
【累犯与再犯制度】 469
81.累犯的构成条件 469
82.特别累犯的认定 472
83.累犯从重处罚的司法适用 474
【自首与立功制度】 479
84.自首的司法认定 479
85.坦白和自首的界限 490
86.单位能否构成自首的问题 495
87.立功与坦白的界限 498
【数罪并罚制度】 509
88.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 509
徒刑,如何进行并罚 509
89.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不同种有期自由刑的,如何 513
进行并罚 513
90.判决宣告中有数个附加刑,如何进行并罚 518
91.数个有期自由刑部分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如何进行并罚 523
92.刑罚执行期间再犯数个新罪且发现漏罪,怎样进行并罚 527
93.在数罪并罚的条件下,是否应当适用缓刑以及如何适用缓刑 532
【缓刑、减刑、假释、时效制度】 539
94.如何正确把握缓刑的适用条件 539
95.如何正确把握减刑的适用条件 545
96.如何正确把握假释的适用条件 551
97.追诉时效的起算标准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