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 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  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
  • (英)A.B.凯思著;宋立道,舒晓炜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3934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佛教哲学-佛教史-印度;佛教哲学-佛教史-斯里兰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 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觉醒 1

译者的话 宋立道 1

原作者前言 A.伯立戴尔·凯思 1

第一编 巴利文经典中的佛教 3

第一章 佛陀的身份及其学说 3

第一节 问题和来源 3

第二节 可以达成的结论 14

第二章 知识的来源和极限 22

第一节 圣言量(权威)、现量(直觉)和比量(推理) 22

第二节 不可知论 27

第三章 存在的基本特性 35

第一节 观念论、否定论或实在论 35

第二节 存在之无常性与苦 44

第三节 绝对与涅槃 48

第四节 法(法则)的观念 56

第四章 精神和自然的哲学 62

第一节 对自我的否定 62

第二节 补特伽罗(自我)论 69

第三节 经验的自我与意识的过程 72

第四节 宇宙当中的物质与精神 79

第五章 因果及业的理论 84

第一节 因果关系 84

第二节 因果系列的发展 85

第三节 因果序列之各环节 87

第四节 十二因缘释义 92

第五节 因缘系列的意义 97

第六节 十二因缘的断裂 98

第七节 自然界中的因果系列 100

第八节 关于业的理论 101

第六章 解脱之道,阿罗汉和佛 104

第一节 解脱之道 104

第二节 禅定形式 111

第三节 无想定与涅槃 116

第四节 阿罗汉圣者和佛陀 119

第七章 佛教在早期印度思想中的地位 124

第一节 早期印度的物质主义,宿命论和不可知论 124

第二节 佛教和数论的开端 127

第三节 佛教和瑜伽 132

第四节 佛教当中最为本源的成分 134

第二编 小乘佛教的发展 139

第八章 小乘的部派 139

第一节 传统部派名称 139

第二节 分别说部 143

第三节 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和经量部 145

第四节 大乘的先驱 147

第九章 关于实在的教理 151

第一节 实在论 151

第二节 时空的性质 154

第三节 作为一个相续系列的自我 159

第四节 因果的理论 165

第五节 内在或外在的因缘系列 168

第六节 晚期的刹那论和效能因 171

第七节 吠檀多派对实在论的批判 173

第十章 意识心理学 176

第一节 论藏或阿毗达磨藏 176

第二节 《弥兰王问经》 181

第三节 觉音与说一切有部 186

第四节 诸法(现象)的分类 190

第十一章 业的理论和佛学 193

第一节 业的作用机制 193

第二节 轮回转生的形式 197

第三节 佛的本性 198

第四节 阿罗汉圣者的圆满性 201

第五节 无为法的涅槃 203

第一节 大乘的起源 209

第三编 大乘佛教哲学 209

第十二章 大乘的起源和根据 209

第二节 文献资料 214

第十三章 中观派的否定主义 227

第一节 知识论 227

第二节 否定论和空论 228

第十四章 唯识论者的唯心否定主义 234

第一节 知识论 234

第二节 观念论和空论 236

第十五章 佛教和吠檀多关于绝对的教义 243

第一节 绝对的如性 243

第二节 宇宙灵魂和个人心识 246

第三节 绝对无待的涅槃 247

第四节 大乘佛教的突出地位 249

第五节 吠檀多和大乘佛教 250

第十六章 佛教三身学说 256

第一节 佛之法身 256

第二节 佛之受身 257

第三节 佛之化身 259

第十七章 解脱论、佛和菩萨 261

第一节 解脱的问题 261

第二节 般若(智)方便 263

第三节 功德方便 265

第四节 布施功德或慈悲 267

第五节 虔信与功德转荐 270

第六节 业的教义和因果 273

第七节 菩萨本行 274

第八节 新理想的欠缺之处 280

第九节 三世十方诸佛 283

第四编 佛教的逻辑学 289

第十八章 佛教逻辑的起源和发展 289

第一节 小乘中的逻辑学 289

第二节 陈那 291

第三节 法称的现量论和知识论 294

第四节 法称的比量论 297

第五节 同正理派的争论 300

书名缩写 307

西文与中文对照索引 31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