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生情商与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实用全书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学生情商与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实用全书  上
  • 孙永清,马仁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 ISBN:780065663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008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1046页
  • 主题词:中学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学生情商与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实用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 3

第一部分 3

第一篇情商概述 3

一、情商的起源与发展 3

二、情绪智能与情绪智商 7

三、情感智商因素 10

非对立因素 11

关键因素 12

目标因素 13

四、情商与神经活动类型及测验 14

神经活动类型 14

神经活动类型测验 15

第二篇情商与情感 19

一、情感智力世界 19

情感与情绪 19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20

(二)情感影响认识过程 21

(一)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21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21

情感与认识 21

二、情绪的生理基础 22

神经系统 22

边缘系统 23

情绪的失控 24

情绪的机制 25

情绪的核心 25

情绪的判断 28

情绪的风格 29

情绪的逻辑 30

三、情绪的功能 31

动力功能 31

辅助功能 31

信号功能 32

(一)心境 33

按情绪状态分类 33

感染功能 33

四、情绪的分类 33

(二)激情 34

(三)应激 34

(四)热情 35

按社会内容分类 35

(一)道德感 35

(二)理智感 36

(三)美感 36

五、情绪理论(简介) 37

詹姆斯—兰格理论 37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38

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的情绪理论 38

(一)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39

应用 39

(二)情感的功能在教学中的 39

情感与教学 39

六、情感的应用和调控 39

情感与健康 40

情感与调节 40

(一)意识调控 40

(二)理智调控 41

(三)转移调控 41

(四)激励调控 41

(五)宣泄调控 41

七、情绪智力 42

自知之明:情绪自觉和自控能力 42

知人之知:情绪他觉和移情有力 45

八、情商与智商 49

智力与智商 49

智力的特征 50

(二)国内对智力定义的一些 51

看法 51

看法 51

(一)国外对智力定义的一些 51

智力的涵义 51

(三)智力的层次和分类 52

智商的误区 52

智龄与智商 53

智商与成才 54

智商与智能 56

(一)全面开发智力 57

情感与智力 57

(二)人生需要情商 58

第三篇情商教育与人材培养 59

一、情商教育与成功人生 59

情商教育概述 61

(一)情感和情感教育 61

(二)情感教育的意义 61

国内外情感教育简况 62

EQ初级课程 64

情感的感染作用 69

二、情商教育与人才发展 69

情感与智力开发 71

(一)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 71

过程 71

(二)情感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72

情感与思想品德 72

三、情商教育与情感情绪 74

青少年的情感 74

(一)少年期情感的特点 74

(二)青年期情感的特点 75

重视个别差异 75

(一)情绪、情感的倾向性差异 75

(二)情绪、情感的深度差异 75

(三)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差异 75

情感的调适 76

(三)有针对性进行不良情绪 76

(二)丰富情感体验 76

和世界观 76

(一)培养无产阶级的人生观 76

调适不良情绪 76

(四)情绪、情感的效能差异 76

培养积极情感 77

(一)端正认识,以理育情 77

(二)提高能力,以智育情 78

(三)加强引导,以导育情 79

(四)优化性格,以性育情 80

(五)感染学生,以情育情 81

(六)加强实践,以行育情 82

(七)改进教学,以教育情 82

(八)创设情境,以境育情 83

调控消极情感 83

(一)理智调控 84

(二)遗忘调控 86

(三)转移调控 86

(四)宣泄调控 86

(七)暗示调控 87

(五)升华调控 87

(六)同情调控 87

(八)音乐调控 88

(九)自慰调控 88

(十)“自控”调控 89

四、情商教育与品德培养 89

道德与品德 89

(一)重视品德研究 90

(二)注意研究方法 90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 91

品德结构 91

(二)认识品德形成 92

品德培养途径 97

(一)集体的作用 97

劳动的作用 101

课外活动的作用 104

(一)学习先进榜样与品德的 104

形成 104

形成 106

(二)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品德的 106

(三)其他课外活动与品德的 107

形成 107

五、道德与法制教育 108

播下美的种子 108

栽下正直的根苗 110

(一)热情 111

(二)自尊 111

(三)善良 112

(四)诚实 112

(五)勤奋俭朴 112

纯化爱的色彩 113

矫正不良品德 114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 114

分析 114

和集体荣誉感 115

(二)培养与利用学生的自尊心 115

(三)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是非观念与是非感 116

(四)锻炼与诱因和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动习惯 117

(五)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117

品德冲突分析 118

第四篇情商与情绪控制 120

一、情绪控制是EQ的核心 120

战胜情绪 121

情绪的形态 122

二、情绪能改变生活 123

热心态度 124

情绪蔓延 125

控制情绪 127

运动锻炼 129

心灵交流 129

三、摆脱焦虑 129

零钱焦虑 130

借钱焦虑 131

催账焦虑 132

付账焦虑 132

点钱焦虑 133

私钱焦虑 134

首筷焦虑 134

鸡腿焦虑 135

余肉焦虑 135

醉酒焦虑 136

还乡焦虑 136

诚信焦虑 137

契约焦虑 138

守规焦虑 138

四、祛除消极情绪 139

摆脱抑郁之法 140

驱逐烦恼之法 142

欢乐生活之法 144

心情易容之术 144

克服恐惧之法 147

祛除内疚之法 149

嫉妒解脱之术 152

管理自己之法 155

管理习惯之法 157

心理过滤之法 160

情绪推理之法 162

洗涤心灵尘垢之法 163

(一)心灵包袱 163

(二)洗涤心灵 164

(四)净化心灵 165

(三)慰藉心灵 165

(五)调节心灵 166

(六)开拓心灵 167

(七)松绑心灵 167

(八)挑战心灵 169

(九)积极思考 170

意象冥想 171

五、情绪控制测验 172

(一)显相焦虑量表 172

(三)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174

(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174

(四)CES—D忧郁量表 175

(五)恐惧情绪自测 176

(六)情绪健康性测验 177

(七)紧张症自评表 180

(八)感情用事自测 181

(九)心境投射测验 182

(十)冷静状况测验 183

(十一)情绪水平测试 184

(十二)情绪紧张度测试 188

(十三)你是否感情用事 190

(十四)羞怯情绪测验 191

(十五)身心状态测验 192

第二部分 199

第五篇情商与自我意识 199

一、自我与自我意识 199

自 我 200

(一)自我概念的功能 201

(二)自我概念的结构 202

自我意识 204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204

(二)自我意识的特点 204

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 205

自我意识与个性调控 205

(一)自我认识 205

意识 207

(一)目标的价值、依据与自我 207

自我意识与目标追求 207

(三)自我控制 207

(二)自我体验 207

(二)目标动机与自我意识 208

自我意识与社会责任 210

(一)性格在成才中的重要性 210

(二)性格与态度特征 211

二、社会化与自我 212

社会化的概念 212

社会化的目标 213

社会化与个性 214

三、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215

角色引导机制 215

社会比较机制 217

社会学习机制 218

亚社会认同机制 219

大学生自我观 220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220

四、大学生与自我观 220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 223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224

优差生自我观 230

(一)优差生的自我评定 230

(二)优差生的自我描述 231

毕业生自我观 233

(一)从理想走近现实 233

(二)面对新的生活充满自信 233

(六)回首往事,褒贬不一 234

(五)更加理解他人,重视友谊 234

(三)希望有个好工作,又害怕 234

(四)4年中留下不少遗憾 234

跨入社会 234

(七)展望未来,又有一番美好的设计 235

(八)优秀的集体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 235

第六篇自我意识与个性 236

一、生格 236

性格概述 236

(一)人格与性格 237

(二)性格概念 237

(三)性格结构 239

性格与气质 243

(一)性格和气质的区别 243

(二)性格和气质相互关系 244

分支 245

(二)个性心理学是心理学的 245

(一)个性心理的规律性 245

个性与心理 245

(三)个性是多学科的研究 246

对象 246

个性和人格 247

个体和个性 247

二、个性的特性 250

整体性与层次性 250

个别性和共同性 250

稳定性和可变性 252

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253

三、个性与家庭教育 255

家庭生活的影响 255

教育方式的影响 256

情感投入的影响 256

家庭气氛的影响 257

家庭地位的影响 258

师生关系的影响 259

四、个性与学校教育 259

课堂教学的影响 259

同伴关系的影响 261

五、个性与社会实践 262

人际关系的影响 262

职业经历的影响 263

六、个性与社会文化 263

文化制约与社会教育 263

时尚影响教育 263

健康文化与个性 265

七、个性发展理论 269

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269

(一)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理论与弗洛伊德个性发展理论的异同 269

(二)艾里克森个性发展的八个 270

阶段理论 270

(二)对模型的模仿和认同 272

学习 272

(一)以社会为中介的观察 27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72

(三)强化、自我强化 27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73

(一)关于自我实现 274

(二)需要层次 274

八、培养良好的性格 276

加强教育,以理育性 276

培养集体,以群育性 278

热爱学生,以情育性 279

改进教学,以教育性 280

以身作则,以性育性 280

付诸实践,以行育性 281

友伴交往,以友育性 281

严于律己,自我育性 282

座右设铭,以铭育性 283

多读好书,以书育性 283

九、矫治不良的性格 284

怯懦 285

自卑 286

狭 隘 287

嫉 妒 287

敌对 288

暴躁 289

孤僻 289

猜疑 290

抑郁 291

急躁 291

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基础 292

开发智力,振奋精神 292

关系亲密,教育养成 293

溺爱方式,及早矫正 295

积极暗示,避免消极 297

十一、性格与魅力 299

知性魅力 299

人格魅力 303

特征魅力 305

素质魅力 306

刚柔魅力 308

十二、个性测量 311

个性测量概述 311

(一)个性心理的外部表现 311

(二)标准化、信度和效度 313

(三)个性测量方法的分类 315

个性测量方法 316

(一)观察法和实验法 316

(二)谈话法与调查法 318

性格测验问卷 320

(一)你喜欢消遣吗? 320

(二)你有幽默感吗? 321

(三)你怎样开汽车? 322

(四)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吗? 323

(五)你有羞怯心理吗? 324

(六)你喜欢参与冲突吗? 325

(七)你是否有独立性? 326

(八)从作画可以看性格吗? 327

(九)如何鉴定学生的气质 328

类型? 328

十三、职业选择与性格类型 330

职业选择测验 330

工作满意程度测验 333

第七篇自我意识与气质 336

一、气质简述 336

二、气质类型 338

(一)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338

(二)四种气质类型 339

三、气质与生理 340

(一)柏尔曼(L.Berman)的气质激素理论。 340

(三)神经系统特性研究的 341

发展 341

学说 341

(二)巴甫洛夫神经活动类型 341

四、气质的作用 343

行为局限性 343

职业适应性 343

教育必要性 344

健康相关性 344

五、成功者的气质 345

六、失败者的气质 346

七、气质的魅力 348

质朴率真 348

高雅端庄 348

热烈奔放 349

雄健粗犷 349

温婉恬静 349

冷峻和冷艳 350

蕴藉和深沉 350

翩翩风度 351

八、塑造成功气质 351

浪漫和忧郁 351

浓妆淡抹 353

性感话题 355

回眸一笑 357

自信迷人 358

理性误区 360

投入:“女巫”的奥秘 362

内向:也有馈赠 363

感应:怡人的气息 364

情调:温柔的魅力 365

幽默:含笑的魅力 367

沧桑:传奇的魅力 368

聪明:魅力的精灵 370

赞美:魅力的“琼琚” 371

信任:魅力的效应 373

和谐:相似与反差 374

距离:蕴涵美韵 376

爱情:玫瑰之梦 377

九、气质自测 378

一、人格概述 382

人格 382

第八篇自我意识与人格 382

人格的研究方法 384

二、人格理论 385

人格特质论 385

(一)阿尔波特的特质论 385

(二)卡特尔的特质论 386

概念 387

(三)艾森克的维度说和型的 387

(四)对类型说及特质论的 388

评价 388

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389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389

(二)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人格观 393

(三)对心理分析理论的评价 395

(二)“自我”理论 396

人格的人本主义理论 396

(一)个人中心式研究 396

(三)马斯洛的理论 397

(四)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397

人格的学习理论 397

(一)严格的行为主义理论 398

(二)行为学派与心理分析派的 398

调和 398

(三)社会学习理论 398

(四)对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 399

人格的认知理论 400

(一)个人构念理论 400

(二)对认知理论的评价 400

三、人格智能 401

人格智能的概念 401

(一)人格智能与自我意识互为 402

表里 402

人格智能的特征 402

(二)人格智能受文化因素的 403

制约 403

(三)人格智能特殊的结构关系 405

人格智能不是智商(IQ) 407

(一)人格智能是比智力层次更 407

高的能力 407

(一)优化个性、增长才干的 408

智能 408

区别 408

社会实用价值 408

(二)人格智能与智力的本质 408

(二)事关安身立命的智能 409

发人深省的现实 410

(一)主流积极 410

(二)问题严峻 410

(三)人格智能与自我意志形式 411

(一)成才目标状况分析的启示 412

成才源动力 412

智能 413

(二)成才目标活动中的人格 413

四、人格测评 416

人格测量的基本原则 416

人格的测评技术 416

(一)观察法 417

(二)自陈法 417

(三)投射技术 417

人格测评问卷 418

别吗? 418

(一)你的喜好个性由颜色能判 418

人格测验方法 418

(二)人格投射测验 418

(一)人格问卷测验 418

(二)你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吗? 419

(三)你算受欢迎的人吗? 420

(四)你是个乐观的人吗? 421

(五)人格物质测量 422

(六)你很精明世故吗? 428

(七)你有什么要不得的缺点? 429

(八)你是好强固执的人吗? 430

第九篇自我意识与意志 433

一、意志概述 433

意志的概念 433

意志的品质 433

(一)自觉性 434

(二)果断性 434

(三)自制性 434

(四)坚持性 434

的影响 435

动的阻力 435

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 435

意志与情感 435

(一)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 435

(二)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 435

前提 435

(一)意志的产生以认识过程为 435

意志与认识 435

(二)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 436

情感 436

意志与智力 436

意志与行动 439

(一)采取决定阶段 439

(二)执行决定阶段 440

二、耐挫能力 441

耐挫能力概述 441

耐挫能力培养的意义 443

正确的耐挫态度 444

(一)面对失败的不屈性 444

(二)面对厄运的刚毅性 445

(三)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446

良好的意志品质 446

(一)树立远大志向 447

(三)要从小事做起 448

(二)意志知识教育 448

(五)坚持体育锻炼 449

(四)严格制度、纪律 449

(六)注意因人而异 450

(七)进行自我教育 450

(八)牢固树立信心 451

(九)发展健康情感 452

(十)培养坚韧性格 452

耐受挫折的教育 453

(三)在历史教育中渗透耐挫折 454

教育 454

(四)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折 454

教育 454

(一)强化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454

内容 454

(二)认真梳理耐挫教育的基本 454

教育 454

(七)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 455

教育 455

教育 455

(五)通过分析形势进行耐挫折 455

(六)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折 455

教育 455

(八)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耐挫折 456

教育 456

挫折反应的策略 456

(一)对待挫折的消极反应方式 457

(二)对待挫折的积极反应方式 461

三、战胜逆境磨练意志 462

逆境与收益 462

逆境与个人 462

逆境与错误 463

逆境与意志 464

逆境与黎明 464

逆境之光 465

逆境之难 465

逆境之盾 466

逆境之态 466

逆境之境 468

逆境之子 468

逆境之幽 468

逆境之智 469

逆境之悟 469

逆境之甘 470

逆境之理 470

逆境之景 471

逆境之戒 472

逆境之花 472

逆境之果 473

逆境之途 474

四、毅力与方法 474

柳明花明之法 474

贵在恒持之法 475

战天斗地之法 476

科学动作之法 477

计划排序之法 478

轻重缓急之法 479

工作报表之法 480

理清思路之法 481

技巧应用之法 481

五、综合性测验 482

意志力测验 482

果断性测验 484

自控能力测验 486

耐冲击力测验 487

抱怨心理测验 488

忍耐水平自测 489

固执程度评定 489

一、动机 491

动机概述 491

第十篇自我意识与兴趣 491

动机的性质 492

相关概念 492

(一)均衡作用 492

(二)需求与驱力 493

(三)本能 493

(四)诱因 494

动机体系 494

生理动机 499

社会心理动机 501

(一)成就动机 501

(二)亲和动机 504

(三)权力动机 505

动机理论 506

(一)驱力理论 506

(二)认知、期望论 508

(三)动机自我归因论 508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概念 511

学习动机 511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 512

(三)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514

(四)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516

(五)对学业成败正确归因 522

二、兴趣 523

兴趣及其特点 523

兴趣与年龄 525

兴趣与特性 526

(一)兴趣与性别 526

(二)兴趣与个性心理特征 526

兴趣的作用 527

(一)兴趣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527

(二)兴趣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 527

兴趣的品质 528

(一)兴趣的倾向性 528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528

(四)兴趣的稳定性 529

(三)兴趣的广度 529

(五)兴趣的效能 530

兴趣的激发 530

(一)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 530

(二)多尝试多练习 531

(三)运用学科特点,寓教于乐 532

(四)创设问题情境 533

(五)充分利用已有兴趣的迁移 534

(六)针对兴趣的品质,培养 535

兴趣 535

(七)培养师生感情 536

三、理想 538

理想的概念 538

理想的水平 538

信念的形成 540

信念和个性 540

四、信念 540

信念的概念 540

信念的来源 541

五、世界观 541

世界观的概念 541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特征 542

(一)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542

(二)系统性和一贯性 542

(三)概括性和具体性 542

(二)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543

实际 543

(三)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 543

(四)与行为的一致性 543

(一)要学习各种知识 543

个体世界观的形成 543

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特点 544

六、生命的航标 544

明确目标 545

百折不回 546

挑战目标 547

宏伟蓝图 547

理性规划 548

明确目标 548

远大目标 550

实现目标 552

第三部分 555

第十一篇情商与能力 555

一、能力概述 555

能力的概念 555

(一)能力的种类 556

(二)能力和知识 558

能力的类型差异 559

(一)智力不同侧面的类型差异 559

(二)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 560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560

(一)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在 560

差异 560

(二)超常儿童 563

(三)低常儿童 569

二、能力的发展 572

能力发展的因素 572

(一)遗传因素 573

(二)环境因素 578

能力发展的趋势 581

(四)韦克斯勒的研究 582

(三)沙因和斯特罗瑟的研究 582

(二)贝利的研究 582

(一)儿童智力年龄曲线 582

能力不同侧面的变化 583

(一)迈尔斯的研究 583

(二)瑟斯顿的研究 584

(三)韦克斯勒的研究 584

智力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585

(一)智力发展的聚合模型 585

(二)智力发展的扩散模型 585

研究能力发展的方法 586

(三)智力发展的交叉式模型 586

三、能力的测量 587

能力测量概述 587

(一)能力测验及其类别 587

(二)能力测验及其条件 588

心理测验出版及使用准则 590

(一)心理测验的出版 590

(二)心理测验的使用 590

(一)生理计量法 591

一般能力倾向测量 591

(二)心理年龄 592

(三)比率智商 592

(四)离差智商 593

斯坦福—比纳测验 593

(一)1916年量表 594

(二)1937年量表 594

(三)1960年量表 594

修订 595

(四)1972年量表 595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在中国的 595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596

(一)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596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600

(三)韦氏学前和初小儿童智力 601

量表 601

韦氏智力量表在中国的修订 601

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602

(一)音乐能力测验 603

(二)美术能力测验 603

(三)飞行能力测验 604

(四)文书能力测验 605

(五)机械能力测验 606

(六)多重能力倾向测验 606

(七)创造力测验 609

思维的概念 615

一、思维概述 615

第十二篇情商与思维能力 615

思维的性质 618

(一)抽象性 618

(二)确定性 619

(三)形式性 620

(四)精密性 620

(四)思维的独立性 621

(三)思维的灵活性 621

(二)思维的深度 621

(一)思维的广度 621

思维的品质 621

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622

(一)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 622

本质 622

(二)扩散思维的“三维度” 623

(三)扩散思维的方法 623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624

思维和语言 624

思维与感知觉 624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625

概念与知觉 625

概念与语言 626

概念与表象 627

理解与思维 627

思维机制的特征 629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632

(二)思维的方法 635

思维的内容与方法 635

(一)思维的内容 635

二、情商与创造性思维 639

创造性思维 639

(一)创造性思维 639

(二)创造性思维特征 639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645

(一)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准备 645

(二)创造性思维的孕育 648

创造性思维的明朗 651

(一)创造性思维的明朗阶段 651

(二)明朗阶段的知识接通 652

(三)明朗阶段的思想创造 653

(四)创造性思维的验证 654

创造性思维的机制 654

符号元素 655

(二)语言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655

和前提 655

(一)记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655

(三)创造性思维是选择与试错 657

的统一 657

三、情商施教策略 659

多动脑筋 659

引导模仿 660

观察有术 660

中断原理 661

自由想象 661

明确主题 661

多多鼓励 662

自由表达 662

多出难题 662

大众语言 663

制订目标 663

打铁趁热 663

奇思妙想 664

自选玩具 664

丰富联想 664

惊叹发现 665

减少干扰 665

适当指点 665

抽象话题 665

逆向回答 666

错误征兆 666

扩大功能 666

程序训练 667

巧妙构思 667

提高能力 667

语言训练 668

思维能力培养 668

(一)丰富的知识 668

(二)稳定的情绪心理 668

(三)合理的结构 668

(四)优秀的品质 669

(五)独立的个性 669

(六)准确的语言 669

(七)优雅的环境 670

(八)民主的气氛 670

培养思维品质 671

(一)思维的正确性 671

(二)思维的敏捷性 673

(三)思维的灵活性 674

(四)思维的深刻性 678

(五)思维的发散性 679

(一)逻辑性训练 680

思维的训练方法 680

(二)广阔性和深刻性训练 681

(三)敏捷和灵活训练 682

(四)统驭能力训练 683

思维与饮食 685

思维与睡眠 688

(一)睡眠十分重要 688

(四)失眠影响思维 689

(二)注意睡眠质量 689

(三)梦与睡眠质量 689

思维与锻炼 690

(一)运动让人受益 690

(二)开展健脑运动 691

思维与其它 691

(一)灵活运用手指 691

(三)让孩子灵活运动 692

(二)让孩子放松自己 692

(四)让孩子自由行走 693

四、情商思维测验 693

(一)思维方式测试题 693

(二)情商思维趣味题 696

第十三篇情商与认知能力 712

一、感觉与知觉 712

感觉和知觉概述 712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712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713

感觉的基本特征 716

(一)绝对阈限 716

(二)差异阈限 717

(三)适应阈限 720

(四)效应阈限 720

知觉的心理特征 720

(一)知觉的相对性 721

(二)知觉的选择性 722

(三)知觉的整体性 7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725

(五)知觉的组织性 726

知觉的历程 728

(一)空间知觉 728

(二)时间知觉 729

(三)移动知觉 729

(四)错觉 729

(二)社会印象 730

社会知觉及印象 730

(一)社会知觉 730

知觉他人与自我 732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732

(二)知觉他人的内涵 735

(三)自我知觉 736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737

(一)社会推理的步骤 739

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高级过程 739

(二)图式的作用 740

(三)认知启发 741

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高级过程 742

(一)对印象管理的理解 743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743

(三)印象管理的策略 744

(四)恰当的自我表露 745

(五)印象管理的识别 745

二、自知与知人 747

自知知人:终生的课题 747

(一)自知知人与事业成功 747

(二)自知知人与个人修养 747

(三)自知知人与家庭幸福 748

(四)自知知人与预防不测 748

(五)自知知人与组织效率 749

了解他人的风格 749

(一)个性,人的色彩 750

(二)气质,人的品位 751

(三)性格,人的坐标 751

了解他人的方法 752

(一)了解他人的哪些方面 752

(二)怎样了解他人 753

(三)关键是了解本质 753

了解他人的目的 754

(一)心理需要 754

(二)成功需要 756

(三)感情需要 757

了解他人的差异 759

自我认识的原则 766

(一)要有积极愉快的情绪 766

(二)排除自卑的心理 767

(三)让自己显得很重要 769

自我认识能力测验 770

三、认知能力测量 770

世界 770

(四)相信这是一个美好的 770

个人敏感程度测验 772

惹人喜欢程度测验 773

自我修养状况测验 774

个人直觉测验 775

个人心态测验 776

稳重状态测验 777

幽默水平测验 778

好奇程度测验 781

个人欲望测验 783

处事风格测验 785

判断能力测验 786

实干水平测验 790

贪欲状态测验 791

成功欲望测验 795

网络水平测验 796

竞争素质测验 798

未来成就测验 800

自主程度测验 801

自信水平测验 802

第十四篇情商与想象能力 804

一、想象力概述 804

想象 804

(一)想象的功能 804

(二)想象的类型 805

(三)想象力的品质结构 807

(四)想象力特殊作用 808

(五)想象力的培养途径 809

想象力 810

(一)想象力的种类 810

(二)想象力的培养 810

(三)想象力的发掘……………(811 )(四)想象力丰富孩子的标志 812

(五)想象力丰富孩子的训练 814

想象力的灵魂 817

二、提高想象力 817

想象就是力量 818

愿梦想总成真 818

舒展无限想象 819

创造性地想象 819

冷静心思想象 820

把握想象方向 821

努力创新想象 821

想象魅力永恒 822

明确广泛想象 822

坚定成功信念 824

美好心灵导航 825

提高想象能力 826

(一)首先学会摹仿 827

(二)丰富知识经验 827

(三)提高文艺修养 827

(六)丰富表象储备 828

(五)培养多种爱好 828

(四)善于进行观察 828

(七)闭目尽情想象 829

(八)培养丰富情感 829

想象力训练题 829

观察与观察力 846

(一)观察 846

(二)观察力 846

一、观察力概述 846

第十五篇情商与观察能力 846

观察力的品质 847

(一)敏锐性 848

(二)准确性 848

(三)全面性 848

观察力与创造 848

(一)观察力是创造活动的智力 848

源泉 848

创造水平的一个智力条件 849

(五)观察力水平高低是影响 849

(四)发达的观察力是捕捉机遇的重要智力因素 849

(三)观察力是建立科学理论的 849

(二)观察力是创造活动获得感性材料的智力条件 849

智力基础 849

洞察情商世界 850

(一)洞察对象 850

(二)表情暗码 851

(三)体态语言 853

(四)明察秋毫 856

(二)丰富知识经验 857

二、培养观察力 857

(一)明确目的任务 857

(三)掌握观察方法 858

(四)养成观察习惯 859

(五)培养心理品质 860

(六)明确观察方向 861

(七)培养间接兴趣 861

(八)克服内外干扰 861

(十一)注意方法技巧 862

(九)变换学习活动 862

(十)养成注意习惯 862

三、观察力培养策略 863

(一)切勿滥用权威 863

(二)父母故意犯错 864

(三)不必设定将来 864

(四)“讲理”不如“怒斥” 864

(五)父母应做榜样 864

(七)保持灵活状态 865

(六)培养良好心境 865

(八)经常鼓励孩子 866

(九)增强暗示效果 866

(十)信心十分重要 866

(十一)常常意外夸奖 867

(十二)客观真实夸奖 867

(十三)责罚考虑技巧 867

(十四)适当转换角度 867

(十七)防止停滞不前 868

(十五)把握原则方法 868

(十六)培养一技之长 868

(十八)切忌粗暴简单 869

(十九)多赞美少批评 869

(二十)切勿伤害自尊 869

(二十一)重视个人感受 869

(二十二)培养观察意识 870

(二十三)贴近自然生活 870

(二十四)丰富人际语言 870

(二十五)充分利用兴趣 870

四、观察力训练 870

观察能力强弱及训练 870

(一)观察能力差是孩子成为 870

“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870

(二)观察能力较强孩子的标志 871

(三)增强孩子观察能力的训练 872

方法 872

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875

观察力趣味智力题 876

第十六篇情商与领导能力 898

一、权力及其基础 898

权力的定义 898

权力的来源 899

职权与个人权力(Personal Power) 899

(一)职权 899

(二)个人权力 900

二、领导者与下属群体 909

领导者与群体接受 910

(一)领导者及其地位 910

(二)领导和群体接受 910

领导者与心理影响力 913

(一)领导者的心理影响力 913

(二)权力影响力 913

(三)非权力影响力 915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917

三、领导行为与心理效果 917

领导行为及心理效果 918

(一)员工导向与工作导向 918

(二)领导行为四分图 918

(三)管理方格图 919

(四)PM领导行为四类型 920

(五)三维领导模式图和CPM 921

领导行为。 921

领导激励及心理效果 922

领导方式及心理效果 922

(一)勒温的领导方式实验 922

(二)利克特的领导方式四体 923

制说 923

四、领导模式及选择 924

领导的权变模型 925

领导的连续带模式 925

领导—参与模型 926

通路—目标模型 927

生命周期理论 928

五、领导的品德认知 929

品德认知概述 929

品德认识结构 929

(一)品德认知结构的活动 929

机制 929

(二)主体的个人利害得失 931

是认知活动中的关键点 931

(三)品德心理结构成分与 932

品德的同一性 932

品德心理结构 933

(一)品德心理结构成分与 933

品德的内在关系 933

(一)自育——品德认知活动的 934

品德认知活动形式 934

主要形式 934

测试 934

(二)品德心理结构模式状态 934

(二)大学生自育的条件 935

(三)品德认知与自我修养 936

(四)人格智能是品德认知活动 937

中的主要能力 937

六、成功领导者的风范 939

领导人物的主要特征 939

领导失败的主要原因 940

意志力是特殊的能力 941

善用情绪——领导者的法宝 943

(一)情绪的开发 943

(二)领导的微笑 944

(三)情绪的调动 946

(四)感情的投资 947

领导能力的诀窍 949

(一)专事领导 949

(二)如何授权 950

(三)忙而不乱 951

(四)左右逢源 953

(五)正副融洽 955

(六)理性冲突 956

(七)理性协调 958

七、领导能力的评价 959

职业能力的评价 959

(一)极端的观念 960

(二)哪个更能干 961

(三)公平与效率 962

(四)能力的倾向 963

(五)人的“半径” 964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965

《BEC职业能力测验(Ⅱ型)》 970

专门职业能力测验 975

领导行为测量 981

(一)领导的特质测量 981

(二)评价中心技术 984

(一)威信能力测量 987

领导素质与风格 987

(二)组织能力测量 988

(三)领导风格测量 991

(四)领导水平测量 993

(五)判断能力测量 994

(六)协调能力测量 995

(七)管理能力测量 996

(八)职业能力测量 999

(九)领导能力测验 1002

(十)领导抱负测验 1002

领导成就测验 1004

职业压力测量 1005

第十七篇情商与创造力 1009

一、创造力概述 1009

创造力的含义 1009

创造力的结构 1010

(一)左右大脑 1011

创造力与左右大脑 1011

(二)基本功能 1012

(三)巴赫音乐 1012

创造力阶段理论 1013

二、创造心理与创造潜能 1014

创造心理 1014

创造潜能 1015

创造心境 1018

创造的空间心理 1019

创造的时间心理 1019

创造动机欲望 1020

三、创造学研究 1021

西方创造理论 1021

(一)奥斯本脑力冲击创造论 1021

(三)柏拉图等人的联想 1022

创造论 1022

创造论 1022

(二)柏格森等人的直觉 1022

(四)戈登的模仿创造论 1023

我国创造力个性特研究 1023

四、灵感:创造之神 1029

灵感概念在西方的历史嬗变 1029

创造活动的灵感 1031

(一)灵感的基本特征 1031

(二)灵感的实质因素 1033

(三)灵感与创造活动 1034

(四)灵感的迸发形式 1036

(五)灵感产生的进程 1037

(六)灵感产生的诱发 1038

(七)灵感的捕捉 1039

灵感的潜在逻辑 1040

灵感与潜意识 1042

(一)灵感:物质之花朵 1044

(二)灵感:潜能的激发 1046

(三)灵感:潜在的世界 1048

五、创造力与第六感觉 1049

第六感觉的主要特征 1049

(一)突发性 1049

(二)联想性 1050

(三)独创性 1051

(四)非重复性 1052

(五)非自觉性 1053

(一)第六感觉的门派 1054

第六感觉的基本类型 1054

(二)第六感觉的基本类型 1057

创造力与顿悟 1063

(一)不同层次的顿悟 1063

(二)禅悟的五种境界 1064

(三)联想顿悟的感应 1065

(四)沙拉桌上的专利 1066

六、情商与潜意识 1069

潜意识:神奇的力量 1069

潜意识:与意识不同 1071

潜意识:思维的烙印 1072

潜意识:超凡的资源 1073

潜意识:暗示的力量 1073

潜意识:心智的结论 1076

潜意识:心灵的航灯 1077

潜意识:生命的核能 1077

潜意识:心底的大门 1078

潜意识:事业的发端 1078

潜意识:生命的力量 1079

潜意识:成长的法则 1080

潜意识:不同的特质 1081

潜意识:神秘的心理 1082

潜意识:生命的情结 1082

潜意识:沉睡的巨人 1083

潜意识:心灵的启迪 1084

潜意识:奇才的源地 1085

潜意识:阳光和雨露 1085

潜意识:选择的修正 1086

潜意识:自我的设计 1086

潜意识:外界的影响 1087

潜意识:权威的力量 1087

潜意识:情绪的影响 1088

潜意识:跳跃的心灵 1089

潜意识:精神的标语 1090

潜意识:梦想总成真 1091

七、创造活动的直觉 1092

直觉的实质 1092

(一)直觉是一种想象 1092

(二)直觉是一种判断 1093

(三)直觉是一种启发 1093

(二)确定选择和组合 1094

(三)引发创造动机 1094

直觉与科学创造 1094

(一)寻找事物的联系 1094

(四)预见与预测 1095

(五)产生新理论 1095

直觉与艺术创造 1095

(一)直觉促进审美意象的 1095

构成 1095

(四)直觉是文学艺术创造冲动 1096

产生的契机 1096

(三)直觉对生活的深刻 1096

透视力 1096

(二)直觉促进非自觉性转化 1096

直觉的运行机制 1097

(一)凝合 1097

(二)类推 1098

(三)跳跃 1098

(二)易逝性 1099

(一)意外性 1099

机遇的基本特征 1099

八、创造活动的机遇 1099

机遇的基本类型 1100

(一)同向机遇 1100

(二)异向机遇 1100

创造活动机遇 1100

捕捉良好机遇 1101

(一)强烈的好奇心 1101

(四)高度的判断力 1102

(五)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1102

(三)丰富的联想力 1102

(二)敏锐的观察力 1102

(六)强烈的问题意识 1103

九、创造智能中的操作能力 1103

操作能力的作用 1103

(一)转化作用 1103

(二)检验作用 1103

(三)操作能力的协调性 1104

(二)操作能力的准确性 1104

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104

(四)操作能力的灵活性 1104

操作能力品质的作用 1104

(三)发现机遇 1104

(一)操作能力的迅速性 1104

结构 1105

(二)从小培养操作能力 1105

发挥操作能力 1105

(一)认识上重视操作能力 1105

(三)建立合理的操作能力品质 1105

(二)重视操作思维的指导 1105

(一)重视操作能力 1105

(三)全面培养操作能力的 1106

品质 1106

(四)培养技能 1106

培养动手能力 1107

十、创造力思路与测量 1115

常用创造思路 1115

(一)加减乘除法 1115

(二)改、联、模、反、搬——常用创造思路 1116

训练创造能力……………………(1119 )(一)常规武器 1119

(二)秘密武器 1120

(三)集体创造思考法 1124

(四)创造力训练体操 1126

创造力的测量 1131

(一)经验模式 1131

(二)几种简单的测验方法 1133

模式 1134

(三)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 1134

(四)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 1140

附录: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 1141

量表 1141

(五)托兰斯语文创造性思考 1146

测验 1146

(六)创造力智力题 1151

(二)记忆的类别 1171

(一)记忆 1171

一、记忆概述 1171

记忆及其类别 1171

第十八篇情商与记忆力 1171

记忆的历程 1172

(一)编码 1172

(二)贮存 1172

(三)检索 1172

(二)概括性 1173

(一)形象性 1173

记忆表象及特征 1173

(四)记忆的意义 1173

记忆种类机制 1174

(一)记忆种类 1174

(二)记忆的脑机制 1175

影响记忆的因素 1175

(一)序位效应 1175

(一)识记 1176

记忆过程的规律 1176

(三)莱斯托夫效应 1176

(二)闪光灯效应 1176

(二)保持和遗忘 1178

(三)再认和回忆 1181

记忆的品质保持 1182

(一)记忆的品质 1182

(二)知识的巩固 1182

(三)合理地再现 1183

(四)科学地复习 1184

二、记忆结构 1185

两种记忆说 1185

(一)两种记忆说的内容和 1185

核心 1185

(二)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1186

感官记忆 1189

(一)感官记忆的编码 1190

(二)感官记忆的贮存 1192

(一)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 1193

三级加工模型 1193

(二)模型的扩展 1195

(三)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 1196

模型 1196

加工水平说 1197

(一)加工水平 1197

(二)关于复述 1199

(四)关于加工序列 1200

(三)加工一致性 1200

三、短时记忆 1201

记忆容量 1202

(一)有限容量:7±2 1202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206

信息编码 1207

(一)感觉代码 1207

(二)语义代码 1209

信息提取 1210

(一)遗忘进程 1211

记忆遗忘 1211

(二)痕迹消退与干扰 1212

四、长时记忆 1213

长时记忆的类型 1214

(一)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1214

(二)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 1214

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1215

(一)层次网络模型 1215

(二)激活扩散模型 1217

五、记忆力训练 1219

提高记忆能力的途径 1219

(一)明确目的任务 1220

(二)坚定识记信心 1220

(三)保持注意集中 1221

(四)培养浓厚兴趣 1221

(五)注意情绪健康 1221

(六)学会理解记忆 1221

(八)利用多种感官 1222

(七)讲究记忆卫生 1222

(九)巧妙运用联想 1223

(十)不断进行复习 1224

(十一)学会删繁就简 1225

(十二)采用记忆技术 1227

(十三)进行体操锻炼 1228

记忆的要领及方法 1229

(一)记忆要领 1229

(二)记忆的方法 1229

情商记忆要诀 1233

第十九篇情商与自控能力 1250

一、自我调控 1250

心理——生理控制 1250

(一)心理——生理控制与 1250

保健 1250

(二)心理——生理作用与 1251

原理 1251

(六)肌肉放松训练法 1252

(五)同步呼吸调节法 1252

特征 1252

(四)心理中介静坐法 1252

(三)心理——生理控制与 1252

(七)自控自律训练法 1253

(八)自我催眠训练法 1253

行为控制 1254

(一)行为控制与心理调整 1254

(二)行为控制的基本思路 1255

(三)不良行为的检测方法 1256

(四)行为矫正计划的制订 1257

(五)行为控制的综合原则 1262

自控有术 1263

(一)排斥悲观术 1264

(二)克制愤怒术 1265

(三)摆脱焦虑术 1266

(四)化解忧郁术 1267

(二)克服不良习惯 1269

(一)学会限制自己 1269

自控能力培养 1269

二、自控能力测验 1269

(三)应当现在动手 1270

(四)要克服“难为情” 1271

(五)提高耐挫能力 1272

(六)克服畏惧情绪 1272

自控能力测验 1273

(一)自测克制能力测验 1273

(二)承担责任能力测验 1275

(三)承受压力水平测验 1275

(四)个人意志状态测验 1279

(五)应付困境能力测验 1281

(六)个人包容力测验 1283

(七)个人耐挫折能力测验 1285

(八)难题应对能力自测 1286

(九)心理适应能力测验 1289

(十)心理应对能力测验 1291

(十一)社会适应能力测验 1294

第二十篇情商与预见能力 1296

一、预见力概说 1296

预见力 1296

(一)预见力与生俱来 1296

(二)预见力普通平常 1297

(三)预见力延伸生活 1297

(四)预见力以小见大 1298

(五)预见力源于疑惑 1299

(六)预见力把握未来 1300

预见力的构成及程序 1301

(一)预见力构成 1301

(二)预见的顺序 1302

二、预测未来的方法 1308

基本观点 1308

基本方法 1309

善于运筹 1310

借鉴历史 1310

生命周期 1311

德尔法法 1312

关联树法 1313

印象地图 1313

CSW方法 1314

绘制蓝图 1315

间歇重复 1316

评价现状 1316

分析观点 1317

探索方法 1318

寻找途径 1318

认识自己 1319

敏感反应 1320

三、预则立,不预则废 1320

(一)限定时间,集中精力 1320

(二)善于观察,慧眼识珠 1321

(三)考虑问题,细致周密 1321

(四)阅读材料,推测未来 1322

(六)高瞻远瞩,把握未来 1323

(五)求同存异,面向未来 1323

(七)增强信心,把握机遇 1324

(八)事半功倍,乘法思考 1325

(九)面向现场,收集信息 1326

(十)应需而生,简明扼要 1326

(十一)正视现实,明白逆境 1327

(十二)总结经验,吸收教训 1327

(十三)明确目的,注重实用 1328

(十四)音乐创智,音乐健智 1329

(十五)少说多干,脚踏实地 1329

(十六)吸纳建议,兼听则明 1330

(十七)旁观者清,良药苦口 1330

(十八)忌言讳语,把握分寸 1331

第四部分 1335

第二十一篇情商与自我激励 1335

一、不断激励自己 1335

应用成功公式 1336

激励成份探究 1336

十种基本动机 1336

掌握行动方式 1337

确立经营目标 1337

把握激励动机 1338

二、熟知关联激励 1339

父母鼓励,理解信任 1339

亲临现场,树立榜样 1340

勤奋工作,注重激励 1340

自我激励,注意方案 1342

热情工作,积极运动 1343

三、树立激励信念 1346

绝不轻易放弃 1346

问题都能解决 1348

把握激励关键 1349

勇敢面对现实 1351

四、自信乐观与EQ 1353

追求自我实现 1354

自信释放潜能 1354

决心制造奇迹 1355

信心激发成功 1356

自度能力范围 1357

五、开启生命潜能 1357

意念打破现状 1358

超越能力想象 1358

失败推动成功 1360

切勿安于现状 1360

珍惜今日生活 1361

现在预示未来 1362

创新生活乐趣 1364

开动成功帆船 1364

切勿过于自卑 1365

乐观面对困境 1365

自信满意幸福 1366

增强意志耐力 1367

随时了解自己 1367

感觉自身优点 1368

斟酌自己才能 1368

品尝胜利乐趣 1369

克服人生弱点 1369

正确面对失败 1370

学会度过困境 1371

增强决断能力 1372

“要素一览表” 1373

排除心理障碍 1376

独立自主生活 1376

积极迎接明天 1377

穿上心灵美服 1378

要有拼搏意识 1378

积极应对压力 1379

学会改变自己 1379

重视条件反射 1380

了解内在潜力 1380

不要荒芜心灵 1381

排除心理障碍 1381

肯定大于否定 1382

克服忧虑情结 1383

坚信心理力量 1384

鼓励促人奋进 1387

关注赞扬别人 1389

人生法则:信念的法则 1391

不要诅咒命运 1391

六、信念促进新生 1391

相信自己:力量倍增 1392

坚守信念:持续不断 1393

自信自立:成功心态 1393

灵魂工场:金元工场 1395

成功经验:艰苦奋斗 1395

激励秘诀:立即行动 1396

把握现在:展望明天 1396

支配时间:高效运作 1398

聚沙成塔:精打细算 1398

心灵导航:成功方向 1400

七、自我激励测量 1400

自信程度自评 1401

乐观倾向测验 1403

进取心测验 1404

退缩品格测验 1404

害羞心理自测 1406

自卑倾向问卷 1407

成功动机测验 1409

竞争素质测验 1411

抱负水平测验 1412

好奇状态测评 1414

野心强度测验 1415

第二十二篇情商与家庭教育 1418

一、对家长的忠告 1418

正确引导,海阔天空 1418

成绩好坏,因素多多 1419

扬长避短,培养特长 1419

情商教育,至关重要 1423

父母情商,潜移默化 1424

情感控制,促使进步 1426

打好基础,树立信心 1429

二、鼓励同情心 1431

情感音盲 1432

爱心探源 1433

发育阶段 1433

高尚的人 1434

多作好事 1435

情感神经 1436

自然演变 1437

三、诚实和正直 1440

学会诚实 1441

信任朋友 1441

懂得羞愧 1442

尊重他人 1442

(一)羞愧的价值 1443

(二)利用羞愧感 1444

(三)利用内疚感 1444

(四)使用“负面”情感 1445

四、做高情商的父母 1446

建设性关怀 1447

积极的约束 1447

五、学生心态实录 1449

受尊敬的父亲 1449

父母太可怜了 1450

父母关系不好,真使我烦恼 1450

爸爸妈妈虽然有缺点,但也 1450

值得感谢 1450

难报父母的恩情 1451

一件事情改变了我 1451

我喜欢“后进”的爸爸 1452

我想跟爸爸谈点别的话题 1452

我想尽早指出爸爸的缺点 1452

又尊敬又嫉妒 1453

爸爸的品格做个普通人 1453

也是不够的 1453

在任何方面我都比不上他们 1453

值得自豪,值得夸耀 1454

这种看法不一定对 1454

到过“自杀” 1455

一个班里有两三名学生想 1455

我怎么也喜欢不起他们来 1455

到了高考准备阶段,考生希望有 1456

严厉的父亲 1456

爸爸要我考名校 1457

高考前,妈妈的焦虑让我心烦 1457

我大概会死在考大学这棵树上 1460

我是一个很坏的学生吗 1461

我不想上那么多辅导班 1462

我需要娱乐和看电视 1463

干一次,就够多了 1464

为了家庭,我该放弃考大学吗 1465

生病的爸爸和失业的妈妈 1466

读书不好只能去扫地吗 1467

爱好与爸爸的期望不一致 1468

校长儿子的苦恼 1469

我想独立 1470

我为什么会编话哄父母 1471

丽依的日记 1472

妈妈私拆我的信件 1473

父母干涉我交笔友 1474

“长途说教”让我受不了 1475

受不了的晚餐 1476

钱,成了我与父母间最大的 1477

烦恼 1477

长辈只知道给我钱 1478

我需要你们的爱与关怀 1478

送礼的难堪 1479

父母的爱成了负担 1480

出外读书,特别想家 1481

我怎样才能对家少些依赖 1482

爸爸不同意我当干部 1483

与爸妈意见不合怎么办 1484

爸妈不许我打工 1485

对爸爸态度不好 1486

这样的小事该怨谁 1488

多好机会都在等着你 1489

爸妈不给买名牌 1490

倔孩子为什么老要挨打 1491

我为什么对男生“冷漠” 1492

我该爱还是该恨他们 1493

成人时的第一个家庭矛盾 1494

爸爸有了“外遇”,我很痛苦 1495

变通地处理好这些关系 1496

面对好赌的爸爸,我该怎么办 1497

(二)方法与材料 1499

(一)调查目的 1499

六、家庭教育研究 1499

的调查研究 1499

关于少年期心理卫生保健现状 1499

(三)调查结果 1500

(四)分析与讨论 1504

(五)对策与建议 1504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1505

(一)性心理研究中的几个 1505

概念 1505

(二)有关性心理发展的几种 1506

理论 1506

(三)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几个 1507

阶段 1507

社会学与心理学的透视 1509

(一)日渐升温的追星现象 1509

(二)追星现象的动因 1509

(三)追星热引发的思考 1510

生活事件影响测试 1511

人的差异与嫉妒 1513

应用心理学研究 1516

东西方儿童的对抗、羞辱和 1516

犯罪心理的比较 1516

反抗心理论 1518

简论思维惰性的表现形态与 1519

成因 1519

(一)思维惰性的表现形态 1520

(二)思维惰性的成因 1521

高中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 1525

(一)方法 1525

(二)结果 1525

(三)讨论 1526

变态的根源及其结构新探 1527

初中生男女个性差异的EPQ 1533

测查分析 1533

成就的影响 1536

浅谈个性心理特征对人才 1536

优、差生组织策略水平的 1539

比较研究 1539

自幼缺父或少母青年的性格 1543

浅析及对策(摘录) 1543

80年代以来儿童攻击行为认知 1544

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1544

于儿童认知发展观点之比较 1549

皮亚杰学派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关 1549

价值、感情与认知 1551

西方心理学关于学习策略 1571

研究的进展 1571

5—13岁儿童父母权威认识 1576

的发展研究 1576

第二十三篇情商与心理健康 1581

一、心理障碍与常见症状 1581

(三)感知综合障碍 1582

(二)知觉障碍 1582

(一)感觉障碍 1582

感知障碍 1582

注意障碍 1583

(一)注意增强 1583

(二)注意减退 1583

(三)注意涣散 1583

(四)注意衰退 1583

记忆障碍 1583

(一)记忆增强 1583

(二)记忆减退 1583

(三)遗忘 1583

(四)记忆错误 1583

思维障碍 1583

(一)思维形式障碍 1583

(二)思维内容障碍 1585

(六)情感脆弱 1586

(七)情感爆发 1586

(五)抑郁 1586

(八)情感淡漠 1586

(一)情感高涨 1586

(四)恐惧 1586

(三)焦虑 1586

(二)欣快 1586

情感障碍 1586

(九)易激惹 1587

(十)情感倒错 1587

意志障碍 158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