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事诉讼法
  • 张卫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161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 1

1.民事争议 1

2.民事诉讼的含义 1

3.民事诉讼的必要性 2

4.民事诉讼的特色 2

5.民事诉讼的局限性 2

6.民事纠纷解决与ADR 3

6.1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特性 3

6.2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类型与具体形式 4

7.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11

8.民事诉讼与主要非讼纠纷解决制度的对接 11

8.1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 11

8.2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的对接 12

8.3民事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对接 14

9.民事诉讼的目的 14

10.民事诉讼的理念 15

10.1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16

10.2追求程序正义 16

10.3追求发现真实 16

10.4讲究诉讼效率 17

11.特别程序 17

12.附随程序 18

13.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法 18

13.1民事诉讼法的含义 18

13.2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19

13.3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20

本章要点归纳 20

问题与应用 21

第2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2

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22

1.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2

1.2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23

1.3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24

2.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 24

2.1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含义 24

2.2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依据 25

3.辩论原则 25

4.处分原则 28

5.诚实信用原则 30

5.1诚实信用原则的缘起与认识基础 31

5.2诚实信用原则的意义 32

5.3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情形 32

5.4我国的司法语境与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34

本章要点归纳 37

问题与应用 37

第3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39

1.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39

2.合议制度 39

2.1合议制度的概念 39

2.2合议庭的构成 40

3.回避制度 41

3.1回避制度的概念 41

3.2应当回避的主体范围 42

3.3回避事由 42

3.4回避的方式和程序 43

4.公开审判制度 43

4.1公开审判制度的含义 43

4.2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 43

4.3不公开审理的几种特殊情况 44

5.两审终审制度 45

5.1多重审级制度的利弊与审级的多元化 45

5.2两审终审制 45

本章要点归纳 46

问题与应用 46

第4章 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 47

1.概述 47

2.程序控制权 48

2.1诉讼启动控制权 48

2.2促使程序高效率进行的职权 48

3.程序事项裁决权 48

3.1实体判决要件审理事项的裁决 49

3.2其他程序事项的裁决 49

4.调查取证权 50

5.释明权 53

5.1释明权的基本含义 53

5.2释明权的范围 55

5.3释明权与辩论原则的关系 55

5.4我国民事诉讼中释明权的运用与当事人举证 56

5.5释明权的发展与应用 58

6.事实认定权 58

7.实体争议的裁判权 59

本章要点归纳 59

问题与应用 60

第5章 民事裁判权的范围 61

1.概述 61

2.民事裁判权范围界定的标准 61

3.民事裁判权范围的政策调整 63

4.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界定 64

5.民事争议与内部争议的界定 65

本章要点归纳 65

问题与应用 65

第6章 管辖 66

1.概述 66

1.1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66

1.2确定管辖的因素 67

1.3管辖恒定 67

1.4管辖的种类 69

2.级别管辖 70

2.1级别管辖的含义 70

2.2级别管辖的确定标准 70

2.3级别管辖的内容 71

3.地域管辖 73

3.1地域管辖概述 73

3.2一般地域管辖 73

3.3特殊地域管辖 74

4.专属管辖 79

5.专门管辖 79

6.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80

7.协议管辖 81

8.应诉管辖 82

9.裁定管辖 82

9.1移送管辖 82

9.2指定管辖 83

9.3管辖权的转移 84

10.管辖权异议 85

10.1管辖权异议的含义 85

10.2管辖权异议提起的条件 85

10.3对管辖权异议处理的程序 86

本章要点归纳 87

问题与应用 87

第7章 当事人 89

1.当事人的概念 89

2.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90

2.1诉讼权利能力 90

2.2诉讼行为能力 90

3.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91

4.当事人适格 91

4.1当事人适格的含义 91

4.2判断当事人适格的标准 92

5.当事人的变更 92

5.1法定的当事人变更 92

5.2任意的当事人变更 93

6.原告与被告 93

6.1原告与被告的概念 94

6.2原告和被告的确定 94

6.3企业法人下落不明、歇业、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下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95

本章要点归纳 98

问题与应用 99

第8章 共同诉讼 100

1.共同诉讼概述 100

1.1共同诉讼的含义 100

1.2共同诉讼发生的原因 101

1.3共同诉讼的分类 101

2.必要共同诉讼 101

2.1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101

2.2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103

2.3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106

3.普通共同诉讼 107

3.1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107

3.2普通共同诉讼的适用 108

3.3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108

3.4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的共同诉讼适用 108

4.共同诉讼的诉讼代表人制度 109

4.1诉讼代表人制度概述 109

4.2诉讼代表人 110

4.3代表人诉讼的种类 110

4.4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 111

4.5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裁判的效力 111

4.6不宜适用诉讼代表人的情形 111

本章要点归纳 112

问题与应用 112

第9章 第三人 114

1.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14

1.1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诉讼地位 114

1.2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设立的目的 114

1.3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115

2.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15

2.1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两种类型 115

2.2辅助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117

2.3被告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118

2.4现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问题点 120

3.第三人撤销之诉 120

3.1第三人申请撤销之诉的源起及理论基础 121

3.2第三人申请撤销之诉的当事人 122

3.3管辖法院及其组织形式 123

3.4提起第三人撤销判决诉讼的期间 124

3.5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起诉和受理 124

3.6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裁判及其效力 125

3.7特殊救济程序之间的协调与衔接 125

本章要点归纳 126

问题与应用 127

第10章 诉讼代理人 128

1.诉讼代理人概述 128

1.1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128

1.2诉讼代理人的特点 128

1.3诉讼代理人的种类 128

1.4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异同 129

1.5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作用 129

2.法定诉讼代理人 129

2.1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129

2.2法定诉讼代理人的诉讼地位 129

2.3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130

3.委托诉讼代理人 130

3.1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点 130

3.2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130

3.3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 132

3.4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133

本章要点归纳 133

问题与应用 133

第11章诉 135

1.诉权 135

1.1诉权的含义 135

1.2关于诉权的理论学说 136

2.诉的概念 139

3.诉的种类 140

3.1确认之诉 140

3.2给付之诉 140

3.3形成之诉 141

4.诉的利益 142

4.1诉的利益的含义 142

4.2权利保护的资格 142

4.3权利保护的利益 143

5.诉讼标的 144

5.1诉讼标的的含义 144

5.2诉讼标的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的地位 145

5.3诉讼标的的识别 146

6.诉的合并 148

7.诉的变更 149

8.诉的追加 150

本章要点归纳 151

问题与应用 151

第12章 证据 152

1.证据概述 152

1.1证据的概念 152

1.2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合法性 152

1.3证据的证明力 153

2.民事证据的种类 154

2.1书证 155

2.2视听资料 157

2.3电子数据 161

2.4证人证言 161

2.5当事人陈述 163

2.6鉴定意见 163

2.7证据保证书制度 167

3.本证与反证 168

4.证据保全 168

4.1证据保全的概念和意义 168

4.2证据保全的条件 169

4.3证据保全的程序 169

4.4证据保全的方法 170

5.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170

5.1法院主动调查收集 170

5.2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170

本章要点归纳 171

问题与应用 172

第13章 证明 173

1.证明对象 173

1.1证明对象概述 173

1.2证明对象的范围 173

1.3无需证明的事实 174

2.证明责任 177

2.1证明责任概述 177

2.2理解证明责任应注意的问题 180

3.证明责任的分配 182

3.1证明责任分配的含义 182

3.2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 182

3.3证明责任的倒置 185

4.证明标准 186

4.1证明标准概述 186

4.2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186

5.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189

5.1举证时限 189

5.2证据交换 201

6.质证 203

7.认证 204

7.1认证的概念 204

7.2认证的基本要求 205

7.3认证的方法 205

7.4认证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05

8.证明妨害的对策 206

8.1证明妨害的含义与背景 206

8.2对策之一:强制措施 207

8.3对策之二:法院调查取证 207

8.4对策之三:推定主张成立 208

8.5对策之四:证明责任倒置 210

8.6对策之五:降低证明标准 211

8.7对策之六:拟制自认 212

本章要点归纳 212

问题与应用 213

第14章 诉讼审理的保障机制 215

1.财产保全 215

1.1财产保全的概念和种类 215

1.2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措施 216

1.3财产保全的程序 217

1.4财产保全的解除 218

1.5财产保全错误的赔偿 219

1.6当事人的救济程序 219

2.行为保全 219

2.1行为保全的概念 219

2.2行为保全的目的 219

2.3行为保全的实施 220

3.先予执行 220

3.1先予执行的概念 220

3.2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221

3.3先予执行的程序 221

3.4先予执行错误的补救 222

4.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222

4.1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222

4.2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223

4.3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 226

5.诉讼费用 228

5.1诉讼费用概述 228

5.2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229

5.3诉讼费用的负担 232

5.4诉讼费用的交纳和退还 233

5.5对诉讼费用决定的异议及处理 235

5.6司法救助与诉讼费用的免、减、缓 235

6.期间 236

6.1期间的概念 236

6.2期间的种类 236

6.3期间的计算 238

6.4期间的耽误 239

7.送达 239

7.1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239

7.2送达的方式 240

7.3送达的效力和送达回证 242

本章要点归纳 243

问题与应用 243

第15章 普通程序 245

1.普通程序的含义 245

2.起诉和受理 245

2.1起诉的条件 245

2.2禁止重复诉讼 247

2.3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250

2.4起诉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的中断 250

2.5起诉状误写被告姓名、名称的处理 251

2.6受理 251

2.7关于立案制度的改革 253

3.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256

3.1开庭审理前的一般准备事项 256

3.2庭前会议 257

4.开庭审理 258

4.1开庭审理的概念 258

4.2开庭审理的主要程序 258

4.3法庭笔录 259

4.4开庭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59

5.延期审理 260

6.审结期限 260

7.法院调解 261

7.1法院调解概述 261

7.2法院调解的原则 262

7.3法院调解的实施 262

7.4调解协议及其效力 263

8.撤诉 266

8.1撤诉的含义 266

8.2撤诉的条件 266

8.3撤诉的法律效果 266

8.4按撤诉处理的几种情形 266

9.缺席判决 267

10.反诉 267

10.1反诉的概念和性质 267

10.2反诉的要件 269

10.3反诉的程序 270

11.诉讼上的抵销 270

12.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272

12.1诉讼中止 272

12.2诉讼终结 273

本章要点归纳 274

问题与应用 275

第16章 简易程序 277

1.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77

1.1简易程序的概念 277

1.2简易程序的意义 277

2.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78

2.1简易程序的适用法院 278

2.2简易程序的适用案件 278

3.简易程序的具体内容 278

3.1起诉和答辩 278

3.2审理前的准备 279

3.3开庭审理 280

3.4宣判 281

4.简易程序中小额案件审理的特别规定 282

4.1小额案件审理特别规定的意义 282

4.2小额案件诉讼标的额确定的标准 282

4.3小额争议诉讼程序适用案件的类型限定 283

4.4小额诉讼程序的规范适用 285

4.5小额诉讼程序其他问题的规定 285

4.6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 286

本章要点归纳 288

问题与应用 288

第17章 第二审程序 290

1.第二审程序概述 290

1.1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290

1.2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290

1.3关于第二审程序的性质 291

2.上诉的提起和撤回 292

2.1上诉的提起 292

2.2上诉的撤回 293

3.上诉案件的审理 294

3.1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294

3.2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 294

3.3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 295

3.4上诉案件的调解 295

4.上诉案件的裁判 296

4.1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处理 296

4.2对不服第一审裁定上诉的处理 297

4.3第二审裁判的法律效力 297

5.关于禁止不利变更原则 298

5.1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依据 298

5.2正确理解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300

本章要点归纳 300

问题与应用 301

第18章 民事公益诉讼 302

1.民事公益诉讼的含义 302

2.民事公益诉讼的意义与瓶颈 302

3.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 302

4.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303

4.1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 303

4.2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 304

4.3关于检察机关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问题 304

4.4公益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 305

本章要点归纳 309

问题与应用 310

第19章 裁判 311

1.判决 311

1.1判决的概念 311

1.2判决的种类 311

1.3判决的内容 314

1.4判决书的补正 315

1.5判决书的公开 315

1.6判决的效力 316

2.民事裁定 328

2.1民事裁定的含义 328

2.2民事裁定适用的范围 328

2.3民事裁定的效力 328

3.民事决定 330

3.1民事决定的含义 330

3.2民事决定适用的范围 330

本章要点归纳 330

问题与应用 331

第20章 再审制度 332

1.再审制度与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332

1.1再审制度的含义 332

1.2理解审判监督程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33

1.3 2007年及2012年《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修改 333

1.4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问题点 333

2.法院决定再审 334

2.1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条件 334

2.2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程序 334

3.当事人申请再审 335

3.1申请再审的含义 335

3.2申请再审的条件 335

4.抗诉再审和检察建议再审 338

4.1抗诉再审和建议再审的含义 338

4.2抗诉再审的条件 339

4.3民事抗诉的程序 339

4.4建议再审程序 340

5.再审事由 341

5.1再审事由的含义及意义 341

5.2再审事由的内容 341

6.再审事由的审查程序 344

7.再审案件的审理 346

7.1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346

7.2另行组成合议庭 347

7.3依原审程序进行审理 347

7.4再审申请或抗诉的撤回 348

7.5依法进行调解 348

7.6再审案件的裁判 348

7.7关于提审、指定再审和指令再审 349

7.8关于小额诉讼案件的再审 349

本章要点归纳 350

问题与应用 350

第21章 民事诉讼法中的非讼程序 352

1.非讼程序概述 352

2.特别程序 352

2.1特别程序概述 352

2.2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354

2.3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理程序 355

2.4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357

2.5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359

2.6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361

2.7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程序 362

2.8实现担保物权的程序 364

3.督促程序 366

3.1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66

3.2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367

3.3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受理和审理 368

3.4支付令 369

3.5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371

3.6督促程序的终结 372

4.公示催告程序 373

4.1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373

4.2公示催告程序 374

4.3除权判决 377

本章要点归纳 379

问题与应用 379

第22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381

1.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381

1.1涉外民事诉讼 381

1.2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382

1.3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立法体例和法律渊源 382

2.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383

2.1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 383

2.2同等、对等原则 383

2.3适用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原则 384

2.4司法豁免原则 384

2.5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 384

2.6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385

3.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386

3.1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确定原则 386

3.2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一般规定 386

3.3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特殊规定 386

4.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和送达 388

4.1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 388

4.2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 389

5.涉外民事诉讼的受理与审理 390

6.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 390

7.司法协助 390

7.1司法协助概述 390

7.2一般司法协助 391

7.3特殊司法协助 391

本章要点归纳 393

问题与应用 393

第23章 执行程序总论 395

1.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395

1.1民事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395

1.2民事执行权的性质 395

1.3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 396

1.4民事执行的立法体例 396

2.执行程序总则 397

2.1执行主体 397

2.2执行标的 399

2.3执行根据 400

2.4执行管辖 401

3.执行程序的开始 402

3.1申请执行 402

3.2移送执行 404

3.3执行受理 404

3.4执行调查 405

4.执行程序的进行 405

4.1参与分配 405

4.2执行担保 407

4.3执行竞合 408

4.4执行和解 409

4.5执行中止 410

4.6执行承担 411

4.7委托执行 411

4.8协助执行 412

5.执行程序的结束 414

5.1执行结案 414

5.2执行终结 415

5.3不予执行 415

6.执行救济 416

6.1执行异议 416

6.2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418

6.3执行回转 419

本章要点归纳 420

问题与应用 420

第24章 执行程序分论 422

1.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422

1.1执行措施的概念 422

1.2执行措施的种类 422

2.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423

2.1对金钱债权执行的概念 423

2.2对金钱的执行措施 423

2.3对非金钱财产的执行 424

2.4对特殊非金钱财产的执行措施 426

3.对非金钱债权的执行 429

3.1对交付物的执行 429

3.2对行为的执行 430

4.保障性执行措施 431

4.1法院搜查 431

4.2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431

4.3强制交付迟延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431

4.4继续履行 432

4.5财产报告 432

4.6限制出境 432

4.7征信系统记录 432

4.8媒体曝光 432

本章要点归纳 433

问题与应用 43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