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园暴力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校园暴力研究
  • 徐久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780107827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校园-暴力-研究-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校园暴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校园暴力的界定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校园暴力的界定及表现形式 4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5

二、对暴力的理解 6

三、研究范围和目的 7

第三节 研究校园暴力的意义 9

第二章 校园暴力在国外 12

第一节 攻击行为研究 12

一、将攻击行为视为本能的结果(本能理论) 12

二、将攻击行为视为对挫折的反应(挫折——攻击行为理论) 13

三、攻击行为与学习过程 14

四、几种常见的攻击行为 15

五、结语 16

第二节 德国对校园暴力的研究 17

一、对物的暴力研究 18

二、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研究 20

第三节 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对校园暴力的研究 25

一、美国对校园暴力的研究 25

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对校园暴力的研究 28

第三章 校园暴力的调查方法与一般结果 31

第一节 校园暴力的调查方法 31

一、问卷调查方法的选取 31

二、调查对象的抽取 33

三、问卷的编制与内容 36

四、调查的实施 39

第二节 校园暴力调查的一般结果 39

一、校园暴力的总体状况 39

二、校园暴力的性别与年级特征 54

第一节 教师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60

一、被试教师的基本情况 60

第四章 对校园暴力的不同认知 60

二、被试教师对校园暴力行为概念的认识 63

三、被试教师对暴力作用的认识 64

四、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 65

五、最为严重的那一次校园暴力案件的情况 65

六、校园安全感 66

七、对校园暴力发展趋势的评价 67

八、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 67

第二节 学生家长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68

一、对校园安全状况的观点 68

二、被试家长对校园暴力行为概念的认识 70

三、被试家长对暴力作用的认识 72

四、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情况 72

五、被试家长对于校园安全感的看法 73

六、造成校园暴力事件或行为的重要原因 74

七、对策与建设 75

第三节 学生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76

一、被试学生的基本情况 76

二、被试学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认识 77

三、被试学生对暴力作用的认识 118

四、被试学生在上学和回家路上的安全感 129

五、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被害人调查) 131

六、对被试学生自己最为严重的那一次校园暴力行为的情况 150

七、本校发生的被害情况 152

八、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情况 153

九、发生在被试学生本人身上的情况 157

十、对策与建议 165

第五章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166

第一节 家庭方面的原因 166

一、不良家庭教育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166

二、家庭经济状况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168

五、父母离异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169

三、家长的不良行为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169

四、家长素质和职业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169

第二节 个人方面的原因 170

一、特有的身心发展矛盾与校园暴力 170

二、学习压力与校园暴力 171

三、同龄人交往、不良交往与校园暴力 172

四、道德水平、法制观念与校园暴力 174

第三节 学校方面的原因 174

一、“读书无用论”与校园暴力 175

二、学业表现与校园暴力 176

三、学校管理与校园暴力 176

四、学校处分与校园暴力 177

五、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体制不合理与校园暴力 178

六、教师师德与校园暴力 178

二、暴力信息的影响 179

一、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179

第四节 社会方面的原因 179

三、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 181

四、不良社区环境的影响 182

第五节 校园暴力的危害 183

一、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耽误学习,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 184

二、干扰学校校园秩序,冲击教学计划,分散教师精力 184

三、校园暴力引发学生家长恐慌,产生连锁反应 184

四、校园暴力影响校园声誉,降低教师的社会评价,引发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危机 184

五、校园暴力的逐级演变,最终导致学生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 185

第六章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 186

第一节 从调查结果看预防和控制方案 186

第二节 文献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90

一、切实解决未成年人受教育问题 190

二、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 191

三、净化社会空气,遏制暴力文化传播 191

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192

五、加强防范意识,提高在校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193

六、加强师德、师能、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93

七、学校、家长、公安三方协同努力 194

八、开展青少年心理与生理知识教育,重视家庭教育 195

第三节 对实践的几点建议 196

一、加强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 196

二、校园暴力的学校预防 197

三、校园暴力的家庭预防 201

四、校园暴力的社会预防 205

五、校园暴力的立法、司法预防 208

六、校园暴力的自我防范与学生自我保护 209

第七章 对课题的总结和讨论 219

第一节 校园暴力的基本情况 220

一、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 220

二、学生校园暴力行为 222

三、学生校园暴力受害 223

四、教师眼中最为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 225

第二节 关于校园安全感 226

第三节 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 228

一、个人方面的原因 228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230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233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235

第四节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 237

一、从调查结果看预防和控制方案 237

二、文献中有关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39

附录: 247

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安全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247

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安全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275

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安全研究——家长调查问卷 285

后记 29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