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 唐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2038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总论 3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3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历史演进 3

二、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争论 4

(一)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语义学之争 5

(二)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之争 6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辨析 7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区别 7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 9

(三)准确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0

四、国外学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12

(一)对毛泽东思想传统文化底蕴的研究 12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统文化底蕴的研究 13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13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 16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元理论 16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18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理论 20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 22

一、实事求是概念的演进 22

(一)“实事求是”的出典 22

(二)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新阐释 23

(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4

二、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及其丰富和发展 25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25

(二)实事求是科学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28

三、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逻辑依据 30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30

(二)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灵魂 32

(三)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34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36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前提 36

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质 39

(一)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39

(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实践需要 40

(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2

三、善于吸收中外一切文明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支撑 42

(一)毛泽东思想对优秀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 43

(二)邓小平理论包含了对古今中外文化吸收和融化的成果 44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外发展理念和经验的借鉴 45

四、把握中国国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 47

五、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思想保证 54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主义的论战中广为传播 5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56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清算“左”的和右的各种思潮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7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当代价值 63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63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 63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64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 65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特征 69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71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 71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 72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伦理价值 74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 76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77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示范作用 77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8

中篇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理论贡献 81

第五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81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81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81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82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82

(四)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83

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 84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 86

(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思想的形成 87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88

四、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 89

五、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91

第六章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9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95

(一)学术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9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内容 9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12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119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及性质特征 119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与转轨 126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影响与启示 131

第七章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36

一、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 136

二、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138

(一)1955年底到1957年夏天反右派斗争之前:探索的开始时期 138

(二)1957年夏天到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以前:探索的失误时期 138

(三)1958年11月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对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初步纠正、局部纠正时期 139

(四)1961年初的八届九中全会到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继续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的时期 139

(五)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探索接近尾声时期 140

三、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果 140

(一)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40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 141

(三)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142

(四)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143

(五)制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 144

四、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 146

第八章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创新 149

一、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思想基础 14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及内涵阐明 149

(二)奠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和思想基础 152

二、阐明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 156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 156

(二)坚持不懈地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59

三、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体系 16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61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62

(三)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163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163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164

(六)党的建设理论 164

四、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况 165

(一)对毛泽东历史功绩的研究 165

(二)对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研究 168

下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创新 175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述 17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演进 175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看法 17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演进 17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溯源 182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理论基础 182

(二)毛泽东思想是直接的理论来源 184

(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18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187

(一)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18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18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 19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建设理论 19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征 196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196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197

(三)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198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0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200

(一)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 200

(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201

(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2

(四)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204

(五)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206

(六)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208

(七)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20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210

(一)基本经济制度 210

(二)分配制度 21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3

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215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215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216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 217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18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思路 218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220

五、全面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223

(一)把对外开放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 223

(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223

(三)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224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2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225

二、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226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 230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 231

五、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232

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233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34

(一)政治制度 234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 236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6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237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8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38

(七)民主集中制 239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40

一、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 240

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 241

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 242

四、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 246

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 247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25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250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50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论 251

(三)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252

(四)关于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54

(五)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理论 256

(六)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理论 25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制度 261

(一)教育制度 261

(二)劳动就业制度 262

(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63

(四)社会保障制度 264

(五)社会管理制度 265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67

一、人类生态文明思想溯源 267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267

(二)东西方传统文化孕育的生态文明理念 268

二、西方近现代生态文明思想 269

(一)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 269

(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 271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274

(一)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275

(二)“自然的异化”与“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 276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 278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80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28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28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286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 29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291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的理论 291

(二)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294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 296

(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 299

(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 30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的建设面临新课题 302

(一)世情新变化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302

(二)国情新变化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304

(三)党情新变化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306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07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 308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 308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 30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 310

参考文献 313

精品推荐