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文献学史 修订本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文献学史  修订本  下
  • 孙钦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10053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293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古文献学-图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文献学史 修订本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 1

绪言 1

第一章 先秦 1

第一节 夏商周时代文献典籍的产生、保存和整理 1

第二节 我国古文献学的开拓者孔子 3

一 孔子与《周易》 4

二 孔子与《尚书》 7

三 孔子与《诗经》 9

四 孔子与礼 13

五 孔子与乐 18

六 孔子与《春秋》 19

第三节 孔子后学与古文献整理 23

第四节 先秦诸子与古文献学 28

一 《墨子》 28

二 《荀子》 30

三 《韩非子》 36

第五节 秦始皇焚书坑儒及其对先秦文献流传的影响 40

第二章 两汉 45

第一节 概述 45

一 政治思想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45

二 秦火之后,先秦文献典籍在汉代的流传整理情况 48

三 经今古文学 59

四 纬学与纬书 76

第二节 董仲舒 86

第三节 司马迁 93

第四节 刘向 刘歆 105

第五节 王充 118

第六节 许慎 130

第七节 郑玄 152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一 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171

二 魏晋玄学的产生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174

三 汉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176

四 古书四部分类的确立及经史子集各类书籍的整理概况 183

五 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和汲冢竹书的发现与整理 193

第二节 何晏 王弼 206

何晏 206

王弼 209

第三节 虞翻 王肃 219

虞翻 219

王肃 222

第四节 韦昭 杜预 231

韦昭 231

杜预 239

第五节 本时期的史书注家 252

一 《史记》注家徐广和裴骃 253

二 《汉书》注家 260

三 史料补辑注家裴松之、刘昭、刘孝标、郦道元 271

第六节 颜之推 300

第四章 隋唐五代 317

第一节 概述 317

一 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317

二 在思想上儒、佛、道并重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320

三 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与古文献学的关系 323

四 由信伪到辨伪 331

五 本时期四部书整理概况 334

六 壁经、石经及雕版刻经 336

第二节 陆德明 339

第三节 孔颖达、贾公彦等与诸经疏 354

一 孔颖达等五经正义 354

二 贾公彦的《周礼疏》和《仪礼疏》 392

三 徐彦的《春秋公羊传疏》和杨士勋的《春秋穀梁传疏》 396

第四节 颜师古 402

第五节 《文选》注家李善及“五臣” 422

李善 422

五臣 438

第六节 刘知几 446

第七节 司马贞 张守节 467

司马贞 467

张守节 476

第五章 宋辽金 491

第一节 概述 491

一 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491

二 宋代疑辨之风的兴起和蔓延 494

三 宋代的思想学术流派与古文献学的关系 498

四 语言文字学的成就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507

五 各类文献研究整理概况 511

第二节 欧阳修 曾巩 531

欧阳修 531

曾巩 549

第三节 王安石 554

第四节 郑樵 577

第五节 洪迈 603

第六节 朱熹 624

第七节 廖莹中、岳氏及其他校勘家 649

第八节 王应麟 667

第九节 王若虚 685

下册 699

第六章 元明 699

第一节 概述 699

一 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699

二 思想、学术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701

三 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705

四 校刻古书改窜之风的兴起 706

五 各类文献研究整理概况 708

第二节 胡三省 716

第三节 王守仁 731

第四节 杨慎 焦竑 陈第 744

杨慎 744

焦竑 764

陈第 780

第五节 宋濂 梅鷟 胡应麟 789

宋濂 789

梅鷟 798

胡应麟 805

第六节 方以智 817

第七章 清及近代 845

第一节 概述 845

一 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845

二 清、近代古文献学的特点和分期 847

三 清、近代古文献学在各个方面的成就 850

四 本时期经史子集各类古文献的整理概况和主要成果 868

第二节 顾炎武 879

第三节 黄宗羲 王夫之 890

黄宗羲 890

王夫之 901

第四节 阎若璩 胡渭 姚际恒 910

阎若璩 910

胡渭 918

姚际恒 932

第五节 惠栋 王鸣盛 946

惠栋 946

王鸣盛 954

第六节 江永 钱大昕 958

江永 959

钱大昕 967

第七节 戴震 986

第八节 段玉裁 1007

第九节 王念孙 王引之 1038

第十节 卢文弨 顾广圻 1066

卢文弨 1067

顾广圻 1084

第十一节 章学诚 崔述 1095

章学诚 1095

崔述 1115

第十二节 龚自珍 魏源 康有为 1141

龚自珍 1142

魏源 1166

康有为 1183

第十三节 俞樾 孙诒让 1200

俞樾 1201

孙诒让 1218

第十四节 章炳麟 王国维 1238

章炳麟 1238

王国维 1264

后记 129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