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实践 以北宋前中期为中心的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实践  以北宋前中期为中心的研究
  • 李同乐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4479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北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实践 以北宋前中期为中心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已有的相关研究 3

一、关于文化与政治之关系的研究 3

二、关于政治结构和政治活动方面的研究 6

三、关于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 9

四、对于士大夫群体的研究 12

五、对宋代士大夫主体精神的研究 12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构成 14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 14

二、本书的内容构成 15

第一章 转型与成长:北宋初期的士大夫 17

第一节 从唐末到宋初:士大夫的角色变化 17

一、唐宋之际士大夫社会身份的变化 21

二、五代宋初士大夫的角色转型 24

第二节 北宋“重文”的国策 35

一、太祖:基调的奠定者 36

二、太宗:观念的转变 43

三、真宗:守文的君主 50

第三节 宋初士大夫“行道”意识的复兴 52

一、徐铉与辛仲甫:以行道为己任的先行者 53

二、柳开:最早的古文家和古道的倡导者 56

三、张齐贤与田锡:志于“致君”的宰相和谏官 59

四、王禹偁和孙何:以文行道的后继者 61

五、张咏与种放:名臣与名隐的抱负 66

小结 71

第二章 走向成熟的士大夫和士大夫政治 72

第一节 士大夫群体的壮大与士大夫政治的成熟 72

一、士大夫群体的壮大 72

二、“共治”局面的定型和士大夫“致君”意识的普遍形成 82

第二节 庆历兴学与科举改革:“士”的培养与选拔 89

一、仁宗时期士大夫振兴学校教育的努力 89

二、科举考试的改革 103

第三节 大中之道与三代之制:士大夫的政治理念与制度设计 119

一、大中之道:三代之治的最高原则 120

二、三代之制:理想与变通 127

三、《周礼》:变革的蓝图 133

第四节 君子之朋:士大夫的联合与斗争 145

一、“君子有党”的提出 145

二、“伏阁”:士大夫的首度联合 148

三、景祐党争:“君子之党”的出现 151

四、庆历新政中的士大夫联合 157

小结 163

第三章 变法与反变法:在不同的理想之间 165

第一节 变法:士大夫“行道”的机遇 165

一、神宗与王安石的君臣际会 165

二、尧舜之道:王安石和神宗合作的思想基础 174

第二节 经术所以经世务:学术对政治的影响 181

一、濮议:皇考派在“义理”上的胜利 181

二、王安石通过经筵影响皇帝和推行变法 189

三、王安石依托《周礼》推行新法 197

第三节 “一道德”:科举教育的再次改革 200

一、王安石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 200

二、改革教育科举制度的具体措施 207

第四节 道不同: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220

一、因循派的政治理念 221

二、司马光的主张 226

三、代表理学家主张的二程 238

第五节 英、神两朝士大夫的政治斗争 245

一、濮议:与礼法之争相伴随的政治对立 246

二、“共治”与“得君”:王安石对其他士大夫的压制 251

小结 259

第四章 北宋后期:“致君尧舜”的式微 261

第一节 “更化”与“绍述”:政治路线的反复 261

一、更化:新法反对派的上台及其目标的实现 261

二、绍圣:再定国是 273

第二节 从党争到党祸:北宋士大夫的分裂 277

一、反对派与变法派的斗争 277

二、反对派的内部分化 281

小结 282

结语 283

参考文献 288

一、古代史籍 288

二、今人论著 292

索引 2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